第853章 素王不许,太阳也不能落山!

第853章 素王不许,太阳也不能落山!

杨玄感在李密所给的上中下三策中,选择了下策。

围困东都洛阳,无论从何种角度如何来看,对杨玄感都是一着错棋。

洛阳悍然屹立于洛水畔,如同巍峨的泰山,杨玄感望城兴叹,困顿于此。

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洛苏走进了杨玄感的军营中。

其时,军营中莹火通明,杨玄感以及他大军中的一众高层都坐在帐中。

几乎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惊疑,不知道杨玄感将他们召集来是要做什么,只能见到杨玄感在上首坐立不安的望着帐门,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杨玄感回想起午后的传信,如何能保持平静,在如今这个僵持不下的境况下,遇到这种堪称奇遇之事,他只能将希望放在其上。

不多时,那油灯在噼里啪啦中烧到了生命的尽头,一盏油灯暗下去,让帐中众人视线都受到了些许影响。

杨玄感正要发怒吩咐人去添油。

便见帐前侍卫突然掀开了大帐的帘帐,当先走进一个面容清隽、玉树临风,浑身上下透着凶悍之气的男子来。

那男子手不住向腰间探去,却腰间无剑,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个顶级的剑客,正是洛玄夜。

他脸上挂满冰霜,丝毫不收敛自己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气势,帐中众人也是见多了生死的人,但和洛玄夜这种手刃过上千人的顶级杀生者一比,便不可以道理计了。

洛玄夜圣痕隐没,众人自然不曾认出他来,正惊疑见,便见他左挪一步。

杨玄感正要出声询问,却见洛玄夜身后走出两人,一男一女,皆是钟灵毓秀之属,芝兰玉树之姿,自然便是洛苏和洛玄镜。

当洛苏和洛玄镜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杨玄感直接探起身子,手指紧紧捏住面前的桌案,死死盯着二人,不,是盯着二人眉间的圣痕!

“洛氏!”

“洛氏嫡系!”

“圣痕!”

不要说杨玄感,就连已经认为有些绝望,心中认为杨玄感必败的李密,也忍不住惊叫出声,他万万没想到杨玄感竟然会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杨广苦寻不得的洛氏嫡系,杨玄感是从哪里找来的?

先期的震惊后,众人立刻意识到,这恐怕是洛氏嫡系主动联系,否则杨玄感不会也这么震惊。

从十几年前,天下就已经开始流传洛氏南归的谶言,而后愈演愈烈,但始终没有洛氏嫡系出现,正当众人都已经这只是一场极大的政治谣言时。

洛氏就这样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洛氏嫡系想要做什么?

杨玄感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使人为洛苏三人安排落座,李密缓缓坐下,紧紧盯着洛苏三人,炽热的目光让洛苏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这就是为杨玄感献上三策的李密?

这等危急存亡之秋,杨玄感也不再废话,径直问道:“公今日给玄感来信,不知有何教玄感?若有益处,玄感定听从之。”

洛苏环视了周围众人一眼,而后淡淡说道:“今日我来到将军营中,是因为将军起兵反隋帝,不忍见将军败亡,所以前来劝将军,放弃洛阳。

我曾经听有谋士给将军献了三策,如今三策中,上策已经不能施行。

但进入空虚的关中,却还有极大的机会,将军若是不想死于勤王诸军,进入关中便是唯一的选择。”

李密瞬间眯起了眼,他没想到洛苏竟然是来劝说杨玄感进入关中的,这和他的思路不谋而合,只不过杨玄感不听,这让李密很是焦急,从造反开始,杨玄感所做的选择,每一件都愚蠢至极,堪称肉食者鄙的典型。

这位洛氏子能够让杨玄感改变主意吗?

杨玄感闻言有些犹疑的问道:“公何出此言呢?

待玄感攻破洛阳,百官家眷便落入我手,隋朝社稷便于我掌控,这才是正道,公可是为隋朝而来?”

李密无奈闭眼,这杨玄感的脑子,看来自己要早做退路了。

洛苏眼皮一跳,杨玄感让他想起了周厉王,好在他本就不是为了救杨玄感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洛苏不想说话,洛玄镜便嗤笑说道:“杨广统治天下仅仅九年,就有两百万人因为他而死去,有千万人受他奴役,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中。

这样的暴君,就连汉戾帝都不如他。

老祖宗怎么可能为隋朝做说客,今日在此,借着明公的威望,好叫天下群豪知晓,我洛氏南归第一件事,便是革了隋朝的天命。

就如同武王伐纣那样。

让杨广知道,独夫民贼,在素王垂眸之地的唯一下场,便是身死。

洛氏两百年不曾出现,素王沉睡不曾醒来,但人间依旧有正道。

明公是隋朝元勋反抗的第一人,所以今日老祖宗出现在这里。

明公可还有什么疑问吗?”

洛玄镜容貌娇美,伶牙俐齿,口齿清晰,她常年待在洛苏身边,耳濡目染,许多洛苏不说的话,都由她来说,此刻她一说,就让人有一种信服感。

话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更是让人震撼。

洛氏这个传说中的家族,南归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要革除大隋的天命!

毫不遮掩,毫不犹豫,就是这么直接。

一个家族,面对一个强大的王朝,说我要你的命。

这些人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过比这番话还要猖狂的言语。

那个两百年不曾出现过,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家族,在这一刻,突然就跃然纸上,变得鲜活起来。

两百年了,这个家族还是没有变。

诛独夫。

这个已经有些陌生的词汇,突然在这一刻跃到了众人脑海中,洛氏诛杀过多少独夫,有失败过的先例吗?

没有!

细细想来,和洛氏站在对立面的人,都失败了。

即便是当时打不过,但架不住洛氏能活,从邦周建立,到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多年了,素王和周武王诛除了商纣王这个著名的暴君,现在他的子孙,在一千五百多年后,商议着要诛杀另外一个暴君。

这就是时间的伟大力量啊!

众人在感慨,杨玄感在感慨完后问道:“不是我怀疑洛氏的立场,但诛除独夫,需要强大的实力,当年武王伐纣能成功,是因为邦周的实力胜过殷商。

现在我感觉自己的实力或许是不足的,洛氏既然要诛除独夫,可有什么杀手锏。”

杨玄感这是想要让洛氏拿出一些东西来证明下实力,不能仅仅凭借嘴上下一碰就完事。

洛苏知道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他直接站起身,洛玄镜同样起身,裙摆飞舞,跟在他身边,洛苏认真的望了杨玄感一眼,说道:“你可能搞错了一些事,我不是来投靠你,你还没有这个资格。

天下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这个资格。

我来到这里,只不过是给你指点一条生路,如果你愿意听的话,我可以给你几个建议,让你能够安稳的占据关中。

这不是我欣赏伱。

仅仅是因为你在隋朝中的身份地位足够高,你反对杨广会对隋朝的威望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失败的这么快,仅此而已。

你有取代杨广的心思,这无所谓,但你竟然认为我洛氏会下注支持你夺取皇位。

我不知道该说你太过于自信,还是自负。

当年汉高祖也没有得到洛氏的支持,只不过是有洛亦几个子嗣帮助他而已,你算什么?”

剩下的话洛苏没说出来,只是摇了摇头,这样的举动却更有侮辱性了。

杨玄感直接被气的血气上涌,想要让帐外的卫士将洛苏三人拦住,只听几声闷哼,洛苏三人施施然离开了帐中。

李密向杨玄感道一声连忙追了出去,在军营外一里处追上了洛苏几人,不仅仅是洛苏几人,还有十几骑沉默不言的铁骑,李密一看就知道是天下顶级的精锐,恐怕各个都能以一当十。

“洛公留步。”

李密相当的有胆识,双方刚刚有了些许冲突,他竟然还敢追上来,“楚国公口不择言,还望洛公莫要放在心中。”

洛苏掀开车帘,借着月光上下打量了李密一眼,而后毫不在意的问道:“你认为我今日去找杨玄感是为何?”

李密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蒙了,沉默了一瞬后说道:“密实不知,但想必不是为了楚公的大业。”

洛苏嗤笑道:“杨玄感能有什么大业?自古哪里有蠢货能得到天下的?你是个人才,该走就走,留在杨玄感那里,不过就是个死。

今日我虽然和他不欢而散,但我今日所言,他会听,明天他就会往关中撤退,夺下关中后,杨广统治帝国的一个基本盘就会断掉。

尤其是他身边的禁卫军,我记得是叫骁果军吧,多是关中人,占据关中,这支军队算是废掉了,甚至直接让杨广麾下的大军自杀自残起来,也是正常的。

隋朝的命运,将要断绝了。

临走前,与你说一言。

如今的洛阳比之从前更加危险,杨广修建运河死了无数的人,但这条运河的确是沟通南北的关键所在。

自古以来山川的改变,都会改变天下军事政策的局势,譬如崤函通道中的几座关隘,譬如通往蜀中的道路,你想必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运河的出现,让天下军事形势再次发生了改变。

北到涿郡,南到江都,有这条运河在,那些勤王军的速度以及粮草运送的速度,会快的惊人,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李密听着洛苏所言,只觉遇上了知音,他之前给杨玄感献中策,就是为此,关中那是帝王基,从周开始,历代帝王几乎都是从关中出来的。

又听到有关于运河的论断,让他只觉汗毛直立,来不及细想,眼见洛苏要走,李密连忙又问道:“洛公,贵女方才说洛氏要革除隋朝天命,可是真的吗?”

他实际上是想要问,洛氏真的有把握吗?

这很重要,重要到会决定他未来人生的方向,如果洛氏真的有绝对的把握,他就会在反对隋朝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了。

洛玄镜放下车帘,马车悠悠远去。

只留下一句话在李密耳边回荡——“素王不许,太阳也不能落山!”

洛苏几人在李密眼中飘然远去,独留下李密,他震撼于洛苏所言,却也知晓了洛氏的底气。

他沉思了片刻,还是决定暂时返回杨玄感营中,如今天下之大,处处烽火,根本就难以找到容身之处。 杨玄感虽然不成器,但至少还是最有前景的势力,先暂时待着,再琢磨未来。

夜渐渐有些深了,洛玄镜已经靠在洛苏肩头昏昏欲睡,洛苏却仿佛能穿透车顶,看见那繁盛的群星般。

洛玄夜时不时掂一掂手中的马鞭,却最终还是放下。

……

日出东方,曦光微张,红中透出金光来,洛苏几人从客栈中离开,这辆马车走过了万里的江山,依旧不曾停下。

经历了昨晚在杨玄感军营中的事,洛玄夜和洛玄镜更成熟了一分,对洛苏之前说的那个道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每日里洛苏都会教导洛玄镜和洛玄夜很多道理,在一个月前,洛玄镜和洛玄夜曾经问过洛苏,“老祖宗,我们这样不停的走,却不去做事,是为什么呢?”

洛苏当时只是轻笑着说道:“因为除非家族全面南归,否则我们没有力量去做事,你们以为家族现在登高一呼,天下的群雄就会响应吗?

你们以为现在家族登高一呼,就能够达成阿陵那样的效果,成为诸侯盟主吗?

你们有些低估了时间的力量,有些高估了家族的影响力,没人愿意凭空给自己头上安上一个爹。

也没人会因为那些历史和传说而真的发自内心的信任。

李渊、窦建德以及我们所遇到的那些人,他们对家族的畏惧以及崇敬,是一种对传说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敬畏。

就如同上古的娲皇和羲皇如果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会震惊莫名一样。

但那不是政治威望,也不是政治信任。

现在在未来那些可能成就的豪杰之前出现,就是为了立人设,换个词,这叫做养望,以一种高士的身份出现,等到了关键时刻,就可以凭借这些来呼唤天下豪杰覆灭隋朝。

这一次,我们要一个干干净净的王朝。”

当时洛苏说的时候还没有实感,经历了杨玄感这件事后,二人都明白了洛苏所说的,的确是不能活在过去的辉煌中。

……

洛苏三人飘然远去,李密回到杨玄感军营中,便见到杨玄感还阴沉着一张脸,其余人有的脸上带着愤怒,有的则装作愤怒。

见到李密独自一人回来,杨玄感愤然道:“纵然是传说中的洛氏,是否也太过于过分?本公贵胄出身,如何还不如汉高那个混混?

本公将要奄有隋朝天下,如何不能使洛氏出仕?

他当真还以为,这天下是周室和汉室时吗?

玄邃,那位洛公可说什么了?”

杨玄感前面说了那么多场面话,结果最后来了这么一句,事实证明,他没自己想的那么硬气,李密硬着头皮说道:“洛公没有说其他,卑职问革除天命是否为真。

洛公说,素王不许,太阳也不能落山!”

这霸气纵横的一句话,直接把帐中众人震住了,杨玄感也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过了片刻,他才问道:“本公决定继续攻打洛阳城,玄邃以为如何?”

李密抱拳作揖道:“自古以来,多有劝谏君主而走上绝路的,比干因为劝谏纣王而死去,邦周时期劝谏君主多有被疏远的,近古以来就更不必多言,明公先考就是因为劝谏杨广而被疏远怀疑。

现在我不敢说实话,因为还想要留在明公身边出谋划策,但我又不能说假话,因为那不是我的本意,也不是忠臣该做的事情。

明公想要进入洛阳称王,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道路。

您起兵以来,因为杨广的昏庸无道,以及您的声望卓著,得以攻城略地,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但是洛阳城不是如此,长安虽然是都城,但是杨广不重视那里。

洛阳才是杨广真正的首都。

方才洛公言说,这里有杨广修建的运河和驰道,上可以连接涿郡,下可以连接江南,四方的援军可以迅速的来到这里,我们在这里碰壁,将要陷入死无葬身之地了。

唉。

进入关中大概才是真正成就大业的机会吧。”

杨广疏通运河,将过去修建的那些运河连接起来,固然有自己享受的因素在,但为了沟通南北也是其中很大的原因,而且运河的确是可以做到,因为运河的开通,洛阳的兴盛速度简直快的惊人。

如果不是杨广把天下搞得大乱,作为南北沟通、东西贯通的中枢所在,洛阳会让天下人感受一番,什么叫做“船只漕运拉来的大都市”,交通不便利的长安,是绝对不可能比洛阳更繁华的。

正如洛苏预料,杨玄感本就有了走的想法,又听到洛苏随口说出的有关于运河的论断,立刻感觉大事不妙,他心中后悔和洛苏不欢而散,面上却不显露出来,但话语转变很快,“玄邃你说的有道理,传令全军,明日开拔,前往关中。”

李密闻言大喜,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劝动了杨玄感。

……

洛苏一行人从洛阳离开,就准备进入关中,李渊作为大隋天子的近臣,自然是要跟随杨广前往辽东,他之前负责督运粮草,现在正在返回洛阳的路上。

他的家眷则都留在关中,现在洛苏就是准备前往关中,去见一见李家人,看看他们还认不认这门婚事。

“老祖宗,您觉得杨玄感能顺利夺取关中吗?我怎么觉得有些不靠谱呢?”

洛苏颇为惊奇的望了洛玄镜一眼,询问道:“我家阿镜这是有大长进,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不靠谱?”

洛玄镜有些羞,但还是分析道:“杨玄感之前就在各种选择中,每每选中最差的那个,而且为人优柔寡断,现在他就算是知道要进入关中,但关中不是平地,不是他想来就来,即便再是轻松,但依旧有数道关隘,他只要在任何一道关隘上,浪费时间,就会失败。

他这个人,失败貌似是正常的。”

洛玄镜的分析,已经颇有论事的精髓,人世间所有事,归根结底是人的比拼,人不行,事就不成,而杨玄感有一切优越的条件,唯独没有个人能力。

洛苏笑着说道:“阿镜你分析的很对,杨玄感进关中的概率不大,不过只要能多拖一点时间,就能对隋朝的声望打击的再深一点。

现在还有大批帝国贵族和官吏在效忠杨广和隋朝。

这些人以及门阀士族不反对杨广,推翻隋朝的大业就不可能成功,只有这些人出手,那才是民怨沸腾到极点。

那个时候就是家族彻底南归的时机了。”

家族彻底南归!

洛玄镜和洛玄夜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敢战士将会重新回到天下人的视线中。

嫡系子弟将会全部回到中原。

虽然昭城暂时恢复不了,但洛氏会在天下间重新聚集。

马车快速的路过那早已被废弃的秦函谷关,曾经万夫莫开的雄关,如今伴随着黄河水位的下降,已经出现了宽阔的大道。

洛苏望着这一幕,却开始思索要如何整治黄河,黄河和长江,孕育了诸夏的文明。

但相比于长江,黄河实在是太能出事,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百姓,又太过于多,导致帝国每年投入在赈灾以及修整黄河上的费用,就极高,这都是白白耗费的资源。

进入关中后,这里的情况要比关东好一些。

除了后汉一朝,大多数时候,关中的情况都比关东好一些,因为这里不是主要的赋税区,百姓的负担就会轻一些。

洛苏一行人没有什么停歇的进了长安。

长安相比于十数年前,有了明显的衰败,这自然是因为杨广的折腾,天下就没有不衰败的城池,但长安更明显一些,因为长安还在事实上失去了帝都的地位。

洛阳虽然是东都,但在杨广登基的这九年,洛阳就是实际上的帝都,他在这里执政以及颁发诏令,就连朝廷的机构三省六部九寺,以及各种军事机构,都被他搬到了洛阳。

帝都的资源富集是不必多言的,失去了关东物资供养的长安,当然会显得破败一些。

不过舍去那些表面上的浮华,长安的贵气依旧是不容置疑的,几乎整个隋朝最有权势的贵族,都在这里,正是压制了江南士族、山东士族的关陇勋贵。

之所以说是勋贵,而不说是士族,自然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数不是士族,而是擅长打仗的军事贵族出身。

李渊前往辽东督运粮草,只带着自己的妻子去,他的孩子们都留在长安,如今李渊已经有了五子一女,其中四子一女都是他的妻子窦氏所生,另有一子则是万氏所生。

唐国公府在长安算是显赫人家,虽然李渊因为父亲早逝,所以官声不显,但他毕竟是杨广的表哥,这份关系还是相当亲近的。

所以洛苏想要找到唐国公府很是简单。

他花了一些钱,向唐国公府送上了一份拜帖,然后便等待着回应。

……

李府。

如今李渊不在,掌管府中大事的便是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他出生比较早,比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都要大十岁,现在已经成家。

这份拜帖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他刚刚打开,就神色大震。

当初李渊和洛苏相遇之事,他自然是和李建成讲过的,或者说这件事在李家中,不算是秘密。

李渊这个人,虽然深谙臣不密则失身的道理,但是或许因为幼时就失去了父母,所以他很注重家庭中的感情。

他对自己的妻子是真爱,对自己的儿子们,就更是宠爱,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好父亲。

那份拜帖上写着当日洛苏和李渊的约定。

李建成将拜帖收起来,连忙将自己的胞妹李秀宁以及李世民等人唤来,现在府上就他们几个兄弟。

几人都有些奇怪大哥为什么会这么着急的唤众人,还以为是李渊从辽东的战场上回来了。

等到匆匆到了厅堂中,便发现李建成有些焦急的踱步,脸上带着一种莫名的色彩。

李秀宁匆匆走进,她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她这个年龄不结婚,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每每有人来说亲,李渊就说,李秀宁已经许配出去。

后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李秀宁有个未婚夫,只不过李渊从来都不说是谁,这在权贵圈子里面都算是一桩迷案。

尤其是随着李秀宁越长越大,已经超过二十岁,就连李渊都开始着急,甚至想要给李秀宁找个人家算了,但是李秀宁自己不愿意,窦氏也不同意,于是李渊只能听从妻子和女儿的,就这样干等。

望着出落的高挑美丽的妹妹,李建成突然一阵轻松,没等众人发问,他就对着李秀宁笑道:“妹妹,你的未婚夫君,来到了长安,还送来了拜帖。”

啊?

几人皆是一愣。

第201章 苦寻长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498章 殷商第343章 圣谕第169章 王侯将相,黎民百姓,终有一死第765章 洛氏现代番外:一个天才孤儿在洛国第454章 重罪令第591章 贾文和夜奔洛子明第136章 燕国惊变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779章 人事起须天命终!第743章 汉业将何?洛川薨!第465章 坐法者谁?第979章 大唐两百七十年第246章 韩信表示听洛采的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411章 懵逼的冠军侯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恶3死第621章 洛空你个王八蛋!第468章 国朝同休,罔替世袭第977章 唐六世后第619章 旌旗漫卷诸侯落第320章 裂国:前奏曲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424章 求见洛无疾第980章 强大而脆弱的帝国第442章 风暴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791章 我不是个圣人啊!第653章 洛阳有狂风暴雨,愤怒狰狞!第316章 礼乐是最锋利的刀第888章 动手(上)第750章 关中竟然是四战之地?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82章 我吴国又没参加弭兵之盟,打楚国没问第450章 神庙军!第680章 你的未来在哪里?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719章 为大汉而战,而死第659章 群星落位,章结束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762章 幻想番外:轮回者绝望之界3第919章 开分封的前奏第330章 薨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37章 淮夷乱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339章 对比第16章 勤王之师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825章 人心已乱2第842章 李渊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针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159章 洛载不服第380章 禀素王,建元第175章 攻魏第12章 熊顿问鼎第319章 在这个世界线中改变的贾谊第417章 祁连山下擒两王第942章 蛛网盘丝!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问天命第297章 五年第981章 本地主义,诸国伐唐!第499章 制典第735章 愿为王而死!第293章 不要做不团结的事,不要说不团结的第639章 看看人第930章 素王天启者,颂素王功德之大道!第304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81章 十年磨炼,完全体的洛瑜第967章 终逝去第256章 我是楚人的王,诸夏的天子第7章 姬昭薨第130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第811章 《士族论》!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896章 洛苏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814章 帝死!第523章 死后声名由我家!第907章 洛氏扶龙,煊赫名门!第54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第661章 天下渐安,诸州皆静!第303章 和楼兰借财宝第659章 群星落位,章结束第802章 寒风凄雪众前行!第485章 人的荣幸?邪里歪说!第586章 李儒大话论天下,董卓欲结凉州士第723章 袁绍称王!第748章 又一诸侯薨!第511章 刘贺的反击和把握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800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第642章 回家喽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587章 李文忧选贤举能,贾文和欲图大事
第201章 苦寻长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498章 殷商第343章 圣谕第169章 王侯将相,黎民百姓,终有一死第765章 洛氏现代番外:一个天才孤儿在洛国第454章 重罪令第591章 贾文和夜奔洛子明第136章 燕国惊变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779章 人事起须天命终!第743章 汉业将何?洛川薨!第465章 坐法者谁?第979章 大唐两百七十年第246章 韩信表示听洛采的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411章 懵逼的冠军侯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恶3死第621章 洛空你个王八蛋!第468章 国朝同休,罔替世袭第977章 唐六世后第619章 旌旗漫卷诸侯落第320章 裂国:前奏曲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424章 求见洛无疾第980章 强大而脆弱的帝国第442章 风暴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791章 我不是个圣人啊!第653章 洛阳有狂风暴雨,愤怒狰狞!第316章 礼乐是最锋利的刀第888章 动手(上)第750章 关中竟然是四战之地?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82章 我吴国又没参加弭兵之盟,打楚国没问第450章 神庙军!第680章 你的未来在哪里?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719章 为大汉而战,而死第659章 群星落位,章结束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762章 幻想番外:轮回者绝望之界3第919章 开分封的前奏第330章 薨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37章 淮夷乱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339章 对比第16章 勤王之师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825章 人心已乱2第842章 李渊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针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159章 洛载不服第380章 禀素王,建元第175章 攻魏第12章 熊顿问鼎第319章 在这个世界线中改变的贾谊第417章 祁连山下擒两王第942章 蛛网盘丝!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问天命第297章 五年第981章 本地主义,诸国伐唐!第499章 制典第735章 愿为王而死!第293章 不要做不团结的事,不要说不团结的第639章 看看人第930章 素王天启者,颂素王功德之大道!第304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81章 十年磨炼,完全体的洛瑜第967章 终逝去第256章 我是楚人的王,诸夏的天子第7章 姬昭薨第130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第811章 《士族论》!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896章 洛苏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814章 帝死!第523章 死后声名由我家!第907章 洛氏扶龙,煊赫名门!第54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第661章 天下渐安,诸州皆静!第303章 和楼兰借财宝第659章 群星落位,章结束第802章 寒风凄雪众前行!第485章 人的荣幸?邪里歪说!第586章 李儒大话论天下,董卓欲结凉州士第723章 袁绍称王!第748章 又一诸侯薨!第511章 刘贺的反击和把握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800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第642章 回家喽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587章 李文忧选贤举能,贾文和欲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