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京城(一)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匆匆而过。转眼间,春暖花开,已经到了暮春时节。

前几天,沈月尘接到娘家寄来的书信,说是她的父亲沈志云受到工部尚书陈达的提拔举荐,被任命为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不日即将奔赴京城就任。沈志云从前是莱州知州,官品从五品,如今,他官拜清吏司,居官正五品,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升了。

虽说,李政登基还不到一年,但是他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对朝廷内外,进行重新洗牌换血了。

近半年来,朝中不少官员被罢免抄家,或是沦落成了阶下囚。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场风云突变,有人走,自然有人来。

沈志云虽是地方官,但在京城一直有人脉,很多年轻时结交的同窗同科,听说他成为了德州朱家的新亲家,纷纷替他牵线搭桥,让他和许多京城很多显贵之人攀上了关系。

工部尚书陈达便是其中的一位。陈达乃是地地道道的太子党,打从李政还是太子时期,他就这样一直忠心耿耿,如今李政成了皇帝,自然对他这个心腹多加信任。

陈达之所以会沈志云来京中做官,一来是因为沈志云这个人很会办事,态度好又舍得花钱,二来也是因为他和朱家的亲家关系,而朱家和阮家又是沾亲带故。

此时,京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妃子,就是静妃阮琳珞,据说只要她能生下皇子,还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后娘娘。

阮家本就是功勋之家,阮西平前阵子又平定西北余党,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博得君心大悦。阮家正值大势,陈达提拔沈志云也不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沈月尘听了父亲的高升,心中毫无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几重担心。站得越高,跌得越痛,眼看着虽然得势了,可是未来谁也不好说。她宁愿沈志云少些野心,安于做一个地方小官,平安度日。

别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平平安安,踏踏实实过日子。

不过,沈月尘虽然这么想,但是她的想法一点都不重要,毕竟,沈志云和她之间,并不存在那份父女之间那份真挚的亲情。她劝不住他的,没由来去浪费口舌,惹人生厌。

沈志云升了官的事,朱家人倒是表现得很高兴,正所谓“士农工商”,一旦进入仕途的人,自然都是希望可以一路高升,做官做大官。

朱老爷子亲自发话,让府上为沈家准备一份厚礼,虽然两家来往不多,但是,往后应该是一点一点亲近起来了。

沈月尘一看那礼单,顿觉惶恐,只觉有些太过了。谁知,朱老爷子却摆手道:“孩子,你也推辞了,如今你爹是正五品的京官了,体面得很。咱们虽然是亲家,可是面子上的功夫,还是不能省。”

朱家有自己习惯和信赖的人脉圈子,什么人可交,什么人可信,他们有自己的分寸。沈家步步高升,对朱家而言是好事也是机会。

又过了几日,沈月尘又接到了沈老太太的亲笔信,从寥寥数语的信上,可以看出来老太太此时此刻地喜悦之情。

老太太欢喜万分,所以写信回来,让沈月尘择日带着朱锦堂一起来到京城,到沈志云的新府上小住几天。

沈月尘看过了信,微微一笑,小心翼翼地把信收进信封里,然后抿了一口茶。

最近,朱锦堂为了筹粮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眼看交粮的期限就快要到了,朱锦堂勉强才能凑够数目,亲自向刘府尹交差。朝廷筹粮,不似寻常的买卖交易,有商有量,有利可图。每次筹粮的价格都是是市面上平价米价格的一半,甚是有时候更低,连三分之一的价钱都没有。与其说卖,还不是说是白拿,说得再不好听点,简直就是在抢。

西北边境刚刚平复,蒙古一带又不安生起来,频频闹事,不是洗劫村庄,就是截杀商队,闹得百姓人心惶惶,纷纷拖家带口往关中一带迁移逃难。朝廷对此事颇为看重,立刻调拨兵马,增加驻军。

今年,朱家损失了不少钱,先是粮仓失火,随后又是朝廷筹粮,虽然他们都勉强撑了过去,可是德州城的商铺,已经无粮可卖了,而城外已经无粮可收了。

如今,德州市面上的粮食有一半都是黑市米,价格起伏不定,说变说变城中的说书人,讽刺米价堪比金玉,还把碎米称为碎金。

朱家作为城中大户,已是无能为力。若是从前,他们绝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德州一带市面上的粮食近六成,都是朱家所有,可如今,却是一成都补不上了。

朱锦堂有心想要稳住粮价,偏偏赶上这个节骨眼儿上,登州一带又爆发了瘟疫,城里城外中断了一切贸易往来,不管是人还是物,只许进不许出。

如今,黑市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一石米十贯钱,而且还是最最下等的碎米。

午时刚过,朱锦堂从外面回到家中,依旧沉着一张脸,神情不悦。

沈月尘知道他心情不好,忙让吴妈带着明哥儿和丫丫去外面玩耍,自己则是亲自服侍着朱锦堂更衣擦脸。

朱锦堂跑了一个上午,也没有找到进米的渠道,眼看着粮价越来越高,他心里不禁有些着急了。

沈月尘端了茶给他润喉,见他低头不语,也不出声打扰,只是继续摆弄着花瓶里插着的海棠花,拿着小剪子,剪掉上面不必要的枝叶。

朱锦堂见花开正好,心情不免缓了一缓,淡淡道:“这花侍弄得不错。”

沈月尘见他主动和自己说话,立刻含笑回道:“这是园子里的花,妾身见花开得不错,就命人折了几枝回来。大爷看着还喜欢吗?”

朱锦堂点了点头。

沈月尘微笑道:“大爷喜欢就好,往后天天让丫鬟们折些过来。”

在屋里摆些花花草草,可以怡情怡景,又能芬香空气。

说话间,翠心带着两个小丫鬟端了吃食儿上来,都是朱锦堂平时爱吃的。

朱锦堂并不觉得饿,只随意地吃了两口便撂下了筷子。

沈月尘微微挑眉,看着他道:“大爷吃得太少了。”

朱锦堂回道:“我本来也不饿。”要不是看在她精心的份上,他原本一口都不想动的。

嫁给他将近一年,沈月尘自认对他的脾气所有了解,她放下剪刀,拿起热巾子擦了擦手,然后,重新拿起筷子替他布着菜。

“这些都是妾身精心准备的,不吃完可不行?”

朱锦堂见状,又道:“你别忙了,我……”他的话还未说完,沈月尘就抢先一步,夹起一块火腿送到他的嘴里。

朱锦堂一怔,对上沈月尘笑盈盈地脸,也没有说她什么,只把那一口火腿了吃下去。

沈月尘轻声道:“人是铁饭是钢。大爷近来忙着做事,每天早出晚归的,妾身从没有拦过您,只求您好好吃饭,攒足力气,别让妾身担心。”

朱锦堂闻言,嘴角微微勾起,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接过她手中的筷子,道了一句:“行了,我自己吃。”

沈月尘抿嘴一笑,挨着他的身边坐下,一面陪着他吃饭,一面说起祖母来信的事。

朱锦堂闻言,稍微想了想之后,道:“筹粮的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你若是想去,回头咱们去和长辈们说一声就是了。你父亲荣升清吏司郎中,理应是该过去问候一声才是。”

沈月尘心头一喜:“大爷事忙,真的没关系吗?”

朱锦堂点点头:“你娘家的事也是大事,何况长辈们还写了信过来,不去不好。这两天,你就着手准备吧。”

不用多想,长辈们那边肯定是答应的。

沈月尘含笑答应了一声。

朱锦堂见她小脸喜滋滋地,也随之淡淡一笑。

午饭过后,朱锦堂稍微歇了一会儿,就又出门去了。

沈月尘正想歇个午觉,就听外面有人跑着进来禀道:“大奶奶,南院有人来报,孙姨娘刚刚上吊自尽,差点丢了性命。”

沈月尘闻言,蹙紧眉心,起身道:“她人怎么样了?”

那丫鬟喘着粗气道:“幸好,丫鬟们发现得及时,没有伤了性命,只是脖子被勒伤了。大奶奶要不要……过去看一眼。”

沈月尘无奈地点头:“出了这样的事,我自然要过去看看,你让下面的人管好嘴巴,先别让长辈们知道。”

一晃数月没见,沈月尘对孙氏的关心少了许多,她自从痴心疯了以后,每天都是那副神志不清的样子。

明明是白天,孙氏的房间却是异常的昏暗,所有的窗户上都被蒙上了厚厚的窗布,几乎透不进光来。屋子里家具齐全,却只有一根蜡烛散发着微弱的光线。

孙文佩这会正躺在床上,双眸紧闭,脸色灰白,连嘴唇都是白的,露出来的脖子上赫然有着一道深红色的伤痕,一看便知是勒伤。

沈月尘见了,不由地心神为之一怔。

许久不见,孙文佩整个人瘦得几乎不成样子,躺在那里像是一个纸片人似的。

平时负责照顾孙氏的丫鬟,小心翼翼上前行礼道:“奴婢环儿给大奶奶请安。”

沈月尘瞥了她一眼,只问道:“你们是怎么伺候的?好端端的,差点闹出人命来。”

孙氏以前伺候的云儿,这会并不在,只有她这张生面孔。

环儿听了这话,立刻跪在地上磕头认错道:“奴婢有罪,没能伺候好孙姨娘……”

沈月尘听她的语气,明显有些欲言又止,便知她有什么苦衷。

孙文佩不是正常人,自然不同于平常人那么好伺候。

沈月尘继续道:“孙氏近来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吃药?”

环儿跪在地上,轻叹一声:“孙姨娘自从搬来南院,她的精神就越来越差,每天不是大哭,就是大闹,说了好些糊里糊涂的混账话……说什么大奶奶您和秦姨娘一起把她的儿子偷走了。大夫开得安神药,每天三服不落的喝,但就是不管用,孙姨娘睡着了还好,一旦醒过来就是大闹不止……云儿姑娘这两天生病了,奴婢一个人伺候姨娘,实在忙不过来,而且姨娘今天又过奴婢动了手,把奴婢抓伤了,所以奴婢才出去涂药……谁知,就这么会儿的功夫,孙姨娘她就……”

她越说越激动,身子都微微颤抖起来。

沈月尘听罢,淡淡问道:“孙姨娘把你抓伤了吗?”

环儿咬着唇点点头,轻轻撸起袖子,露出被孙氏挠伤的胳膊,上面竟是一条条血道子,果然伤得不轻。 щщщ⊙ тт kΛn⊙ ℃o

沈月尘微微蹙眉:“快下去擦点药吧。”

环儿闻言,眼眶发酸,忙道了一声谢,便悄悄退了出去。

沈月尘转身看向床上的孙文佩,默默摇了摇头。

旁边的小丫鬟拿出大夫开的药丸,轻轻地送到孙文佩的嘴里,慢慢用水给她服下。

随后赶来的夏妈妈,得知孙氏闹出了这样的事,不禁震惊不已,随后又连连叹气道:“原以为她静一静才好些,却没想到她竟是这样的糊涂!”

沈月尘淡淡道:“她是有病的人,心境自然不一样,还是派人好生照看吧,今儿幸亏赶得及时,否则,就要出大事了。”

夏妈妈连连点头,却又不禁开口道:“大奶奶,孙姨娘总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再想想办法吧……”

近来,朱家烦心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再不能因为孙氏这个疯婆子,费心费神了。

沈月尘静静地望向夏妈妈,“你有什么想法?”

夏妈妈沉吟一下,才道:“奴婢想,孙姨娘这么天天地闹,让大家都提醒吊胆的,南院这里虽然偏僻,可还住着老爷子的妾房,孙姨娘每天这么闹,也不是长久之计。奴婢想,要不要把孙姨娘的娘家人找来,让他们先把孙姨娘领回去,等她病好了……”

沈月尘还未等她说完,便抬起手阻断了她。

夏妈妈这话说得好听,但意思却是要把孙文佩撵出朱家。

孙文佩出身普通,家中还有两兄三妹和一个弟弟,早年间在花神庙被黎氏相中样貌,又因为出身清白,所有才被朱家买了回来。

孙文佩的娘家人,沈月尘没有见过,但是却听说过不少。毫无疑问,他们每次上门拜访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要钱!

当初狠心卖了女儿的人家,如今又怎么会肯好心照顾她呢?

沈月尘默默摇头,把她送回娘家,就等同于把她往火坑里推,而且,这种事情,朱锦堂也不会同意。

沈月尘看着夏妈妈的脸,沉声道:“她既然已经进了朱家的门,就是朱家的人,怎么可以送她回娘家呢?夏妈妈,这种话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提。”

夏妈妈闻言,面色一僵,立刻应声道:“是,奴婢知道了。”

沈月尘随即吩咐下去:“往孙氏的身边多派两个丫鬟,一天十二个时辰,身边都万万不能断了人。”

虽然让她活着是一件很残忍的事,但是自己也没有权利扼杀她的生命。就算是为了丫丫吧,她也得好好活着才行。

因为孙氏的事,沈月尘整个下午的心情都不太好,尤其是丫丫被乳母们抱来之后,一看见那孩子的脸,就让她不由自主地想去孙文佩。

丫丫已经快要六个月大了,白白净净的,五官精致,一看长大就是个美人胚子。她几乎继承了孙文佩所有的优点,沈月尘抱着她软软的身子,只希望她长大以后,不要想孙氏那样薄命,那样喜欢转牛角尖。

傍晚时分,朱锦堂携着沈月尘过去给长辈们晨昏定省,顺便提起了上京一事。

朱老爷子自然没有异议,淡淡应道:“是该过去看看,赶紧准备吧,等准备好了再去。”

老太太自然也不反对,只是叮嘱他们一路小心,别太心急赶路。

黎氏则是第一时间想到了阮家,临时提议想要和孩子们一起上京。一来可以亲自向亲家祝贺,二来也可以去看看朱元兰。

朱峻闻言,心头一喜,只觉这样最好。长房的人不在,就是他们二房表现的时候了。

可惜,老太太微微沉吟道:“家里近来事多,你们两口子还是在家吧,等到了端午,咱们再抽空过去看看。”

家里不能没人主持大局,何况,眼下铺子里都是事,不能没人做主。

朱峰也觉得母亲说得有理,看着黎氏道:“你不要多事,他们小两口出门,咱们跟去做什么,你还是好好在家照看明哥儿吧。”

黎氏轻轻点头,继续垂眸不语。

朱峻大失所望,满脸不悦地又一次端起了茶盏,喝了一大口茶,平息心头的火气。

晚饭后,朱锦堂和沈月尘一起肩并着肩往西侧院走。

沈月尘没有向朱锦堂提起孙氏寻死的事,她不想让他烦心,也不想耽误了去京城的行程。

朱锦堂没察觉到她有心事,径直躺下睡了。许是,太累的缘故,才刚沾上枕头,他就睡着了,甚至还发出轻微地鼾声。

沈月尘见状,不由微微一笑,替他盖好了被子,转身又去看一眼明哥儿方才睡下。

第30章 妻妾(三)第19章 隐疾(下)第16章 亲人(上)第366章 舌战(二)第217章 较劲(三)第77章 阴雨(四)第197章 先礼后兵(二)第157章 京城(一)第224章 提点(五)第165章 秘密(三)第12章 垫脚石(上)第181章 归家(五)第273章 秘密(二)第155章 善后第311章 峰回路转(一)第328章 喜忧参半(二)第295章 消息(三)第116章 冬衣(一)第323章 芝麻绿豆无小事(四)第141章 母子俩(二)第25章 思量(一)第258章 置气(一)第186章 决定(一)第130章 稚儿(四)第382章 番外一:儿女们的婚事第87章 夜审(三)第4章 新衣第263章 膈应(一)第108章 热闹(三)第128章 稚儿(二)第344章 攻心(一)第15章 莱州之行第122章 娘家(四)第331章 缘分(二)第220章 提点(一)第338章 人心最毒(一)第318章 知足(一)第208章 本事(四)第120章 娘家(二)第237章 真心实意(三)第327章 喜忧参半(一)第25章 思量(一)第378章 艰难的决定第194章 无可奈何(三)第217章 较劲(三)第242章 惊艳(二)第194章 无可奈何(三)第179章 归家(三)第9章 无题第149章 雪夜(四)第32章 雕虫小技(五)第341章 人心最毒(三)第285章 时间(二)第125章 买地(二)第218章 较劲(四)第244章 众人心思第149章 雪夜(四)第1章 酷暑第199章 贵人(一)第19章 隐疾(下)第31章 家事(二)第359章 信任(一)第126章 买地(三)第110章 热闹(五)第26章 回门(三)第356章 枉做小人(一)第310章 出路(二)第274章 秘密(三)第28章 规矩(一)第13章 新人第253章 笑话(二)第365章 舌战(一)第141章 母子俩(二)第246章 勾引(一)第334章 檀香有毒(一)第14章 人心思变(一)第21章 新婚(一)第220章 提点(一)第172章 秘密(九)第230章 后盾(二)第229章 后盾(一)第327章 喜忧参半(一)第339章 人心最毒(二)第265章 成人之美(一)第216章 较劲(二)第30章 妻妾(二)第26章 回门(三)第351章 妻妾(二)第327章 喜忧参半(一)第350章 妻妾(一)第14章 人心思变(一)第98章 孕事(二)第259章 置气(二)第342章 人心最毒(四)第124章 买地(一)第212章 恩爱(三)第303章 恢复(一)第381章 大结局(三)第255章 往事(二)第165章 秘密(三)
第30章 妻妾(三)第19章 隐疾(下)第16章 亲人(上)第366章 舌战(二)第217章 较劲(三)第77章 阴雨(四)第197章 先礼后兵(二)第157章 京城(一)第224章 提点(五)第165章 秘密(三)第12章 垫脚石(上)第181章 归家(五)第273章 秘密(二)第155章 善后第311章 峰回路转(一)第328章 喜忧参半(二)第295章 消息(三)第116章 冬衣(一)第323章 芝麻绿豆无小事(四)第141章 母子俩(二)第25章 思量(一)第258章 置气(一)第186章 决定(一)第130章 稚儿(四)第382章 番外一:儿女们的婚事第87章 夜审(三)第4章 新衣第263章 膈应(一)第108章 热闹(三)第128章 稚儿(二)第344章 攻心(一)第15章 莱州之行第122章 娘家(四)第331章 缘分(二)第220章 提点(一)第338章 人心最毒(一)第318章 知足(一)第208章 本事(四)第120章 娘家(二)第237章 真心实意(三)第327章 喜忧参半(一)第25章 思量(一)第378章 艰难的决定第194章 无可奈何(三)第217章 较劲(三)第242章 惊艳(二)第194章 无可奈何(三)第179章 归家(三)第9章 无题第149章 雪夜(四)第32章 雕虫小技(五)第341章 人心最毒(三)第285章 时间(二)第125章 买地(二)第218章 较劲(四)第244章 众人心思第149章 雪夜(四)第1章 酷暑第199章 贵人(一)第19章 隐疾(下)第31章 家事(二)第359章 信任(一)第126章 买地(三)第110章 热闹(五)第26章 回门(三)第356章 枉做小人(一)第310章 出路(二)第274章 秘密(三)第28章 规矩(一)第13章 新人第253章 笑话(二)第365章 舌战(一)第141章 母子俩(二)第246章 勾引(一)第334章 檀香有毒(一)第14章 人心思变(一)第21章 新婚(一)第220章 提点(一)第172章 秘密(九)第230章 后盾(二)第229章 后盾(一)第327章 喜忧参半(一)第339章 人心最毒(二)第265章 成人之美(一)第216章 较劲(二)第30章 妻妾(二)第26章 回门(三)第351章 妻妾(二)第327章 喜忧参半(一)第350章 妻妾(一)第14章 人心思变(一)第98章 孕事(二)第259章 置气(二)第342章 人心最毒(四)第124章 买地(一)第212章 恩爱(三)第303章 恢复(一)第381章 大结局(三)第255章 往事(二)第165章 秘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