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拉拢民心

【书评区挂了一个龙套楼,大伙儿如果感兴趣的,就自己设置一个人物,中外都可以,也不用全是陈鸣手下的哈】

前清安徽巡抚衙门,现在的复汉军安徽总兵府,眼下的复汉军大都督行辕。陈鸣的到来将高平山直接挤到安徽的原布政使衙门办公去了。

陈鸣身后墙壁上悬挂的大幅地图上,本来横跨大江南北的大片红色区域现在已经缩水了七八成,苏北之地只剩半个扬州府还没有丢,江南则再度恢复到了苏北决战时的情形——还被复汉军掌控的地盘就只剩下那狭窄的沿江一溜儿。

“江阴黄山炮台的守军主力不是已经撤了吗?”

“禀大都督,黄山炮台的主力部队已经后撤。”

“那江阴也撤吧。守住镇江就行。”陈鸣丢下了黄捷抵到的奏报,对于江阴的得失有点不以为然。那地方丢了也就丢了,本来江阴距离镇江就有些过远,在北岸的南通州已经被清军拿下的情况下,过于遥远的水6通道太容易被清军从中间切断了,所以没什么好可惜的。

南京的局面啊,只要复汉军暂时还把持住镇江——南京——扬州,这么一块三角地带就可以了。

况且为了之前的战略布置,复汉军付出的代价还小嘛?

那苏北的队伍在撤离淮安的时候,淮安粮库中囤积的还有十几二十万石米粮来不及运走,陈鸣不也大笔一挥就散给当地的难民和百姓了么,结果连清江的百姓听到消息后都跑去淮安抢粮食。还有江阴的黄山炮台也是如此,炮手和护军撤走后,只留下了小部分人在炮台上装样子。如果清兵打来,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炸毁炮台和炮台上的四五十门大炮,然后逃之夭夭,而不是拼死抵抗。

复汉军的大炮来的轻松,但四五十门大炮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陈鸣都舍弃了那么多了,还有什么舍不得一座江阴县城的呢?

就是可惜了他之前对江阴存留的好感了。复汉军占据江阴那么长时间,整个江阴投靠复汉军的人也凑不齐两个营。虽然这个数字比起其他地方已经好出很多,但距离陈鸣的‘期望’还是差之很多很多的,白瞎了陈鸣之前的一腔感情了。

放下黄捷送来的奏报,还有九江苗福伟送来的快报。九江湖口两面聚集的清军和江西民勇数量已经达到三万人。在陈永生带领着九江水6军进攻湖北之后,陈鸣就派苗福伟坐镇九江,自然的他头上也多出了一顶江西总兵官的帽子,一如高平山现在的安徽总兵官一样。

苗福伟现下手头的小万人马,但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新兵蛋子,剩下的三四成也都是非主力部队,战斗力比之对面的清军民勇只会弱不会强。也就是他们处在防御态势,并且炮火力量充沛,陈鸣为九江加强了一个炮兵营,这让让九江部分挡下了清军的一次次进攻。

苗福伟的这个快报当然是求援兵的。

提笔在折子上写下了‘知道了’三个字,然后反手撂到了一边。一些事情可以对下面解释,但解释了之后就没必要对下面再解释了,九江的战局就是一个僵持么。那就僵持着好了,复汉军现在火药充足,清军能有多少人来喂炮弹啊?苗福伟就算一天一个快报来求援兵,陈鸣也不会派出去一个兵蛋子。他现在关心的战事只有黄陂!

短短两个小时,陈鸣看了二十多道奏报,在一大半折子上写了‘知道了’仨字,他现在这仨字是越写越有范儿,都已经可以写连笔了。

“让谢瑚谢宝光来任安庆知府,提调安庆的民生工商。”

自从谢瑚在星子县南康府大牢里被救之后,伤愈的他对满清是心灰意冷,在家人都被复汉军接来后就很自然的为复汉军效起力来,陈永生在知道陈鸣有改九江的军管会为正式政府的意图后,曾专门写了个折子报保举谢瑚,但现在坐在江西总兵位置上的人已经不是他陈永生了,让谢瑚这个与陈永生关系密切的人在九江做知府,就有些不恰当了。只不过这个谢瑚也确是很不错,那怎么办呢?就调到安庆来,让他做安庆知府。

“下面县一级的知县任命,还有各地的佐官,你们要尽快拟出一个名单来。不要怕担责任,只要你们自己不犯错,下面的人错了只是他们自个的错,牵扯不了你们。咱们现在夹袋里的人也不算少了,那些做过师爷的人都不是傻子,放手用他们一用。你们尽快拟出个名单来。在咱们起程去湖北前,把安庆、九江两地的官员任命全都敲定。”

陈鸣对着眼前的郑宏宇和柳德昭说道。安庆知府他定了谢瑚,九江知府他任命了原扬州知府郑闻。后者是绍兴人,为太平府知府【芜湖】的师爷,复汉军下江南途中攻取芜湖的时候,郑闻没能逃掉,就乖乖的投降为复汉军效力。

这个人贪生怕死,一被俘虏就稀了,很难让陈鸣真心信任他。一开始陈鸣就并不相信他,但郑闻当过十好几年的幕僚师爷,处理起各种杂务是得心应手,而且在暗营对他的长久监视中,也没有现郑闻与清军细作有勾搭的迹象。陈鸣现在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的相信他,却也用他的才。

至于知府以下的佐官,还有县一级的正副官员,陈鸣就没心思去梳理了。直接交给原先东南行署和柳德昭去做。

他现在就想三下五除二的将安庆、九江的麻烦全都摆平,然后带领剩余队伍开入湖北,江南的人马也6续撤入安庆和九江,他太想完成这个军事战略上的千里大转移了。

暗营北方局已经传来消息,之前被阿桂转移到归德、开封一线的清军,正在迅回转前线。而且一支清军马队已经从陈州南下信阳,陈二宝带领的队伍从德安转回襄阳境内,然后又回南阳了。现在河南暗营正在全力侦探那支马队的数量……

安庆城外东南方向,临近破冈湖的西山咀,原本这是一片王姓财主的地,复汉军打过来的时候,王家人跑的一干二净,这地也就落到复汉军的手中了。这里的地势很高,别看是临近湖泊,几百亩田地却几乎都是一般般的旱田。

现在这里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大工地,在开春之后就赶上了。复汉军用每人两块银元的工钱从周边招募了上千壮劳力,大半个月时间,就在这片高地上搭起了五排整整齐齐的房子,还有操场、食堂、望楼和一道七尺高的围墙。

开春的安庆,江风吹刮过来也一样冷得很,可工地上做工的百姓们却心头却热得胀。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他们若是还不知道这片地方是准备做什么用的,就太扯了。

复汉军大手笔投进银子来,开办的这处技校那是教人手艺的。技校技校么,技工的学校。什么铁匠、铜匠、皮匠、瓦匠、石匠、木匠、秤匠、篾匠、绳匠,成衣扎作,和简单的识文断字,算术珠算,全都教授,并且一律免费。

第一批就招收五百人,他们的子弟如果愿意来学校的,那都可以来报名,还优先录取。因为这些人来工地吃粮都是经过联名做保的,这才能来上工。这样的人家势清白,值得信任。

技校不勉强将来的毕业生一定就为复汉军效力,校方在对外宣传中说的明明白白,这纯粹是复汉军的一项惠民政策,今后这样的政策还会越来越多。学校不收费,学生愿意住校的学校还提供宿舍,食堂对所有师生开放,学生可以背粮食、柴火等等到食堂换粮票,然后吃饭的时候就可以凭粮票在食堂买饭了。

只不过校方同样也有声明,如果在校学生不努力用功,而是挑事捣蛋,校方有权力开除。

对于很多的安庆百姓来说,让自家孩子去学习一门手艺,那可是关系一辈子的好事。往日他们要送孩子去当学徒,学手艺,还要备着厚礼,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能让人师傅答应下来。孩子送进去了,也就等于在今后的几年里卖给了师傅了,一分工钱拿不到手不说,稍有不顺那师傅意的,狠打狠骂都是家常便饭。

当然了,那师傅收了学徒也就要管着学徒的吃喝穿用,不比技校这里,天天吃穿都是家里。

所以两边有好有坏,但总的来说还是技校大好的。

复汉军还特意推出了技师资格证,在学校里任教的那些匠师,每一个都至少是中级技师以上的资格,而普通的民间匠人则连初级技师考核都不见得能通过。这东西最早在后勤部队施行,然后是九江的造船厂,现在就正式的推广开了。

民间匠人有不服气的可以,去试试手,就知道一二了。

技校最外面几间房子就设立的有一个展览馆,不仅有现成的成品放在那里展览,还轮圈的有师傅在那儿现场表演。这项措施能很大程度上让安庆百姓感到放心。当然过去练手的师傅日后也少不了要应付外来者的挑战,把台面撑起来。

复汉军打赢了苏北之战,现在陈鸣对于攻略湖北又信心十足,复汉军在安庆、九江的立足点已经从战略重地式的桥头堡,演变成了要用心经营的前线基地。

在安庆搞技校,那就是为了拉拢当地的民心。而且时间合适的时候,复汉军还会开展西式的初等教育,或者说是现代化的学校制度,陈鸣所熟悉的学校教育制度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他更为熟知的那一套与18世纪的西方教育制度是不是完全符合,他可没谱。初等教育,还有更高级别的职业技术学院,然后慢慢的向综合学院和大学迈进,干什么事都要一步步的来。

中国现在的教育现象,陈鸣就是集结全国之力,也甭想一步登天的搞出清华北大来,那不现实。这个时代的中国在某些方面的差距,不仅仅是实际应用,还在于系统的教育培养。

复汉军有一个队的士兵长期驻扎在学校外,在工地上做工的百姓经常可以看到穿着赤红军服的兵丁来来往往,那些百姓从家里来工地的时候也长长带着些腌好的鸡蛋、鸭蛋或是鸡鸭鹅一类的肉禽,向这些兵丁兜售。

这天天亮不久,上工的百姓挑着担子,提着包裹,或是推着小车,一如往常的来到工地上工,其中一批人又聚到军营外准备售货,却被大批宪兵给拦住了。安庆的百姓都认得宪兵,这些人穿着一身黑,袖口上绣着三道红杠,衣着打扮与普通的复汉军完全不一样,整天都是板着一张脸,冰冷眼神射过来让人每每不寒而栗。

“上午军营戒严,你们下午再过来做生意。”

一个宪兵军官对他们喝道,语气虽然冷硬,态度却不粗鲁,宪兵们也没有挥抢驱赶,只是将百姓们隔在一条线外。百姓们哀叹一声,纷纷散去。后来才有消息流传,那天是有大人物到场……(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见真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兵煊赫,天数已定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对不住你第四十七章 你甘心吗?第九百三十六章 新遣唐使 续第一千零一章 与中国争锋第五百五十五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二百一十九章 剑指江南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九章 法俄关系新篇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重要因素第二百零六章 棘手第五百五十八章为什么你们之前不将那里夺取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风云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肢解沙俄,河蟹出没第八百四十九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下第六十八章 开炮!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的号角!第六百二十九章 英法开战的消息 元旦快乐第一千零八章 美洲游击队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九章 世界的认可……第六百八十七章 黄胜关茶马贸易所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五章 陈皇帝的大美梦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么滴?第六百四十七章 皇帝第八百八十四章 中国人讲义气、够朋友!第三百一十七章 俘虏第六十五章 聋子瞎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一百八十四章 站笼中的官吏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是夷族第四百四十七章 熟透了的果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气呵成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活着就要等死吗?第一百五十四章 星空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拿破仑的崛起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者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二百六十章 乾隆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谕第五十九章 要表现得像个猪第九百零六章 华夏的新大陆第三百零五章 苦逼第九百三十三章 中国的爆发第二百七十六章 士气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杀我,速杀我……第四百九十四章 筑京观,耍手腕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得其所,死得值!第三百九十六章 陈鸣的小心眼第一百八十四章 站笼中的官吏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陈皇帝第一千零五十章 爷,祖上也阔过!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国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分发战利品的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好儿子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访问天方第五百八十章 中日风云动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许,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第十四章 遮掩陈家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凄惨的棒子 节日快乐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六章 陈惠请客第六百七十九章 财政赤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卢氏营的捷报第四百五十三章 捻子反了,朝鲜崩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鸣被‘打脸’第三百九十八章 倒塌的帝国……第四百九十九章 ‘换’船的章嘉图呼克图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八章 五亿人口第三百六十二章 陈汉南朝第八百一十章 陈鸣想剥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东西方之差异第六百三十五章 路易十六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工业第三百零六章 拉拢民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天堂和罪恶第五章 再接再厉,继续发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谁是自己的人的第八百二十一章 弱小者的悲哀,弱小者的委屈第五十六章 民团汇聚第八百五十六章 这就是中国皇帝的权力!第十五章 陈岗将归后记3 尼古拉二世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杀第二百七十八章 敢死营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六百零一章 墨鹄第九百四十五章 纳尔逊这孙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狂热中国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器局里的聋哑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俄罗斯的大危机!第七百零四章 另类的因祸得福第613章 天使在行动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来的清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熟透了的果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强马壮既是正统
第八十一章 见真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兵煊赫,天数已定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对不住你第四十七章 你甘心吗?第九百三十六章 新遣唐使 续第一千零一章 与中国争锋第五百五十五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二百一十九章 剑指江南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九章 法俄关系新篇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重要因素第二百零六章 棘手第五百五十八章为什么你们之前不将那里夺取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风云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肢解沙俄,河蟹出没第八百四十九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下第六十八章 开炮!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的号角!第六百二十九章 英法开战的消息 元旦快乐第一千零八章 美洲游击队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九章 世界的认可……第六百八十七章 黄胜关茶马贸易所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五章 陈皇帝的大美梦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么滴?第六百四十七章 皇帝第八百八十四章 中国人讲义气、够朋友!第三百一十七章 俘虏第六十五章 聋子瞎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一百八十四章 站笼中的官吏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是夷族第四百四十七章 熟透了的果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气呵成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活着就要等死吗?第一百五十四章 星空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拿破仑的崛起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者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二百六十章 乾隆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谕第五十九章 要表现得像个猪第九百零六章 华夏的新大陆第三百零五章 苦逼第九百三十三章 中国的爆发第二百七十六章 士气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杀我,速杀我……第四百九十四章 筑京观,耍手腕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得其所,死得值!第三百九十六章 陈鸣的小心眼第一百八十四章 站笼中的官吏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陈皇帝第一千零五十章 爷,祖上也阔过!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国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分发战利品的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好儿子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访问天方第五百八十章 中日风云动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许,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第十四章 遮掩陈家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凄惨的棒子 节日快乐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六章 陈惠请客第六百七十九章 财政赤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卢氏营的捷报第四百五十三章 捻子反了,朝鲜崩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鸣被‘打脸’第三百九十八章 倒塌的帝国……第四百九十九章 ‘换’船的章嘉图呼克图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八章 五亿人口第三百六十二章 陈汉南朝第八百一十章 陈鸣想剥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东西方之差异第六百三十五章 路易十六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工业第三百零六章 拉拢民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天堂和罪恶第五章 再接再厉,继续发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谁是自己的人的第八百二十一章 弱小者的悲哀,弱小者的委屈第五十六章 民团汇聚第八百五十六章 这就是中国皇帝的权力!第十五章 陈岗将归后记3 尼古拉二世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杀第二百七十八章 敢死营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六百零一章 墨鹄第九百四十五章 纳尔逊这孙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狂热中国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器局里的聋哑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俄罗斯的大危机!第七百零四章 另类的因祸得福第613章 天使在行动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来的清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熟透了的果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强马壮既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