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受压制的商业

“大唐?”李愔听到王安的话有些不明所以,“封爵是我大齐的内政,关大唐什么事?”

不过王安却是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茶杯道:“陛下的话只说对了一半,若是放在以前话,给一些贡献颇大的平民赐予爵位的确是我大齐的内政,哪怕是大唐也无权干涉,但是陛下有所不知,昨天我收到长孙大人发来的一道公文,内容是关于两国商人流动差异的问题。

“哦,房相去世后,长孙无忌就成为父皇之下的第一人,他的公文可是份量十足,不过这个‘商人流动差异’是什么意思?”李愔听到这里,露出一副十分感兴趣的表情道。

本来就是李愔不问,王安也打算找个时间,将长孙无忌公文中的内容向他转述一遍,只是因为昨天才收到,所以还没来的及,现在刚好和李愔闲聊到这个问题上了,所以王安也就将所谓的商人流动差异解释了一遍。

严格意义上的商人,是指那些不从事生产,只负责买东卖西,从中赚取差价的人。不过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转而投资工业,开办各式各样的工厂,另外还有些人投资种植园,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牟利,因此这些工业主和种植园主们也可以算是商人的一分子。况且相当多的商人都是横跨数个领域,不但自己开工厂或种植园,同时也负责销售,因此商人的定义已经扩展了许多。

说起来大唐立国多年,人口也是大齐的数倍。而且当初李愔也是在大唐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直到十几年前才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台湾和南洋等地,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唐的工商业都应该比大齐要强才对。

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李愔还没有立国之时,他的财政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大唐,台湾和南洋等地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在工商业发展上,却是一日千里,现在除了像丝绸、瓷器等一些传统行业无法与大唐相比外,另外像钢铁工业、纺织业、玻璃工业等新兴产业,却都已经反超大唐。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倒不仅仅是因为李愔自己发展的原因。而是好多大唐商人在见识到台湾等地的开放与自由外,就将大唐的一些产业慢慢的向外转移,开始时还看不出什么,但是时间一长,那些从大唐转移出来的产业就相当恐怖了。直接造成了台湾等地的工商业以爆炸式增长,而大唐的工商业却是不增反减。此消彼长之下,大齐的工商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超过大唐也就不奇怪了。

本来大唐对这个问题还不怎么重视,但是在李愔立国称帝后,大齐一下子就和大唐平起平座,而且李愔也办起了一份名为《大齐日报》的官方报纸,每年都会在报纸上公开上一年的财政收入与支出。以便让百姓监督行政机构的能力。也正是通过报纸,大唐才忽然发现,原来大齐每年的财政收入比他们还要高。

对于这种情况,长孙无忌等人开始时也想不明白。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才知道原来是大唐的商人流失,很多商人都是在大唐起家,但现在却都搬到了大齐居住。同时他们的产业也慢慢的向大齐转移。

也正是搞清楚了这一点,所以长孙无忌才给王安发来一道公文。里面说的内容就是关于大唐和大齐两国商人相互之间的流动性,而且还特意点出,虽然每年有许多大齐的商人到大唐做生意,但是很少有人会留在大唐,反而大唐的商人去大齐做生意,十人中倒是有六七人都会慢慢的迁移到大齐。

说起来长孙无忌的这道公文,语气虽然十分客气,但是言语之间却有些指责大齐的意思,估计是他们看到每年有这么多的大唐商人流失,从而极大的影响到他们的税收,所以心中也有些不平,只是顾忌到两国的关系,所以才没有明着指责。

李愔听完长孙无忌公文的内容后,却是露出一个轻笑道:“王傅,长孙无忌不会无缘无故的送来这么一个指责的公文,他肯定还提出什么要求吧?”

对于长孙无忌,李愔是再了解不过了,虽然以前在长安时,他与对方接触的不多,但是李愔却是知道,长孙无忌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本身的确十分有才能,要不然也不会接替房玄龄的位置。现在他既然看出大唐的工商业出了问题,那么肯定会想办法解决。

“陛下英明,长孙大人在公文的最后,的确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王安说到‘小小’两个字时,故意加重了语气,同时脸上也露出一种古怪的神色。

“等一下,让我猜猜!”李愔这时忽然打断王安道,只见他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后这才露出一个微笑道,“想要解决大唐的商人流失问题,只有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改善大唐国内的经商和居住环境,不过这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第二则是让我们大齐配合,限制大唐商人在大齐的定居,我猜长孙无忌肯定会选第二个!”

“哈哈哈~,陛下果然英明,长孙大人的确是提出要求,希望我们能做出一些限制,以减缓大唐商人流失的速度。”王安大笑着说道。每次他与李愔谈话时,都会感觉十分舒服,因为无论他说什么,李愔都能很快的理解,甚至直接猜出结果,这让他节省了不少力气。同时王安心中也在暗想,若是自己手下的那些官员也能个个都像陛下一样,那他这个首相可就轻松多了。

李愔也是有些得意的笑了几声,接着开口问道:“既然长孙无忌提出这个要求,王傅准备如何答复他?”

王安听后则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虽然我很理解长孙无忌的处境,不过我们大齐是以商立国,在政策上也比较倾向于商业发展,各行各业都比大唐要发展的快,商人在我们大齐也能更好的获得利润,这点大唐明显落后于我们,商人逐利而行,他们愿意留在大齐而不回大唐,这是他们的自由,若是我们在这点上做出限制的话,不但违背我们的国本,而且还会引起一些商人的不满,所以长孙无忌的要求绝对不能答应!”

李愔听完也是点了点头,商人流失本来就是大唐本身出了问题。当初他在大唐时,就努力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等到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李愔就十分敏锐的发现,在大唐国内,虽然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李世民的开明,使得工商业出现一种兴盛的局面。

但是大唐毕竟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传统儒学出身的官员也都围绕着农业为中心,所以等到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遭受到各方面的压制,这种压制也并不完全是人为的,与制度、观念等一些客观原因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想要改变大唐各方面对工商业的压制,必须对大唐各方面时行一个全方位的改革,只是这种改革必然牵扯到各个方面的利益,一不小心就可能将大唐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且就算改革成功,也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当初李愔就是没把握对大唐进行这种改革,所以才远走海外,赤手空拳打下了大齐这片江山。因为对李愔而言,改革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远比他建立一个新国家要大的多。

相比大唐国内势力交错的情况,大齐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一切全都是李愔和手下的人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从一开始就打下了以商立国的基础,国内的商业氛围十分浓郁,价值观与大唐国内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哪怕是一个食古不化的儒家老夫子,在这种环境中只了时间长了,也会完全被同化掉,这就是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力。

“陛下,以老臣观之,大唐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好,虽然有不少商人迁到了咱们大齐,但也有一些商人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守在大唐,他们对朝廷和其它方面对商业的压制十分不满,甚至有时候在报纸上都能看到一些怨言,若是大唐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恐怕长时间积累下来,会引发一场不小的乱子!”

王安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以他对大势的了解,已经极有前瞻性的看到大唐可能引发的问题。

李愔听后也是赞赏的看了王安一眼,然后开口道:“大唐需要一场变革,这点父皇他也十分清楚,只是他的年纪大了,而且思想上也有些阵旧,无法适应变革的需要,所以对于这场变革,父皇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王安听到这里却是吓了一跳,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评价李世民。无论是在大唐还是大齐,所有百姓都承认李世民都不愧是一代雄主,不但创建了大唐的鼎盛局面,而且还有几个了不起的儿子,只是李愔做为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说出这些话实在有些奇怪。

看到王安吃惊的样子,李愔为禁露出一个无奈的苦笑,上面的话并不是他说的,而是李世民给他的一封信中,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而且在这封信中,李世民还对李愔提出一个相当困难的要求。

第44章 给兄弟们开后门第483章 李治与采儿的相见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06章 第二条航线第600章 爪哇局势第395章 武媚娘进王府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计划第717章 李愔出场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579章 精舍外的汉僧第681章 受压制的商业第13章 炒茶与亏空的王府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749章 长安的早晨第379章 苏我虾夷之死第324章 封锁对马海峡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445章 你们竟然到了澳洲?第130章 报纸的影响力(上)第478章 矮黑联盟第225章 说服梦雪第431章 狗头金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传统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277章 参观道学院第263章 不实用的六分仪第48章 侃晕王公子第14章 赚钱大计第440章 林邑内乱(下)第446章 澳洲的开发之始第311章 备用计划第429章 蓝宝石?第472章 推行汉化的纠结第441章 连环杀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233章 华亭野店第752章 采儿的建议第11章 落魄渔民第472章 推行汉化的纠结第611章 不服输的李业诩第184章 绝不让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20章 与萧文心的初见第60章 席兄,卖战俘吗?第716章 明德殿之争(下)第182章 李恪无法继位的真正原因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9章 官办造船厂第464章 寒灾第107章 幸亏是李愔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65章 突然冒出来的新岳父第694章 五万贯的天价第563章 下南洋第592章 惊现阿芙蓉第126章 医学院的构想第13章 炒茶与亏空的王府第150章 李业诩拳打袁天罡第151章 蒸汽机的新进展第106章 黄河帮,黄河王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77章 倭国乞降第82章 财神与杨家第181章 精简版大唐冬运会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558章 改良婆罗门第193章 赛前准备第526章 汉化的成果第250章 李贞惹下的祸事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372章 声东击西第45章 上天送来的一座金山第425章 南方的‘大岛’第470章 虾夷猎熊第19章 开宴前的小插曲第151章 蒸汽机的新进展第318章 饥饿的金城(上)第292章 西郊乱葬岗第542章 大唐备战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457章 发展迅猛的台湾第58章 自我标榜的和平主义者第558章 改良婆罗门第466章 参观与安置第410章 军校少年班第373章 火炮登场第519章 兕子的礼物第565章 狮城夜景第67章 李愔要谋反?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151章 蒸汽机的新进展第735章 六哥你没病吧?第39章 野蛮的自行车赛第103章 有些不对劲第400章 张玄素遇刺第278章 臭气逼人的化学院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梦雪第117章 幕后真凶与李愔的报复
第44章 给兄弟们开后门第483章 李治与采儿的相见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06章 第二条航线第600章 爪哇局势第395章 武媚娘进王府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计划第717章 李愔出场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579章 精舍外的汉僧第681章 受压制的商业第13章 炒茶与亏空的王府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749章 长安的早晨第379章 苏我虾夷之死第324章 封锁对马海峡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445章 你们竟然到了澳洲?第130章 报纸的影响力(上)第478章 矮黑联盟第225章 说服梦雪第431章 狗头金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传统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277章 参观道学院第263章 不实用的六分仪第48章 侃晕王公子第14章 赚钱大计第440章 林邑内乱(下)第446章 澳洲的开发之始第311章 备用计划第429章 蓝宝石?第472章 推行汉化的纠结第441章 连环杀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233章 华亭野店第752章 采儿的建议第11章 落魄渔民第472章 推行汉化的纠结第611章 不服输的李业诩第184章 绝不让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20章 与萧文心的初见第60章 席兄,卖战俘吗?第716章 明德殿之争(下)第182章 李恪无法继位的真正原因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9章 官办造船厂第464章 寒灾第107章 幸亏是李愔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65章 突然冒出来的新岳父第694章 五万贯的天价第563章 下南洋第592章 惊现阿芙蓉第126章 医学院的构想第13章 炒茶与亏空的王府第150章 李业诩拳打袁天罡第151章 蒸汽机的新进展第106章 黄河帮,黄河王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77章 倭国乞降第82章 财神与杨家第181章 精简版大唐冬运会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558章 改良婆罗门第193章 赛前准备第526章 汉化的成果第250章 李贞惹下的祸事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372章 声东击西第45章 上天送来的一座金山第425章 南方的‘大岛’第470章 虾夷猎熊第19章 开宴前的小插曲第151章 蒸汽机的新进展第318章 饥饿的金城(上)第292章 西郊乱葬岗第542章 大唐备战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457章 发展迅猛的台湾第58章 自我标榜的和平主义者第558章 改良婆罗门第466章 参观与安置第410章 军校少年班第373章 火炮登场第519章 兕子的礼物第565章 狮城夜景第67章 李愔要谋反?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151章 蒸汽机的新进展第735章 六哥你没病吧?第39章 野蛮的自行车赛第103章 有些不对劲第400章 张玄素遇刺第278章 臭气逼人的化学院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梦雪第117章 幕后真凶与李愔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