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

朔元二年二月七日,新西山郡为田县,江边大营。

此日,风和日丽,江水似清,近两万大军漠然无声的站在江边空地之上,鸦雀无声。在阵列便的江水之上,近百艘各色船只整齐排列。他们都在等候,等候着统率的到来。

郑遥,郑氏旁支的一代族人,虽无大才,却也是担任了数十年县令之人,其人更是郑氏旁支的话事之人,并且是郑氏一族的长老之一。在郑氏本宗瓜分了潮东之地后,郑遥经过多方的努力,终于与郑清等人达成了协议,即是这公江之右、雀水之左的土地,归位分宗所有。而郑遥便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还未拿下的两河中地的主人。

如今,在分宗的努力之下,两万全副武装的人马整戈待旦,只为拿下这河对岸的土地。 就如今的两河中地而言,北部的卫边郡选真乃是碌碌无为之辈;中部的夹河郡两县之地又是被其郡守选择性的放弃;而南部的潮中郡两县之地,其现在的主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是以这两河中地,这广大的十一县之地,真要是比起来,郑遥手下的兵力还是可以勉强占领的。而且这十一县之中,说不定还有很多开城投降之辈不是。

郑遥哈哈大笑在军帐中的整理的着装,准备出去来一场激动人心的誓师,谁知道一员小兵快说走了过来,掀开大帐,单膝跪拜道:“将主!卫边郡选真亲率近两万兵马,如今已到河对岸五十里!”

“哈哈哈哈,好!来的真是时候!”郑遥哈哈大笑,继而领着郑雀,郑富等分宗要员,往那高台上走去。

待得郑遥走上那高台,底下士卒整齐的用长矛顿地,或用长刀激盾,霎时之间,一片金戈之声,端的是士气非凡。

“嗯。”郑遥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由得佩服起郑壤的训军之术。短短两月之间,这些乡野农民便成为了堂堂军士,这郑壤不愧是整个郑氏之中都算得上是将才的二代族人啊。

郑遥清了清嗓子,昂首说道:“自我郑氏起事以来,想必诸位都有所见闻,凡是跟随我郑氏之人,不论能力强弱,现在皆过的是非常满意的生活,不说那些将领,但说你们这些士卒,活着的,谁不是家有三亩良田以上!如今,便是到了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本人在此承诺,凡是助我郑氏夺得那河西十一县的,便就是我郑家的恩人!每人,奖四亩良田以上!”

“将军万岁!将军万岁!将军万岁!”

见火候差不多了,郑遥向着台下的郑壤等人点了点头。郑壤会意,拔出宝剑,大声喝道:“众将士听令,随我渡河!”

一时之间,那数百艘各类船只纷纷动了起来,不足半个时辰,近两万大军便来到了雀水的西岸,他们,即将侵略的土地。

而远处的选真所部,在翻过了一座山头之后,也是看见了以郑壤领头的郑氏侵略军队。

“哈哈哈哈,真是纵然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选真见此,哈哈大笑,只见他坐在战马之上,非常烧包的大叫道:“全军冲锋!”

“杀。。。。”

“杀!!!”

“那郑壤率军堪堪渡过雀水,便见那选真所部毫无章法的冲了过来。那郑壤还是颇有一番将才,好似知道选真即将到达一样,将那船只不是送回河对岸,便是就地砸沉。一时之间,毅然是准备不足的郑氏兵马只得背水一战,其战力提升了至少三成。

而且这郑壤率军渡河之时,乃是刀盾兵在前,弓箭手其后,最后才是那四百全副武装的重骑兵。

是以待得两方人马陷入焦灼之势,选真所部逐渐力不从心之时,那四百重骑兵猛然越众而出,只不过一刻之中,便杀的敌军人马几近溃散,更是凿穿了敌方军阵,直到选真前方不足两百米之处。这倒吓的选真慌然逃跑,弃军队于不顾。

此战我郑氏大胜,斩敌近五千,俘虏三千两百。倒是自己紧死伤三千之数。郑壤将军之才,却是不错。”

说话之人乃是郑冲麾下大将,江庆。此时的江庆正站在一处军事议堂之中,双手抱拳,述说着西边的战事,他的前方,一员看似四十余岁的长胡子大汉正穿着全身盔甲,伏在桌案之上,写着大字,显得不伦不类。此人,便是郑氏十一爷郑冲,如今的上邪郡守。

“嗯”郑冲听着江庆的汇报,点了点头。“这郑壤我还是知道的,虽然以前只任县尉一职,但是在他的任职期内,其县无一路山匪,其能力,可见不错。”

郑冲说完,便继续埋头写着妞妞歪歪的大字,不再理那江庆。但是江庆却仿佛有什么话要说一般,立在那里,纠结着要不要说出口。

“主公。”

“还有何事?”

“是,是最近时日,那郑泰司马追着汉燃山的土匪,在我郡南部窜来窜去,惹得各县风生水起,怕是不好管制啊。”

“无妨”郑冲闻言,洒然一笑“我那大哥,我还是有些了解的,这汉燃山的头领邓翠山我还是知道的,其能力当真不错,只是为人直了一些,才不得不成为土匪的。想必他这种天生的军人,不可能一直当土匪的,我大哥是要给郑泰送一番造化啊。也好,有了邓翠山的帮助,郑泰在南方的发展也能够轻松一些,毕竟那山无郡的张家,其势力不容小觑啊。”

“这?”

见江庆还是不懂,郑冲索性挥了挥手,叫江庆退下。“你放心吧,那邓对山蹦跶不了几日,便会跟郑泰走了。现在春耕繁重,待他们走后,你亲自去南部一趟,务必保证春耕圆满。”

“是!”江庆抱了抱拳,告退出去。想了想,江庆还是不甚明白,便往同为郑冲麾下大将,艾青府上走去,誓要弄个明白。

而另一边,邓翠山吊着郑泰等人,在上邪郡的右民、平原、下原、焦成四县之后,猛然路线一转,直接向着东渡郡奔去。

“该死的。”郑泰终究是一少年,在被吊了数十日,游走七县之后,脾气确实提升了很多。“这邓翠山到底要干什么?这么四处破坏有什么意思,到处破坏别人的春耕工具,射杀牛羊家禽,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郑泰的一番话还没有发泄完毕,之见一群劳苦百姓哭哭啼啼的来到郑泰军前,其中一位头发花白,年近五十的干瘦男子,突然的朝着郑泰跪下,大声哭道:“将军,您,您要为我们做主啊!一定要剿灭那些土匪啊!这耕牛没了,农具没了,我等,我等还怎么春耕,怎么养鸡糊口啊!”

见那男子跪来,郑泰霎时一慌,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得说道:“放心,我一定会剿灭他们的,我保证!”

见郑泰有些惊慌失措,百寺钟倒是怡然一笑,双目一闪,仿佛是发现了什么一般,当即轻松的替郑泰说道:“大家放心,这位将军乃是当今威海郡守,郑氏族长之孙,郑泰!我替我家将军向诸位保证,不出半月,那山贼便会被我等歼灭!”

那干瘦男子闻言,也是喜极而涕,“原来是那剿灭无数海盗的郑泰大人,您真是我潮东百姓的英雄啊,有您在,我等也可安心干活了。”

“额”郑泰尴尬一笑,不知道在何时,自己竟然如此有名了,还成为了英雄?

见郑泰惊呆的表情,百寺钟等人哈哈大笑,其中韩秦更是拍了拍郑泰的肩膀,遣散了众人,带队向着邓翠山重新追去。

“如此一来,这郑泰的威望便会进一步提高啊,这邓翠山倒是一个莽夫,冒着得罪郑冲、郑爵等老爷的危险,也要提高郑泰的威望,当真是不错啊。”百寺钟撇嘴一笑。“如今郑氏大力往西发展,但谁也改变不了郑氏请略潮南之地的目标。这郑泰当真是好眼光,竟然先行攻下了一县之地,只是那山无张氏,你该如何对待啊。”

卫边郡航槽县,一座西临公江的小县,如今也是郑氏准备攻略的十一县之一。但是其县令可不这么想。

航槽县县令曾刚,乃是继勇帝二十年同科进士,其入职该县县令已经四年,而且这四年之中,便是使得这边陲小县变得百姓安泰,人民富足,少有坐监盗科之事,按照帝国惯例,如果今年在各县评级之后,曾刚便会到军中,或者州中入职。

然而现在世道便了,零时担任郡守的选真乃是一任人为亲之辈,而州府之中,前任州长早已被气的流血而死,而且现如今洛宸当政,其派遣的新任州长又怎么敢跨越万里山河,来这混乱之地任职?

说实话,曾刚对于这郑氏可谓是又敬又恨。敬是因为这郑氏能过抓住时机,在这帝国还未完全衰败之际,一举占据着潮东三郡之地,当真是胆魄非常。而恨倒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只是有些不满罢了。想他一节贫民书生,本就是想矜矜业业的在帝国中成为显赫大官,然而这郑氏破坏了他的梦想,将这整个潮州,掀起了大乱。

曾刚入浮萍一般,叫他如何是好。

幸而曾刚不是一般人:“既然帝国不稳,诸侯纷争,吾何不凭一身真才实学,跟随一主公,建立一番基业呢?就算最后失败,也能凭借着真本事,被其招安吧?”

曾刚如是想着,也如是做着。他的书房之内,写有徐长在,选真,张琪,郑清等人的名字的纸张,随意的摆放在桌上。

“如今那郑氏渡河西进,怕是要与选真进行一番连绵大战。如此正好看看两方‘诸侯’的实力。嘿嘿嘿嘿。”

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十七章 泰与水生第十九章 汉燃巨匪第四章 开拓之时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四十四章 帝都谋(2)第十八章 初次会面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战第二十九章 目标,西进!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十六章 清平之战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十七章 泰与水生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烟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十五章 山无张氏第二十九章 目标,西进!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十九章 汉燃巨匪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二十二章 大丰伏击第九章 公江之难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十三章 清平县主第二十七章 风语平丘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八章 诸侯唱罢第三十一章 这是战争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一章 乱世之启第三十六章 万里风云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战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三十六章 万里风云第四十章 终元山下,战场之上第四十三章 帝都谋(1)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战第四十四章 帝都谋(2)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四十章 终元山下,战场之上第四章 开拓之时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五章 盟军与帝国军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十七章 泰与水生第三十一章 这是战争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四十五章 帝都谋(3)第二十九章 目标,西进!第二十二章 大丰伏击第四章 开拓之时第十六章 清平之战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莲落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十六章 清平之战第二十章 威煞七县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十三章 清平县主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二十二章 大丰伏击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九章 公江之难第八章 诸侯唱罢第四十五章 帝都谋(3)第四十章 终元山下,战场之上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十五章 山无张氏
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十七章 泰与水生第十九章 汉燃巨匪第四章 开拓之时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四十四章 帝都谋(2)第十八章 初次会面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战第二十九章 目标,西进!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十六章 清平之战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十七章 泰与水生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烟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十五章 山无张氏第二十九章 目标,西进!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十九章 汉燃巨匪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二十二章 大丰伏击第九章 公江之难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十三章 清平县主第二十七章 风语平丘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八章 诸侯唱罢第三十一章 这是战争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一章 乱世之启第三十六章 万里风云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六章 北境海盗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战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三十六章 万里风云第四十章 终元山下,战场之上第四十三章 帝都谋(1)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战第四十四章 帝都谋(2)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四十章 终元山下,战场之上第四章 开拓之时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五章 盟军与帝国军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十七章 泰与水生第三十一章 这是战争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四十五章 帝都谋(3)第二十九章 目标,西进!第二十二章 大丰伏击第四章 开拓之时第十六章 清平之战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进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莲落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十六章 清平之战第二十章 威煞七县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十章 潮东归郑第三十九章 沙场追忆,伏虎与将玉(下)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十三章 清平县主第十四章 两为其难第四十二章 雨云贫风第二十二章 大丰伏击第三十章 司马的野望第九章 公江之难第八章 诸侯唱罢第四十五章 帝都谋(3)第四十章 终元山下,战场之上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尸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十五章 山无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