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准备出行

靖安君李芳远回到了自己的府上,与自己的亲信金汉老诉说了今日在宫里的事情。金汉老同样疑惑地问道:“大人为何要在这个时间去明国的京城?不怕国内有变动吗?”

李芳远笑道:“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才要外出去避一避。你觉得,就是我留在国内,能阻止父王册封李芳硕为世子吗?”

金汉老摇头。

李芳远又说道:“既然我留在国内也没法阻止,那留在国内又有何用?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避开。父王一定会在册封李芳硕为世子的前后打击反对这件事的人的势力,我不在汉城,就能避开打击,让父王去对付李芳干他们。这就是明国古人说的:‘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的原因。”

“并且我听说明国的皇太孙朱允熥多奇思妙想,为人又好武,想来与我能相合;并且现在朱允熥乃是以嫡子身份得以册封皇太孙之位,必然会支持我这样的嫡子继承朝鲜王位,我去一趟正好可以争取他的支持。”

金汉老说道:“明国未必会管我朝鲜的事情吧。当年大王废前朝高丽的恭让王,自立为王,之后上表请明国的皇帝册封。明国的皇帝可是挺不高兴的,觉得大王嗯嗯(得位不正),只不过懒得管朝鲜的事情才默许。”

“这皇太孙朱允熥就会管我朝鲜的事情了吗?”

李芳远说道:“也不需要他实际做什么。现在父王年纪已老,且我朝鲜向来有私兵之制。我与怀安君李芳干都在父王当王的过程中出力甚大,都有很强的实力。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就可以联起手来除掉李芳硕和支持他的郑道传、沈孝生等人。”

“然后就是我和李芳干争胜负的时刻了。我只要提前和明国皇太孙处好关系,然后在这时派遣使臣去明国的京城请封;明国人不知内情,以为父王已经将王位传给了我,再有皇太孙殿下说情,必然会册封我为朝鲜国王。”

“但是这册封的诏书一到汉城,必然会让我朝鲜的各路大臣以为明国认可我为朝鲜国王,除了李芳干和他的亲信,其他人都会倾向于我,我就可以从容地除掉李芳干,最后得利了。”

金汉老叹服的说道:“君大人妙计,小人自愧不如。”

李芳远也颇为自得。这时李芳远的正妻,靖安君夫人、靖宁翁主闵氏敲门走进来,先对金汉老福了一礼,金汉老回礼并识趣的退下。然后她对李芳远说道:“妾身的父亲来了,君大人要不要去见一下。”

李芳远马上起身说道:“要见,怎能不见。”马上穿上鞋子奔出了屋子。闵氏指使侍女收拾一下屋子,然后自己也回寝室去了。

===========================================================

朝鲜关于李成桂身体不适不能出行,由靖安君李芳远明年正旦来朝拜的奏折于六月二十九日送达京城。允熥自然也看到了,不过他当然不知道朝鲜国内已经有人要来利用他了,在已经有不能见到李成桂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过也就过去了,暂时没怎么在意。

二十九日上午允熥看过了奏折,下午又来到了凉国公府。他和蓝珍相谈甚欢,已经内定由蓝珍担任允熥在北方巡视的护卫部队的总指挥了,所以允熥这一个月有空就来蓝府和蓝珍谈论事情。

这天他们谈到了关于蒙古的事情。蓝珍说道:“殿下,蒙人与我大明之人不同,与西南诸夷之人也不相同。我大明百姓,若是国家吏治清明、风调雨顺,就不会从事恶业,安居乐业;西南诸夷虽然风俗与我大明百姓大不相同,不崇儒、不恭顺,但是只要地方政府办事合理,也不会无事生非。”

蒙人则不然。蒙人不事生产,专门抢夺,无礼义廉耻。所以对待蒙人就得使其畏威才能怀德。”

允熥点头。对于蓝珍的这段话,允熥大体是同意的,只不过他认为蒙人之所以不事生产、专门抢夺,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抢劫的成本太低,并非是本性如此,当然也可以说所有人都喜欢不劳而获,只不过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抢劫成本太高不合算。

而在北边驻守大军随时准备打击蒙人,就是增加了他们的抢劫成本,所以他们才会‘畏威怀德’。

谈论了这么半天,时间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允熥告辞,并且婉拒了蓝珍留饭的请求,坚决回宫。

蓝珍自然要送到大门口的。就在往大门送的过程中,允熥又偶遇了那个姓林的小姑娘。这次她是和蓝珍的妻子在一块,见到允熥以后慌忙行礼。

允熥这次看着这个小姑娘更像是林黛玉了。不过既然他现在没有把小姑娘娶回宫的打算,就不能和她说什么话,只是让她们‘平身’就走了。

允熥回到文华殿,一个巨大的喜讯就包围了他:他的正妃薛熙瑶怀孕了。

允熥坐在文渊阁寝殿的罗汉床上,熙怡在旁边一脸兴奋地说道:“今日中午吃过午饭,殿下您走后不久,姐姐就身子不适;把太医叫过来一把脉,说是姐姐怀孕了,并且已经有了一个月了。我怕误诊,从太医院叫来了五六位太医,都说是喜脉,我们这才确定并且派人告知了陛下和宁妃娘娘。”

允熥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情。他从未有过当父亲的经历,也不知道该如何当一个父亲,所有的感受都是茫然。

他侧过头看向坐在一边的熙瑶,熙瑶正一脸满足的样子坐在一旁。她怎能不满足呢?进入皇宫就是正妃,皇太孙对她又不错,自己的父亲也升了世袭的前程,她自己又掌管着文华殿的宫务,现在又第一个怀孕,很可能诞下殿下的长子,又是嫡长子,天然的皇位继承人,她如何不满意。

允熥在茫然中和熙瑶还有熙怡吃了晚饭。吃完了饭没过多久,可能还没有一炷香的时间,老朱就派人把他叫过去了。

老朱叫他自然也是和熙瑶怀孕有关。老朱现在还活着的所有孙儿中年纪最大的就是晋王世子济熺了,生于洪武八年(1375年),今年二十一岁,已经有了一个女儿,还没有儿子;第二的允炆生于洪武十年,今年十九岁,去年举行婚礼,还没有孩子。

所以老朱对于每一个怀孕的孙子的妃子都很重视。再加上允熥的正妃如果有了孩子就是嫡长子,老朱更是倍加重视。

老朱把允熥叫过来嘱咐着:“允熥,你要注意……”之后罗里吧嗦一大堆,允熥第一次见到老朱这么唐僧。

等把这些都说完了,老朱反应过来,说道:“你大概一时半会儿的也用不上了,你马上要去北方巡视了。”

允熥自己也反应过来,按照早先的安排,是要在熙瑶或者熙怡怀孕之后去北方巡视的。当时允熥还没有成亲,也没有过孩子,对此到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真的成亲了,即将有孩子,才意识到在妻子怀孕期间出去而不在家陪她是不太好的。允熥陷于深切的懊恼中。

但是老朱显然没有这些想法,他有二十多个儿子,头几个儿子出生时正值战乱,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自己都有可能随时死掉,哪有心思思考孩子的事情?

等以后稳定下来了,儿子也多了,虽然他对于孩子是非常爱护的,但是根深蒂固的帝王思想使得他不在意怀孕的妻子的想法,吩咐下人好好照顾就完了。

老朱说道:“爷爷已经让钦天监占卜适宜出行的日子了,爷爷也同意由蓝珍为护卫军指挥了。爷爷打算从京卫里边儿找两个千户,再加上你的四十八个侍卫,还有留在京城的讲武堂的学生,总共大约二千三百多人当你的护卫,如何?”

允熥从懊恼中恢复过来,北巡的事情已经都准备完毕,也不可能现在停止,连熙瑶自己都有了准备,继续懊恼也无济于是,不如尽早出,早些回来。

所以允熥认真地思考了老朱的话以后说道:“何必带这么多护卫?一千人足以,用不到一个千户的兵丁(注1)。并且不用准备什么马车,孙儿骑马即可。”

老朱说道:“还是多带些兵丁为好,两千多人也不算多,就算全是骑兵,也不至于把大明的某个县吃穷了。至于马车,你现在还没有长时间骑过马,等你一整天的时间都在马上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所以得带上马车。”

允熥还没有一整天的时间都在马背上度过的经历,所以闻言也就同意带上马车了。

老朱又说道:“朱橞也会和你同行。他虽然是你的叔叔,但是年纪比你还小,以前又没有任何出行的经历,所以你一路上照顾着他一些。”允熥应诺。

然后老朱说道:“我这里暂且没有什么事情了,你回去吧。”允熥随即告退。

==============================================================

注1:明代一个千户实际是112o名士兵。

第1204章 外交无小事,还是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235章 做什么买卖第1174章 插入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230章 正统与大厨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912章 对战程朱理学(一)第1395章 结果第236章 商业联盟第82章 抓海盗第1345章 汉洲攻略(十一)第740章 忘记的事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节)第1687章 设立总督的缘故与昀芷第379章 两地的变故(五)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620章 课程与世荫第289章 生擒第1076章 决战——挡第870章 同样的过年番外18:一分两半的拂菻第401章 朱蓝第1031章 最惨烈的一战——累第77章 两个相关第656章 岷王——孟养的最后一天第594章 风潮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335章 去孝陵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395章 燕军人第670章 攻缅——杀第1738章 出人预料的变化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1444章 对欧洲的谋划—对卡斯蒂利亚第537章 盘算与算数第181章 安顿第653章 岷王——孟养第1740章 伟大的航行(二)第924章 由此所引发的——等着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袭爵番外18:一分两半的拂菻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954章 续婚姻第849章 伪军第956章 英雄魂归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发现新大陆第1396章 这样做的缘故第647章 新入上直卫第332章 国子监与从北而来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节号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356章 齐王府后续第1032章 最惨烈的一战——守住了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937章 其它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绪第1502章 苏州惊变——李家的决断第167章 国力第806章 战安南——白鹤第314章 何荣与齐家第1291章 萧家的想法(五千字章节)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长远利益第502章 五城兵马司第1243章 真正的学校——为何只招勋贵第851章 忘了第1360章 教子与新发明第1178章 安排第1042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沙迷查干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与更北第100章 后续第1284章 好在哪里第1115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鼓舞第724章 讲武堂和蒙古人第356章 齐王府后续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1474章 下旨第188章 丧第837章 多邦城——继续猛攻第286章 酒为媒介第1143章 悬赏第1140章 临危第1342章 南洋风雨——不怕风险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764章 李家怀疑第949章 儿子与非亲生母亲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灵庙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923章 由此所引发的——武将与武将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1222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中)第593章 两处思量第97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第937章 其它
第1204章 外交无小事,还是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235章 做什么买卖第1174章 插入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230章 正统与大厨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912章 对战程朱理学(一)第1395章 结果第236章 商业联盟第82章 抓海盗第1345章 汉洲攻略(十一)第740章 忘记的事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节)第1687章 设立总督的缘故与昀芷第379章 两地的变故(五)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620章 课程与世荫第289章 生擒第1076章 决战——挡第870章 同样的过年番外18:一分两半的拂菻第401章 朱蓝第1031章 最惨烈的一战——累第77章 两个相关第656章 岷王——孟养的最后一天第594章 风潮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335章 去孝陵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395章 燕军人第670章 攻缅——杀第1738章 出人预料的变化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1444章 对欧洲的谋划—对卡斯蒂利亚第537章 盘算与算数第181章 安顿第653章 岷王——孟养第1740章 伟大的航行(二)第924章 由此所引发的——等着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袭爵番外18:一分两半的拂菻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954章 续婚姻第849章 伪军第956章 英雄魂归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发现新大陆第1396章 这样做的缘故第647章 新入上直卫第332章 国子监与从北而来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节号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356章 齐王府后续第1032章 最惨烈的一战——守住了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937章 其它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绪第1502章 苏州惊变——李家的决断第167章 国力第806章 战安南——白鹤第314章 何荣与齐家第1291章 萧家的想法(五千字章节)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长远利益第502章 五城兵马司第1243章 真正的学校——为何只招勋贵第851章 忘了第1360章 教子与新发明第1178章 安排第1042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沙迷查干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与更北第100章 后续第1284章 好在哪里第1115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鼓舞第724章 讲武堂和蒙古人第356章 齐王府后续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第1474章 下旨第188章 丧第837章 多邦城——继续猛攻第286章 酒为媒介第1143章 悬赏第1140章 临危第1342章 南洋风雨——不怕风险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764章 李家怀疑第949章 儿子与非亲生母亲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灵庙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923章 由此所引发的——武将与武将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1222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中)第593章 两处思量第97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第937章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