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与明国决一死战

“总算及时赶了回来!”看着城下由东方面孔组成的军队,叶齐德吐了口气,说道。

“是啊,幸好赶在这些东方人之前一个小时赶到了德里城,不然即使一时半会儿城池不会沦陷,可军队被阻隔在城外,等到北面的明军南下,城池一定保不住,德里苏丹国也会灭亡!一旦德里苏丹国灭亡,那巴赫曼尼苏丹国一个国家也是挡不住明军的,最后也一定会败亡,更不必提那些由教众建立起的小国了。那么在整个印度所有由天方教徒建立的国家都会灭亡。真是太幸运了。”孟迪尔也说道。

就在做出南下撤退决定的会议后,所有将领晚饭才吃了一半,赛义德忽然亲自跑过来,让他们马上集结军队撤退,立刻,绝对不能耽误。众人见赛义德说的郑重,虽然心里不解,但马上放下勺子去组织自己的军队撤退。

此时天色已晚,行军十分不便,但好在印度的天方教徒即使再穷过节的时候肉还是能吃一点的,都没有夜盲症,在将领与各级军官的组织下,大多数士兵竟然趁着夜色撤走了。宋瑄虽然察觉到印虏有动静,但想着天这样黑,没有下令派兵追击。

之后赛义德率领撤走的七万将士,昼夜不停地赶回德里城,终于在三日内就赶了回来。等众人进了城池,孟迪尔刚要问赛义德为何这般着急赶回,就感觉大地有些震动,拿起千里眼向东看去,就见到数万东方人正向德里城赶来,而且很快就赶到城下,发动了一次攻城。孟迪尔等人赶忙带兵迎敌。攻城的东方人似乎知道城内不应该有这么多士兵,孟迪尔通过千里眼能够从指挥的将领脸上见到惊讶的神色。很快,他们停止攻城,孟迪尔等人一边让士兵们休息,一边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东方人感慨。

“这么多士兵到底是哪里来的?”叶齐德忍不住说道:“看他们的穿着不像是明国人,但就连藏人和马拉人都已经被明国动员起来,哪里还能有这么多东方人?”

“你没在国家的东部待过?”孟迪尔却好像已经认出了他们的身份,问道。

叶齐德摇摇头。“没有。我一直在国家的西部,从未去过坎普尔以东的地方。”

“怪不得,怪不得你没有认出他们的身份。他们也算是藏人,但早就翻过了喜马拉雅山,生活在孟加拉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

“你说的是不丹?”听到一半,叶齐德已经知道他说的是那个国家的人了。

“就是不丹。”孟迪尔道:“除了不丹这个时候还能有那个国家能派出这么多东方人来攻打德里城?”

“不丹本身信奉的就是佛教,属于明国允许公开传播的两种宗教之一,天然就与明国亲近;这一国的图腾和明国一样也是龙,就凭借文化上的相近,不丹在战局倾向于明国的时候出兵与我国作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且不丹的五世第悉札巴坚赞在七年前接受了明国的加封,成为了明国的藩属国之一。明国现在的皇帝可不是过去的皇帝,他接受外国称臣非常谨慎,不会轻易接受,我觉得他当初接受不丹称臣就是为以后攻打印度借助不丹的力量做准备。”

“早在七年前明国就为攻打印度做准备?当时明国结束在中亚的战争还不到两年。而且提前七年接受不丹为藩属国,明国对于藩属国还是很优待的,在本地不值钱的东西能换到许多金银,贡使还可以私自带东西在明国贩卖。只要东西不太多明国政府就不会管。这难道不亏么?”叶齐德困惑地说道,不能理解东方的朝贡模式。

“不知道这样对待其他藩属国亏不亏,但对待不丹显然是不亏的。明国有一句话,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不丹从明国占了七年便宜,明国攻打印度让他出兵,他敢不出么?如果之前没有占过明国便宜,还可以拒绝;可占过明国便宜,就不好拒绝了。特别明国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丹的五世第悉札巴坚赞也要担心万一激怒的明国可能导致的后果,即使不愿意也只能出兵。你看城下,足有三万士兵。不丹的总人口不到五十万,即使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总兵力也只有五到六万,出动三万人已经是极限了。前几年从明国占得便宜全贴进去也不够一路上消耗的粮食。”孟迪尔说道。

“可他们在战争胜利后还能瓜分战利品。”叶齐德道。

“分给不丹人的一点点儿战利品,与通过偷袭提前夺取德里城的巨大收益相比,明国当然会选择后者。”孟迪尔又道。

他们正议论着,赛义德派了一个侍卫来传令,告诉他们今晚不会由他们二人的部下守城,可以退下城池回营休息去了;立下的功劳苏丹也会尽快奖赏。

孟迪尔与叶齐德赶忙表示感谢。侍卫又吩咐几句话,最后说道:“二位将军赶快带兵退下城头吧,天也快黑了,今天上午走了半天的路,下午又与不丹人打仗,士兵们也都很疲惫,早休息一会儿。晚饭苏丹已经派人做好了,所有士兵都有肉吃。”

“所有人都有肉吃?”叶齐德反问一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十分高兴:“都有肉吃,真是太好了。”

“哎,你怎么知道下午与我军打仗的东方人是不丹人?哦,我知道了,一定是有曾经在东部驻守过的将领认了出来,派人告诉了苏丹。”叶齐德又道。

可侍卫脸上却露出了骄傲的神色:“你猜错了!早在敌军还没有抵达城下的时候,赛义德苏丹就已经知到了拉攻城的是不丹人。”

“敌军还没有抵达城下时苏丹是怎么知道的?”叶齐德问道。而且他马上又想到一个疑惑之处。“苏丹再拉合尔城下忽然下令马上带兵撤退,是不是知道了不丹人回来偷袭德里城?但当时即使国家东部的守军已经发现了不丹人要来偷袭德里城,那么短的时间内消息也传不到苏丹耳边,苏丹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么,我当然是不知道的。只有苏丹自己知道。”侍卫说道。

“那我就去问问苏丹!”

……

……

“我在听到侍卫提到那些拉合尔城下赶来的援兵是藏人和马拉人的时候,忽然想到:虽然不丹人也是藏人,但由于这个国家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而且一向保持独立自主不听从北麓的命令,所以咱们天方教徒一向是把它当做一个独立国家,人也称呼为不丹人,而不是藏人。如果援兵有不丹人,那么侍卫肯定会特意提到。既然没有提起,那就说明援兵中没有不丹人。”

“可不丹人的战斗力很强,明国又早在七年前就接受了这一国为藩属国,肯定不会不动用这一国的军队。不丹人既然没有出现在拉合尔城下,之前也没有参加在孟加拉的战争,那最可能出现的地方就是德里城。”面对扎希德与宰希尔提出的疑问,赛义德解释道。

“苏丹,您考虑问题实在是太全面了。我自愧不如。”听完了赛义德说的话,过了一会儿宰希尔才出言道。

“苏丹您真的是真主赐予印度所有天方教徒的!如果没有您,德里苏丹国应该已经灭亡了。”扎希德也说道。

“这都是真主的意思。”赛义德说道。

“真主至大!”扎希德与宰希尔以及屋内所有人都忙躬身说道。

“虽然真主至大,但真主不会直接干涉人间的事情,想要解决现在面对的问题还要依靠众人的努力。”赛义德又道。

“请苏丹吩咐。”

赛义德脸上露出苦涩的表情。虽然及时赶回德里城,避免了城池丢失,可他面对的局势更加严峻。虽然半路上已经将从前线城池抽调的军队又派了回去,但根据路上得到的消息,有些地方的明军察觉到了对面兵力薄弱,已经发动进攻,有些城池被攻陷,好在损失不大。

更要紧的是,他并没有解拉合尔城之围,在这次解围失败后,明军肯定会夺取拉合尔城,秦藩与塔藩、庭藩占领的土地连成一片,能够腾出更多的军队,北线战场的局势更加恶劣。

同时,最后一次争取战争胜利的手段失败,等到孟加拉的明军北上,德里城肯定会被攻陷,德里苏丹国也会灭亡。他现在在德里城内坚持只不过是困兽之斗,丝毫没有胜利的希望了。

“就算我最后失败了,也绝对不让明国人好过!”赛义德忽然这样说道。

“苏丹?”见到赛义德的表情,扎希德与宰希尔都下了一跳,扎希德装着胆子说道。

“扎希德,宰希尔,你们两个马上派人在城中张贴告示,告诉所有市民,德里城即将被数倍的明军所包围,战争很可能失败。如果被明国占领了德里城,所有天方教徒一定会受到残酷的迫害,所以所有人都要为保卫城池做贡献。征召城内所有成年男子当兵!我要在德里城内,与明军决一死战!”

第577章 传道第320章 内宫贪腐案(四)第756章 南巡——来到广州第114章 凤阳与兖州之前第474章 第三次第984章 愿意打仗番外16:缓过来的原因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150章 分析动机第639章 粮食和军歌第302章 向导第942章 三杨之一回京啦第972章 又毕业一批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56章 多疑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第1454章 银行业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263章 首饰古董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第1284章 好在哪里第1081章 没品与出乎预料第548章 高科技产业园区第675章 出诊第1181章 军与监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644章 精忠报国第1680章 崩塌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542章 详情与集市见闻第385章 与平叛有关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102章 伊吾之战完全结束该封赏了735章 两方说话第862章 南定——继续攻城第112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跪第222章 军医系统第712章 辨别真相——二人的诉说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344章 人选与目的第554章 丝绸与粮食第211章 田赋高了?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1055章 最终决战——常继宗第20章 重阳节——续逛京城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1731章 儿子要走了很伤心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第1302章 简化字最后第1416章 身为家主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128章 家书与离开兖州第452章 接见使者——南洋、西洋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第1512章 供词第161章 祖制第1138章 陈立杰第370章 统帅平叛之人第1658章 巴布纳——援兵第401章 朱蓝第1389章 教徒与意外的点评第114章 凤阳与兖州之前第1816章 大结局(上)第1247章 允许勋贵经商?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1440章 对欧洲的谋划——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493章 苏州惊变——狮子林的方向第32章 宝钞战争——户部准备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608章 学校和秀才第1486章 不公平第1429章 联姻与打通航路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坏消息第427章 高煦与渗水第1777章 第四件事与李泰元求见第1139章 拼杀与首次上阵第322章 后续发展第368章 济南城破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23章 兖州事件——疑点第1053章 最终决战——打架第1044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亲征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1519章 发现第491章 二年的会试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1747章 答应索菲亚与陛下的密旨番外16:缓过来的原因第372章 燕周浙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488章 路遇色目——传教士
第577章 传道第320章 内宫贪腐案(四)第756章 南巡——来到广州第114章 凤阳与兖州之前第474章 第三次第984章 愿意打仗番外16:缓过来的原因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150章 分析动机第639章 粮食和军歌第302章 向导第942章 三杨之一回京啦第972章 又毕业一批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56章 多疑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第1454章 银行业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263章 首饰古董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第1284章 好在哪里第1081章 没品与出乎预料第548章 高科技产业园区第675章 出诊第1181章 军与监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644章 精忠报国第1680章 崩塌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542章 详情与集市见闻第385章 与平叛有关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102章 伊吾之战完全结束该封赏了735章 两方说话第862章 南定——继续攻城第112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跪第222章 军医系统第712章 辨别真相——二人的诉说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344章 人选与目的第554章 丝绸与粮食第211章 田赋高了?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1055章 最终决战——常继宗第20章 重阳节——续逛京城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1731章 儿子要走了很伤心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第1302章 简化字最后第1416章 身为家主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128章 家书与离开兖州第452章 接见使者——南洋、西洋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第1512章 供词第161章 祖制第1138章 陈立杰第370章 统帅平叛之人第1658章 巴布纳——援兵第401章 朱蓝第1389章 教徒与意外的点评第114章 凤阳与兖州之前第1816章 大结局(上)第1247章 允许勋贵经商?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1440章 对欧洲的谋划——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493章 苏州惊变——狮子林的方向第32章 宝钞战争——户部准备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608章 学校和秀才第1486章 不公平第1429章 联姻与打通航路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坏消息第427章 高煦与渗水第1777章 第四件事与李泰元求见第1139章 拼杀与首次上阵第322章 后续发展第368章 济南城破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23章 兖州事件——疑点第1053章 最终决战——打架第1044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亲征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1519章 发现第491章 二年的会试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1747章 答应索菲亚与陛下的密旨番外16:缓过来的原因第372章 燕周浙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488章 路遇色目——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