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

允熥也不废话,先把昨日的几件事情一一吩咐下去,之后就说到:“诸位爱卿,今日,朕要定下这封国之制。”

下边的大臣没有猜到让亲王们来干什么的,都惊讶不已。

但是允熥没有时间来等着他们,示意春辅官张温来主持这次会议。这种很多人参与的会议,没有皇帝亲自主持的道理,都是指定一名大臣主持,不到必要时候皇帝是不会说话的。

有几名反对实封番国的大臣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反对之意,然后允熥让他们都出去了。不支持封国的人留在这里干嘛。剩下的人,都是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对的人参与讨论。

要确定封国制度,先要确定的事情就是——礼。‘礼’的意义是定尊卑,封国与中央到底是什么关系,封国国君与帝国的皇帝是什么关系,封国国君面见皇帝行何礼等等,都包括在内。同时,‘礼’也包含以后藩属国与中央帝国的权力与义务。

‘礼’这一部分耗时很长,是耗时最长的一部分,因为需要制定的东西太多了。

先确定是封国的名义。最终决定以‘尊皇攘夷’为名义,加封皇族王爵为封国国君于边地,名义上的主要责任就是教化蛮夷。

这个旗号抄自春秋时期的齐国,之后为东方好多势力所采用,通俗易懂,所以采纳。

同时允许封国立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之神,在华夏只有立了社稷才算是立国。并且从朱氏家族中单独立宗,以允熥一系为大宗,世代承袭皇帝之位;以其他各系为小宗,世袭封国国君或者亲王之位。

其次确定了封国国君相当于亲王爵,仪同亲王不变。但是没有规定一定只能加封亲王为封国国君。

然后再次重申嫡长继承法,并且强调先嫡后长,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庶长子的继承顺位在所有嫡子之后。在有嫡子的情况下,除非嫡子造恶甚多,经中央皇帝批准可以立庶子以外,其他情况只要有嫡子就必须立嫡子。

然后需要确定的就是封国与中央的关系。这一部分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麻烦的部分。

先确定封国也是一个国家,但是不是独立的国家,是从属于中央政权的。初立一国以及国君的继承,都必须得到中央皇帝的册封,否则无效,诸侯可共讨之。但是皇帝也不能无故罢去封国国君的国君之位,必须依照规定,具体规定容后制定。

随后确定了朝见制度。以西域之地偏远,准许国君五年一朝;雲南之国和东北之国俱三年一朝。朝见必须封国国君,或者确定的储君为来朝见。路上的开销依据周礼由封国负担。并且封国国君朝见,必须进贡贡品。皇帝回赐相当于贡品价值、或者价值出的赏赐。

然后是中央与封国的权力义务。封国方面,主要义务就是教化蛮夷,其次在中央之国有令之时,出兵随同中央之军征讨不臣。还有其他的一系列的义务,就不详细说明了。

权利方面,世袭封国国君之位,并且除左右王相由中央任命之外,中央不得干涉封国其他的事情。封国遭遇进攻,中央应该负责保护封国。

同时,依照周礼,给予封国国君册封世袭侯爵、伯爵的权力,不得册封世袭的公爵,并且册封世袭的侯爵、伯爵需上报中央,得到中央的批准才算完成。但是可以自行撤封。

同时,中央有权在封国册封世袭的侯爵、伯爵,并且这种中央册封的侯爵、伯爵,封国国君不经中央同意,可以废掉世袭的侯爵、伯爵本人,但是无权削爵。找其宗族内其他人继承爵位。

允许封国国君册封世袭的官职,类似于世袭千户之类的,不需中央批准,可以自行册封、撤封。

然后确定的是封国与封国之间的关系。所有封国,不论大小,不论与中央大宗的远近亲疏,均是平等之国。大国不得欺压小国,不许擅自代行中央帝国的权力。……

封国之间不许开战,如有纠纷,请中央裁定。若是一个封国擅自攻打另一个封国,皇帝有权撤销主动进攻的封国,或者更换封国国君。同时需要保护封国不亡;若是亡国,中央有义务帮助其复国。不过允熥觉得这一条他活着的时候应该用不上。

在确定封国权力时候,方孝孺说道:“陛下,依据周礼,封国之事,所有官职均为封国国君任命,中央不得干涉,今何以由中央任命封国王相之职?”

允熥虽然嘴上说的是依据周礼来封国,但是实际上主要依照的是汉初册封子侄为王的制度。在允熥看来,封国不制衡一下是不行的,所以依照汉文帝的制度由中央任命左右王相。

允熥的心思大多数大臣都心知肚明,并且周礼确实是非常不符合现在的情况无法完全依照,所以没有异议;结果昨天才在蜀王府里接到圣旨,今日才有权上朝的方孝孺提出了异议。

不过允熥早有准备。韩王朱松说道:“方中书,天下谁能无错?若是一国之中之官员都为封国国君所任命,那在封国国君和大臣想法有差之时谁能阻止国君一意孤行?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不可能很快知道的。”

“所以由中央任命王相十分重要,可以阻止封国国君的错误。”

允熥看着方孝孺陷入了思考之中,赶忙下令进入下一议题,不然要是让方孝孺提出‘皇帝怎么样怎么样’的,那有的乱了。

然后决定封国国君除每几年一次的朝贡之外,其它时间不得皇帝允许,不得离开封国。

同时规定了封国国君有对蛮夷之国开战、停战、会盟等权力。

他们同时讨论了正式的国号。最终决定,秦王朱尚炳、岷王朱楩的封号不变,正式封国以后为秦国、岷国;韩王朱松,因为允熥一想到东北地区的国家叫韩国就很是膈应,然后‘原’与‘元’字又同音,最后允熥拍板就封为英王,以后正式建国了就叫做英国。

嗯,允熥或许需要考虑给那个小岛上的国家另起一个名字了。

……

以上所有的内容,虽然包括了部分制度建设的内容,但是都可以算作‘礼’的内容。

商讨完了‘礼’,之后就是制度建设了。而制度建设最早牵扯的就是封国的位置和地盘。

尚炳的地盘是沙州,然后他可以自由的向西进;朱松的封地是开原城,然后他可以自由的向北进。

朱楩虽然也可以自由的向西、向南进,但是雲南的地理位置太偏了,又都是崇山峻岭,到底封那里可不好决定。

允熥自己思考了半天,最终决定,不给朱楩大理府,而是把金齿军民指挥使司给他为府。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就在今天的保山一带,大理国时期得到开,人也不少。

金齿以西、以南的地方,缅甸宣慰使司,孟养宣慰使司,麓川平缅使司,孟定府,也全部交给朱楩。

然后就是官制了。左右王相已经说过了,由中央任命,从二品,左王相为武将,右王相为文臣。并且均可以开府治事。

仿京师六部设立六厅,主官称之为仆射,从三品;副官称之为谒者仆射,从四品。厅下设司,官称之为典令,正六品;副官称之为典丞,从六品。

地方官,因为现在条件所限,基本上只能设立县一级行政单位。允熥提出:“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诸位王叔、王弟又是教化蛮夷,地方官之制暂且搁置。”然后就搁置了。

另外允熥还在封国设立了类似于翰林院的教导儒学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实际上并不重要。

说完了官制,就是选官制度了。允熥这次是独断专行了一会,要求各封国必须设立科举,并且封国的科举称之为乡试,功名为举人,与中原的举人完全相当,也可以参加中央的会试。但是允许自行确定考试内容。

允熥打算改变会试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考实用的东西,力争使封国的举人也不至于吃亏,不过具体怎样改还没有确定。

允熥认为,要想让封国的子民认为自己还是明国人或者‘华夏人’,必须维持频繁的交流,让人才可以相对自由的流动。所以允熥下令功名相等,并且允许中原的举人、秀才去各封国求官,封国国君也可以任命没有官职在身的、没有爵位在身的任何一个人为官。

不过每个封国有名额限制,以防封国国君以封官为名,呼啦啦拉走一帮人,结果到了封国当不了官,还是干本职工作。等于是以封官为名拐骗人口。

允熥反对大批量拐骗人口,少量拐骗就罢了。但是他宣布以后如果各封国需要,可以把流放犯人全部流放到封国;并且他们需要人口可以和允熥商量,允熥会酌情考虑迁徙。不过他还是希望封国国君能用优厚的条件吸引那些敢打敢拼的人主动去封国。

除了人才交流以外,保证认知的统一必须维持文化,特别是文字的统一。好在这方面汉字十分有优势,就算是生拆偏旁部另组成一个字,比如大明后期的很多藩王,新出现的字也会被认为是汉字。

而不像日耳曼蛮族攻陷罗马以后,借用拉丁字母随意组合,就成为了不同的文字。英语中的‘he11o’和德语中的‘ha11o’是差不多的意思,只差一个字母,就成了不同的语言。

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制度,但是都是一些细枝末节了。这次讨论持续了一整天的时间,一直到晚上太阳西下才结束,中午的午饭大家都是对付着吃的,并且吃完了午饭以后马上转移到了谨身殿继续进行讨论。

等到最后一个事项讨论完毕,张温宣布今日的朝会正式结束,大明的封国制度也正式确立了。

第685章 对蒙第1162章 蒙古谋划——吩咐第675章 出诊第1538章 求娶第416章 定性与寻人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节 )第101章 玻璃第436章 终于完全结束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会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1249章 解释第645章 铁纪铁第287章 巨大的脑补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6章 首抄诗词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258章 婚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53章 庆功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卫第1737章 索科特拉岛大海战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45章 武德卫第1013章 离京坐船第1756章 开罗——‘说服’他们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第8章 谨身殿大讨论——一鸣惊人第388章 出征与阴谋第464章 前高后允第1367章 黄头发的人又来了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1402章 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法第1739章 伟大的航行第1760章 开罗——自称国君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365章 对阵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178章 祭祖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307章 祖宗们第1145章 接见宗喀巴(二)第948章 笼络侍卫第312章 举贤令与开始第1308章 反应第907章 意图不明的人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631章 两年前见过的人第3章 彻底融合第384章 秦与浙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37章 战——初战第1248章 让他们发财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71章 宝钞战争——苏州问题第508章 幻彩阁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决定第284章 独眼狼第543章 拒绝与见面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990章 第二个目的第1020章 救援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第443章 北巡——返程黄金命名与封赏第1712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127章 兖州事件——道教第117章 兖州事件——调查第1814章 东方的资本主义第1458章 求封第739章 色目后裔(完)——儒学第1755章 开罗——潜入第1750章 奥斯曼人要来了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1269章 目的驸马第4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还是面馆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1369章 欧洲的反应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368章 济南城破第98章 议婚第1419章 加封与解释第879章 视察军医所第184章 醒来第1331章 汉洲攻略(四)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237章 开海首日第1058章 最终决战——真正的目的第1418章 萧卓说第1305章 徐家商议第722章 不约而同——城外的袭击第900章 庆功宴——意外的人才
第685章 对蒙第1162章 蒙古谋划——吩咐第675章 出诊第1538章 求娶第416章 定性与寻人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节 )第101章 玻璃第436章 终于完全结束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会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1249章 解释第645章 铁纪铁第287章 巨大的脑补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6章 首抄诗词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258章 婚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53章 庆功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卫第1737章 索科特拉岛大海战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45章 武德卫第1013章 离京坐船第1756章 开罗——‘说服’他们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第8章 谨身殿大讨论——一鸣惊人第388章 出征与阴谋第464章 前高后允第1367章 黄头发的人又来了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1402章 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法第1739章 伟大的航行第1760章 开罗——自称国君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365章 对阵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178章 祭祖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307章 祖宗们第1145章 接见宗喀巴(二)第948章 笼络侍卫第312章 举贤令与开始第1308章 反应第907章 意图不明的人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631章 两年前见过的人第3章 彻底融合第384章 秦与浙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37章 战——初战第1248章 让他们发财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71章 宝钞战争——苏州问题第508章 幻彩阁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决定第284章 独眼狼第543章 拒绝与见面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990章 第二个目的第1020章 救援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第443章 北巡——返程黄金命名与封赏第1712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127章 兖州事件——道教第117章 兖州事件——调查第1814章 东方的资本主义第1458章 求封第739章 色目后裔(完)——儒学第1755章 开罗——潜入第1750章 奥斯曼人要来了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1269章 目的驸马第4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还是面馆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1369章 欧洲的反应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368章 济南城破第98章 议婚第1419章 加封与解释第879章 视察军医所第184章 醒来第1331章 汉洲攻略(四)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237章 开海首日第1058章 最终决战——真正的目的第1418章 萧卓说第1305章 徐家商议第722章 不约而同——城外的袭击第900章 庆功宴——意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