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白帐

同一日正午,突厥斯坦城。

已经继任亦力把里汗国大汗之位沙迷查干站在城内的宫殿中,十分不安的扭动着身躯。

他如此表现自然不是因为允熥要彻底湮灭蒙古在铁木真之前的历史。一则他现在并不知道,二则他其实也不在意历史。在他看来,蒙古人当年能创下不世之功和历史毫无关系,一者是因为成吉思汗、窝阔台大汗和他们的将领太过厉害,二者是因为当时蒙古人团结一心。

他坚信,只要蒙古人能重新统一起来,什么明国,什么帖木儿汗国,什么奥斯曼国,统统不是蒙古人的对手。

也正为了这个目的,他离开自己的汗国,千里迢迢来到突厥斯坦城,拜见白帐汗国的大汗科利贾克。

白帐汗国是铁木真的长子术赤的长子,孛儿只斤斡儿答所创立。术赤死后斡儿答自认为才能不如二弟拔都,将术赤汗国的汗位让给他,拔都又将大约等于后世哈萨克斯坦的地方封给他,由此诞生了白帐汗国。虽然名义上它是拔都亲自创立的金帐汗国一部分,但实际上处于独立地位。

‘科利贾克是帖木儿第一次攻入金帐汗国后拥立起来的。可他虽然是帖木儿拥立,但已经担任大汗十年,不会一直愿意在帖木儿面前如同一个奴隶一般,这次来劝说他反对帖木儿,应该有七八分把握。’沙迷查干心里想着。

要想将蒙古人重新统一起来,难度很大,他也没有把握;但帖木儿的异常崛起让他看到了机会。

虽然帖木儿很厉害,国家现在也非常强大,但正因为如此周边的各个蒙古汗国才会一致反对他,促成蒙古诸汗国的联盟。沙迷查干也才会这样有信心的来到突厥斯坦城,劝说科利贾克反对帖木儿汗国。

当然,沙迷查干也很清楚在帖木儿本人战败或者去世之前借给科利贾克一百个胆子,再灌上一百斡罗斯人的烧酒瓦塔(伏特加),科利贾克也不敢主动和帖木儿开战。但未来帖木儿很可能与大明开战,到时候他在后面扯扯后腿就成。

沙迷查干正想着,听到有人用突厥语喊道:“大汗即将驾到。”随即响起了脚步声。

沙迷查干站起来迎接科利贾克,可他心里却不太高兴。既然是蒙古人的国家,怎么能使用突厥语作为宫廷之中使用的语言。

这时科利贾克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沙迷查干也就不再琢磨刚才想的事情,使用蒙古语对他说道:“我亲爱的兄弟,总算见到你了。”

科利贾克笑着走上前拥抱他,也使用蒙古语说道:“已经很久没有东方的兄弟过来了,欢迎你来到突厥斯坦城。”

两个人又互相拍了拍肩膀,寒暄几句,分宾主坐下。

“咱们蒙古人一向直来直去,我就直接问了:我亲爱的兄弟,你来到我突厥斯坦城有什么事情么?”科利贾克问道。

“不瞒你说,我是来联络你一起对抗帖木儿的。”沙迷查干说道。

科利贾克露出奇怪的神色,问道:“难道我的消息是错的?现在察合台汗国已经有和帖木儿对抗的实力了?”

“不,我察合台汗国并没有对抗帖木儿的实力。实际上,察合台汗国与帖木儿汗国的实力相去甚远。”沙迷查干说道。

“既然如此,你来找我又有什么用处?”科利贾克说道:“帖木儿雄才大略,汗国实力强大,不要说咱们两个汗国联手,就算再加上金帐汗国和蓝帐汗国、拖雷汗国(元)也不是对手。”

“这我当然知道。但这次对付帖木儿,不是以咱们蒙古人的汗国为主,而是东方的明国。”沙迷查干说道。

“明国?契丹人建立的国家?”科利贾克问道。

“契丹人?对,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沙迷查干想了会儿才想起来契丹人是蒙古人早期对北方汉人的称呼,后来对所有汉人都称呼为契丹人。术赤系的诸王早在拔都西征之后就基本独立,所以对汉人维持了原来的称呼。同时所有蒙古人曾经打到的地方,大多称呼汉人为契丹人。

“这个国家现在很强大么?”科利贾克又问道。

“非常强大,现在明国有六千万人口,两百多万常备军,无数之前与拖雷汗国交战过的大将仍然活着,国力在帖木儿汗国之上。”沙迷查干说道。

“两百万常备军!”科利贾克十分惊讶的说道:“就算他们有六千万人口,也不可能养活两百万常备军。”不仅是他,他身后的侍卫也都惊讶的长大了嘴,不可思议地看着沙迷查干。

“明国的常备军和这里国家的常备军不同,都是自己种地养活自己。”沙迷查干连忙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样的兵不能叫常备军,只能叫做预备军或者辅兵。但这样一来,他们有六千万人口,只能动员起两百万军队效率也太低了。”科利贾克说道。

沙迷查干难以和他解释明国与中华文化圈之外的国家完全不同的政治组织体制,只能说道:“虽然他们只能动员起两百多万人,但这些军队完全听命于皇帝一人,皇帝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没有人敢违背皇帝的话。”

科利贾克有些奇怪,问了问明国的政治体制,很稀奇的说道:“这可真是无法想象的制度,那些任命到地方的官员不会想独立么?”

沙迷查干又解释了一番,科利贾克才不再询问这个问题,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么明国真正的常备军大约有多少?”

沙迷查干在心里算了一番后说道:“明国的常备军有四十到五十万人。”

“也不少了,”科利贾克说道:“再加上那些介于常备军和预备军之间的军队,确实实力很强。”

“就是如此,所以我才敢来找你商议对付帖木儿。”沙迷查干赶忙将话题拉回来:“帖木儿在打败奥斯曼国后一定会出兵进攻明国,两个当世最强的国家必将一战,到时候就是咱们蒙古人趁机崛起的机会了。”

“怎么?你觉得明国必胜不成?”科利贾克问道。

“明国未必能胜,但一定不会输。明国的政治体制是没有去过的人难以想象的,帖木儿一定不可能征服明国,除非他能将草原上的人都统一起来,再南下才有可能;可帖木儿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还有几年好活?他哪有时间统合草原?”沙迷查干说道。

“你的意思是让明国和帖木儿汗国反复拉锯战,最后拖死帖木儿?”科利贾克说道。

“我觉得战争多半会如此进行。帖木儿已经这么大了,明国皇帝才二十几岁拖得起,即使明国初期进展不顺,也能够拖住帖木儿,最后拖死他。”沙迷查干说道。

科利贾克思量了一会儿,觉得如果明国真的有沙迷查干说的这么强大,应该能拖死帖木儿,说道:“好,若是帖木儿真的在讨伐奥斯曼归来后出兵进攻明国,我就在后方出兵打击帖木儿汗国。”

沙迷查干才不相信科利贾克敢出兵攻打帖木儿汗国,除非能确定帖木儿已死或已败。但他仍然笑着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具体事情,等将来帖木儿真的要出兵东进时我再派人来和你商讨。”

“并且你不如派人和我一起去东方,见识见识明国?”

科利贾克也正想知道明国是不是像他说的这样强大,闻言欣然说道:“好。”

说完了正事,科利贾克传令设宴招待沙迷查干,自己则继续和他聊天。

沙迷查干见此时科利贾克左右之人应该都是蒙古人,问道:“科利贾克兄弟,身为蒙古人为何宫廷之中所说的语言都有突厥语?并且为何穿这些突厥人的衣服?”

“哎,你们在东边,可不知道我们西边这些人的难处。当初建立汗国的时候,一共也没有多少蒙古人,百姓都是操着突厥语的不同民族。为了治理地方,不得不使用突厥语。月即别汗在位时,还信奉了天方教,现在汗国内的蒙古人也多信奉天方教了。”

稍后的宴会,更是完全采用的突厥礼仪,这甚至让沙迷查干想起了去帖木儿汗国拜见帖木儿时所受到的屈辱。虽然他的座位完全不同,但那时的宴会礼仪与这几乎一模一样。

沙迷查干看着那些一副完全蒙古人长相,但是突厥语比蒙古语说得还好,也一身突厥服饰的人,忽然认为白帐汗国内的蒙古人已经不是真正的蒙古人了,他们除了长相和当地人还有所差别,其它已经和当地人没有差别了。

他开始反思自己来联络他们是对是错,最后只能自我安慰道:‘就算他们不是蒙古人了,联络他们也不是错的,起码是对抗帖木儿汗国的盟友。’

‘哎,不知道比白帐汗国更西边的金帐汗国和蓝帐汗国是什么情况。希望当地的蒙古人和白帐汗国的不一样。’

他正想着,科利贾克举起酒杯说道:“沙迷查干兄弟,怎么不喝酒了?快喝酒啊!这是我从金帐汗国的斡罗斯(俄罗斯)拿回来的,和玉兹草原这里的酒截然不同,应该和东方的酒也不同。”

沙迷查干按下心思,举起酒杯喝起酒来。

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670章 攻缅——杀第275章 改革与枉法第1367章 黄头发的人又来了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第191章 国家的分析第579章 舅爷第841章 打进升龙城第1758章 开罗——驱赶出城第231章 比武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议论第573章 巧合敌袭第1510章 审问第418章 封赏与处罚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254章 新书画与旧古董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节号第533章 府试第1726章 凯瑟琳王后的决断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坏消息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贤彩悼念金庸第492章 阅卷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袭营第18章 重阳节——宝钞之一第1259章 翻开新一篇第1043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兵力比第6章 寻找后宫支持者第1233章 去讲武堂的路上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52章 ……阴谋——搏第495章 殿试第1802章 宗教婚礼与留亲第1755章 开罗——潜入第1098章 遗书第1356章 南洋风雨——满者伯夷国的结局第1488章 路遇色目——传教士第375章 两地的变故(一)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东西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22章 重阳节——齐泰夫妻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326章 现行的制度第141章 战——玉碎战第863章 南定之战结束了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219章 技术发明第1475章 恭贺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434章 [免费]处置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321章 内宫贪腐案(五)第535章 初到苏州第899章 庆功宴——减罪一次的勋章第1096章 血战乌鲁木齐(一)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1500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1549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败退与朱高旭的谋划第445章 又一年的腊月二十九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与自己的想法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382章 安与郭与徐第165章 送行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021章 **主义第124章 兖州事件——线索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与自己的想法第428章 下线遁第1382章 联系前文第423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323章 新世界计划第567章 新生宗室与二次北巡第1060章 最终决战——‘施法’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587章 恭贡子折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380章 书送瓦赛第347章 目的与新旧发明第1002章 出马(补昨日欠更)第771章 大案——继续第313章 花英与徐家番外13:大辩论上第1507章 苏州惊变——劝说第251章 读书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460章 拜祭功臣庙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35章 宣府第192章 初议分封——叫三王第812章 四王第172章 投奔第490章 薛氏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75章 常母密谈
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670章 攻缅——杀第275章 改革与枉法第1367章 黄头发的人又来了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第191章 国家的分析第579章 舅爷第841章 打进升龙城第1758章 开罗——驱赶出城第231章 比武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议论第573章 巧合敌袭第1510章 审问第418章 封赏与处罚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254章 新书画与旧古董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节号第533章 府试第1726章 凯瑟琳王后的决断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坏消息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贤彩悼念金庸第492章 阅卷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袭营第18章 重阳节——宝钞之一第1259章 翻开新一篇第1043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兵力比第6章 寻找后宫支持者第1233章 去讲武堂的路上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52章 ……阴谋——搏第495章 殿试第1802章 宗教婚礼与留亲第1755章 开罗——潜入第1098章 遗书第1356章 南洋风雨——满者伯夷国的结局第1488章 路遇色目——传教士第375章 两地的变故(一)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东西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22章 重阳节——齐泰夫妻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326章 现行的制度第141章 战——玉碎战第863章 南定之战结束了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219章 技术发明第1475章 恭贺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434章 [免费]处置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321章 内宫贪腐案(五)第535章 初到苏州第899章 庆功宴——减罪一次的勋章第1096章 血战乌鲁木齐(一)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1500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1549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败退与朱高旭的谋划第445章 又一年的腊月二十九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与自己的想法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382章 安与郭与徐第165章 送行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021章 **主义第124章 兖州事件——线索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与自己的想法第428章 下线遁第1382章 联系前文第423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323章 新世界计划第567章 新生宗室与二次北巡第1060章 最终决战——‘施法’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587章 恭贡子折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380章 书送瓦赛第347章 目的与新旧发明第1002章 出马(补昨日欠更)第771章 大案——继续第313章 花英与徐家番外13:大辩论上第1507章 苏州惊变——劝说第251章 读书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460章 拜祭功臣庙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35章 宣府第192章 初议分封——叫三王第812章 四王第172章 投奔第490章 薛氏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75章 常母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