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战安南——争论

“若是想脱罪,只有趁着我的请罪折送上去、陛下的批答回来前这几天的时间,打下乂安城,戴罪立功。”

何荣还在想着如何减轻罪责,忽然在他身边响起了一声咳嗽。

他蓦然惊醒,侧头看了一眼此时正捂着嘴巴假装咳嗽的朱贤烶,对曹泰等人说道:“你们起来吧,不必跪着了。”

“属下谢将军,谢王爷。”曹泰又行了一礼,站了起来。

“曹泰,这次登陆之战,虽然你稍有疏漏,可大体处置妥当,功大于过,本将军当给你记一功。”何荣脸色稍稍有些缓和,眼珠子转了转,说道。

щщщ •ttκan •¢ ○

“属下损兵近两万,岂敢居功?”曹泰听了这话,马上说道。

“这都是我指挥失当,不是你的罪责。”何荣苦笑道:“太大意了,真是太大意了,以为一个小小的安南手到擒来,就没有用心安排,指使如此大败,我当上书向陛下请罪。”

何荣说这几句话虽然另有目的,却也是真心话。他之前实在太大意了,完全没有把安南当回事,打仗之前想的就是打赢之后如何评定功劳,安排部署也是三心二意,没怎么思量。

他还知道,允熥虽然推崇孔子所说过的‘论迹不论心,’但在惩治官员的时候,也会依照官员的所有行为推断他到底是无心之失还是故意为之。允熥曾经和亲信大臣提起过,所有犯错的官员他会分为三类,一类是一眼就能看出故意为之或者马虎大意犯错的,重处;一类是基本能够断定无心之失或者能力不足导致犯错的,轻判;最后一类是难以断定的,这一类的比例最高,不重不轻的判案。而何荣这次的罪责一看就知道是疏忽大意,属于重处的范围。

“何将军,我等也有罪责。我等也都太过于轻视安南人了,以为大明天兵一到必然能够降服安南,所过之处望风而降。若是何将军有罪,我等也有罪责。”曹泰说道。

侍立在一旁的参将们也纷纷说道:“何将军,我等也十分轻视安南人,我等也有罪责,……”

何荣等的就是他们的这番话,但却说道:“你们不必如此说话,我是左军副将,左军水陆两军十九万大军全操于我手,这岂是你们的罪责?”

“将军,此言差矣,……。我等当与将军联名上书陛下,请求陛下惩处。”一个参将马上抢道,为何荣开脱。众人也纷纷再次强调自己也有错,请求联名上书。

何荣语气有些松懈,又说了几句,最后同意了与他们联名上书。

随即何荣拿出纸笔,亲自书写汇报这次战况的折子,与请罪折。何荣虽然识字,可文笔不怎么样,有些武将劝说何荣让幕僚来草拟,最后审阅即可;可何荣坚持自己草拟。

半个时辰后,请罪折与汇报折草拟完毕,大家看过后没有异议,又誊抄一遍众人签上姓名,派出小船连夜送往海康港。

何荣松了口气:减轻罪责之事已经作到了极致,再也无法可想,现在该认真处置这次的善后事宜了。

同时他感激的看了朱贤烶一眼:刚才若是朱贤烶开口辩驳他的话,他无计可施。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对曹泰说道:“曹指挥,你面对安南人的进攻,沉着指挥,应对得当,保全了许多军队,功大于过。”

“知事记下:安南征讨军左军参将曹泰,记功一次。”他对随军的知事吩咐道。

“将军,”曹泰好像有话要说。

“曹泰,你的表现我站在船上都看在眼里,不必推托。”何荣见他仍旧有话要说,瞪眼道:“怎么,不听从军令不成?虽然陛下的批答返回后我未必能继续担任左军副将,但现在我还是。”

“是,将军。”曹泰只能躬身说道。

“陆贤重伤,可他的罪责不能因为重伤一笔抹去。知事记下:安南征讨军左军参将陆贤,指挥失当,免去其参将之职。其余处置,待我上报陛下由陛下决断。”何荣又道。

接下来,何荣对这次出征的各指挥使、蛮夷之兵统领一一作出点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无罪无功。他又专门安抚了那些蛮夷之兵的统领,许诺了很高的抚恤,并且当场下令拿出一些本来预备打赢了以后赏赐有功之臣的物品给他们,好不容易将他们安抚了下去。

最后何荣看向我来也。何荣激动的说道:“我来也佥事,这次多亏你了。”扶桑军这次奋力作战,不仅消灭了两千多安南士兵,还给三个汉人卫所集合争取了时间,若是扶桑军与其它蛮夷之兵一样一触即溃,汉人卫所在尚未集结完毕的时候与安南精锐交战,他们能够逃出一半就不错了。

“知事拟奏折:臣安南征讨军左军副将何荣拜上,扶桑军统领、府军右卫指挥佥事我来也,指挥扶桑军与安南士兵奋力作战,以全军近乎覆没之代价斩杀安南士兵近三千,掩护大军撤退,功劳甚大。臣特请陛下加封我来也世袭指挥使,以酬其功。其所部扶桑士兵,若有亲人,陛下也当善加抚恤,授予世职或官职。”

“何将军,我不过是做了我应当做的,不敢当将军如此奏报;不过扶桑军之士兵,还请将军上报陛下善加抚恤。”我来也马上说道。

“你不必推脱,虽然你是外族,但大明一向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陛下对你们一向一视同仁,你立下如此大功,陛下绝对不会吝惜赏赐。”何荣以为我来也担心自己的外族身份,同时依照官场的惯例推脱,所以这样说道。

“将军,属下并非担心自己的外族身份,而是真的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功劳。是扶桑军所有的士兵奋力作战才立下如此功劳,属下在其中不过是占了极其微末的一点,不敢居功。只是请将军上报陛下,允许臣将所部士兵的亲人从扶桑接到大明,请陛下对他们善加抚恤。”我来也十分诚恳的说道。

“这陛下当然会答应。他们既然是为大明奋战而死,陛下绝不会不管。”何荣依照允熥以往的做法,拍胸脯答应了。

“谢将军。”我来也躬身谢道。

何荣又和他说了几句话,忽然想到什么,问道:“我来也佥事,你是就此返回海康,还是继续留在左军之中?”扶桑军已经将近全军覆没,何荣也不可能将另外一支军队交给他,他继续留在这里意义也不大。

“将军,我请求留在这里。”我来也眼睛闪烁着嗜血的光芒道:“我要亲手砍下指挥那支安南军队的将领,为阵亡的士兵报仇!还请将军成全。”他一定要亲手为属下的武士报仇雪恨。

何荣也是从尸山血海中走过的人,可刚才看到我来也的眼神也不禁心神为之一摄。他定了定神才说道:“既然我来也佥事想如此,那我就暂且任命你为驯象卫指挥同知,所部剩余的扶桑士兵也编入驯象卫。”

“谢将军成全。”我来也又躬身致谢。

何荣还礼,又对知事吩咐几句,转过头来后变了脸色,大声说道:“安南人如此大胜我军,残杀将士无数,我岂能与他们善罢甘休!诸将以为,此战我军要如何打下去?”

在看到安南军队大胜,他所部的军队惨败后,何荣心中马上浮现起了两种感情,其一是对自己的前程忧心,其二是对安南人的愤恨。

也不知他是单纯因为自己打了败仗折了面子而愤恨,还是因为想到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士兵被杀而愤恨,亦或是因为前些日子听了允熥的演讲后唤起了心中略有的一点民族国家意识而愤恨,或者是兼而有之。

不管如何,何荣现在对安南人十分愤恨,刚才为了尽可能保住自己的前程优先向允熥请罪,现在,是讨论如何报复安南人的时候了。

何况,他若是能够在允熥的旨意到来之前取得一些胜利,也算是戴罪立功,减轻罪责。所以他要再次组织进攻安南人。

“对,将军,我军绝不能与安南人善罢甘休,必须马上再次与安南人交战,打败他们。就像陛下所说,让他们为国捐躯。”我来也头一个响应何荣。

所有能听懂汉语,参加了刚才两场战役的人都激动起来。他们在战场上,亲眼看着自己的朋友、袍泽、亲人死在安南人的屠刀之下,岂能不恨?其中驯象卫的将士本就是来安南报仇的,现在又仇上加仇,对他们更加愤恨,恨不得马上下船杀光所有的安南人。

“可是将军,不宜擅动刀兵啊。”有没有参加刚才的战役,还能保持理智的人说道:“将军,我军有三不利啊。我军此时被安南人胜过一场,士气不高,反观安南人士气高昂,此一不利。”

“其二,我军此时漂泊在海上,若要与安南人交战必须登陆,而安南人多半会有所埋伏,此二不利。”

“三,若是在它地登陆,我军无人接应,人生地不熟,事前也没有谋划,恐怕征战不易,此三不利。有此三不利,我军还是不要贸然出战的好。”

这人生怕何荣一时热血冲了脑袋,又赶忙说道:“何将军,若是再添败仗,陛下恐怕会……”他话没有说明白,但他相信何荣明白他的意思。

何荣顿时冷静下来。他若是再打败仗,恐怕未必保得住脑袋;就算保得住脑袋,前程也彻底完了。他顿时犹豫起来。

见此情形,我来也大急,大声说道:“何将军,岂能听从此人的话。现在数万将士对安南人极其愤恨,将军若不马上报仇雪恨,岂不是寒了这些将士的军心?”

“我来也,你不过是一个指挥同知,还是将军刚刚任命的,将军不发话,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话?”刚才出言那人说道。

我来也听到这话,双眼再次红了起来,仿佛一个嗜血的猛兽一般盯着这人;同时,他从腰间抽出自己的武士刀指着他。

刚才出言那名叫刘德的参将顿时有些害怕,大声喊道:“怎么,你还要伤我不成?”他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没有任何把握逃脱我来也的刀;而我来也刚刚有许多同袍战死,未必能保持理智。

曹泰马上拉住我来也的手说道:“别冲动!”

何荣也喊道:“我来也,你要犯上不成?”何荣的侍卫也纷纷从腰间拔出刀剑,还有人亮出了手弩,对准我来也。

我来也喘着粗气,好半晌,才将手里的刀插回刀鞘,瞪着刘德。

何荣松了口气。若是现在他们二人打起来,不管结果如何,都给他再添了一条罪责。

依照规矩,其实我来也还应该向刘德请罪。但何荣看现场的气氛,决定将此事略过。

他又开始思索起来。此时最让他犹豫不决的问题就是这一点:他们在海安南人在陆,若是要同安南人交战只能登陆,而登陆有被安南人侦知的风险。若是再让安南人提前打个埋伏,他派出的军队再次惨败,他不如自尽。

但忽然,何荣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为何安南人能那么精准的埋伏?

安南的海岸线数百里上千里长,安南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军队在这么长的海岸线处处设防,若是在那个兴贤港安排士兵驻扎、得知大明派兵登陆后埋伏下来也就罢了,还在常理之内;平章这个地方在军事上没有丝毫重要之处,为何安南人也能那么快的做下埋伏?从陆贤登陆到曹泰所部被炮击,时间根本不够安南军队从乂安或者其他城池出发赶到平章。更不用说他们还必须十分小心,不能被大明的军队发现。

“莫非是……”何荣忽然说道。

听到何荣声音的众人疑惑不解:何将军到底想到了什么?

可何荣说过了这三个字后却又不再说话。有人炸着胆子刚想询问,忽然从船舱门口,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113章 继续谈论第169章 怎样开海第612章 滁州宁国第318章 内宫贪腐案(二)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159章 还是朝鲜第823章 战安南——救第3章 彻底融合第1350章 南洋风雨——援兵是怎么来的第670章 攻缅——杀第496章 琼林宴召见第700章 难断(二合一五千字章节,求订阅!)第1388章 会面三件事第1026章 攻城——发现机会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1405章 友情第270章 飞快的革新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动作准备第1560章 印度之战——酝酿第31章 宝钞战争——立军令状第1783章 格致院视察——为女儿高兴与长相第1026章 攻城——发现机会答复本章说第1070章 决战——枪毙第165章 送行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第1164章 蒙古谋划——全部第146章 卡廷——反转第297章 命妇第1158章 计策与旗帜第1399章 李案的终结第597章 宝安市舶司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1020章 救援第1772章 最终定论第619章 约法三章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335章 汉洲攻略(六)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256章 婚礼之前第909章 礼仪完全忘在一边第1483章 天文学大发现——太阳黑子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1714章 王妃第470章 对联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298章 薛熙扬的任用(五千字章节)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54章 宣府最后一件事然后回京第426章 谁来查案第1099章 战乌鲁木齐——公侯万代第907章 意图不明的人第408章 德州之战(四)第207章 ‘西征’与‘东征’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1669章 从一个小消息看到的第1062章 决战——践踏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770章 高兴的利奥诺尔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1098章 遗书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1244章 真正的学校——学生会第994章 朱松不知道第616章 齐步走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626章 好马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216章 梅殷夫妇第1375章 忽悠伯鲁涅夫斯基入职第1761章 苏伊士截杀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603章 杭州与西安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1732章 夺回我们的财富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1441章 对欧洲的谋划—三个共和国的要求第1373章 重力第148章 卡廷第1082章 欢呼胜利!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1728章 无数大学生的心里阴影。祝书友们端午节快乐!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664章 攻缅——火器的胜利第761章 三元宫第334章 朱棣拜见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795章 诸事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749章 如何劝说阿方索同意水师助战第1723章 等到夺取埃及后父亲再告诉你第18章 重阳节——宝钞之一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735章 两方说话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298章 讨论南洋事番外21:祭祀与许愿
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求订阅!)第1113章 继续谈论第169章 怎样开海第612章 滁州宁国第318章 内宫贪腐案(二)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159章 还是朝鲜第823章 战安南——救第3章 彻底融合第1350章 南洋风雨——援兵是怎么来的第670章 攻缅——杀第496章 琼林宴召见第700章 难断(二合一五千字章节,求订阅!)第1388章 会面三件事第1026章 攻城——发现机会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1405章 友情第270章 飞快的革新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动作准备第1560章 印度之战——酝酿第31章 宝钞战争——立军令状第1783章 格致院视察——为女儿高兴与长相第1026章 攻城——发现机会答复本章说第1070章 决战——枪毙第165章 送行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第1164章 蒙古谋划——全部第146章 卡廷——反转第297章 命妇第1158章 计策与旗帜第1399章 李案的终结第597章 宝安市舶司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1020章 救援第1772章 最终定论第619章 约法三章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335章 汉洲攻略(六)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256章 婚礼之前第909章 礼仪完全忘在一边第1483章 天文学大发现——太阳黑子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1714章 王妃第470章 对联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298章 薛熙扬的任用(五千字章节)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54章 宣府最后一件事然后回京第426章 谁来查案第1099章 战乌鲁木齐——公侯万代第907章 意图不明的人第408章 德州之战(四)第207章 ‘西征’与‘东征’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1669章 从一个小消息看到的第1062章 决战——践踏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770章 高兴的利奥诺尔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1098章 遗书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1244章 真正的学校——学生会第994章 朱松不知道第616章 齐步走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626章 好马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216章 梅殷夫妇第1375章 忽悠伯鲁涅夫斯基入职第1761章 苏伊士截杀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603章 杭州与西安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1732章 夺回我们的财富第1239章 真正的学校——答疑解惑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1441章 对欧洲的谋划—三个共和国的要求第1373章 重力第148章 卡廷第1082章 欢呼胜利!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1728章 无数大学生的心里阴影。祝书友们端午节快乐!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664章 攻缅——火器的胜利第761章 三元宫第334章 朱棣拜见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795章 诸事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749章 如何劝说阿方索同意水师助战第1723章 等到夺取埃及后父亲再告诉你第18章 重阳节——宝钞之一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735章 两方说话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298章 讨论南洋事番外21:祭祀与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