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五章 兵来挡

韩前楚刚刚倒台的时候,内阁便推举骁勇侯代理兵部堂官一职,可最终骁勇侯一边查军粮的案子,一边亲力亲为向各卫所调备储备粮,罗锦言问起的时候,他已经在十几天前便去往山海关了。

山海关是骁勇侯的地盘,除了南边和西北,大周朝还有一支重兵留在山海关,随时准备支援京城。

卫喜刚死,皇帝便病倒了,可见卫喜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因此无论是慎刑司还是顺天府,都必须要用最快速度结案。

好在卫喜并非一个人出宫,身边还有两名小内侍。如今卫喜死了,那两名小内侍却下落不明,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既然有了凶手,那就一目了然,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顺天府的了。顺天府的捕快经验老到,不到三天便抓住了这两个人,这几天来,两名小内侍混在乞丐堆里,不小心被发现了阉人的身份,被凌辱得生不如死,根本不用严刑拷打,他们便全都招认了,只是他们说飞来一块石头把卫公公砸死的事情,顺天府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几鞭子抽下去,这块石头便抽得无影无踪,卫喜就是因为骡车惊了,从车上甩下来跌死的。

卫喜的人命案子到此了结。

秦珏压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如果顺天府真要一查到底,他也有的是办法蒙混过去,在得知卫喜死了的那一天,欧阳杰便找好了替罪羊,可惜现在看来是用不上了。

只是案子虽然查清了,但是对于皇帝的病情没有帮助。新任的征西大将军还没有到位,赵宥却趁势打进了太原城!

太原是九边之地,防卫森然,早在没有打仗之前,这里便是朝廷的屯兵重地。

可惜最终没有挡住赵宥的火炮,赵宥仅用了半个月的时候便攻破了太原,继而兵分两路,大队人马攻克榆次和阳泉,向北直隶而来,另一支人马则打下了临汾和运城,向着河南挥戈而去。

待到朝廷新任的征西大将军彭义领了大印去就任时,赵宥的先锋营已经与前来支援的骁勇侯大军在灵寿展开激战。

骁勇侯的这支军队是从山海关过来的,原是要去真定,半路上接到战报,得知赵宥打下了太原城,骁勇侯当机立断,在没有得到朝廷旨意之下,便擅自往山西方向而来,在半路上拦堵赵宥的先锋营。

而此时内阁之中已经乱成一团,一派认为现在的重中之重就是守住京城,另一派则认为要先支援征西大军,不能让赵宥杀过来。

正在这时,消息传来,骁勇侯抗旨不遵,擅自去了灵寿。

这分明就是置京城而不顾,置皇帝而不顾。

因为现在内阁里只有四位阁老,每次议事便让小九卿也出席。小九卿当中,秦烑请了病假,杨俭关在天牢,因而也只有七个人。

阁老们你一言我一语,像秦珏这样的年轻人自是插不上嘴,看着他们吵了两回,他便找了个借口,又去保定府查军粮了。

五军都督府的掌印都督是延安伯,他参加了一次内阁廷议,见一群文官叽叽喳喳,连同次辅霍英在内,没有一个懂得打仗的。

可是他心里很清楚,骁勇侯这一次是犯了大忌。虽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京城啊,你不去守着真定,却跑到灵寿打仗,你这是要作死吗?

延安伯早年掌管五城兵马司时,没少被骁勇侯排挤,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若不给骁勇侯背后插刀子,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他是武将,又掌管五军都督府,他说的话自是比这些文官更有力度。只是当务之急,也只能给骁勇侯记上一笔,却不能立刻就定罪。

霍英对延安伯和骁勇侯之间的勾心斗角最是清楚,他立刻就提议让延安伯接管京蓟防务。

英宗年间,五军都督府的权利很大,掌印都督手握虎符,可是到了赵极这里,便全都改了。赵极不同于英宗,他是马上皇帝,他从亲政之后便御驾亲征,他的赫赫战绩远远超过大周朝的武将们,因此,除了身为仪宾的骁勇侯之外,他更器重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那些人,而这些人便是以韩前楚和邡元申为首,大多都在兵部。

于是到了如今,五军都督府便成了摆设,成了安置勋贵们的地方。

延安伯早就对京蓟守卫的权利垂涎三尺,现在有了霍英的支持,又有了骁勇侯的违抗军令,这个权利便当之无愧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可惜他却高兴不起来。

这的确是他梦寐以求的,但并不是现在。

无论是山海关,还是真定,或者是西山大营,这些都是骁勇侯的人,他调动不得。

霍英把这件重要的事情交给延安伯后,便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了。

西边的战报传来,骁勇侯大胜赵宥的先锋营,并将赵宥大军挡在了娘子关外。

所有人长舒一口气,病榻之上的赵极精神也好多了,只是双手还是抖个不停,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

延安伯顾不上这些了,好不容易找到骁勇侯的错处,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

他派了亲信去山海关调兵,让山海关的部分余部调往真定。

留守山海关的是老骁勇侯盟兄的亲侄子,私下里就连沈砚也要叫他一声伯父。见延安伯派人调兵,他一口回绝:“本官只认骁勇伯的虎符,没有虎符概不出兵。”

延安伯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以此为由参了骁勇侯,硬生生给骁勇侯安上了谋权篡位的罪名。

这件事传到了西山大营,西山大营立刻沸腾起来。骁勇侯在前方冲锋陷阵,马革裹尸,京城里这群尸位素餐的家伙却要在他背后捅刀子,这和韩前楚陷害尹宸有什么区别?

骁勇侯可不是尹宸能比的,骁勇侯是世袭罔替的一等勋贵,是皇亲国戚,他和儿子沈砚都是仪宾。

西山大营是出名的少爷兵,大多都是勋贵子弟,甚至还有皇亲国戚,在他们眼里,十个尹宸也比不上一个骁勇侯,现在骁勇侯被人陷害,下一个或许就是他们家了。

谁也不知道,就在前几天夜里,秦珏悄悄回到京城,约见了骆淇的叔父,建明侯家的二老爷骆明。

骆明就在西山大营。

第五七八章 鸟惊心第一二五章 白牡丹第五三零章 一扬鞭第四六零章 雨霖铃第六五零章 桂王府第四五四章 常四娘第五二九章 翻红浪第三一六章 小竹院第七一九章 如意郎第二四六章 春云怨第四一六章 狼崽子第七七三章 小不休第三三二章 玉笏间第六六九章 掷金册第七十八章 花千树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六二一章 有鸿儒第九十三章 踏歌词第十章 壶中天第四章 绣鞋儿第一三五章 西笑吟第八一六章 泪沾巾第三零二章 嫁女儿第四九零章 话本子第二四零章 剔银灯第六二九章 意难忘第五七四章 元姐儿第三二一章 四时好第三九三章 别惹我第二零四章 说凤阳第六六五章 思帝京第四八四章 傻爹爹第六一九章 满园春第四六八章 黄金缕第七十七章 夜游乐第六五六章 道无道第五十九章 何姑娘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三十二章 人月圆第九十三章 踏歌词第五九三章 长相思第一五六章 一碗茶第二一一章 张氏女第八六九章 官两口第二三二章 一叶间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二一一章 男一挑第七七八章 一浮萍第七八二章 三上吊第五二一章 醉意浓第四九九章 鱼收网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第八六四章 纯听戏第一八五章 雪中杀第一六八章 绞帕子第九二九章 红如血第五一四章 无漏子(广寒宫主a和氏璧加更)第八零七章 男子汉第八四九章 品樱桃第三九九章 屏风后第八二六章 白雪词第四章 绣鞋儿第四六九章 满江红第二一零章 又上元第九二七章 正月里第一七八章 那杯茶第八八二章 剪征袍第七七五章 酒离骚第五一五章 新妇归第六六一章 凉州令第七七六章 归来兮第二五七章 留女住第七六二章 天雷引第四一零章 春帐暖第十四章 水漫声第七九七章 新生儿第六七二章 兴帝业第865章 想当然第四六零章 雨霖铃第六七五章 人心散第八零一章 送信物第五九四章 第一美第八九一章 长门哭第五二六章 出月子第二零四章 说凤阳第六一八章 王月久第七零八章 天在上第三六零章 执子手第二十五章 叨叨令第九十八章 意难平第四六四章 秋意浓第866章 媒难请第一七一章 桂顺楼第七六六章 心牵挂第七二四章 刀光寒第二六八章 五抬壶第三二五章 青奴儿第八五二章 有仙灵第四七三章 硬上弓第八一二章 手艺人
第五七八章 鸟惊心第一二五章 白牡丹第五三零章 一扬鞭第四六零章 雨霖铃第六五零章 桂王府第四五四章 常四娘第五二九章 翻红浪第三一六章 小竹院第七一九章 如意郎第二四六章 春云怨第四一六章 狼崽子第七七三章 小不休第三三二章 玉笏间第六六九章 掷金册第七十八章 花千树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六二一章 有鸿儒第九十三章 踏歌词第十章 壶中天第四章 绣鞋儿第一三五章 西笑吟第八一六章 泪沾巾第三零二章 嫁女儿第四九零章 话本子第二四零章 剔银灯第六二九章 意难忘第五七四章 元姐儿第三二一章 四时好第三九三章 别惹我第二零四章 说凤阳第六六五章 思帝京第四八四章 傻爹爹第六一九章 满园春第四六八章 黄金缕第七十七章 夜游乐第六五六章 道无道第五十九章 何姑娘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三十二章 人月圆第九十三章 踏歌词第五九三章 长相思第一五六章 一碗茶第二一一章 张氏女第八六九章 官两口第二三二章 一叶间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二一一章 男一挑第七七八章 一浮萍第七八二章 三上吊第五二一章 醉意浓第四九九章 鱼收网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第八六四章 纯听戏第一八五章 雪中杀第一六八章 绞帕子第九二九章 红如血第五一四章 无漏子(广寒宫主a和氏璧加更)第八零七章 男子汉第八四九章 品樱桃第三九九章 屏风后第八二六章 白雪词第四章 绣鞋儿第四六九章 满江红第二一零章 又上元第九二七章 正月里第一七八章 那杯茶第八八二章 剪征袍第七七五章 酒离骚第五一五章 新妇归第六六一章 凉州令第七七六章 归来兮第二五七章 留女住第七六二章 天雷引第四一零章 春帐暖第十四章 水漫声第七九七章 新生儿第六七二章 兴帝业第865章 想当然第四六零章 雨霖铃第六七五章 人心散第八零一章 送信物第五九四章 第一美第八九一章 长门哭第五二六章 出月子第二零四章 说凤阳第六一八章 王月久第七零八章 天在上第三六零章 执子手第二十五章 叨叨令第九十八章 意难平第四六四章 秋意浓第866章 媒难请第一七一章 桂顺楼第七六六章 心牵挂第七二四章 刀光寒第二六八章 五抬壶第三二五章 青奴儿第八五二章 有仙灵第四七三章 硬上弓第八一二章 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