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计税标准

梅瑜来到龙城之后,大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特务府的架子给搭了起来。

不只是他带的这些人,朔州节度府也派了几个人过来,狼牙关总兵府也派了几个人过来,共同协商处理税务问题。

税赋标准也定了出来。

什一之税。

而且是双向收税。

不管是交易出去的还是交易进来的,都要缴纳那什一之税。

这是朝廷给出来的标准,虽然朔州和狼牙关都希望能够将税减少一些,可是这方面梅瑜不能够做出减免。

底线就是这样,必须要这么交。

什一之税,听起来是很重的税,可是在实际的操作里面,并不是那么的重。

因为这是以物易物。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朔州和狼牙关都同意了什一之税的标准,但是在如何计算货物价值方面,有不同的看法。

朔州提出来的标准就是——出关的货物,比如那些食盐、布匹、茶叶和铁器,因为这里并不是用银两来交易的,是以内地的价格为准来纳税。

而入关的牛羊马匹,并不是以内地卖出的价格作为标准来纳税,而是按照在这里能够交易到的那些货物价格来计算。

这样一算,起算的标准就降低了很多。

把东西运过来,最大的成本是运输的成本,原本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在内地一两银子的东西,来这里换成牛羊之后,再运回内地贩卖,价值至少也得值上万两银子。

而那什一之税,却是按照那一两银子的双倍(卖出与购入双重征税)进行征税,实际上商家所出的税就很少了。

真的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计税,这个特务府就没有设立的必要——征来的税还不够开支这些官员及吏员的薪俸。

一年顶天了也就是几千两银子的税赋。

以这个标准收税,按照去年双边交易的总额,也就是一千两左右。

梅瑜当然没法答应。

他真的不怕这样的事情闹大,大不了谈不拢就回到京城去,他最希望这样了。

他提出来的标准是,这什一之税,要按照狼牙关的物价标准来计算。

狼牙关有几家商铺,会卖一些东西,因为运输困难,价格非常的高,大部分的士兵军饷都消费在这里了。

龙城的物资基本上都是免费发放的,没有形成物价系统,所以只能按照狼牙关的标准来执行。

可是按照这样的标准,那些物资的价格一下子就要提升几十倍,税收自然相应的也要提升几十倍。

因为戎突人的牛羊马匹也是换取这些物品,所以也按照这个物价标准来征税。

按照去年的交易总量,以这样的标准来计算的话,双方一年的进出交易总量,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万两。

那就等于需要交纳五六万两的商税。

而今年丝路商行和沙鲁进行的那一次大交易,牛羊数以十万计算,一笔交易就需要交纳几万两银子的商税。

现在商路正式开放,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商队都可以进行交易,交易量还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个特务府收到的商税就会更多。

这才是朝廷在这里设立关卡的动力。

要是几千两银子的商税,他们根本就懒得看一眼——因为扣除掉官吏的薪俸,不只是国库收不到钱,还要倒贴钱出来。

可是梅瑜提出来的标准,朔州和狼牙关的代表也没有办法接受。

一年少几万两银子的收入,谁愿意呢?

朔州那边派来的人就直接说梅瑜的这种提法是竭泽而渔,那些商行做这样的生意,明面上虽然是有几十倍的暴利,可是路上消耗掉的人工以及粮食成本,也非常的高昂,真正能够赚到的并不多。

收这么重的税,会让很多商行无利可图,最终交易只能名存实亡。

但是梅瑜则认为按照朔州这边提出来的计税方式,朝廷没有收入,还要补贴多出来的官吏薪俸,这特务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就是在为这个问题争执。

在后面,他们也都有让步。

朔州那边提出了以雁城的物价为计税标准,因为那才是边关之外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内地城池,不管是盐铁布茶还是牛羊马匹都有价格可算。

雁城最靠近边关,那里的物价比内地自然也要高上很多,但是和朔州的物价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那种差距,比它和京城物价的差距还要大。

可是梅瑜认为雁城不属于边关,离这边距离太远,不能够按照那里的标准来征收边关的税,最起码,也得按照朔州的物价标准来计税。

朔州物价虽然比狼牙关要低一半,可是能够以这个标准来计算,梅瑜觉得也可以向朝廷交待了。

双方在这里僵持住了,争吵了很久,都没有争吵出一个结果来。

最后,还是方浩出面给梅瑜做了思想工作,让他接受以雁城的物价作为征税标准。

“这样僵持下去,没有任何的好处,”方浩对梅瑜说道,“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我们自己也有商行要介入进来,这一条商路是由他们把持的,如果不能让他们满意,我们的商行也别想在这条商路上行走,损失反而更大。”

“可是以雁城作为标准,我们就会损失很多的商税收入。”梅瑜说道。

“不以它作为标准,那就会没有商税收入,这条商路就没有办法开通,这是我们的商行,没有办法在这条商路上行走。”

方浩对梅瑜说道。

“他们敢造反吗?”梅瑜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们用不着造反,只要派人装扮成土匪,将商队的东西抢光就可以了,你能怎样?哪怕你知道是他们做的,没有证据,你能拿他们怎样?”方浩反问。

梅瑜哑在了那里。

方浩又说道:“而且,你一定要有朔州的物价作为计税标准,那就没有办法了吗?以上官云对朔州的控制之严,他立刻将那些物资价格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比雁城的更低,你又能怎么样?”

“这怎么可能?”梅瑜瞠目结舌,说道,“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他有那么多钱赔吗?他怎么可能为了那一点商税来做这样的事情?”

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四十一章 消失的巡逻队第四十一章 巨大的机会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七十章 女仆(二)第一二九章 陆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欺骗了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六十三章 准备离京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五十九章 郑侯爷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五章 朝廷的想法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七十九章 与有荣焉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问题第一百四十七章 编故事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九十章 火药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一百四十章 血勇之气第三十五章 生路(四)第三十七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二章 慧眼识人裘伯贤第一二八章 发动战争第一百章 东进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一一三章 三辞三让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七十八章 撤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军压境第一零四章 恐惧的感觉第一二七章 恩荫制第二十四章 崩溃第四十九章 得罪的人太多了第九十六章 这就是战争第十四章 夜谈(四)第四十五章 探望公主第一一八章 人口换技术第一百一十六章 意外的提拔第七章 选择技能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一三八章 南行的震撼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二十四章 崩溃第一四二章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四十四章 堵门第一百六十章 战争打响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十章 洞房之夜(二)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二十九章 坐以待毙第一二五章 永初二年第三十七章 小看了方浩第五十五章 铁匠第十九章 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七十三章 请功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十二章第一一二章 怀孕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十六章 训练(一)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一百一十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十四章 夜谈(四)第十三章 世界物产图鉴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一三八章 攻上城头第一六一章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九十五章 双赢的合作第九十二章 种地小能手第四十六章 创造与发现第十七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粮食种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界线第四章 犯了错误的人第一百零二章 储位之争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二十二章 齐重的新东家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军队第一三一章 新鲜的玩意第四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章 东进第八十一章 仪式感很重要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一二四章 海路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七十章 郁闷的沙鲁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一二八章 难以选择第九章 三个名额
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四十一章 消失的巡逻队第四十一章 巨大的机会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七十章 女仆(二)第一二九章 陆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欺骗了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六十三章 准备离京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五十九章 郑侯爷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五章 朝廷的想法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七十九章 与有荣焉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问题第一百四十七章 编故事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九十章 火药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一百四十章 血勇之气第三十五章 生路(四)第三十七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二章 慧眼识人裘伯贤第一二八章 发动战争第一百章 东进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一一三章 三辞三让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七十八章 撤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军压境第一零四章 恐惧的感觉第一二七章 恩荫制第二十四章 崩溃第四十九章 得罪的人太多了第九十六章 这就是战争第十四章 夜谈(四)第四十五章 探望公主第一一八章 人口换技术第一百一十六章 意外的提拔第七章 选择技能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一三八章 南行的震撼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二十四章 崩溃第一四二章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四十四章 堵门第一百六十章 战争打响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十章 洞房之夜(二)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二十九章 坐以待毙第一二五章 永初二年第三十七章 小看了方浩第五十五章 铁匠第十九章 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七十三章 请功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十二章第一一二章 怀孕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十六章 训练(一)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一百一十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十四章 夜谈(四)第十三章 世界物产图鉴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一三八章 攻上城头第一六一章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八十四章 学习种地(中秋节快乐,求打赏,求订阅)第九十五章 双赢的合作第九十二章 种地小能手第四十六章 创造与发现第十七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粮食种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界线第四章 犯了错误的人第一百零二章 储位之争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二十二章 齐重的新东家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军队第一三一章 新鲜的玩意第四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章 东进第八十一章 仪式感很重要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一二四章 海路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七十章 郁闷的沙鲁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一二八章 难以选择第九章 三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