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匹夫,不识抬举之甚!”
王钟从程府出来之后,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去了他得意门生裘伯贤的府上。
对着裘伯贤说起拜访程楚客的事情之时,还是忍不住心头气愤,对着裘伯贤说出了这样的话。
“他们这些丘八,就只想着自己的蝇头小利,一点都不顾虑军国大事,实属可恨!”
裘伯贤也愤愤不平的说道。
尧国读书人看不起当兵的,这已经是传统了,总觉得那些人都是粗鲁匹夫。
“上官云是这样,铁默笙是这样,程楚客也是这样!”王钟道,“边关那两个如此想,还可以理解,不想权力受限。可是程楚客,他人就在京城,不是边关将领,为何也要如此推诿?”
“他们当兵的,终究和我们不是一条心,”裘伯贤长叹着说道,“我们还是要在军队中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行,要不然,接下来要是对方有什么动作,我们就没有反制之道。”
他们最担心的不是边关的地方割据,只要不造反,割据那两个苦寒之地,对朝廷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最担心的还是尤登阁那一边的朝中势力和郑绪那一边的军中势力相勾结,试图换储。
太子这些年一直受到冷落,王大学士这一系也到去年尤登阁丁忧之后才上位,虽然很是提拔了一批自己人上位,可毕竟是新兴势力,还没有办法和那些老牌势力相比。
郑绪在几年前那场战争中立下的战功,比现在边关的那两个节度是还要大,也就是因为立的功劳太大了,又属于外戚,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把他调了回来,封为列侯,在京城养老闲置。
可是他手下亲信将领中,也颇有几个总兵已经禁军将领的存在。
现在他虽然没有兵权,不过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在关键时刻,也能调动一部分兵马。
禁军的镇东将军,当年就是郑绪的属下。
而尤登阁这一派,虽然因为尤登阁丁忧回家,势力大减,但是在部院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十几年经营起来的势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被拔掉。
双方现在为了换储之事勾结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
“我们还是被打压得太狠了,这十几年来,都在蛰伏,没有自己的人马。”
王钟也叹息了一声,说道:“要不是伯贤你慧眼识人,看中了那个方家少年,让他入伍从军,我们在军队里面真的一点力量都没有。”
说起方浩,裘伯贤精神一振,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
“那个方家少年,一开始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山野小村的侠义之士,看见别人溺水,不顾自己的安危就去救人,还没想到他是那等的奇才,后来看他诗文绝佳,本来还想着让他读书科考,只是因为他为生活所困,做了小吏,才不得不让他从军。没想到他到了边关之后,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够立下那样的功劳,我也意外得很。”
推举方浩入伍确实是他的得意之笔,现在她在京城已经有了慧眼识人之名。
方浩在齐云山马场之事后,裘伯贤慧眼识英才的故事就被人传了开来,就有了这样的名声。
等到戎突人围城,方浩以数千骑兵击败对方十万来犯之敌,斩首数万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整座城市都沸腾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数年前的那一场战争,给尧国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死在敌人手上的军民,都有数百万之多,这是很多尧国人心里的耻辱。
现在这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立刻让方浩成为了民族英雄,成为了边关的守护之神。
在这个消息传来之前,朝廷还在为齐云山马场之事扯皮。
有的人攻击朔州节度使擅起边衅,贪一时之功,坏千秋基业。虽然暂时获得了胜利,但是给边关的那些将领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做出了极其危险的示范,这种事情不应该奖励,应该要进行严惩。
比较极端的,还号召要罢免上官云和卢伦英的职务,至于这件事情具体的执行者方浩,则应该拿他下狱,最好是斩首,传首三边,让那些边关将领知道戒惧。
就算是王大学士的阵营里面,也有将这件事情论为擅起边衅的,不过他们攻击的是指挥筹划这件事情的上官云。
方浩只是奉命执行,而且获得了成功,当然不应该问罪。
这样的将才,还是要赏的,有这样的人镇守边关,会让大家安心很多。
虽然主体的基调是要论功行赏,可是那样的声音多了,让他们论功行赏也受到了很大的阻挠。
王大学士这一派自然是希望将先锋卫升格为军镇,方浩这样的功劳也够了。
可是很多人都反对,认为这样的事情,要是受到这么重的奖赏,会让边关很多卫将都蠢蠢欲动,为了功劳擅自发动战争,影响到边关的安危。
另一方力量则是提议让方浩成为狼牙关的副将,给他一个正四品壮武将军的军衔,行副总兵之权。
这一点遭到了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强烈反对。
——这不就是拱火让方浩和卢伦英不和吗?
正副总兵之间,涉及到权力的争夺,哪里会有一团和气的?
卢伦英可是他们有希望争取过来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让他感觉到威胁的事情来?
宁可让方浩继续当先锋卫的卫将,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直到龙城大捷的消息传过来,王大学士这一派才有了底气。
在大草原上以一座孤城抗住十万大军的围攻,杀退敌人,斩首数万,这是前所未有之大捷。这样的功劳,让龙城升格为军镇,绰绰有余。
整座京城都沸腾了,这样的胜仗极为提气,让那些反对方浩的人也无话可说了。
那些攻击方浩擅起边衅的人,也停止了攻击——他们的理由是方浩做出那样的事情,会引起戎突人的攻击,爆发更大的战争,给边关带来重大的损失。
事实上,更大的战争是爆发了,但是没有给边关带来重大的损失,却让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胜利。
方浩用这一场重大的胜利来证明了自己。
这才有了朝廷传旨宣诏方浩进京之事。
“是人才,到哪里都埋没不了。”
对于这件事情,王钟也非常的欣慰。
他们在军队里面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小了,最强大的一支,还是方浩这个小小的卫将。
现在方浩能够取得那样的成绩,很快就要升级为总兵,重要性大大提升,对他们也有着一定的好处。
他感慨的说道:“这种文武双全的人,幸亏是我们自己的人,要不然……那就留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