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十一章 池派

bookmark

在尤登阁离开京城之后,没过几天,池旭就上表请提拔两个尤派的官员进入国子监,负责学校在京城所属各县推广的事宜,给他们定下的目标是每个县必须要有一座学校。

他也开始频繁的接见尤派的官员,在不久之后,提出了一个详细的教育推广大纲——从明年开始,所有的省城和州城,都应该设有学校,使用国子监编出来的教材。

学校的建设支出,由当地财政负责。

而在老师方面,国子监会在大纲获得朝廷批准之后,在每一个省城和州城派出教谕,先期培养一些教师出来。

因为教学只是从第一年级开始,而一年级的知识相当的简单,那只是相对于五六岁的小孩子制定出来的教材,一个头脑正常的成年人学习那样的知识很容易。

整个小学的知识都不是很复杂,那些成年人的老师有足够的时间,一边教学,一边学习知识。

如果碰上搞不懂的,国子监派出去的教谕也能够给他们正确的指导。

国子监可是天下读书人精英荟萃之地,他们学习那些课本的时候,又可以互相启发,已经能够正确的掌握小学教本上的知识。

能够派出去做教谕的,也都是将那些教材吃得很透的人才——至少小学的教材没有太大的问题,中学教材有一定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有6年的时间用来摸索那些知识,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很困难。

派出去的教谕,那都是有品阶的官职。

朝廷的制度,本来是当了官的人就不能够下场科考,可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去做教谕,池旭联合了尤派的一些官员联名上书,提议朝廷可以特许当教谕的官员有资格参加科考。

这是特事特办,可以说是教育上面的一个改革。

这个提议也得到了正统皇帝的同意。

这一点倒是没有多少人反对——这可是给那些当教谕的文官谋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反对,那势必引起天下所有教谕以及有志于做教谕者的反对,那就等于是找死。

这个提议得到推行,让池旭很是激动。

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快的将学校教育推广到全国。

在人才的储备上,朝廷这边还是比方浩当初在关外搞这个的时候有优势得多。

国子监就不说了,还有那么多的州学县学,所以很快的又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教师。

而方浩在关外推行教育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文盲,找出一些识字的人来当教师,是一个奢望。

如果不是他,当时在国子监拐带了一百多个太学生过去,教育就没有办法在关外推行起来。

这一点,尧国这边没有那样的问题,几十万秀才和童生的队伍,很快就可以转换成为教师。

他们欠缺的就是物资,没有那么充足的财力吸引那些人去做教师,人才的储备并不缺乏。

这一个提案的达成,也标志着池旭和尤登阁一派走到了一起,和王大学士那一派,进行了彻底的割裂,形成了一个新的权力体系,池派。

而正统皇帝是乐意见到这种事情发生的。

因为正统皇帝也不希望王大学士那一派一家独大,他担心那样自己就会成为王大学士的傀儡。

尤登阁那一派以前对他做过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他虽然都还记得很清楚,但是现在他没有追究的想法。

因为尤登阁都已经离开了京城,而现在成为这一派官员首领的,是他当太子的时候就支持他的池旭,他一点都不怀疑池旭对他的忠诚度。

——如果池旭真的有不忠之心,就用不着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和整个文人体系为敌,推行新的教育方式。

这一点上,他非常的欣赏池旭。

只不过池旭这种选择和尤登阁那一派的官员合流,让王大学士很是失望,那一派的官员也对池旭非常的不满,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叛徒。

原本想要和王大学士作出切割的梅翰林倒是选择了继续和王大学士站在一起。

梅翰林现在入阁无望,只能够继续当他的御史中丞。

没有将池旭给扳倒,他也只能够接受现实,退回去老老实实的做人。

以前梅瑜就向他说过多次,要求调回内地,那个时候他正忙着入阁,没有时间运作此事。

现在入阁无望,就开始运作这件事情了。

这件事情他求助了王大学士,一开始的想法就是将梅瑜给调到南方一个省的转运司作转运使,因为那时候正好有一个转运使年纪太老,要退下来了。

转运使掌握着一省之税赋,在尧国开国之初,等于是一省最高长官,拥有着很大的权力,后来各省置布政司,以布政使为一高官官,又设巡抚、按察使等职,将权力分得很开,转运司也就慢慢的变成了只管理税赋运转事务的部门。

不过这个职务的品阶还是很高,正三品的品阶。

梅瑜如果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坐上一任官,接下来不管是升任布政使还是调回京城做六部长官,都有那样的资格了。

这几个月时间里,因为梅翰林想要入阁,他为儿子谋福利影响到他的清誉,就没有正式的运作这件事情。

可是现在入阁受阻,至少几年时间之内他没有机会进入到内阁,那就顾不得那些了,请求王大学士将他儿子给调过去。

调到南方,哪怕是遇上方浩起兵造反,至少在南方也能够安全一点。

王大学士早就答应过他的,现在他提出这样的请求,当然没有拒绝。

在内阁提出这件事情之后,很快就通过了这个决议,然后派人发出调令。

跟着调令一起过去的,还有一个新的特使。

这个特使名叫令狐策,是尤登阁一派的人,现在已经是池旭那一派的官员了。

出发之前,池旭就交代令狐策,注意收集关外最新的教育以及科技动态,及时的回馈到京城。

他们发出调令的时候已经到了八月底,等到在碧落城的梅瑜接到这个调令,已经到了九月底。

这还是道路变得更近更好走的缘故,要不然,能够在过年之前收到调令,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二十八章 系统升级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六十八章 送别第一四三章 特大煤矿第五十二章 舆论第十六章 夜谈(六)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欺骗了第三十四章 生路(三)第五十四章 负责交易的人第十六章 闺房密语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队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三十三章 少年英雄第九十章 事情败露第一一二章 祥瑞纷呈第五十章 威胁第二十二章 将门子弟第十六章 夜谈(六)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三章 请辞第二十五章 刺杀第三章 关外驻地第二十七章 汇合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一百三十三章 谋夺马场(三)第一五五章 人口要求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二章 升级武士第九章 三个名额第五十七章 屏风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六十五章 太子的好感第一一七章 大汉日报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十八章 诗人方浩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七十八章 好东西要留下来第一一六章 国策第六十二章 赠词第四十四章 堵门第一六一章第五十七章 陪我的大雕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六十一章 池派第五十二章 舆论第九十九章 各有心思第六十五章 工人阶级第十三章 温棚技术第五十七章 陪我的大雕第六十二章 陈师爷的欣赏第一六六章第八十七章 畏缩第二十章 问询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十六章 学校第二十二章 将门子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对战争的态度第十一章 伤残士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五十六章 山贼的老巢第一百四十七章 编故事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二十一章 寒碜的教育体系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七十二章 女仆(四)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一百零六章 再抄一回诗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六十四章 人情冷暖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来意第七十三章 请功第六十三章 安排第十章 摊子越铺越大第十一章 洞房之夜(三)第七十章 洗澡第一三八章 南行的震撼第一百四十二章 击杀主将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战争状态第十三章 温棚技术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第二十四章 干柴烈火第一二二章 圣德书院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第七十二章 女仆(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六十四章 提条件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三十九章 御前会议第一三零章 出兵的想法第四十九章 算计第四章 待君归(光棍节,一定要快乐!)
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二十八章 系统升级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六十八章 送别第一四三章 特大煤矿第五十二章 舆论第十六章 夜谈(六)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欺骗了第三十四章 生路(三)第五十四章 负责交易的人第十六章 闺房密语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队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三十三章 少年英雄第九十章 事情败露第一一二章 祥瑞纷呈第五十章 威胁第二十二章 将门子弟第十六章 夜谈(六)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三章 请辞第二十五章 刺杀第三章 关外驻地第二十七章 汇合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一百三十三章 谋夺马场(三)第一五五章 人口要求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二章 升级武士第九章 三个名额第五十七章 屏风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六十五章 太子的好感第一一七章 大汉日报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十八章 诗人方浩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六十四章 明眼辨忠奸第七十八章 好东西要留下来第一一六章 国策第六十二章 赠词第四十四章 堵门第一六一章第五十七章 陪我的大雕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六十一章 池派第五十二章 舆论第九十九章 各有心思第六十五章 工人阶级第十三章 温棚技术第五十七章 陪我的大雕第六十二章 陈师爷的欣赏第一六六章第八十七章 畏缩第二十章 问询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十六章 学校第二十二章 将门子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对战争的态度第十一章 伤残士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五十六章 山贼的老巢第一百四十七章 编故事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二十一章 寒碜的教育体系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七十二章 女仆(四)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一百零六章 再抄一回诗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六十四章 人情冷暖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来意第七十三章 请功第六十三章 安排第十章 摊子越铺越大第十一章 洞房之夜(三)第七十章 洗澡第一三八章 南行的震撼第一百四十二章 击杀主将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战争状态第十三章 温棚技术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第二十四章 干柴烈火第一二二章 圣德书院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第七十二章 女仆(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夺马场(六)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六十四章 提条件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三十九章 御前会议第一三零章 出兵的想法第四十九章 算计第四章 待君归(光棍节,一定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