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一)

bookmark

“史司禁!”

副将从帐外闯了进来,火急火燎地说道,“存司禁离开了大营,前往中书省了!”

“他这时候离开做什么?”史修慎慌忙站起身,“他走了几时了?”

“不算太久,估摸着也就三刻。”

“突然出现此等变故,不可不防……”史修慎忧心着,继续说道,“你牵马来,我这便调起一队精锐,前往寝殿大门,商议更番之事!”

“宿卫的兵不知我等目的,真肯与您相调?”

史修慎道:“这个我早已想到。前日本该轮到本官值夜,但我告假未去,叫另一部的人马顶替上了。如今正可以此为辞,与其调换,哪有不从之理?”

副将不禁赞叹:“司禁高瞻远瞩,竟能料人之先,属下佩服!”

二人遂一同出营,从马厩内选了两匹健马,临时点起三十余人的精兵,皆令披甲上马,携弓挎剑,做足了厮杀的准备,便急急驰往禁中。

史修慎掌管的北大营是离着皇帝寝宫最远的,他们自觉走了很长时间,却还未看见宫门的围墙,这让众人心中平添了一丝紧张,都开始把眼睛放向四处,试图从黑夜中认清道路,以防走岔。

“火!”

不知是谁突然喊了这一声,把史修慎一惊,他用力勒住马匹,那马却疼得长嘶起来。他一边安抚着马,一边朝前看去,见东掖门上果然起了火势,火光随着冷风飘动,烧得天色血红。

“逆谋已发!”副将拔剑喝道,“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叛军已逼近寝宫,速去救护皇上!”

“如今禁中混乱,我等无令擅入,若不为宿卫所识,误以为叛军同党,岂不要自相残杀?”众人控辔迟疑。

副将急得面皮通红,大喝道:“既要平叛,便顾不上那么多了!撞入大殿,见反抗之人杀了便是!”

“不可如此莽撞!”史修慎按住了副将的肩膀,怒目而视,扯破嗓子喊了一声,“我就问你一句,敌军有几队人马?人数是多少?从哪几道门进去的?这些咱们统统不知道,要还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人,不与友军配合,叛乱还怎么平息!”

副将亦不知如何应对,沉默了片刻,便皱着眉哀叹道:“现在是危急关头,宿卫肯定不敢放我们进宫了,如若不去撞门强闯,还能有什么办法!史司禁,您倒是给个主意!”

史修慎不假思索,应声说道:“这样,你先回营内调援兵过来。我与弟兄们舍下此处,直奔东掖门去。那里毕竟已被攻破,宫门必然洞开,倒可趁乱摸进去,前后夹击,也能避免和友军正面接触。”

副将迅速地点了点头,快马加鞭,沿着原路回大营去了;史修慎则一挥手,向着众人吩咐一声:“我们去!”随后匆匆开拔了。

“嗯,对!他妈的,快点儿!把这东西取下来!”

自远处望去,张田仿佛站在一片火海里面,缭绕的烟雾几乎迷住了他的眼睛,逼得他不停咳嗽。几个士兵正受着他的吩咐,架起木梯子,躲着飞来的箭矢,把一块大木匾从偏殿上摘了下来,摔在地上。

“扔进火中!”

他又严厉地吩咐了一句,兵丁们只好把那块牌匾搬向前去,扔进了大火当中,一阵噼啪作响,便已焚烧殆尽——那里还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桌椅柜子等等木质用物,以及明黄色的布帛丝绸,一切可供燃烧的东西全部付之一炬了,在他们面前形成的,是一堵天然的火墙。

双方军士因而依托着这道火墙,互相施放着箭矢,谁也不敢前进一步,就这样僵持了许久。

“对方还有多少人马?!”张田观望着前方形势,对身旁的心腹说道。

“将军,我方才到高处看了,东宫的兵都到了,约有百余人。”

“这么下去绝不是办法!”另一人力劝道,“我等人手甚寡,而奉相犹在袖手旁观,不肯发一兵一卒来助。这么僵持下去,等敌人大军一聚,你我将死无葬身之地!敌军尚不知我人数多少,应趁其进退不定之时,扑灭火势,大举进攻,只要进入寝宫,劫持皇上,万事便可迎刃而解!”

张田听罢,仿佛涨了十分的信心,大踏步向前迈去,就要号召众人径前厮杀。谁知一枝冷箭从火墙中钻了出来,擦着他的面颊飞了出去,登时把他吓得僵立不动,甚至不敢将双脚移动一寸。

“算了,算了,”张田退后几步,连连摇头,“敌军声势浩大,难以抵抗,不如且在此相拒。诸位耐心一些,钮公的援兵应该马上就到了。”

张田安坐在石墩之上,高声指挥,希冀局势就这样稳定下来,自己好高枕无忧。不想火势逐渐变小,数名叛军也被官兵射杀,心中愈发恐惧。他腾时站起身来,正欲令人将木梯子也烧了去,却听见身背后杀声已起。

他彷徨四顾,见史修慎忽然出现在东掖门前,骑着高头大马,一双深邃的眼睛在黑夜中炯炯发亮,直射光芒,令人畏惧。

“杀反贼!杀反贼!”一声声巨喊之下,史修慎率领的精兵冲入宫内,与叛军接战厮杀;张田仓皇上马,还未来得及调度,部下叛军便已溃散下来,一来一往,乱成一团,不成阵势,瞬间土崩瓦解。

而对面的官兵听见友军已到,反贼已败,纷纷踏火而进,见着敌人就杀,争抢军功。张田见大势已去,慌忙把身子伏在马上,狠狠地打了一鞭,就朝着门外奔窜;史修慎看得仔细,急忙将马鞭一挥,指使军马去堵。

众兵丁领会其意,飞似的追了出去。张田出了寝宫,奋力跑出了一段路,身旁犹然冷箭乱飞,他又慌又急,竟然从马上坠了下来;禁军一齐赶到,各抢军功,片刻就将他碎尸万段,只把脑袋留着,回军交还给了史修慎。

史修慎命人包了脑袋,赶忙与众兵扑灭了大火,可惜一座偏殿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下残垣断壁了。

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一)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三)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二)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四)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五)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六)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五)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六)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二)第九章 瞒情、谋符(三)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五)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二)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二)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五)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二)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五)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四)第七章 裁吏、疑铳(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三)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五)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四)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二)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三)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六)第六章 名归、饬法(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六)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三)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五)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一)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四)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六)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二)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六)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三)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五)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五)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五)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二)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二)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二)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三)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六)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六)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二)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三)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四)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五)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一)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一)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四)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一)第三章 兴业、叛主(三)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二)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一)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五)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七)第七章 裁吏、疑铳(一)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五)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三)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二)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二)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