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扩大沙俄内部矛盾

吴绍霆把自己的想法又跟蔡锷一起分享了一下,蔡锷这才对吴绍霆的良苦用心有了更多的明白。蔡锷每次跟吴绍霆交流之后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对此蔡锷很是满意。

“对了,你这次从东北回来,收获怎么样啊?”吴绍霆差点忘了蔡锷这次到东北可是有大任务的,而且沙俄的情况也是吴绍霆目前关心的一个重点之一了。

“我已经跟克伦斯基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了,我们主要向沙俄提供军火支持,而沙俄则在政策资源对我们实行优惠。不过在与克伦斯基个人的合作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蔡锷当然知道吴绍霆注重的不是眼前的在沙俄内乱过程中的一点生意的收入,更多的是在以后与整个沙俄政府的合作,所以吴绍霆更为关心的当然是与克伦斯基之间的合作了,所以很主动的将侧重点放在了克伦斯基的身。

“有什么麻烦?”吴绍霆皱着眉头,要是跟克伦斯基合作不顺利的话,那其实支持沙俄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了。可是吴绍霆很奇怪,这次合作无疑于是对克伦斯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沙俄政坛崭露头角,怎么还会有不顺利呢?

“克伦斯基,似乎是一个很注重沙俄利益的一个人,要想和这样的一个人合作,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从跟克伦斯基的私下交流来看,蔡锷确定克伦斯基是一个真正爱国的人,无论在蔡锷如何的诱惑之下,克伦斯基始终都没有任何要出卖沙俄主权的意思,这样的一个人,以后要是中国跟沙俄真正的保持合作的情况下,那很有可能在利益的分配过程中发生很多麻烦的,蔡锷不得不担心。

不过有一点他跟克伦斯基倒是很像,就是把国家的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说的是我们要在沙俄建立一个亲华的政府,没有说要让沙俄成为我们的殖民地啊,沙俄北极熊,是我们能够消化的了吗?”吴绍霆没好气的说道,这个蔡锷的胃口现在是还真是越来越大了。

要知道,先不说沙俄偏居亚欧大陆的北边,而且面积那么大,中国是不可能有那个能力彻底把沙俄给征服的,而且吴绍霆的决策已经不再是发展中国的殖民地了,而是不断扩大中国在亚洲影响力,从而依托整个亚洲的力量更好的走向世界。

“可是,这样怎么能更好的保障在这之后我们的权益呢,总不能我们帮沙皇政府重新取得了国家的政权,可是到最后克伦斯基却一点情都不领,我们不是白费心机了吗?”蔡锷有点糊涂了。

为了能更好的跟克伦斯基谈判,蔡锷学习了不少外交方面的东西呢,知道在外交方面,国家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他所有的考虑都是出于祖国的国家利益考虑,应该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能发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大的好处,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在沙俄攫取更多的利益,一个强大的沙俄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应该这么说一个强大的而且在国际重大事情能支持我们的沙俄对我们来说没有害处!”吴绍霆很自信的说到。

吴绍霆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沙俄是不可能被中国征服的,既然不能征服,那就跟沙俄成为盟,这样一来中国至少能够保证,跟沙俄不会成为敌人了。

克伦斯基这么热爱沙俄,只要中国能给沙俄带来实际的利益,那跟克伦斯基之间的合作自然是会变得更加顺畅了。

“可是,目前沙俄国内的情况对沙皇来说并不是十分明朗的,甚至可以说沙皇压根不占优势,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的攻势很猛,而沙皇政府的士兵,在一战前线刚结束战争已经是疲惫不堪了,一回到沙俄境内,又是紧张的应战,战斗力自然不行,可是苏维埃政府打得是为了捍卫工人农民的利益,虽然在装备要比沙皇政府差点,可是士气要比沙皇政府要强很多,我们如果只是提供军火支持的话,这样会使整个周期拉长,而且我们的胜算也不是很大!”

蔡锷为了能更好的跟沙俄合作,对沙俄的局势早就是很了解了,一直就想着怎样用最简便的方式才能迅速的扩大中国在沙俄利益。

“呵呵……放心,沙俄目前势力最大的还是那些贵族们,农民和工人暂时还没有那些实力能撼动贵族的统治的,只要农奴制的庄园给农奴们稍微一点权益,很快战争就结束的,目前沙皇政府的弱势就是在于他们不愿意满足农奴和工人的要求,只要沙皇慢慢能够稍微退步一下,苏维埃政府就会不攻自破的!”吴绍霆对沙俄目前的局势的看法不是仅仅从简单的双方势力的对比来看的,而是从沙俄动乱根本来看的。

任何动乱都是阶级矛盾的爆发,只要阶级矛盾缓和了,任何动乱就会很结束的。

当然虽然嘴是这么说,事情远远没有那么,任何一个阶级都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即得的利益的,所以沙俄的战争也是不可能这么快就会结束的。

“目前你要做的就是要跟克伦斯基达成主要的合作协议,最好是有条款的,如果仅仅是口头协议的话,我担心到克伦斯基真正掌权的时候,会有很多麻烦,有了类似条款的协议,克伦斯基也会有所顾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至少不会竹篮打水!”吴绍霆嘱咐到。

“好,我回到东北就会跟克伦斯基进行第二次谈判的!”蔡锷也觉得次,要不是李娜那个杀手半路杀了去来,不然事情也不会这么仓促的就结束了。

“对了,你这次回去,我派王长龄跟你一起过去,主要负责那边的军火等贸易,还有亚欧空军大陆桥沙俄境内的建设,虽然沙俄还在内战,不过你要协商好,亚欧空中大陆桥在沙俄境内建设,务必在战争的范围之外,就算是战场已经划立出来了,也要在你的撮合下,划分中中立区来,不能耽误了亚欧空中大陆桥的建设,目前欧洲等地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了,不能因为沙俄一个地方耽误了整个大陆桥的正式营运,这样一来我们光是维护的成本就要多出了很多!”吴绍霆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到。

“好,那我们需要动用的我们的北方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吗?”蔡锷有点担心的说道,毕竟在战区,用的是军事力量说话的。

“如果有这个必要,你们自行选择!”吴绍霆给了蔡锷最大的主动权!

蔡锷得到了吴绍霆的允诺,很兴奋的走了。

一战的主战场,欧洲战场,胜负已经开始慢慢分晓了。协约国的战斗力不断变强,主要是美国大量的军火贸易,给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而同盟国虽然军火也在中国得到了大量的支持,可是为了使人民能对战争保持必胜的信心,同盟国主要的财力还是放在了购买中国的日用品面了。

中国也为了能更多的占领欧洲市场,所以主要以日用品等非武器类的贸易为主,同盟国的军事力量基本都变成了自给,一时间同盟国在战场很是吃亏,而协约国则是趁胜追击,进一步扩大了在欧洲战场的优势了。

中国则是扮演着穿梭在欧洲战场中的中立者的身份,穿梭在整个欧洲市场,一方面配合着国际红十字会进行一些人道主义救援,这样一来中国的国际形象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在欧洲甚至变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只要你说是亚洲人,欧洲人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用英语表达一番诚意。虽然只是简单的英语,但是表达了,欧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感谢,只要是受到了不人道的待遇,欧洲人民甚至不会直接找政府求助,而是直接找到亚欧空中大陆桥在当地的办事处,因为那里也是国际红十字会的救助站,只要找到中国人,就像找到帝一样绝对的安全!

另一方面,中国在欧洲市场大量的日用品倾销,虽然这是欧洲市场最缺的东西,甚至比子弹还要稀有,可是中国并没有以此来抬高物价,而是以正常的价格卖给欧洲人,欧洲人对此很是感激,因为中国人让他们吃饱了饭!

当地一些贵族,虽然支持战争,但是也看到了战争随时可能会结束,都想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资本在战后能够迅速膨胀起来,可是他们都是身处战争之中,如果自己投资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因为一场战争,所有的东西都会付诸东流。

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中国合作,而中国方面当然也是很愿意的,因为这些贵族都是在欧洲世代经营的,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真实的欧洲的状况,有了他们的加入,中国在欧洲市场的生意自然是越来越顺畅了。

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中国的海外贸易公司并不是急于投资经营,而是找到当地的贵族直接合作。在资本社会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层建筑,所以这些欧洲贵族跟当地的政府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了他们的帮助,当然他们也是帮助自己,当地政府都能在政策等给予了中国的贸易公司很大的帮助。

很快,在欧洲市场中国大大小小的贸易公司像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了,当然他们幕后都是一个老板,中华民国政府!

欧洲统一化的市场建立,对中国国内的生产刺激更大了,尤其是南亚殖民地的第一产业更是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有些殖民地地区甚至发展已经超过了很多大陆地区的小城镇,这样殖民地地区的人民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生活在中国的殖民地,而是中国真正意义的公民。

本来殖民地的暴x动是常有发生的,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的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了,对中国的归属感一下子强了好多,所谓的暴x乱几乎绝迹了。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主动跟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在政策给予了中国最大的优惠,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能够加大对南亚到马六甲海峡这一条商品运输通道的投入。

对于这种互利互惠的事情,中国x政府当然不会放弃了,南亚到马六甲海峡的商品运输通道在中国x政府的大力投资下,不但修建了宽阔的公路,还铺设了大量的铁路,疏通了航道,货物的运载量大增,商品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护,贸易繁荣更甚。

不过这些都只是政治的,中国需要做的是,政治贸易大国,所以还需要在政治取得更多的权益。

不过只有和平才能谈政治,所以中国只有在亚洲和平的情况下才能跟亚洲各国交换意见,首先在亚洲确立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

而亚洲目前还在内战的只有沙俄了,吴绍霆把压力都给了蔡锷。

蔡锷知道自己肩负国家荣誉,可是克伦斯基并没有帮助沙皇政府取得更大的胜利,目前沙俄的局势还是处在沙皇政府跟苏维埃政府相持的状态。

没有办法,蔡锷决定亲赴莫斯科,促战!

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23章 ,虎头蛇尾第673章 ,梧州战火第817章 ,海战开始第1201章 ,拜年第498章 ,势变第953章 ,毒气弹第860章 ,新的军备方向第1章 ,归国途中第1005章 ,特工行动第634章 ,重庆攻略第649章 ,离间第313章 ,英国人的阴谋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680章 ,扫清广西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30章 ,小恶作剧第1211章 ,震动第407章 ,会袁世凯第787章 ,空军基地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56章 ,张家大少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137章 ,无奈阵亡第389章 ,南征军内变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49章 ,翻译翻译第646章 ,大选之前第11章 ,整顿军务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1002章 ,蔡锷的反应第84章 ,张謇青睐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769章 ,北京大本营第976章 ,总攻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856章 ,信与证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697章 ,国防之愿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725章 ,蒋百里一谈第1030章 ,收网第991章 ,事露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513章 ,参谋会议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1011章 ,市场花园行动开幕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916章 ,被俘第172章 ,赵声的不满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1163章 ,软硬兼施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162章 ,不和谐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71章 ,商业同盟第305章 ,破袭战第1098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911章 ,蔡锷的想法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801章 ,制空权第764章 ,春夜第781章 ,安抚人心第298章 ,粤北开战第957章 ,一点五代战机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468章 ,消灭和扶持第1129章 ,内幕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11章 ,整顿军务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820章 ,胶州湾大陷阱第425章 ,返回广州第856章 ,信与证第503章 ,梁启超的拜访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638章 ,分割第236章 ,请出山第890章 ,布置第878章 ,一次报复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656章 ,夜谈第1146章 ,三股势力形成第1020章 ,列车炮第38章 ,偷听内幕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
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23章 ,虎头蛇尾第673章 ,梧州战火第817章 ,海战开始第1201章 ,拜年第498章 ,势变第953章 ,毒气弹第860章 ,新的军备方向第1章 ,归国途中第1005章 ,特工行动第634章 ,重庆攻略第649章 ,离间第313章 ,英国人的阴谋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680章 ,扫清广西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30章 ,小恶作剧第1211章 ,震动第407章 ,会袁世凯第787章 ,空军基地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56章 ,张家大少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137章 ,无奈阵亡第389章 ,南征军内变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49章 ,翻译翻译第646章 ,大选之前第11章 ,整顿军务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1002章 ,蔡锷的反应第84章 ,张謇青睐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769章 ,北京大本营第976章 ,总攻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856章 ,信与证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697章 ,国防之愿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725章 ,蒋百里一谈第1030章 ,收网第991章 ,事露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513章 ,参谋会议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1011章 ,市场花园行动开幕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916章 ,被俘第172章 ,赵声的不满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1163章 ,软硬兼施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162章 ,不和谐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71章 ,商业同盟第305章 ,破袭战第1098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911章 ,蔡锷的想法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801章 ,制空权第764章 ,春夜第781章 ,安抚人心第298章 ,粤北开战第957章 ,一点五代战机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468章 ,消灭和扶持第1129章 ,内幕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11章 ,整顿军务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820章 ,胶州湾大陷阱第425章 ,返回广州第856章 ,信与证第503章 ,梁启超的拜访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638章 ,分割第236章 ,请出山第890章 ,布置第878章 ,一次报复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656章 ,夜谈第1146章 ,三股势力形成第1020章 ,列车炮第38章 ,偷听内幕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