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强硬对日外交

吴绍霆继续说道:“冯老将军,您现在是北洋领袖,正是需要您以身作则起一个表率,之后中央政府才能按部就班的收拢地方兵权。冯老将军究竟是担心自己的地位还是担心中央政府的安危呢?既然南北诚心议和,自然要有诚心相交的态度。我吴绍霆答应冯老将军的事情绝不会食言,眼下只是希望冯老将军能以大中华利益为先。”

冯国璋犹豫片刻,北洋公党现在的声势全仰赖北方诸省那几个手握重兵的督军,兵权既是实权,这个道理他未尝不懂,可是眼下吴绍霆公然把这件事提出来了,如果自己不答应那当初为何还要议和?他咬了咬牙,眼下自己只能把希望压在联姻的亲事上。

“那好吧,老夫一定竭尽所能做好表率,支持吴执政完成三个集团军的整编。”他说道。

“冯老将军的大义,绍霆感激不尽。请冯老将军放心,在这三个集团军编制里面一定会保留冯老将军一脉的席位。”吴绍霆满意的笑道。

“呵呵,一切都由吴执政做主吧。”冯国璋嘴巴上虽然这么说着,心里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吴绍霆这年轻人还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他心里又渐渐明朗起来,反正日后冯吴一家亲,自然要共同保证权力地位的稳固。

得到冯国璋的首肯之后,吴绍霆立刻让国防部着手进行三个集团军的整编,同时也邀请冯国璋、徐世昌二位北洋宿老联系山东、直隶两省的督军和驻军将领,尽快说服他们促成军事整编的计划。当然,吴绍霆并非是把三省的所有军务都归纳在近畿铁道集团军序列,只不过会从各地抽调精锐部队组成,但还是会保留地方武装的编制。

依照吴绍霆的设想,编入有番号的集团军序列的部队都归属国防部直辖,而其他地方性质的武装力量将转化为卫队,也就是之前所预设的“共和国卫队”编制。一旦中央政府的实权逐渐稳固,他会进一步干涉共和国卫队的性质,将这支部队降级为预备役部队,即类似美国的国民警卫队。

近畿铁道集团军虽然是最近才开始筹备的军事整编行动,不过好在有吴绍霆之前草拟的《全国军务整编计划》做蓝本,国防部在接手此次整编任务之后也不算太麻烦。只需要优先将第六师团的番号和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地方部队的番号先一步转变,其他的建制工作则交给第六师团司令部逐一落实即可。

按照《全国军务整编计划》和唐继尧主持的各省军队番号修正工作,第六师团麾下的三个福建师和两个北洋军改编师将会获得共和国精英师的三个番号,暂定为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师。而江苏两个陆军师和原中央第九师以及淞沪驻军则整编为共和国精英师第十二、第十三师两个番号。山东三个师和两个混成旅整编为三个卫队师。

近畿铁道集团军全编制为:五个共和国精英师(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一个战略炮兵旅(一个重炮团、一个常规炮团、一个炮兵后勤团),一个空战混成旅(一个空艇中队、一个飞行中队、一个地勤团),两个充当预备役的卫队师(浙江、山东各一支),一个通讯团,一个铁道后勤团,一个骑兵混成团。

全编制总兵力为九万八千人,是中华民国目前最大的军事编制。

经过协商,吴绍霆暂时委任许崇智为代理总司令兼第九精英师师长,曹锟为总参谋长兼第十二精英师师长。另外第十精英师师长为孙本茂,副师长韩复榘;第十一精英师师长臧文志,副师长陈炯光,师部参谋长孙道仁;第十三精英师师长陈光远,副师长周荫人。

国防部的命令下达之后,许崇智即日着手开始整编,同时派遣代表赶赴江苏、山东两省协调统筹。山东督军靳云鹏并没有意识到近畿铁道集团军成立对自己的影响,反而认为这是自己渗入新国都的机会,再加上冯国璋、徐世昌等人积极策动,他自然而然殷勤配合。

虽然近畿铁道集团军是目前优先整编的部队,但是吴绍霆之前决定成立的南方第一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同样也要着手筹备。他知道北方势力复杂,所以只先从南方着手,委任陈炯明为代理南方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接到命令之日起立刻南下组建总司令部。

就在南北双方都在忙碌着筹备中央政府定都南京之事时,经过唐绍仪的努力游说和讨价还价,总算与之前五国银行团的成员达成协议,新生的中央政府不必承担之前的债务,但是日后中华民国的国债必须优先向五国银行团借贷。吴绍霆对这个条款不置可否,一战结束之后五国银行团就会因为利益矛盾而瓦解,而一战进行中时五国银行团也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本进行贷款,所以这项协议可以说是一纸空文罢了。

各国公使馆同样开始考虑南迁南京的事宜,虽然各国在天津都有根深蒂固的势力,但是南京距离上海不算太远,这一点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对于吴绍霆这位年轻的中国领袖,各国公使多少还是感到有些难以应付。吴绍霆的民族性和国家主权意识很显然要比袁世凯强许多,从五国银行团的态度上已经是管中窥豹。

除此之外,吴绍霆在针对英法俄日四国的外交立场,总让公使先生们认为缺乏热情。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吴绍霆还是会继承中华民国的国号,承认之前各国在华既有的利益。各国公使也只能得过且过,当务之急只要能稳定远东秩序就行。

倒是日本公使依旧念念不忘《二十一条》协议的事,就日置义个人而言,如果由他达成这次中日条约,一定能让自己成为大日本帝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外交家。在等待中国国内反日声音渐渐消弱之后,他再次让松本公久前往梧州面见吴绍霆。

吴绍霆可没有心思再跟日本人玩捉迷藏,他甚至没有接见松本公久,仅仅是指派顾维钧出面斥责了松本公久一番。

之前日本人还能提出三项帮助,如今五国银行团的债务已经取消,单方面贷款的事可以与美国谈,至于最后支持吴绍霆稳固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更是令人讥笑。以吴绍霆目前的声望和实力,可谓是正式大总统的不二人选,哪怕需要外国的承认,但缺少区区日本一国也无所谓。手里一点筹码都没有,居然还敢提出这样寒碜人的协议,究竟是日本人以为中国人没脑子,还是日置义自己没脑子?

不等松本公久说出新的条件来,顾维钧直接把协议书扔在了地上,毫不客气的将松本公久轰了出去。松本公久一肚子委屈,又恼又火,他今日本来带着新拟定的协议,不仅重新开出了更大的条件,在协议内容上也做了极大的让步,却没想到一见面就遭到这样的待遇。离开联合会馆之后,松本公久只能尽快把事情上报到公使馆。

顾维钧来到吴绍霆办公室,把刚才的事情前后交代了一番。

吴绍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从现在开始,我们没必要给日本人好脸色看。”

顾维钧说道:“不过我想日本肯定开出了新的条件,否则他们也不会傻乎乎再跑来跟我们谈,除非日本人真不把我们当回事。”

吴绍霆冷笑道:“还能有什么条件能让我答应签署这样的协议?不管怎么样,中国对日本的外交态度必须由弱转强。明天你安排一个新闻发布会,把日本人这份协议内容公诸于众,我要让全世界都看清楚日本的嘴脸,先是拉拢北洋政府,现在又讹诈我执政府。哪怕列强还想包庇日本都难了。”

顾维钧眼前一亮,哈哈笑道:“这可真是一手妙棋,之前英俄两国已经够恼火了,不过由于北洋政府最终没能达成这份协议,所以英俄两国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要看看这次日本又该如何解释,不仅要对西方列强解释,还要对我国解释。”

吴绍霆笑道:“没错。另外,刚刚收到北京的电报,赖因施公使已经在南下的途中,应该大后天会到梧州,你把我估测一下我和他该如何对话。”

顾维钧郑重的答应道:“明白了,我会尽快处理好这些事。”

第914章 ,变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852章 ,放言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21章 ,兵工厂的困难第738章 ,北方突变第507章 ,两党合作第1045章 ,德里会议第937章 ,预计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第62章 ,坚持到底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450章 ,婚礼上的爆炸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第451章 ,醒来第632章 ,夹击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5章 ,初识倪端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408章 ,虚情假意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33章 ,天价赎金第602章 ,在宜宾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604章 ,升级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304章 ,蛇岭对峙第509章 ,战之心第161章 ,西郊军营之战第18章 ,敢作敢为第653章 ,大言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1107章 ,王公联邦第890章 ,布置第936章 ,用意第368章 ,袁世凯的怀疑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341章 ,战壕鼓舞士气第211章 ,裂痕第658章 ,见冯玉祥第276章 ,壮士断腕第1026章 ,风满楼第711章 ,共谋第714章 ,轴心互制第174章 ,战新滘军火库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118章 ,排挤洋奴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220章 ,岑春渲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922章 ,对话张作霖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505章 ,在柳州第177章 ,强渡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63章 ,炮标参谋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1053章 ,预兆第622章 ,江边花园第1128章 ,帝制苗头第379章 ,豪赌第616章 ,突然之间第1179章 ,台湾海军大学第13章 ,展开训练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56章 ,张家大少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1021章 ,黄海海战第32章 ,遭遇劫案第878章 ,一次报复第889章 ,分寸第88章 ,贪污事件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22章 ,航空战列舰服役第294章 ,贷款第588章 ,议定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1182章 ,上海阴谋第519章 ,北洋反应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558章 ,码头上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29章 ,又见刁蛮第182章 ,以退为进第53章 ,义正严词第1154章 ,五年裁军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263章 ,在师部第36章 ,识野追踪
第914章 ,变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852章 ,放言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21章 ,兵工厂的困难第738章 ,北方突变第507章 ,两党合作第1045章 ,德里会议第937章 ,预计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第62章 ,坚持到底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450章 ,婚礼上的爆炸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第451章 ,醒来第632章 ,夹击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5章 ,初识倪端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408章 ,虚情假意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33章 ,天价赎金第602章 ,在宜宾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604章 ,升级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304章 ,蛇岭对峙第509章 ,战之心第161章 ,西郊军营之战第18章 ,敢作敢为第653章 ,大言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1107章 ,王公联邦第890章 ,布置第936章 ,用意第368章 ,袁世凯的怀疑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341章 ,战壕鼓舞士气第211章 ,裂痕第658章 ,见冯玉祥第276章 ,壮士断腕第1026章 ,风满楼第711章 ,共谋第714章 ,轴心互制第174章 ,战新滘军火库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118章 ,排挤洋奴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220章 ,岑春渲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922章 ,对话张作霖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505章 ,在柳州第177章 ,强渡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63章 ,炮标参谋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1053章 ,预兆第622章 ,江边花园第1128章 ,帝制苗头第379章 ,豪赌第616章 ,突然之间第1179章 ,台湾海军大学第13章 ,展开训练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56章 ,张家大少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1021章 ,黄海海战第32章 ,遭遇劫案第878章 ,一次报复第889章 ,分寸第88章 ,贪污事件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22章 ,航空战列舰服役第294章 ,贷款第588章 ,议定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1182章 ,上海阴谋第519章 ,北洋反应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558章 ,码头上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29章 ,又见刁蛮第182章 ,以退为进第53章 ,义正严词第1154章 ,五年裁军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263章 ,在师部第36章 ,识野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