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十一章 国际风云

1936年2月16日,西班牙举行大选,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议会选举M.阿萨尼亚•伊•迪亚斯为共和国总统。人民阵线联合政府成立后,进行一系列改革。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军官F.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10月1日,叛军在布尔戈斯成立政府,开始了西班牙内战。

内战初期,西班牙人民在南部阻止了法西斯叛乱军队的进攻。当A.希特勒、B.A.A.墨索里尼看到西班牙叛军受挫之后,德国派军5万人,意大利派军15万人,并提供坦克900余辆,大炮2000余门协助叛军作战。并将佛朗哥的其余部队运至西班牙。同时还发动了格尔尼卡轰炸事件。

国际进步力量支持西班牙联合政府,由来自54个国家的大约3.5万名志愿军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另有2万名外国人士在医疗队和辅助队服务。

德国发动“魔火”运输行动,在1936年7月31日选出一批优秀飞行员,向弗朗哥叛军运送物资。同时,德意法西斯也是为即将发动的二战做准备,若西班牙成立法西斯政权,则可以让法国腹背受敌,还可以随时切断英法等国与非洲,亚洲的联系。同时还在西班牙海岸进行海上封锁。

英、法等国在“不干涉政策”的名义下,对西班牙政府进行封锁。1936年7月25日,法国政府撕毁协议,宣布对西班牙实行武器禁运。英国政府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采取敌视态度,美国则一直向叛军提供石油。

在西班牙人民面对佛朗哥叛乱的困难形势下,苏联政府给西班牙人民以巨大支持,提供大量的武器和弹药。

可以说,整个西班牙内战就是在新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各国战争态度的一个基本体现。

这个时候的苏联也是很不太平,早在1934年12月1日,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谢尔盖•基洛夫遇刺身亡。斯大林对此大做文章,从1936年开始,莫斯科进行了对部分原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三次公审。被告人被控与西方列强阴谋刺杀斯大林和其他苏联领导人、解体苏联以及设立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公审是针对所谓的“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恐怖中心”的16名被告人的审判,其中格里格利•季诺维耶夫和列夫•加米涅夫是重要的前党领导。所有16人被判有罪和处死。第二次公审是包括卡尔•拉狄克等17人。13人被枪毙,其余被关入劳改营,这些人很快死于营中。第三次公审是针对所谓的“托洛茨基和右派集团”,其中包括原共产国际主席尼古拉•布哈林、原总理阿列克塞•李克夫、克里斯蒂安•见赖可夫斯基和原秘密警察首领雅戈达本人。所有重要被告人被处死。此外还在一个军事法庭上对一批苏联红军将军进行了一次秘密审判,被告人中包括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

一些出席公审的西方观察员说公审是公正的,被告的罪责被证实。他们的这个判断基于被告人在法庭上,在显然没有受到任何拷打或药物影响的状态下,所做的供认。

比如一位英国律师写道:“这些虚心

的社会主义者又一次被怀疑和愤怒围困”,但是“在战场的烟雾滚过之后我们又一次坚定地认识到控告是正确的、承认是正确的,判决是公正的。”

而在军队内部,大清洗的危害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红军中五位元帅中的三位、15位将军中的13位、九位海军上将中的八位、57位军长中的50位、186位师长中的154位、全部16位陆军政治委员、28位军政治委员中的25位在清洗中被处决。这次清洗使得整个军队的组织被打散,军中缺乏有经验的指挥官,使得整个国家容易被入侵。

而这个时候的德国,正在为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煞费苦心。随着德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法国作为欧洲第二大军事强国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法国其实自己清楚自己军事力量,虽然表面上强大,但实际上不仅装备落后,而且部队士气低落、训练不足,所以只能靠数量弥补自身的缺陷。面对德国军事力量的增长,英国不但没有同法国结盟阻止德国的再次崛起,却视法国为欧洲和平的破坏因素,联合德国共同遏制法国。英国的这一政策不仅没有带来和平,反而鼓励和纵容了德国军事力量的再次崛起。1933年希特勒正式接任德国总理,后来又成为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失败,对于许多德国人来说是一次民族的灾难。魏玛共和国在外交和政治上的懦弱,引起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愤怒情绪。再加上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侮辱和惩罚,更加深了整个德国社会民众的不满。这样高举德意志民族主义大旗的希特勒正好应合了德国民众压抑许久的心理。

希特勒的目标是充满血腥和暴力的。他要以德国为中心建立一个日耳曼大陆体系,他要联合所有的日耳曼民族共同组成一个第三帝国,在东欧和苏联建立一个庞大的“生存空间”,满足整个第三帝国对原料的需要。希特勒认为这都是为了发展德意志民族,对此无论有多少个大国与德国相抗衡都必须这么做。这种充满暴力、斗争和憎恨的思想体系,与德国人心中那种找回昔日辉煌的情怀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不仅变成希特勒国家经济军事化的民意基础,而且造成了整个世界的再次灾难。

希特勒虽然带领着全体德国人将国民经济军事化,但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仍然阻挡着德国前进的步伐,为此希特勒决定用强硬的态度铲除这些障碍。1933年10月,希特勒宣布由于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上的无为,德国退出国际联盟;为了巩固德国的侧翼,希特勒与波兰签订了为期10年的和平条约。1935年,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和约,重新恢复征兵制,理由是遏制苏联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

虽然希特勒的政策令人不安,但德国的军事力量还是要比法国和苏联要虚弱很多。所以英国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放任的态度。面对德国咄咄*人的气势,再加上英国偏袒德国的态度,法国只能自己寻找牵制德国的力量。为此法国和苏联很快就签订了互助条约来遏制德国。但这一行动遭到了英国的反对,为此英德双方签订了海军条约,以抵制法国和苏联。这样,一方面,

英国对法、苏联表现出极大的不安;另一方面,法国也对英、德海军协议感到非常的沮丧。从两个方面暴露了英法两国对于欧洲安全理解的不同与差异。这就给了希特勒一个机会,让他在政治、军事上的冒险可以走的更远更快。

作为老对手的日本,更是将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日本为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竭力推行法西斯的“总体战”思想。在“总体战”思想指导下,日本军队很快法西斯化,出现了东条英机等一大批竭力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军官,成立了以推进国家法西斯化为目的、由少壮派军官组成的政治团体———樱会;以樱会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与民间右翼团体紧密勾结,通过政变加速国家法西斯化的进程,最终建立了天皇制军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体制;日本还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把国民经济纳入战争经济的轨道;大力扩充军备,把一直处在武士道精神熏染下的“皇军”变为世界上罕有的反动而野蛮的军队;日本在全国大肆宣扬“日本至上”的种族优越论,狂热鼓吹“万世一系”的国体观念,竭力宣传觊觎世界霸权的侵略扩张口号:“八纮一宇”(意为由日本主宰世界),为侵略战争大造舆论。

这时的美国,刚刚从危机中走出,还沉浸在门罗主义中,高呼着消极的绥靖中立。美国地理位置特殊,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因为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美国国内一直流行一种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特别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由于国际形势日趋险恶,孤立主义占据了主流民意,他们认为美国不应干预美洲大陆以外的事务,不要参与欧洲纠纷,更不能卷入未来的欧洲战争。整个30年代,这种孤立主义思潮遍及美国。

新的大战爆发前美国内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人的普遍恐惧感,人们的将注意力普遍地集中在国内,他们只关心经济复兴,关心就业,而对于美国以外的事务,特别是对欧洲问题基本不感兴趣。美国人认为,美国地理条件优越,得天独厚,远离旧大陆,欧洲发生的事与美国关系无关,更不必管它。特别是在华盛顿会议、道威斯计划、凯洛格公约等外交上的一系列获得了成功,使得美国不必再去为欧洲事务承担任何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这其实是以孤立主义为名,进行美国的实用主义。而那些与德国垄断资本有密切联系的美国大财团,则在孤立主义的掩护下,将各种军事物资装备和武器输入德国,支持希特勒扩军备战,从而谋取大量超额利润。

另外,美国和主要德国的经济联系密切。“一战”后,大量的美国资本涌入德国,仅1924-1931年间,美国就向德国提供了约22.5亿美元的贷款,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福特财团还为德国生产汽车、摩托车、发动机以及其他产品。德国的疯狂扩军使一些美国大财团大发横财。中立主义的旗号可以给美国与法西斯国家之间维持密切的经济关系进行肮脏交易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保持“中立”经济利益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零一章 血染冲绳(三)正文_第十四章 危机出现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章 惊变(一)上架第六更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国抉择(二)上架第二更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海战(七)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九十六章 东北偏南正文_第八十九章 危机讨论(二)正文_第八章 新军事变革(二)正文_第三十九章 风云变幻(十一)正文_第十七章 闪电突进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章 九州登陆战(二)正文_第十六章 突破鸭绿江正文_第一百三十章 动乱的昭和 十二更正文_第七十五章 良好开端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章 惊变(二)上架第七更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章 惊变(八)十三更正文_第十四章 危机出现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破(二)二十四更正文_第一百零九章 大海战(三) 四更正文_第九十四章 大战前夕(二)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章 混乱中的抉择(一)第三十三更正文_第二十五章 谍影初现(一)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乱中的抉择(五)第一更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章 九州登陆战(七)四更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章 鏖战越北(三)二十更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章 鏖战越北(四)二十一更正文_第三十七章 风云变幻(九)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火弧线(三)十八更正文_第六十九章 庐山恋正文_第四十五章 蛇(一)正文_第四十九章 蛇(五)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柏林之战(四)正文_第十一章 关系确立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章 炮火弧线(四)十九更正文_第四十四章 军情局改组正文_第六十七章 使命正文_第八十七章 边谈边打正文_第二十八章 尖端武器(二)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八十四章 章多歼灭战正文_第六十二章 战备视察(二)正文_第七十二章 海军计划正文_第三十五章 风云变幻(七)正文_第四十六章 蛇(二)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炮火弧线(一)十六更正文_第三十八章 风云变幻(十)正文_第五十章 大婚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国抉择(三)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国抉择(五)上架第五更正文_第六十二章 战备视察(二)正文_第五十章 大婚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章 混乱中的抉择(六)正文_第六章 意外收获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章 群岛之战(六)第三更正文_第三十二章 风云变幻(四)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章 惊变(六)第十一更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纵连横(一)第九更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章 柏林之战(一)正文_第五十九章 目标(一)正文_第三十八章 风云变幻(十)正文_第二十五章 谍影初现(一)正文_第八十四章 章多歼灭战正文_第五十章 大婚正文_第九十八章 偷袭(二)正文_第六十五章 战备视察(五)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章 鏖战越北(三)二十更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柏林之战(四)正文_第五十一章 皇帝病危正文_第一百零六章 北极熊的利爪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章 鏖战越北(四)二十一更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章 德意志的荣耀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塑正文_第六十一章 战备视察(一)正文_第一百章 血染冲绳(二)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章 鏖战越北(二)十九更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章 核爆日本(一)七更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章 惊变(七)第十二更正文_第二十八章 尖端武器(二)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章 南海大战(一)正文_第一百零一章 血染冲绳(三)正文_第三十三章 风云变幻(五)正文_第六十二章 战备视察(二)正文_第四章 军演(三)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九州登陆战(一)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章 炮火弧线(七)二十二更正文_第五十四章 最后的反抗正文_第四十三章 两手都要抓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塑正文_第六十七章 使命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章 混乱中的抉择(六)正文_第三十九章 风云变幻(十一)正文_第二十七章 尖端武器(一)正文_第九十章 危机讨论(三)(第二更)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章 主攻方向(二)二十八更正文_第九十六章 东北偏南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九州登陆战(一)正文_第七十六章 秦晋之好
正文_第一百零一章 血染冲绳(三)正文_第十四章 危机出现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章 惊变(一)上架第六更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国抉择(二)上架第二更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海战(七)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九十六章 东北偏南正文_第八十九章 危机讨论(二)正文_第八章 新军事变革(二)正文_第三十九章 风云变幻(十一)正文_第十七章 闪电突进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章 九州登陆战(二)正文_第十六章 突破鸭绿江正文_第一百三十章 动乱的昭和 十二更正文_第七十五章 良好开端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章 惊变(二)上架第七更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章 惊变(八)十三更正文_第十四章 危机出现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破(二)二十四更正文_第一百零九章 大海战(三) 四更正文_第九十四章 大战前夕(二)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章 混乱中的抉择(一)第三十三更正文_第二十五章 谍影初现(一)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乱中的抉择(五)第一更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章 九州登陆战(七)四更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章 鏖战越北(三)二十更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章 鏖战越北(四)二十一更正文_第三十七章 风云变幻(九)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火弧线(三)十八更正文_第六十九章 庐山恋正文_第四十五章 蛇(一)正文_第四十九章 蛇(五)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柏林之战(四)正文_第十一章 关系确立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章 炮火弧线(四)十九更正文_第四十四章 军情局改组正文_第六十七章 使命正文_第八十七章 边谈边打正文_第二十八章 尖端武器(二)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八十四章 章多歼灭战正文_第六十二章 战备视察(二)正文_第七十二章 海军计划正文_第三十五章 风云变幻(七)正文_第四十六章 蛇(二)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炮火弧线(一)十六更正文_第三十八章 风云变幻(十)正文_第五十章 大婚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国抉择(三)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国抉择(五)上架第五更正文_第六十二章 战备视察(二)正文_第五十章 大婚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章 混乱中的抉择(六)正文_第六章 意外收获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章 群岛之战(六)第三更正文_第三十二章 风云变幻(四)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章 惊变(六)第十一更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纵连横(一)第九更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章 柏林之战(一)正文_第五十九章 目标(一)正文_第三十八章 风云变幻(十)正文_第二十五章 谍影初现(一)正文_第八十四章 章多歼灭战正文_第五十章 大婚正文_第九十八章 偷袭(二)正文_第六十五章 战备视察(五)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章 鏖战越北(三)二十更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章 柏林之战(四)正文_第五十一章 皇帝病危正文_第一百零六章 北极熊的利爪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章 鏖战越北(四)二十一更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章 德意志的荣耀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塑正文_第六十一章 战备视察(一)正文_第一百章 血染冲绳(二)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章 鏖战越北(二)十九更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章 核爆日本(一)七更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章 惊变(七)第十二更正文_第二十八章 尖端武器(二)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章 南海大战(一)正文_第一百零一章 血染冲绳(三)正文_第三十三章 风云变幻(五)正文_第六十二章 战备视察(二)正文_第四章 军演(三)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九州登陆战(一)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章 炮火弧线(七)二十二更正文_第五十四章 最后的反抗正文_第四十三章 两手都要抓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塑正文_第六十七章 使命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章 混乱中的抉择(六)正文_第三十九章 风云变幻(十一)正文_第二十七章 尖端武器(一)正文_第九十章 危机讨论(三)(第二更)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乱中的抉择(四)第三十六更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章 主攻方向(二)二十八更正文_第九十六章 东北偏南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 九州登陆战(一)正文_第七十六章 秦晋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