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来去匆匆

bookmark

星期六上午。大家相约在望嵩伊安路口聚齐,坐上开往洛阳的公交班车,就出发了。从洛阳坐车到济源,在乘车到王屋山风景区。

付法、李政、郑江、高云、李跃步行攀登王屋山。一路上,游客络绎不绝,人上人下,有的不停的选择景点拍照,有的寻找方便之处小恬,有的引喉高歌,大家相互打招呼,探寻离山顶还有多远。快中午时分,一行到了山顶。哦,“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果然不假,大家欣喜若狂,沿着缆绳索道,指点远山近岭。”

到了一个叫做“金鸡岭”的所在,合影留念。

回到洛阳,已经是傍晚。吃过晚饭,就要车站附近住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到少林寺。坐缆车到了少华山顶。

下山的时候,大家开始步行下山。下来山,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买了点纪念品,就急忙乘车赶黑回到了望嵩。

王振曾经在龙村学校工作过,那时王振是公办教师,高云还是民办教师,虽然在一所学校教学,但交集不多,记忆中的印象有两点。

和他的父亲不同,他的父亲在龙村学校做校长时,威严的很,最后基本是众叛亲离。而王振为人和气,与大家都说的来,大家在一起就像兄弟般的关系,没有拘束,没有心机。

王振常常进行身体锻炼。有次从王振住室门前过,见王振躺在一个桌面上,脚高头低,感觉很好奇。那时候大家都说王振在练功。

后来也不知道他调到那所学校了。只知道高云来火庙学校的时候,王振是从龙泉小学调过来的。在之前因为练“**功”受到冲击,王振好像是**功阳县的负责人,对**功比较认可,在国家的教育下认识不上去,私下里仍然“练”,坊间传说很多。

火庙是他的家乡。他的父亲也在火庙学校,干过校长、党支部书记,后来退休了。王振教语文,他的课讲得很好的,学生们很喜欢听。高云数理,潘江英语,宋顺化学,几个人搭帮,合作的挺不错的。

由于他上课的时候,有时会谈到“**功”,次数多了,就传出去了。记得一次几个人在郑江屋里闲聊,潘江说:“你看,振这孩子,吃亏还没吃够啊。我听学生说,他有时在课堂上还讲**功。”付法很生气:“他这人一头撞到南墙上,不碰个头破血流不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对王振有看法。总的意思是说王振不识时务。

时间过得很快,新的学期开始了,付校长召开全体教师会,搞聘任。在会前,学校领导班子已经商议过今年的聘任政策和聘任方法。

方法是:先聘班主任,再聘任课老师,从高年级开始,一级一级,一科一科聘,让大家相互结合。没有结合上的视为落聘。

聘任会议开始,高云把大家研究的方法进行公布后,开始聘任。聘到王振的时候,王振结合上了,也就是聘任上了。这时付校长宣布暂时休会,领导班子开会。

郑江住室,学校领导班子正在开会。校长说:“王振,我已经给他担风险几年了,我不想给他担了。刚才聘的不行,重来。”高云说:“咱原来商量的那样聘,说前面那样不行,现在咱咋和同志们说?”“好说,原来的方法不行,现在改变方法,反正王振不能聘上。”

接着领导班子重新商量了新的聘任方法,并强调了领导班子纪律,不论谁出去都不准说开会的情况。

招聘工作重新开始,和预估的一样,王振落聘了。

高云很清楚王振的结局。由于王振和高云的关系很好,所以结果出来前,王振去问高云自己的情况会怎样?

高云想来想去,感觉没法和王振说实际情况。如果实话实说,王振肯定要和付军吵架不可,甚至闹得不可开交。因为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死结,没法解决。只好说:“不清楚。”

当然,很快王振就知道结果了,因为学校马上就公布了。

第三天吧,学校派郑江给王振送去了一些礼品,做了一些沟通。高云没有去,真话不能说,假话不想说。心想:是真朋友,应该能够理解的。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王振和妻子不再与高云交往,并且王振的妻子好几次对高云旁敲侧击,恶言相伤。高云感觉非常生气,你们怎么不理解人呢?又想想,我从教育办离开时,你不是也是这样做的吗,我又何曾记恨于你们?既然你们不理解,也说明我看错了你们,罢罢,就这样算了。

直到七八年后,一次高云到庙东小学遇到王振,两个人打了个招呼,总算有了语言的沟通,但两人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高云一晃在火庙学校工作了九年。教好自己的课,处好彼此关系,就是高云的最大心愿。其实,课好教,出成绩不易;关系好处,但彼此交心很难。几年来,与宋顺、潘江等可以说是无话不说,彼此无需设防。郑江老大哥是个话语不多的人,但对人真诚,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个难得的好人。董志、李政都是很热情的人,给人快乐,让人容易接受。李新、唐运都是很实际的人,交往中让你感到温馨和适宜。

随着时间的久远,有些虽然一时记不起了名字,但是音容笑貌仍然会不时地展现在眼前。

火庙村的九年教学,有喜无忧,大家心心相印,从无嫌隙;这九年,高云从阴霾中走出来,除了个别人出于好奇偶尔撩拔一下伤口外,基本上都能平等相待,说明了这一方水土的养人之厚;这九年,高云的论文在《中学生导报》上连续发表,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位控制仪得以成功,《随笔》能够写作积累数本之多,说明了火庙学校环境的静怡,适于进步和发展;这九年,与当地的有志之士的沟通,深深感到火庙是个虎踞龙藏之地,这里不缺的是人才,然而人为龙困,缺少一个腾升之机。总之,感激火庙,厚望火庙。

2000年高云带着伤痕来,2009年纵横四野去。之后数年,南至江浙,北到京津,西赴甘青,东望大海,虽颠簸流离,然愿足矣。

要知高云未来走向,请看《第十章支教赴山乡,天阔任我闯》。

042 再干主任046 中招备考第三章 回乡历练识农桑 敢作敢为有思想063 日常工作008 艰难生存036 初次做媒055 移交手续025 甜蜜时光029 优课获奖015 护青护青061 工作总结055 移交手续029 优课获奖005 家事忧忧012 毕业回乡006 避难龙村032 “316”宿舍055 移交手续第九章 避居火庙身心康 修身养性秀文章第二章 母子相依苦挣命 勤劳立志壮根行056 欧师风波049 勤工俭学044 重回乡中059 成败教办003 搏命京城057 继续教育024 兵来将挡011 失火事件030 领导智慧067 陪酒不喝酒021 “规则”之疑048 稳中求进(上)004 夹河滩儿027 教育之思009 高中就读011 失火事件042 再干主任052 管理研讨002 治病郑州062 教师招聘第五章 进修苦乐在洛阳,家国大事心中装003 搏命京城015 护青护青029 优课获奖第一章 献身教育受表彰 忆及龙村日月长057 继续教育050 打宅基地053 创办奖学基金011 失火事件015 护青护青022 如此这般055 移交手续063 日常工作059 成败教办011 失火事件068 学校日常023 非盗亦盗038 老婆来访049 勤工俭学第八章 建业不惧重重苦 心底无私敢硬刚051 赛事活动065 决议辞职057 继续教育009 高中就读020 高云定亲064 重点查账10 相依为命055 移交手续048 稳中求进(上)061 工作总结第三章 回乡历练识农桑 敢作敢为有思想069 来去匆匆039 同学情深043 进出教办032 “316”宿舍024 兵来将挡044 重回乡中第九章 避居火庙身心康 修身养性秀文章003 搏命京城012 毕业回乡026 布告风波005 家事忧忧059 成败教办033 没钱惹的056 欧师风波041 决定辞职051 赛事活动041 决定辞职042 再干主任45  寒假聚会024 兵来将挡042 再干主任064 重点查账043 进出教办009 高中就读022 如此这般055 移交手续第七章 望嵩前行不彷徨 施展才华留芬芳022 如此这般
042 再干主任046 中招备考第三章 回乡历练识农桑 敢作敢为有思想063 日常工作008 艰难生存036 初次做媒055 移交手续025 甜蜜时光029 优课获奖015 护青护青061 工作总结055 移交手续029 优课获奖005 家事忧忧012 毕业回乡006 避难龙村032 “316”宿舍055 移交手续第九章 避居火庙身心康 修身养性秀文章第二章 母子相依苦挣命 勤劳立志壮根行056 欧师风波049 勤工俭学044 重回乡中059 成败教办003 搏命京城057 继续教育024 兵来将挡011 失火事件030 领导智慧067 陪酒不喝酒021 “规则”之疑048 稳中求进(上)004 夹河滩儿027 教育之思009 高中就读011 失火事件042 再干主任052 管理研讨002 治病郑州062 教师招聘第五章 进修苦乐在洛阳,家国大事心中装003 搏命京城015 护青护青029 优课获奖第一章 献身教育受表彰 忆及龙村日月长057 继续教育050 打宅基地053 创办奖学基金011 失火事件015 护青护青022 如此这般055 移交手续063 日常工作059 成败教办011 失火事件068 学校日常023 非盗亦盗038 老婆来访049 勤工俭学第八章 建业不惧重重苦 心底无私敢硬刚051 赛事活动065 决议辞职057 继续教育009 高中就读020 高云定亲064 重点查账10 相依为命055 移交手续048 稳中求进(上)061 工作总结第三章 回乡历练识农桑 敢作敢为有思想069 来去匆匆039 同学情深043 进出教办032 “316”宿舍024 兵来将挡044 重回乡中第九章 避居火庙身心康 修身养性秀文章003 搏命京城012 毕业回乡026 布告风波005 家事忧忧059 成败教办033 没钱惹的056 欧师风波041 决定辞职051 赛事活动041 决定辞职042 再干主任45  寒假聚会024 兵来将挡042 再干主任064 重点查账043 进出教办009 高中就读022 如此这般055 移交手续第七章 望嵩前行不彷徨 施展才华留芬芳022 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