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你觉得要如何用兵

飞霜殿内,李隆基和杨曦单独交谈。

“四郎,你真的认为现在朝廷遣大军讨伐吐蕃是最好的选择?”

杨曦不避让地与盯着他看的李隆基对视了一会,用力地点点头,“是的,陛下,臣依然坚定地认为,现在应该趁叛乱平息后,我大唐军队战力水平挺高的时候,讨伐吐蕃人。吐蕃人的威胁太严重了,几乎整个青海,安西的大部都被其占领,再听任其占领不救,那这两个地方再也不会属于我大唐。”

刚才杨曦已经单独与李隆基说了一通关于吐蕃的事,因为经过了深思熟虑,说的比昨天时候当殿陈述更详细、更深入了。李隆基这样一句问询,让杨曦相信这个皇帝已经被他彻底说动,因此回答的非常坚定。

这是在郭子仪、韦见素、房琯等大臣急赴华清宫禀报吐蕃之事的第二天了,杨曦与郭子仪、高适、韦见素等人再次讨论过这事,有了更多的共识,在今日李隆基单独召见时候,也一并拿来说服李隆基。

“唔,朕被你说动了,也认为对吐蕃非战不可!”李隆基终于说出了一句比较明确的话,他的神情也好像下了一个非常大的决心一样,很是凝重。

是的,李隆基确实下决心了,他已经安全清楚安西和青海的局势,要是再不出兵干涉,这两大块地方,真的就从大唐的疆域里脱离了出去。其实在他执政的这些年,已经对吐蕃进行了多次用兵,王忠嗣、哥舒翰等将领都是与吐蕃多次交手的老将了,他们在青海一带与吐蕃人之间都有过残酷的争斗。但我大唐军队大多时候都是艰难取胜,始终未能彻底将吐蕃人从青海赶出去。这一次对吐蕃用兵,李隆基依然没有任何信心将吐蕃人驱逐出青海及安西。

见李隆基如此说了,杨曦大喜,赶紧奉承了一句:“陛下英明。臣相信陛下如此英明的决策。定会大大鼓舞士气,只要将士们的狠命拼杀,肯定能将吐蕃人的势力消除的。”

安禄山的叛乱比原来历史上持续的时间少了很多,波及的范围主要在河南、河北道,其他诸道影响不是很大,财宝被损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远不能和历史上安史之乱持续八年多造成的破坏相比,如果有统计的话,应该不及原来历史上的十分之一。大唐经过开元盛世的大治,积累的财富是数不胜数,再进行几年的战争,只要战事不是发生在国内富饶地方。那造成的破坏不会很大,以大唐的国力完全能支撑。

李隆基却完全无视杨曦的奉承话,将身子靠在后面的榻背上,声音缓缓地说道:“四郎,朝廷如果真的要征战吐蕃,你觉得要如何用兵为好?”

“陛下,臣觉得要抱着一战就将吐蕃事务彻底解决的打算起兵。要兵分几路,分别对青海及安西的吐蕃人展开攻击。”

在李隆基的惊异中,杨曦侃侃而谈:“陛下,如今我大唐境内的叛乱刚刚平息不久,各地勤王之师甚众,如今集聚在京师附近的兵马至少有三四十万,朝廷能征调的人马应该至少在七八十万间。有如此数量的兵马,朝中又有数量众多的能征善战之将,完全有能力在几个方向对吐蕃人展开攻击。吐蕃人无论在军队数量,及战争动员能力上都不能与我大唐相比。我大唐不怕与吐蕃的持久战,即使不能速战速决,拖也能拖垮吐蕃人。”

“你是认为要在青海及安西方向同时对吐蕃人展开攻击?”李隆基脸有惊色了。

“是的!”杨曦点点头,“陛下,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吐蕃能征战的人马大概有三十五万到四十万,青海方向有二十万,安西方向有十五万,逻些城方向还有五万余。我大唐军队装备了火器,战力比吐蕃要要高上很多,要是以同等数量的军队与吐蕃人对阵,基本不会有太多的危险,胜长很大。而我大唐的国力完全能支撑这样规模的战事几年,但吐蕃人是完全支持不住的。因此臣觉得,应该同时对青海和安西的吐蕃人发动攻击。”

这是杨曦和郭子仪、韦见素、高适等人商量后的结果,其他那些人还没有机会将意见单独面呈李隆基,杨曦是第一人。

李隆基默然了一会,在考虑杨曦的话,但并没在这个问题上再问询什么,而是问询了另外一个问题:“四郎,你觉得遣何人领军为好?”

“陛下,臣的岳父郭相公是统帅兵马的最佳人选!但郭相公只能统帅一路人马,另一路人马应该另选他人领军。”

“那你认为另一路人马遣何人领军为好?”

“陛下,臣觉得以臣领另外一路人马是最佳的选择!”

“什么?你!”李隆基的惊异再也藏不住了,愕然地看着杨曦,“四郎,你说由你岳父郭子仪领一路人马,另一路人马由你统领?”

“是的,臣昨日在陛下面前已经请战过,今日还想再次请战,”杨曦抬头挺胸,非常傲然地说道:“请陛下准许臣率军出征,臣一定不辱使命,定会率军击败吐蕃人的!”

“你真的想率军出征?”李隆基眼中冒出了精光,直瞪瞪地看着杨曦。

杨曦也不避让地看着李隆基,大声答应道:“陛下,这是真的,臣想再次率军出征,还请陛下恩准。臣在平叛战役中的表现陛下知道的一清二楚,臣自认为有能力统帅大军出征。安禄山的叛军战力丝毫不比吐蕃人差,臣只花了这么点的时间就和其他将领一道平定了叛乱。臣自信,朝中在军事谋略方面超过臣的将领并无几个。希望陛下能同意臣的请命,委臣以统御兵马之职。”

李隆基认真地看了看杨曦,最终露出了欣赏的笑容,但还是再说了几句拂杨曦意的话:“四郎,你刚刚成婚不久,相信你的妻妾们都是不愿意你再率军了征的,你的父亲和母亲也肯定不愿意你再率军出征的。”

“陛下请放心,臣会想办法说服他们的!只要陛下同意。”

“只要没有其他人阻止你,朕当然会同意让你率军出征。诚如你所言,如今朝中军事谋略如你这般者,还真没几人。连你的岳父郭子仪都如此认为。你在平叛战事中的表现让人惊叹,朕还有何理由不相信?”李隆基面带笑容地说道:“朕也相信,你率军出征,肯定会给朕带来惊喜的。”

“多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会想办法说服家人,同意让臣率军出征的!”杨曦再次大声说道。

从李隆基地话中杨曦感觉到了另外一点,那就是杨玉环并没在李隆基面前说什么不让他率军出征的话,要是杨玉环这样说了,李隆基肯定不会答应的这么爽快的。

昨天与杨玉环商量事的时候,杨玉环最后时刻虽然一再说她不希望杨曦出征,那时候的杨曦也不知道有没有说服杨玉环,但从今天李隆基的表现来看,杨玉环应该没有在李隆基面前阻止他请命出征的事。虽然松了口气,但杨曦还是有点失落,。真的要率军出征的话,那征战这段时间日子肯定过的非常艰苦,不要说美人相伴,连上安稳觉都不一定睡的上。

但强烈的使命感让杨曦觉得他必须要再率军出征一次。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率军出征要是打胜仗的话,声望是涨的最快的。而且还有一点好处,现在李玢不是打算在禁军中安插亲信人物吗?杨曦倒要看看,数路大军出征后,大批将领从军出征,李玢将会如何做这些事。

既然李玢打定主意这样做了,杨曦觉得他不在长安倒是件好事,避免过早与李玢出现争斗。

他与郭子仪都率军出征,就让不久以后可以康复的杨国忠,与李玢去拳打脚踢争斗去吧。

正在这时,盛装的杨玉环袅袅婷婷地从殿后出来了。

“陛下,你真的同意四郎率军出征了?”杨玉环很是不高兴地问道。

其实刚才她已经躲在后面偷听了好一会,虽然说昨天晚上时候,她与李隆基说这件事时替杨曦说了好话,希望能给杨曦单独统御一路人马的职事,但她潜意识里依然希望李隆基能拒绝杨曦所请。刚刚尝到了杨曦给予的男欢女爱的味道,杨曦要率这出征,这种偷欢的日子就要暂时结束了,也不知道杨曦什么时候会回来,这让她挺难过。

不过明白大势的她还是认可了杨曦和她说的话,大涨声望的最好办法就是率军再取得大的胜利。军队掌握在手中,那做起事来就方便多了。杨玉环清楚,李隆基的年龄和身体不允许他再继续执掌大唐很多年,很可能很快就传位给李玢。杨曦想要夺得帝位,只能在李玢刚刚当上皇帝采取行动。要是让李玢稳固了势力,那难度就大多了,甚至杨曦的势力被李玢消灭了都不一定。

但不乐意的话还是要说的。

李隆基冲杨玉环笑了笑,“玉环,这事不是还没定吗?你不要着急,要是再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朕一定不会让四郎出征的!”

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96章 再次承诺第59章 做好准备第26章 安庆绪的命令第6章 公子,奴婢已经及笄了第27章 玉成好事第124章 当然是真的第47章 机会来了第35章 刺客被捕第85章 杨玉环的逆袭第91章 虚情假意第54章 得手第92章 重责二十大板第88章 见好就收第33章 李隆基的布置第64章 规劝第75章 增援南门第42章 暧昧第7章 哥舒翰兵败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63章 更多提议第80章 全军停止攻击第46章 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第50章 成了家的感觉真的挺好第76章 自信第39章 大战将临第160章 战争真的结束了第32章 来的真是时候第101章 李隆基驾崩第65章 战斗激烈第3章 封赏第96章 意外的诏令第57章 空城计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75章 灾难降临第29章 这个女人,身体还真敏感第82章 杨国忠病重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16章 哥舒翰的支持第51章 虢国夫人的引诱第36章 有什么难决的事,可以进宫来找姑姑第59章 华清宫求见杨玉环第4章 初见杨玉环第92章 重责二十大板第55章 请求第17章 可惜啊第81章 天助我也第20章 监军人选第65章 你觉得要如何用兵第57章 没有本宫的传唤,任何人不得进来第102章 一切都让人意外第75章 得手第30章 巡城第1章 回京第70章 没想到真的是第147章 打开城门第113章 挑逗第38章 各异的心思第34章 凝聚了军心,树立了威望第59章 做好准备第83章 杨国忠的最后吩咐第112章 元帅的人选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103章 形势复杂第86章 解开衣服看看吧第27章 再击得手第24章 怎么回事?第88章 我也是这么期望的第24章 直言,拜师第78章 隐患要消除第58章 陷阱第5章 绝代佳人第62章 残酷的血战马上要打响第15章 你到姑姑身边来第90章 退守陕郡第27章 初始较量第85章 杨玉环的逆袭第112章 登基称帝第11章 准备出发第30章 四郎,不要……第28章 扬眉吐气的感觉第7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97章 返回长安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99章 皇位传于何人为好第119章 这个女人很主动第67章 东门无忧第51章 没良心炮第64章 不让你出征第16章 肆意的侵犯第53章 艰难守住第12章 危急的潼关前线第6章 这是怎么了第103章 形势复杂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胆设想第53章 艰难守住第109章 想请姑姑帮忙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160章 战争真的结束了
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96章 再次承诺第59章 做好准备第26章 安庆绪的命令第6章 公子,奴婢已经及笄了第27章 玉成好事第124章 当然是真的第47章 机会来了第35章 刺客被捕第85章 杨玉环的逆袭第91章 虚情假意第54章 得手第92章 重责二十大板第88章 见好就收第33章 李隆基的布置第64章 规劝第75章 增援南门第42章 暧昧第7章 哥舒翰兵败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63章 更多提议第80章 全军停止攻击第46章 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第50章 成了家的感觉真的挺好第76章 自信第39章 大战将临第160章 战争真的结束了第32章 来的真是时候第101章 李隆基驾崩第65章 战斗激烈第3章 封赏第96章 意外的诏令第57章 空城计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75章 灾难降临第29章 这个女人,身体还真敏感第82章 杨国忠病重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16章 哥舒翰的支持第51章 虢国夫人的引诱第36章 有什么难决的事,可以进宫来找姑姑第59章 华清宫求见杨玉环第4章 初见杨玉环第92章 重责二十大板第55章 请求第17章 可惜啊第81章 天助我也第20章 监军人选第65章 你觉得要如何用兵第57章 没有本宫的传唤,任何人不得进来第102章 一切都让人意外第75章 得手第30章 巡城第1章 回京第70章 没想到真的是第147章 打开城门第113章 挑逗第38章 各异的心思第34章 凝聚了军心,树立了威望第59章 做好准备第83章 杨国忠的最后吩咐第112章 元帅的人选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103章 形势复杂第86章 解开衣服看看吧第27章 再击得手第24章 怎么回事?第88章 我也是这么期望的第24章 直言,拜师第78章 隐患要消除第58章 陷阱第5章 绝代佳人第62章 残酷的血战马上要打响第15章 你到姑姑身边来第90章 退守陕郡第27章 初始较量第85章 杨玉环的逆袭第112章 登基称帝第11章 准备出发第30章 四郎,不要……第28章 扬眉吐气的感觉第7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97章 返回长安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99章 皇位传于何人为好第119章 这个女人很主动第67章 东门无忧第51章 没良心炮第64章 不让你出征第16章 肆意的侵犯第53章 艰难守住第12章 危急的潼关前线第6章 这是怎么了第103章 形势复杂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胆设想第53章 艰难守住第109章 想请姑姑帮忙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160章 战争真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