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危局(十三)

||体验更多快乐读书功能

但是由于张成的叛乱,平州军几乎全线败溃,大批土地沦陷,兵站的功能受到极大的损害,而且由于有大批可以训练成为士兵的青壮年处在失陷的地区,鲁平竭尽全力也难以训练出足够的兵员,平州形势已经趋于崩溃的地步…

整个8月,丁零军横行了整个辽东半岛,张成准确的向王皋提供了辽东的情报,并且派出大批兵力渗透到了平州腹地,平州腹地的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原先准备退兵的丁零汗王看到夺取的大批领土和财富,也迅速的改变了看法,不但不催王皋退兵,还迅速派兵支援王皋…… wWW ●ttκā n ●CO

气势猖獗的王皋不断的发函敦促鲁平、陈浩若等人投降,但是都被这些赵炎的亲信给回绝了,此时,赵炎在草原彻底击溃黑炎联军帮助黑寮部统一诸部的消息传到辽东,大大的震撼了王皋等人,生性谨慎的王皋欲图退兵,但是张成极力劝说王皋继续进攻,只要在赵炎返回之前占领平州驻地,到时就算赵炎回来了也没有任何办法…

听信了张成的话的王皋顿时信心大增,但是为了保险起见,王皋以均分平州为诱饵,诱使了临近的扶余人发兵助战,一直生活在鸭绿江流域一带的扶余人一直想摆脱苦寒的生活环境,一直都想西进夺取新的栖息地,在得到王皋的邀请后,没有什么犹豫的扶余人立刻就举全族之力发兵三万赴辽东作战。

在得到扶余援军后,王皋、张成立刻像打了强心剂一样,发全部军队至侯城参战,准备一举攻破侯城,歼灭平州汉军现在最大的一直重兵集团,进而一举统一整个辽东,但是王皋的倾城而出却大大的暴露了其空虚的后方,而其致命的弱点就是厉林口……

辽东大地,天色微暗,但是在东方的天际边已经有了一丝光芒闪烁,一支庞大的部队疾驰在大地上,所有的马匹都用布包裹住了马蹄,整个队伍急速的通过了一个个山口,朝着西南方向奔驰而去,只有林立的大纛上隐约可以看见白色的飞龙,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的飘荡着,似乎昭示着一个名族不屈的精神……

“大帅,再有半个时辰我们就可以到厉林口了,是不是让将士们休息一下”身穿黑袍的岳布策动战马跑到赵炎的身边面色凝重的看着赵炎。

“不行,岳布将军,虽然厉林口的胡人防御并不强悍,但是我们还是要赶快攻占厉林口,那里对我们太紧要了,迟则生变啊,让兄弟们再坚持一下,等到了厉林口就可以休息了”赵炎有些气喘的说道,连日的赶路让赵炎也感觉有些吃不消了,他们从斡难河回来开始,就一直没有好好的休息过了,将士们十分的疲惫,但是现在军情紧急,赵炎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能坚持…

清晨的阳光逐渐布满了整个辽东大地,而赵炎一行人也已经赶到了厉林隘口,看着眼前熟悉的城墙,赵炎不由得微微的有些感慨,在之前的辽东大战的后期,赵炎也亲自率兵在这里作战,当时这里只有着一座土堡,而他在勘察了这里的地形后亲自下令建城,但是谁知道这里高大的城池却让无数的汉家袍泽命丧于此。

想起张成那个混蛋,赵炎心里就是鬼火冒,他倒真的没想到那个家伙居然会叛变,但是赵炎也从这之中感觉到了很多的东西,看来在辽东建立学堂,该给这些将领们好好的灌输一下民族主义思想了,用汉人的剑来赢得土地和生存的权利。

作为社会主义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赵炎也想过提前推行民主制度,但是这也只能想想而已,原因很简单,经济基础不允许这么做,倒是国家资本主义可以推行了,以工业带动贸易,以贸易来发展经济,赵炎很早就想在东北推行建设,但是自主政宁远以来,赵炎几乎是一直处在战争之中,等此战后必须立即开始推行,不能再等了…

看着胡思乱想的赵炎,岳布也是微微一笑不再说什么了,他知道,赵炎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在思考什么问题,所以只是默默打的站在一旁,并下令将士们轮流休息一下,跑了一夜,大家都非常累了,还是先休息一下,就准备攻城…

片刻后,赵炎才缓缓的回过神来,他的心里已经对之后的一些安排有了些想法,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这一切,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一个信念,只为心中的一个梦想,只为向那个心目中的英雄致敬。

前世的赵炎就非常喜欢中华古代的历史,但是,他在多次的研究中发现,历代所有的资料中,只有两晋南北朝的史料是最少的,短短的一些描述和御用学者们的杜撰就让当年悲惨的历史用一句“民族大融合”给掩盖了过去,而且所使用的都是诸如‘处在奴隶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在侵入中原后受到先进的汉族文化的溶合,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则是顺应了当时的潮流’之类的话,但是赵炎在长大之后才慢慢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的简单……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曾有过长达三百多年的黑暗年代,那是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惨痛的被称为汉民族最黑暗的时代,那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五胡乱华’的时代,一个汉民族永远滴血的伤口…

正是这个在历史课本上,寥寥几句便带过的年代里,马背民族征服了黄河以北的中原腹地,五胡乱华,外族入侵,妄图毁我国家灭我民族,赵炎一想到这里,脑袋里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名字,武悼天王冉闵,汉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汉族。

他挽救了整个曾濒临灭绝的汉族,荡气回肠的杀胡令曾让当年的赵炎热血翻涌,“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 ,特以此兆告天下。”

激化的民族矛盾在杀胡令发出后得到尽情的释放,最后,野兽一般的九大石胡被迫西迁中亚老家,十者存其一二,曾雄踞北方草原的匈奴人也被迫西迁公元370年在欧洲掀起腥风血雨,犯我大汉之维威者,虽远必诛。

赵炎早就在心里暗下决心,现在是公元317年,距冉闵杀胡令出现还有三十多年,而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原汉族几乎遭受了灭族之祸,既然历史让他来到了这个时代,他就要担负起这个历史赋予给他的责任,向他心目中的天王致敬…

在那个被汉人称为匈奴、鲜卑、羯、羌、氐的北方马背民族将整个汉民族的自尊践踏的年代,那是历史学者最不愿提及的历史,在被我们冠以五胡乱华而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就是这个时代,后代的一些有心人为了自己利益集团的利益,完全违背了父辈建国时期许下的诺言,只为了一句‘国与国之间要和睦共处’的废话…

为了利益这些人就百般掩盖事实的真相,当权阶层的刻意淡化,让当年饱经苦难的袍泽的后人们,在千余年后完全忘记了带给先辈们苦难的到底是谁,没错,就和19世纪开始侵略中华的那些民族一样,那是有着金发碧眼特征的胡人,那是近两千前侵略中华,又在千余年后再度**了我们的胡狗,难道这就是一句‘国与国之间要和睦共处’的废话就可以抹除的吗?

赵炎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是他自己知道,绝对不能,古代西欧的法律就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规定,那么他们自己既然知道这么一条自然法则,那么就应该有为自己的作为付出代价的觉悟…

在前身,赵炎没有机会也没有可能实现这个想法,但是现在,他有能力实现自己多年的抱负,赵炎不知道什么仁义道德,他只知道汉民族苦难的不能忘记,后世的袍泽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我们民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

这些历史我们在学校的历史教科书上是学不到的,因为在书本上只有民族融合、鲜卑拓跋宏汉化等等,完全是报喜不报忧,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真相,为什么不说汉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冉闵是死在慕容鲜卑的刀下。我在这里不是宣扬民族报复政策,但是我们有了解历史真相的权利,我们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更应该要发奋让民族强大起来,只有自己强大了,那些宵小之徒才会感觉到害怕,让我们向武悼天王冉闵致敬,向汉民族的民族先贤致敬。

热血沸腾的赵炎看着周围枕戈待旦的两万将士,心里顿时豪气冲天,就从这些该死的丁零人开始吧,自己之前对待这些人还是太柔和了,只有杀一儆百才能让这些该死的胡狗害怕,才能震慑这些外族……

赵炎这时突然拍了一下脑袋,懊悔的喃喃道:“怎么把他忘了,哎呀”,赵炎忽然想起来了一个在后世声名赫赫的名字,这个人在冉闵以前是唯一一个震慑诸胡的名将,他叫祖逖,现在正在黄河以南和石勒大战。

赵炎记得,在祖逖主政的九年里,大战无数次,均以优势击败了后赵石勒等人,但在公元321年祖逖去世后,继任将领无能误国,祖将军辛苦收复的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才被石勒夺去,从此展开了中原百姓极端苦难的三十年……

如果自己能在辽东取得胜利,难么在一两年的准备之后,辽东汉军必将有实力挥师入关,到时便可以与祖将军饮马黄河,将羯人这个万恶的民族彻底的抹除在中华历史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蒙古人肤色、习俗与我汉家类似,但是羯人、氐人、九大石胡的人却是肤色、习俗迥异的外族人,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此次晋国的使者来辽东,还可以请他代为转达一下自己的意思,而且辽东实力弱小,虽然拥有着数万骑兵,但是面对偌大的中原,这点兵力还远远威胁不了动辄百万人口计的胡人,所以,当务之急是经济问题,只要有钱有粮,自己就可以再训练十万精兵…

“大帅,将士们已经休息了半个时辰,我们是不是可以进攻了”看着赵炎沉濅在自己的思考中,岳布无奈的笑笑,只能轻声提醒着。低调华丽,尊享文学乐趣! 读客吧小说阅读网

推荐小说

小说所有的文字及均由书友发表上传或来自网络,希望您能喜欢小说。

第42章 裂土封疆(五)第155章 大改革(一)第83章 东征(二)第188章 威压(二)第187章 威压(一)第188 章 困龙升天(八)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263章 中原暂定(三)第68章 危局(十五)第198章 中原暂定(三)第70章 盛京风云(一)第207章 东进!东进!(三)第86章 东征(三)第81章 墓府(五)第1章 辽西少年第95章 查拉河谷(一)第94章 大改革(三)第209章 东进!东进!(四)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3章 辽西宁远第24章 危局(五)第73章 危局(十八)第213章 东进!东进!(六)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54章 前进!前进!(三)第102章 战备(一)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67章 平叛(一)第33章 危局(十四)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备一上第183章 羊皇后(二)第186章 威压(一)第85章 墓府(七)第71章 危局(十七)第3章 辽西宁远第169章 战备(二)第69章 危局(十六)第193章 营救行动(一)第271章 平叛(三)第213章 东进!东进!(六)第159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22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1章 后院起火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74章 盛京风云(五)第244章 困龙升天(三)第189章 困龙升天(八)第94章 大改革(三)第79章 墓府(四)第259章 中原暂定(一)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205章 平叛(二)第190章 困龙升天(九)第127章 营救行动(一)第188章 威压(二)第142章 东进!东进!(三)第87章 墓府(八)第109章 集结南下(一)第186章 威压(一)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279章 燕王(六)第265章 中原暂定(四)第191章 威压(三)第197章 营救行动(三)第78章 墓府(四)第130章 营救行动(二)第105章 战备(三)第126章 威压(三)第66章 围魏救赵(三)第282章 唐帝(一)第127章 营救行动(一)第49章 东征(六)第227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61章 声东击西(一)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7章 古老的残图(二)第48章 东征(五)第195章 中原暂定(一)第93章 东征(七)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91章 东征(六)第80章 墓府(五)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20章 危局(一)第180章 羊皇后(一)第245章 困龙升天(四)第113章 集结南下(三)第170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187章 威压(一)第80章 裂土封疆(三)
第42章 裂土封疆(五)第155章 大改革(一)第83章 东征(二)第188章 威压(二)第187章 威压(一)第188 章 困龙升天(八)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263章 中原暂定(三)第68章 危局(十五)第198章 中原暂定(三)第70章 盛京风云(一)第207章 东进!东进!(三)第86章 东征(三)第81章 墓府(五)第1章 辽西少年第95章 查拉河谷(一)第94章 大改革(三)第209章 东进!东进!(四)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3章 辽西宁远第24章 危局(五)第73章 危局(十八)第213章 东进!东进!(六)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54章 前进!前进!(三)第102章 战备(一)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67章 平叛(一)第33章 危局(十四)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备一上第183章 羊皇后(二)第186章 威压(一)第85章 墓府(七)第71章 危局(十七)第3章 辽西宁远第169章 战备(二)第69章 危局(十六)第193章 营救行动(一)第271章 平叛(三)第213章 东进!东进!(六)第159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22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1章 后院起火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74章 盛京风云(五)第244章 困龙升天(三)第189章 困龙升天(八)第94章 大改革(三)第79章 墓府(四)第259章 中原暂定(一)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205章 平叛(二)第190章 困龙升天(九)第127章 营救行动(一)第188章 威压(二)第142章 东进!东进!(三)第87章 墓府(八)第109章 集结南下(一)第186章 威压(一)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279章 燕王(六)第265章 中原暂定(四)第191章 威压(三)第197章 营救行动(三)第78章 墓府(四)第130章 营救行动(二)第105章 战备(三)第126章 威压(三)第66章 围魏救赵(三)第282章 唐帝(一)第127章 营救行动(一)第49章 东征(六)第227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61章 声东击西(一)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7章 古老的残图(二)第48章 东征(五)第195章 中原暂定(一)第93章 东征(七)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91章 东征(六)第80章 墓府(五)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20章 危局(一)第180章 羊皇后(一)第245章 困龙升天(四)第113章 集结南下(三)第170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187章 威压(一)第80章 裂土封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