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裂土封疆(五)

||体验更多快乐读书功能

这座当年名震辽东的巍霸山城就只剩下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只有着大量的土墙残余和十余间破败的房屋,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盛况。

赵炎一行人在巍霸山城短暂的停留后,就再度起身南下,他们此行的终点就是三山和马石津要塞……

而沿路赵炎不断的和岳布、陆卓远商量着对这边的建设计划,不久就到达了一座山谷,谷中有着一条不大的河流,但是河谷两侧却有着一片广阔的肥沃平地,如果能够在这里屯田,那么赵炎想养活邻近的三山城的的百姓和驻军,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对三山的开发,只要有了人,那么这个谷底的开发并不困难…

傍晚,赵炎一行人抵达三山城,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连城,据史料记载,大连在汉初还是一个小渔村,名叫“三山”,“三山”这个名字指的是实际上大连湾外的三山岛,到了唐初,又称“三山浦”。

另外,虽然三山耕地少,但赵炎本来就不指望他的属地依靠农业活着,赵炎喜欢的是大力发展商业和机械手工业,用工业和商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就像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尼德兰一样,拥有着发达的工业,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大工厂,外界的原料通过海船不断的运送进来,支持着工业的运转,再将产品卖往国外,赚取高额的利润……

另外,赵炎还想到的就是海盐的利润,三山是什么地方,三面临海,十分适合发展海洋渔业,还有海盐…

盐池的建造并不复杂,岳布的师傅在他的书中曾经提到了一种高超的晒盐法,主要就是在海边建立阶梯式的池子,海水涨潮时,打开池口让海水灌满盐池,在落潮时堵上池口,让日光暴晒,浓度高的盐卤被不停地抽到高层盐池,直到阳光将其晒成盐粒,岳布的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使用西域人的水泥来砌成盐池效果最好……

现在赵炎手下已经有了精通水泥制造的玄布和尚工程队,所以,岳布师傅的愿望将在他的学生手中实现,岳布已经自请明年出任盐池的监督……

而水泥在三山制取也是极为方便的事情,在赵炎的“未卜先知”下,三山地区蕴含丰富的石灰岩、硅石、白云岩、花岗岩与耐火粘土等资源被迅速的开发出来。

这其中,石灰岩的含量最为丰富,遍山都是这种白石头,而石灰掺上粘土就制成了“自然水泥”,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建筑用水泥。

但是玄布和尚掌握的水泥制取方法并不是这种“自然水泥”,而是一种一种更加优秀的罗马水泥制取方法,也是一种防水水泥,而盐池也需要用这种防水水泥制作,防水水泥是什么东西,现在罗马城用的引水渠、下水道和房屋屋顶都是当年用防水水泥建造的。

这种水泥的制作原理很简单,在“自然水泥”中掺上火山灰,就是火山灰混凝土,防水效果连后世高品质的防水水泥都比不上,玄布和尚在西域就是使用的火山灰调成的,但是在中原没有火山灰怎么办,玄布和尚在经过实践后,将破损的陶器研成粉末,代替火山灰掺入“自然水泥”,其防水效果甚至还要超过掺入火山灰的防水水泥……

按照赵炎的估计,这种水泥的质量甚至已经接近后世的高品质的防水水泥了,有了这些东西,那么赵炎的赚钱大计几乎已经没有阻碍了,销售不成问题,中原、蒙古、朝鲜半岛三国、海外的倭国都是好的倾销地。

每年的七八月是晒盐的旺季,现在是十月,所以决定在明年春季开始建设盐池,赶上明年的晒盐旺季,大赚一笔。

三山城倒是赵炎在一路上见到的最好的一座城,城墙经过整修,赵炎在三山城倒是见到了一些人,不过也不多,不过在当地的一个辽东官员的帮助下,赵炎找到了一群他急需的人才……

“王爷,我是辽东郡三山镇的镇长王浩,不知王爷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一个年轻的官员拱手对着赵炎说道。

赵炎笑着摆摆手,不过赵炎总觉得眼前的年轻人有点眼熟,但是又记不起什么时候见过这么一个年轻人,不过王浩倒是机灵,看出了赵炎疑惑,再度欠身说道:“王爷,下官是六月底科举策论科的应试考生王浩”。

赵炎恍然大悟,他记起来了眼前的年轻人就是当次科举中唯一一个以工匠子弟身份参加应试的考生,最后是得到了策论科的举人称号,但是赵炎倒没想到一个举人会被派到三山来当一个镇长,这…要知道目前的辽国可是极度缺乏人才的,像举人这样的身份应该实在外府或者五府做官才对,难道,有人又在看考生的出身……

赵炎的顾忌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赵炎入主平州以来,一直坚持唯才是举,但是按照晋代的传统,工匠是地位最卑贱的奴隶,不仅要自带工具、食物为官府白干活儿,而且,其后代还不能上学读书,或者变更身份。

晋代以后,历朝历代对工匠的压迫越来越残酷,他们的地位甚至等同于娼妓、戏子,只有在元清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他们的地位才会得到短暂的改善,所以赵炎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借着安排官员大肆任用士族子弟……

王浩躬身说道:“王爷多虑了,下官因为自幼生长在这三山,加上父母兄弟在堂,所以自请调到三山任镇长的”。赵炎这才深深的舒了口气,看着王浩问道:“王镇长,请问你知不知道这三山以南有个叫马石津的地方?”

马石津,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燕国北部的一个军事要塞,汉初时名叫“牧羊城”,到了三国时代,它又被称为“沓渚”或“沓津”,三国统一于晋后,晋庭短暂的恢复过对马石津的控制,但是由于胡人的日益强大,加上三部鲜卑雄踞辽东,晋庭逐渐失去了整个北方的控制权,这个重要的军事要塞便开始荒废。

另外,在后世,马石津还有个声名赫赫的名字,旅顺!!!

闻言王浩马上说道:“是,王爷,马石津离三山不远,但是那里已经荒芜了,在小人任镇长后,马石津的百姓就迁到了三山城居住,不过由于这一代本来就人烟稀少,所以就只有这么一点人”,说道最后王浩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过赵炎倒是很高兴,他就希望辽国能有更多这样的官员,能够有主见的建设城池,而不是什么事都要上面指示。

“对了,王镇长,这里地处海岸,不知道有没有擅长于建造海船的工匠呢?”赵炎看着王浩有些迟疑的问道。

王浩听到后倒没什么惊讶的神色,不过他也猜到了一点,看来这位年轻的王爷是准备建造船队了,“王爷,下官的族人就是建造海船的工匠,我们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当年从东吴逃难到的三山,很多人都是工匠,有造船的,还有很多的铁匠”王浩老实的回答道。

不过王浩的话倒是让赵炎一阵的惊喜,想不到在这偏僻的地方还有着如此多他急需的工匠,这可是解了辽国的大问题,王浩看着喜形于色的赵炎,也是知道了王爷一定是在寻找工匠来的,因此马上派人去请自己的父亲兄长过来……

一旁的岳布看着眼前机灵的王浩,也是满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赞赏,不过这倒是让王浩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毕竟眼前站着的三位可都是目前辽国的实力派人物。

赵炎就不用说了,不提其现在的封疆王爷身份,单是赵炎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名声,就足以让王浩这类满怀热**图建立功勋的年轻子弟感到万分的佩服了.

而岳布的大名也是最近在辽东吵得沸沸扬扬,以胡人的身份就任辽王府外府大都督房都督,成为辽军在平时的最高将领.

而陆卓远就更不用说了,不提他的战功,单是以赵炎的起家兄弟出任近卫军四都统之一就足以成为辽**方举足轻重的力量……

不多时,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就带着一大帮人来到了赵炎等人的面前……

“拜见王爷,小人王谷,不知王爷召我等前来有何要事?”王谷身子瑟瑟发抖的看着赵炎拜着。

赵炎看着眼前紧张的中年人,不由得微微一叹,上前扶起老人轻声问道:“先生不用紧张,赵炎听令郎说,先生是造船世家,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会造船呢?”

王谷这才舒缓下来,但还是显得小心翼翼:“回大人的话,老夫祖上是温麻典船校尉,曾为吴王孙权造过“盖海”楼船,后来晋庭灭亡了东吴,老夫先祖就被迫迁居青州,汉赵的匈奴人刘渊入侵中原之后,青州战乱太严重,在和众人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再度迁移,在二十年前就准备迁到辽东来。

十五年前,老汉率领全家子弟和一些同行的工匠出海到了辽东,最后定居在这三山,刚到的时候就被高句丽人俘虏,高句丽人把我们当作奴隶来使唤,后来王爷入主辽东,高句丽人就不敢再来,我们就一直生活在这里了。”

赵炎忍住心中的狂喜,能在三山找到如此之多的袍泽,这已经让他欣喜不已,更为难得的是,眼前的这群人竟然都是来自江东的能工巧匠,两汉魏晋时期的造船巧匠基本上出在江东,三国时的孙吴政权为了远征倭国和夷州,曾在江东地区大力发展造船业。低调华丽,尊享文学乐趣! 读客吧小说阅读网

推荐小说

小说所有的文字及均由书友发表上传或来自网络,希望您能喜欢小说。

第193章 困龙升天(十)第2章 初次交战第152章 前进!前进!(二)第185章 羊皇后(三)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第93章 大改革(二)第1章 辽西少年第172章 战备(四)第200章 中原暂定(四)第52章 危局(七)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44章 东征(一)第126章 威压(三)第89章 东征(五)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10章 段氏之乱(三)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204章 平叛(二)第88章 墓府(九)第185章 羊皇后(三)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70章 危局(十六)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87章 东征(四)第188 章 困龙升天(八)第232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69章 围魏救赵(六)第79章 墓府(四)第201章 中原暂定(四)第154章 前进!前进!(三)第170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276章 燕王(三)第138章 东进!东进!(一)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33章 危局(十四)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25章 威压(三)第1章 辽西少年第26章 危局(七)第272章 平叛(三)第160章 查拉河谷(一)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88章 墓府(九)第222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70章 平叛(二)第56章 段氏鲜卑(二)第150章 前进!前进!(一)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240章 困龙升天(一)第22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01章 营救行动(五)第199章 中原暂定(三)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186章 威压(一)第234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58章 困龙升天(十)第17章 围点打援(四)第19章 围点打援(六)第233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12章 东进!东进!(五)第52章 新辽东(一)第25章 危局(六)第90章 墓府(十)第190章 威压(三)第163章 查拉河谷(二)第27章 危局(八)第64章 危局(十三)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126章 威压(三)第153章 前进!前进!(二)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50章 前进!前进!(一)第202章 营救行动(六)第216章 前进!前进!(一)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275章 燕王(二)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79章 困龙升天(三)第133章 营救行动(四)第79章 墓府(四)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53章 新辽东(二)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54章 危局(八)第19章 围点打援(六)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182章 羊皇后(二)第184章 羊皇后(三)第251章 困龙升天(七)第191章 威压(三)第29章 危局(十)第22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8章 围点打援(五)第264章 中原暂定(三)第154章 墓府(九)
第193章 困龙升天(十)第2章 初次交战第152章 前进!前进!(二)第185章 羊皇后(三)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第93章 大改革(二)第1章 辽西少年第172章 战备(四)第200章 中原暂定(四)第52章 危局(七)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44章 东征(一)第126章 威压(三)第89章 东征(五)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10章 段氏之乱(三)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204章 平叛(二)第88章 墓府(九)第185章 羊皇后(三)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70章 危局(十六)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87章 东征(四)第188 章 困龙升天(八)第232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69章 围魏救赵(六)第79章 墓府(四)第201章 中原暂定(四)第154章 前进!前进!(三)第170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276章 燕王(三)第138章 东进!东进!(一)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33章 危局(十四)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25章 威压(三)第1章 辽西少年第26章 危局(七)第272章 平叛(三)第160章 查拉河谷(一)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88章 墓府(九)第222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70章 平叛(二)第56章 段氏鲜卑(二)第150章 前进!前进!(一)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240章 困龙升天(一)第22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01章 营救行动(五)第199章 中原暂定(三)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186章 威压(一)第234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58章 困龙升天(十)第17章 围点打援(四)第19章 围点打援(六)第233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12章 东进!东进!(五)第52章 新辽东(一)第25章 危局(六)第90章 墓府(十)第190章 威压(三)第163章 查拉河谷(二)第27章 危局(八)第64章 危局(十三)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126章 威压(三)第153章 前进!前进!(二)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50章 前进!前进!(一)第202章 营救行动(六)第216章 前进!前进!(一)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275章 燕王(二)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79章 困龙升天(三)第133章 营救行动(四)第79章 墓府(四)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53章 新辽东(二)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54章 危局(八)第19章 围点打援(六)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182章 羊皇后(二)第184章 羊皇后(三)第251章 困龙升天(七)第191章 威压(三)第29章 危局(十)第22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8章 围点打援(五)第264章 中原暂定(三)第154章 墓府(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