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东征(六)

岳布在到达丸都城后,就下令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城,由于岳布所部是轻装简行,并没有携带带多的攻城武器,只有着十部投石车和十部强弩车,所以岳布直接命令辽军将士在下午不停地使用投石车和强弩车向丸都城投射火石强弩,并且在入夜后依然不停止,骚扰守城的高句丽人……

午夜,辽军大帐外只有着投石车和强弩车呼啸的声音,辽军士兵似乎都已经休息,此时高句丽南门突然悄悄的打开了,数千高句丽士兵从其中涌出,部分士兵从城墙上用绳子滑落而下,慢慢的向辽军的阵地摸去,就在高句丽士兵离投射车不过百步时,偷袭的高句丽人突然被忽然出现的冲天火把吓得半死。[`哈十八小说`]

原来岳布早就料到高句丽人可能前来偷袭,所以在此地埋伏了一批辽军,火把下的岳布、黄梦杰、钟炎等人面色冷峻的看着高句丽,数千辽军骑兵跃马而出杀向辽军,而此时的丸都南门也是大开,大批的高句丽士兵咆哮者杀出,但是岳布的脸上依然冷笑,其后的掌旗官挥舞着手中的大纛…

在大营两侧埋伏已久的辽军精锐骑兵呼啸着杀出,截断了欲图接应了高句丽士兵,双方顿时战在一起,战况极为的激烈,绝望的高句丽士兵在辽军的铁蹄下丧失继续战斗的勇气,纷纷跪地投降,但是这些知道平城的那些汉家女孩事情的钟炎麾下的将士,却完全不理会这些高句丽棒子的投降,纷纷将仇恨的弯刀带过这些高句丽人的身体,让他们去地狱洗清自己的罪恶……

一夜的激战,辽军的将士们歼灭了近万的高句丽人,鲜血染红了丸都城外的土地,触目惊心,而辽军的投石车和强弩车依旧不停的将火石、强弩射入城中,震荡着那些高句丽人敏感的神经,而丸都城上的守军更是一脸的无精打采,连战连败让这些将士们几乎就要崩溃,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

公元317年11月3日傍晚,晋庭辽王赵炎率领三万辽军精锐和大批的粮草军械到达丸都前线,至此,辽军的主力全部到位,但是,高句丽人的援军呢?

11月1日,辽王赵炎派遣麾下都统陆卓远亲率一万精锐辽军突袭了安市,由于安市高句丽大军已经启程前往丸都,所以城防空虚,陆卓远攻克后立刻尾随出击,于丸都城北百里处与赵炎前后夹击全歼了这支两万余人的高句丽大军。

公元317年10月底,辽国特使、尚书仆射阳裕突然出现在百济、新罗,经过游说,两部族联手出击,突然袭击了高句丽的南部重镇南苏城,将正调王于扶驻守在南苏城的部队全部歼灭,并且兵临平壤一线,11月初,双方在平壤前线大战多次,不分胜负,平壤守军被完全牵制在了半岛,无力北上……

公元317年10月底,慕容鲜卑大王慕容龙城听闻赵炎发兵高句丽,不顾王位刚定,亲率大军出击边境,但由于国内突起动乱无奈退兵,但是慕容龙城的南下却震惊了高句丽的北地边军,致使高句丽镇北王高强推迟了南下的时间,在慕容龙城退兵后,星夜兼程南下,结果遇到岳布的伏兵,生死不明……

但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现在的丸都城内也是忧患重重,战争期间涌入大量的平民致使丸都城严重动荡不安,近百万的人口涌入了这个仅仅容纳四十万百姓的王城,物价疯涨、粮食紧缺,每天都有着人在寒风中冻饿而死。(哈十八纯文字)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丸都城内的贵族豪强依然鱼肉百姓,过着迷醉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暴动开始出现,这致使本就捉襟见肘的高句丽兵力更加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句丽政权内部也产生了分裂…

以克氏为首的高句丽老臣提出王室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然后招募新兵继续对抗下去,以死守来换取胜利,但是另一部分曾经在辽东甚至中原生活过的高句丽大臣则提出同赵炎议和的主张,他们相信赵炎一定不会为难高句丽王室,因为汉人在这方面都是自大的,同时镇压城内反抗的贱民,肃清朝政,绝对不能手软…

两种看法在大殿内争吵不休,美川王在心里支持议和的主张,但是他又不好开口说服克氏等一帮老臣,所以一直僵持在那里……

深夜,赵炎在中军大帐中和各位辽军的将领们商议着军情,包括着岳布、陆卓远、黄梦杰、钟炎、仲玄以及刚刚从半岛赶回来的阳裕等人,赵炎看着丸都城图说道:“各位,你么看,丸都城易守难攻,我们如果强攻那么伤亡一定很大,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改变作战的方式”,说完,赵炎的双眼中迸发出了丝丝光芒。

“王爷的意思是?”黄梦杰看着赵炎有点疑惑的问道,不过一旁的阳裕和岳布倒是略有所悟,“地上我们强攻损失太大,那么我们就转到地下去”赵炎突然自信满满的说道,不过他的话倒是让陆卓远等人迷惑了起来,不过阳裕、岳布两人倒是眼睛一亮,他们似乎明白了赵炎的想法。

“王爷,你是准备使用土工作业的方法接近丸都城吗?”阳裕微笑的对着赵炎问道,赵炎赞赏的看了一眼阳裕,心想这个家伙虽然没啥民族气节,但是这计谋和才华倒是不错,如果使用得当,倒是可以成为我辽国的股肱之臣,赵炎随即缓缓的点点头,陆卓远等人也是眼前一亮,如果使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丸都城的城墙,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以极大的减轻辽军的伤亡,并且较容易的攻进丸都城……

“王爷,盛京的物资队伍到了,领队的冉将军有事求见王爷”,一个小校跑进大帐通传,赵炎闻言说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一位年轻的统领跑进了大帐,将手中的书信交给赵炎:“王爷,军师大人有书信给王爷”,赵炎接过书信打开,看了几行后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原来陈浩若在信中说道丸都城易守难攻,急切之下难以攻克,他建议赵炎使用土工作业的方法塌毁城墙,并且送信的这位统领也是此中好手,可堪大用……

赵炎不由得笑着说道:“军师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众人闻言也都笑了起来,赵炎转身看着送信的统领有点疑惑的问道:“我相信军师的眼光,他能亲自推荐你,那么你必然有着出众的才华,不过我看你似乎有点眼熟啊?”。

冉瞻看着大帐里的辽国重臣,不由得感到有些紧张,毕竟他可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辽国大臣,但是冉瞻还是静下心来,略带激动的说道:“王爷,末将是七年前在并州加入的,那时末将只有十一岁,是王爷您救了我的兄弟”。

赵炎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的坞堡旧部,怪不得有点眼熟,不过七年前的那一次赵炎倒是记得,那时赵炎加入坞堡还没有多久,当时的坞堡大帅带领他们入关,后来接到乞活军的邀请去援救并州的乞活军一部,在那里,赵炎第一次杀了人,而且当时年龄不大的赵炎还救了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少年,不过当时他自己也吓傻了,也没有注意他救得是谁。

不过眼前的年轻人一说起,赵炎就想起来了,不由得重重的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好样的,原来还是我的旧部,军师没有看错人,呵呵,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王爷,我叫冉瞻”,年轻人报出了他的名字。

不过这次就轮到赵炎惊讶了,赵炎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吱吱呜呜的问道:“你说你叫什么?”

“冉瞻啊”,冉瞻有些奇怪的回答道。

赵炎这才回过神来,这个名字可能听着有点陌生,但是赵炎却知道,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冉瞻此人可能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但是他的儿子却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儿子就是一代战神‘武悼天王’冉闵……

赵炎没想到自己当年居然救了冉闵的父亲……

第二日清晨,赵炎挥军在城外列阵,七万辽军包围了整个丸都城,一百多辆投石车和一百多辆强弩车整齐的摆在了城外,随着号角的吹响,无数的火石强弩射入了丸都城内,带起了阵阵的惨叫声。

而在赵炎的命令下,辽军将大批的烈酒甚至是灯油抛入城内,很快在城内引起了滔天巨火,但是辽军并没有下令进攻,而只是进行着远程的攻击,在营地内,无数的士兵在地道内工作着,很快又退出了地道,随着最后冉瞻的出来,远处的丸都城强突然崩溃,震天的巨响响彻全城,城上城下的高句丽士兵在顷刻间被埋葬在了城下,丸都城,破了……

公元317年11月7日,辽军七万余精锐士兵在主帅赵炎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破丸都城,年纪轻轻的冉瞻在此战中的表现给了辽军的几位巨头极其深刻的映象,特别是其出色的胆略和勇猛的精神让赵炎自震惊之余越来越期待这位猛将的儿子、那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传奇人物的表现了……

在城破之后,赵炎立刻下令逮捕高句丽的王室成员和贵族,特别是封闭高句丽王城的府库和粮库,但是赵炎在入城之后就严禁士兵私自滥杀无辜,特别是扰民之事。

在入城的头天晚上,钟炎的一位部将闯入民宅,欲图掳走该户的妻子女儿,被正在巡夜的岳布发现,赵炎闻之大怒,亲自抓着犯事的将领向该户高句丽人赔罪,当众将这位将领就地重打了一百军棍,军纪为之一变,众人均噤若寒蝉。

而之后,自违纪将领起,直属的上司直到钟炎,逐一在辽军各部参加的大会上做深刻的自我检查,几乎丢尽了钟炎所部将士的脸,随后,违纪将领被一撤到底,直接回家去了,而钟炎部将领全部官降一级,罚三月俸禄,震慑了整个辽军部队……

此事之后,辽军士兵再也不敢违反军纪,而赵炎等人对此也是感到有些无奈,因为这些军人都是高句丽之战的功臣,但是现在的辽军在半岛的名声并不好,特别是钟炎的部队,在朝鲜半岛简直令人闻风丧胆,这种情况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震慑高句丽的人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辽国在半岛的行动,而且赵炎准备在战后就在半岛通商,如果杀名太重,并不利于互市的开战,也不利于辽东的稳定……

在攻占丸都城后,赵炎就下令恢复辽东、乐浪、玄莬诸府的原始辖境,整个鸭绿江以北全部划入辽国的辖境,而鲁平等人在边境设立的千户区也开始逐步的扩大范围。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地烽烟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187章 威压(一)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38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33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6章 围点打援(三)第53章 新辽东(二)第56章 段氏鲜卑(二)第49章 东征(六)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132章 营救行动(三)第192章 营救行动(一)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86章 墓府(八)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26章 危局(七)第60章 危局(十一)第57章 段氏鲜卑(三)第153章 前进!前进!(二)第79章 墓府(四)第272章 平叛(三)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53章 墓府(九)第17章 围点打援(四)第30章 危局(十一)第87章 墓府(八)第23章 危局(四)第205章 东进!东进!(二)第170章 战备(三)第212章 东进!东进!(五)第124章 威压(二)第32章 危局(十三)第271章 平叛(三)第70章 盛京风云(一)第160章 查拉河谷(一)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235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查拉河谷三上第20章 危局(一)第158章 大改革(二)第92章 东征(六)第240章 困龙升天(一)第39章 裂土封疆(二)第191章 威压(三)第149章 东进!东进!(六)第81章 东征(一)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94章 大改革(三)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277章 燕王(四)第69章 围魏救赵(六)第273章 平叛(四)第89章 墓府(九)第191章 困龙升天(九)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77章 燕王(四)第11章 后院起火第260章 中原暂定(一)第41章 裂土封疆(四)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44章 东征(一)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177章 集 结南下(二)第67章 围魏救赵(四)第179章 集 结南下(三)第3章 辽西宁远第57章 危局(十)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209章 东进!东进!(四)第214章 东进!东进!(六)第21章 危局(二)第83章 东征(二)第62章 危局(十二)第169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52章 新辽东(一)第158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23章 威压(二)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277章 燕王(四)第163章 查拉河谷(二)第130章 营救行动(二)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65章 围魏救赵(二)第112章 集结南下(二)第79章 墓府(四)第75章 裂土封疆(一)第115章 羊皇后(一)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90章 东征(五)第169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5章 残
第187章 威压(一)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38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33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6章 围点打援(三)第53章 新辽东(二)第56章 段氏鲜卑(二)第49章 东征(六)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132章 营救行动(三)第192章 营救行动(一)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86章 墓府(八)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26章 危局(七)第60章 危局(十一)第57章 段氏鲜卑(三)第153章 前进!前进!(二)第79章 墓府(四)第272章 平叛(三)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53章 墓府(九)第17章 围点打援(四)第30章 危局(十一)第87章 墓府(八)第23章 危局(四)第205章 东进!东进!(二)第170章 战备(三)第212章 东进!东进!(五)第124章 威压(二)第32章 危局(十三)第271章 平叛(三)第70章 盛京风云(一)第160章 查拉河谷(一)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235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查拉河谷三上第20章 危局(一)第158章 大改革(二)第92章 东征(六)第240章 困龙升天(一)第39章 裂土封疆(二)第191章 威压(三)第149章 东进!东进!(六)第81章 东征(一)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94章 大改革(三)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277章 燕王(四)第69章 围魏救赵(六)第273章 平叛(四)第89章 墓府(九)第191章 困龙升天(九)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77章 燕王(四)第11章 后院起火第260章 中原暂定(一)第41章 裂土封疆(四)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44章 东征(一)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177章 集 结南下(二)第67章 围魏救赵(四)第179章 集 结南下(三)第3章 辽西宁远第57章 危局(十)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209章 东进!东进!(四)第214章 东进!东进!(六)第21章 危局(二)第83章 东征(二)第62章 危局(十二)第169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52章 新辽东(一)第158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23章 威压(二)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277章 燕王(四)第163章 查拉河谷(二)第130章 营救行动(二)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65章 围魏救赵(二)第112章 集结南下(二)第79章 墓府(四)第75章 裂土封疆(一)第115章 羊皇后(一)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90章 东征(五)第169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5章 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