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裂土封疆(一)

辽东自传出赵炎受封辽王引起了阵阵的惊呼声,辽东各地汉家袍泽都盛传着辽王赵炎的传说,但是这时的赵炎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自谢鲲等人离开后,这些日子赵炎都在忙碌中度过,辽王府的官员官职、五郡之地主管的设置和选拔,等等烦心的事情一直困扰着赵炎,幸好有着鲁平、岳布等人的帮忙,不然赵炎可就真的无奈了……

深夜,辽王府……

赵炎、鲁平、陈浩若、岳布等四人聚集在一起,这时他们这些日子以来第十一次聚在一起商议了……

鲁平整理了一下思路,“主公,这段时间根据你的建议,我们已经将辽王府和属地的官职都议定下来了”,赵炎一边看着长长的名单,一边缓缓的点点头。(哈十八纯文字)

根据赵炎的建议,辽王府及属地的官职分为三类,辽王府内府属官、外府属官以及属地官职。

内府属官大致按照王爵属官设置,设:长史一人,管理府中各类事物;司马一人,同长史职,管理府中各类事物;从事郎中二人,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各类事物;军咨祭酒二人,军事参谋人员,同时负责指挥礼仪、接待宾客事物;主薄二人,负责起草辽王的命令、文书;记室参军事二人,负责公文(书、疏、表、启)往来,负责发出辽王的命令、文书;诸曹参军事十二人,每曹二人,分为功曹、仓曹、兵曹、骑曹、铠曹、士曹;参军事六人,掌管出差及其它检校事物;典签四人,协助掌管传达教命、导引宾客之事;录事二人,协助掌管书、疏、表、启,传达、执行命令等等,内府属官加上配属人员共五十三人。

外府属官按朝廷建制设立,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设南书房,设大学士三人网罗诸地英才入阁,并以内、外府属官重要人士为主,作为辽王府的智谋机构存在,共二十四人为南书房学士,负责起草政令;第二,设尚138看書网令一人,下设吏部、礼部、刑部、兵部、工部、户部六部等机构,共计有三百三十一人,负责执行政令;第三,设中138看書网令一人,下设中书堂、都察院等机构,共计有一百一十七人,负责审核政令、监察中饱私囊官员政绩等;第四,设辽军大都督房,下设都督一人,负责大都督房日常事物,共计有一百三十三人,掌管辽王旗下全部军队,设立近卫军和折冲府(北府)两个编制的部队。外府属官共计六百零五人。

属地官职为地方官职,根据赵炎的建议,撤销郡,设立辽西、辽东、玄莬、乐浪、带方五府,设知府为地方行政首长,府下设立县,以知县为行政首长,县下设镇,以镇长为行政官,整个属地设立五个府、十七个县、五十三个镇,共计有七百三十五人。[`哈十八小说`]

整个辽王属下官员共计一千三百九十三人,所有官员的选拔与任命也已经基本完成了,赵炎决定任命鲁平为辽王府内府长史、外府尚138看書网令兼吏部尚138看書网房大学士;任命陈浩若为辽王府内府司马、外府中138看書网令领导中书堂,并担任南书房大学士;任命岳布为辽王府内府从事郎中、外府辽军大都督房都督,并担任南书房大学士。

任命杨杰为内府从事郎中、外府尚138看書网;任命王烈为内府军咨祭酒、外府大都督房折冲府军(北府兵)大都统;任命赵平为内府军咨祭酒、外府尚138看書网;任命王累为内府记事参军事、外府尚138看書网;任命陆卓远、黄梦杰、钟炎、仲玄、哈齐儿、刘传等十二人为内府诸曹参军事、陆卓远四人为外府大都督房近卫军四都统,哈齐儿、刘传等八人为近卫军八统领……

赵炎仔细的看着名单上的任命,辽东豪门高家名士高世杰担任外府尚138看書网,公孙家主公孙无悔担任刑部尚书,原平州军咨祭酒陈征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辽东寒门名士王安、皇甫康、杨烨、向毅、卢汉五人分任辽西、辽东、玄莬、乐浪、带方五府知府…赵炎大加提拔寒门士人担任地方职务,以形成赵炎统治的基础……

赵炎四人对这份名单进行了反复的核对,确定无误后,赵炎就准备下令按此实行了,但是岳布此时提出了一些异议……

“主公,岳布新近投靠大帅,但是主公就立即大加封赏,我怕会引起主公旧部的不满,这样对大局并不好”岳布迟疑了一阵后终于开口说道,赵炎闻言倒是没什么,因为岳布的任命是他自己力主的,但是鲁平、陈浩若两人倒是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心里也有这个顾虑,但是一方面是因为这是赵炎提出的,另一方面岳布确实有着才华。

不过岳布的话倒是让赵炎有些踌躇起来,毕竟岳布说的也是实情,但是现在真的已经找不到比岳布更合适的人选了,所以赵炎还是决定任命岳布为都督,作为辽军日常的指挥官,拿定主意的赵炎摆摆手,示意他们就不用再说了:“我知道这个决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但是岳布的才能足可胜任这个职务,我选才惟才是举,不是惟亲是举”。

听见赵炎这么说,其余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岳布起身激动的说道:“多谢主公信任,岳布必当肝脑涂地效忠主公”,赵炎微微一笑拍拍岳布的肩膀:“先生就大胆的去做吧,赵炎相信自己的眼光”。

鲁平和陈浩若两人见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就算到时岳布的任命会引起争议,那也没什么了,这是大帅的命令,谅那些家伙也不敢说什么……

鲁平整理了一下资料,缓缓的说道:“主公,接下来就是一些政务上的事情了,我们今晚要商议的就是主公指定了两项了,学校和科举考试、军队的编练”。

四人再度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特别是岳布提出的建议,让鲁平在大加赞叹之余也彻底的明白了赵炎为什么力排众议任命岳布为都督了,确实是才华横溢的经世之才,在赞叹之余,鲁平也是满心的欢喜起来,只要有着他们这些谋臣勇将的辅佐,在十年之内,赵炎甚至可能入主中原,那时……

会议一直持续到临近天明时分,四人最终议定完成了两项命令,在学校考试上,以原先设立的十三家书院为主,合并为五家书院,对应五府设立,开设经济、文学、工学、策论、农学、医学六科,培养各类人才,并且鼓励私塾的建立,同时取消秀才、举人的考试,只设立一科考试,按成绩优劣授予进士、举人、秀才的出身,规定每年春秋季节考试两次,鼓励读书人应考……

在军队的编练上,分为两部分,第一,划分军队为近卫军与折冲府军(北府兵)两部分,近卫军编制十一营五万五千控弦之士,包括三万汉军骑兵、两万步兵以及五千辽王亲兵,折冲府军(北府兵)则为后备兵员训练基地,于五府各置四个折冲府,十万士兵有事出征,无事则于家屯田,定时参加训练,而于王城设置二十个折冲营,共计十万常备士兵,其中五万驻防外地,这样辽军可以随时派出十万人的精锐部队,而在短时间内可以再征召十万士兵加入作战…

第二,就是支援部队的建设,六营三万工兵的设立在整个辽东的三级补给基地制度需要强化,而且驿站、道路的修建也刻不容缓,需要立即恢复辽东地区的通信与道路的畅通,这是之后恢复属地经济的重中之重。

赵炎看着一定后的政策,比较满意的点点头,虽然计划有着一些改变,但是基本上还是按着他的思路进行下去的,目前最重要的还有着两个事,一个是恢复经济的具体政策,这一点上,赵炎准备亲自巡视五府后再做决断,这一点也得到了鲁平等人的支持。

而另一点则是对丁零的问题了,丁零一族乘赵炎出兵草原,派出王皋掠夺辽东,赵炎必须要给战死的汉军袍泽一个交代,所以,对丁零的作战刻不容缓,赵炎思索再三后,下令由陆卓远、钟炎率领三万突骑兵出击丁零,务要将丁零族纳入辽王管辖,全族迁移…

另外,赵炎决定率领岳布、哈齐儿、黄梦杰三人亲自勘察辽东各地,经过考察后再确定下一步的政策,而属地政务暂时由尚书令鲁平负总责,各级将领、官员各司其职,按照命令进行改革。

同时在赵炎的要求下,辽王府驻地迁到侯城,以方便掌控五府,同时改侯城为盛京城,作为辽王的都城,鲁平也开始下令整修盛京,同时准备向盛京转移…就在辽东开始轰轰烈烈的改革的时候,赵炎带领着三位爱将也开始了巡视辽东的路程…

但是赵炎建盛京和设立尚书令等职务的做法却引起了一些非议,就连高氏和公孙氏也表现出了一些不满,倒是晋庭并没有做出什么表示,但是赵炎和他的心腹将领们却一致要求建国,必须建国!就算是在晋庭下建立从属的辽国,那么也比担任晋庭的一个北地将军要好得多,因为…

当年闻鸡起舞的祖逖将军就是赵炎的前车之鉴,当年,矢志北伐恢复中原的祖逖将军向江东大将、现在的晋王司马睿求助,司马睿只给了他只够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帛,至于人员、战马和武器,却叫他自己想办法。祖逖将军悲愤之下只身渡江北上,于江上中流击楫,发誓收复故土、恢复中原。

祖逖将军到了淮北后,召集义勇,勤练士卒,下令招募工匠开炉炼铁,铸造兵器,军队很快壮大。这在当年的赵炎听起来像是个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祖将军屡经百战,终于打下了淮北甚至整个青州,逼近兖州,但是,就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整个东晋朝廷依然不向淮北派遣主力支援祖逖将军,而祖逖将军却依靠自己的力量打下了黄河以南的大片江山,这就是违反君臣纲常,这就是功高震主。

现在的东晋朝廷已经开始百般的掣肘祖将军了,鲁平、陈浩若、岳布等人看的很清楚,所以力劝赵炎保持辽东独立,而这才有了自建尚138看書网令等职务,而赵炎看的更清楚,他知道,晋庭由于顾忌祖将军的赫赫威名,暂时不敢向祖将军下杀手,于是开始从他的好友、子侄入手,编造罪名诬陷,逐步的剪除将军的羽翼。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地烽烟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244章 困龙升天(三)第65章 围魏救赵(二)第116章 羊皇后(一)第235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74章 困龙升天(一)第228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258章 困龙升天(十)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68章 危局(十五)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26章 危局(七)第269章 平叛(二)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213章 东进!东进!(六)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10章 东进!东进!(四)第33章 危局(十四)第73章 危局(十八)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89章 东征(五)第85章 墓府(七)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60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253章 困龙升天(八)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125章 威压(三)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222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24章 危局(五)第169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87章 东征(四)第219章 前进!前进!(三)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182章 羊皇后(二)第152章 前进!前进!(二)第74章 盛京风云(五)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3章 辽西宁远第78章 墓府(四)第199章 中原暂定(三)第83章 墓府(六)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56章 危局(九)第7章 古老的残图(二)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91章 东征(六)第234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93章 东征(七)第201章 营救行动(五)第180章 羊皇后(一)第129章 营救行动(二)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16章 围点打援(三)第193章 营救行动(一)第256章 困龙升天(九)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188章 威压(二)第167章 战备(一)第14章 围点打援(一)第53章 新辽东(二)第275章 燕王(二)第109章 集结南下(一)第89章 东征(五)第28章 危局(九)第202章 平叛(一)第32章 危局(十三)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160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64章 危局(十三)第86章 东征(三)第151章 前进!前进!(一)第123章 威压(二)第189章 困龙升天(八)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81章 墓府(五)第18章 围点打援(五)第67章 危局(十五)第82章 墓府(六)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261章 中原暂定(二)第280章 燕王(七)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189章 困龙升天(八)
第244章 困龙升天(三)第65章 围魏救赵(二)第116章 羊皇后(一)第235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74章 困龙升天(一)第228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258章 困龙升天(十)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68章 危局(十五)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26章 危局(七)第269章 平叛(二)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213章 东进!东进!(六)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10章 东进!东进!(四)第33章 危局(十四)第73章 危局(十八)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89章 东征(五)第85章 墓府(七)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60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253章 困龙升天(八)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125章 威压(三)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222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73章 盛京风云(四)第24章 危局(五)第169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141章 东进!东进!(二)第87章 东征(四)第219章 前进!前进!(三)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182章 羊皇后(二)第152章 前进!前进!(二)第74章 盛京风云(五)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3章 辽西宁远第78章 墓府(四)第199章 中原暂定(三)第83章 墓府(六)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56章 危局(九)第7章 古老的残图(二)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91章 东征(六)第234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93章 东征(七)第201章 营救行动(五)第180章 羊皇后(一)第129章 营救行动(二)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16章 围点打援(三)第193章 营救行动(一)第256章 困龙升天(九)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188章 威压(二)第167章 战备(一)第14章 围点打援(一)第53章 新辽东(二)第275章 燕王(二)第109章 集结南下(一)第89章 东征(五)第28章 危局(九)第202章 平叛(一)第32章 危局(十三)第79章 裂土封疆(三)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160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64章 危局(十三)第86章 东征(三)第151章 前进!前进!(一)第123章 威压(二)第189章 困龙升天(八)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81章 墓府(五)第18章 围点打援(五)第67章 危局(十五)第82章 墓府(六)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261章 中原暂定(二)第280章 燕王(七)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189章 困龙升天(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