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平叛(二)

公元319年伊始,整个辽东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故,仿佛就像是今年连绵不断的暴雪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剧烈的变故,最重要的就是辽国掌控者赵炎的回归。

随着赵炎的归来,整个辽国几乎是一反常态,一方面低迷已久了辽东各部都迅速的行动起来,北面钟炎,东面段远山都是迅速的行动起来,抛弃了原先的主动防御,而是主动的进攻起来,迅速的扭转了不利的态势,基本上和辽军形成了互相对峙的局面。

辽军方面调兵遣将,准备着下一步的进攻,而胡人则是因为近年连绵不绝的大雪使得各部族的生活供应严重不足,加上辽军的封锁和不断的进攻消耗,整个叛军都几乎达到了力量的极致了,无力对辽军发起进攻,只能进行被动的防御作战,企图将战争拖到开春之后。

面对着这种局势,辽军反攻的态势已经非常的明显了,而且在赵炎下令两路大军进攻的时候,鲁平和阳裕两人曾经协商双方同时进攻,重创辽军之后再休整,因为他们也发现了赵炎的不寻常。

按照他们对赵炎的了解,在这种时候,赵炎肯定早就发兵全面进攻了,怎么会只让钟炎和段远山这两个指挥部队。

而且这两个人在辽军之中虽然也算是大将,但是明显还是比不上岳布等人,而赵炎竟然让岳布留守燕京,却没有让岳布北上,这样的情况出现,可能性也就只有一个了,辽军兵力不足。

几乎同时得到相同推断的阳裕和鲁平两人都是大惊失色,一方面他们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辽军会兵力不足,担心是辽军的陷阱,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他们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击溃辽军的主力,即使之后辽军大军回援,在气势上也必然会输掉一筹,而叛军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整补,补充兵员稳定辽东形势。

因此,阳裕立刻找到了九大胡帅,召开大冢宰会议,胡人在叛乱之后为了便于指挥,在阳裕的建议之下组建了大冢宰会议,由九个参与叛变的部族的族长和他自己,一个十个人组成,以便统一指挥作战。

但是阳裕费尽口舌也未能说服九大胡帅同意他的反攻方案,他们各自的部族在冬季都是损失很大,牲畜、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在这么下去,他们的部族恐怕熬不了多久了,也因此,他们有了罢兵的意思。

按照这些人的想法,既然他们已经叛变了就不可能再投入辽国的阵营,所以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迁移这一条路了。

但是迁移也是很难办的,之前在辽国的旗下,各部族的胡人都分到了草场或者田地,他们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虽然这些胡人可能都不识字,但是他们知道,能够学些东西毕竟是好的。

所以,在叛变初期,各部族很多的牧民其实都是不愿意叛乱的,但是由于各部族族长、长老的出面,大部分的部民处于对族长、长老们的信任还是加入了大军之中,剩下的少数人也都无奈的加入了。

但是随着辽军的镇压和冬天不断的天灾,这些思想单纯的牧民们已经开始感到不满了,闹得最凶的就是最先开始叛乱的慕容鲜卑人和宇文鲜卑人,他们的族人十分不满意部族首领们的做法。

尤其是他们看到自己的同族兄弟段氏鲜卑人竟然将他们视为仇人,这让的鲜卑叛军很是感到难受。

最近随着赵炎的回归和辽军攻势的加强,这两个部族已经有部民结伴出逃,跑到了辽军的占领区,投入段氏鲜卑的帐下,为了这件事情,慕容和宇文两部族长联名斩杀了几十名逃兵和他们的家眷,但是依旧无法阻止出逃的大潮!

在这样情况下,阳裕还在唆使他们反攻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就在鲁平计划失败的时候,一个让的所有叛军大惊的事情传到了他们的耳中,辽国迁都了…

这个消息让的九部胡帅大为高兴,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才明白了辽军之前的进攻是赵炎等人在故布疑阵,为的就是给他们的迁都准备时间。

闻之后悔九大胡帅立刻召开了大冢宰会议,同时知会鲁平和高句丽诸部,要求同时向盛京城进攻,彻底的击破辽国,占据整个辽东。

不约而同的,九部胡帅和高句丽等三大半岛部族族长立刻行动了起来,而鲁平和阳裕两人都是闻到了其中异样的气息,作为辽国的重臣,他们很是了解赵炎的行事态度,他们这个时候才反映了过来,之前赵炎是真的兵力不足,但是现在既然赵炎放出了这个消息,那么就说明辽国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个时候进攻可能就真的有去无回了。

但是他们的建议已经被冲昏了头的各部胡帅们置之不理,苦劝无效的两人在胡帅的胁迫下也不得不答应了进攻的要求,但是他们两人同时要求要稳扎稳打,切勿轻敌冒进,看到两人同意了出兵,胡帅们也就满口答应了,至于他们有没有听进去,就只有天知道了。

北路九位胡帅及阳裕叛军尽起所部三十万胡人精锐力量,几乎抽空了九部胡人的全部青壮,整个后方已经没有了任何有组织的队伍了。

半岛三部也尽起国内精锐部队二十余万人,加上鲁平所部三万大军,叛军集结五十三万余人,兵分两路朝着盛京城杀去。

而与此同时,整个辽东各地却是悄然无声,在赵炎的指挥下,整个辽东进行了坚壁清野,所有的百姓全部朝着宁远等地集结,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返回去,而盛京城现在也变成了一座空城,只有着赵炎率领的两万多人在城内驻扎。

调集到辽东的各部军队也不见了踪影,赵炎看着面前胡人进军的路线,脸上露出了冷冽的笑容。

“王爷,各部已经按照命令集结到了各自的集结地,钟炎、仲玄两位将军率领五万大军已经放开道路,隐蔽在土护真河一带,刘传和杨开远将军也率领五万大军埋伏在长白山一带,让朝鲜半岛叛军进入了辽东。”

“段远山将军、林振威将军、林破虏将军三位已经统率十五万大军驻扎在营州、白水一带,随时可以按计划出兵,乌图将军也率领三万大军前出准备执行引诱的计划,我们随时可以撤退。”

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272章 平叛(三)第190章 威压(三)第170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125章 威压(三)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192章 营救行动(一)第93章 东征(七)第57章 危局(十)第88章 东征(四)第101章 战备(一)第253章 困龙升天(八)第150章 前进!前进!(一)第108章 战备(四)第162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64章 危局(十三)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174章 困龙升天(一)第282章 唐帝(一)第85章 东征(三)第49章 东征(六)第74章 危局(十八)第181章 困龙升天(四)第22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90章 困龙升天(九)第4章 河畔之战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56章 大改革(一)第95章 查拉河谷(一)第49章 东征(六)第23章 危局(四)第117章 羊皇后(二)第56章 危局(九)第166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15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88章 东征(四)第254章 困龙升天(八)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83章 唐帝(二)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57章 段氏鲜卑(三)第136章 营救行动(五)第52章 新辽东(一)第125章 威压(三)第4章 河畔之战第236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107章 战备(四)第134章 营救行动(四)第26章 危局(七)第206章 平叛(三)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280章 燕王(七)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151章 墓府(八)第37章 危局(十八)第237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125章 威压(三)第28章 危局(九)第46章 东征(三)第101章 战备(一)第242章 困龙升天(二)第180章 羊皇后(一)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70章 危局(十六)第57章 危局(十)第45章 东征(二)第163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91章 墓府(十)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278章 燕王(五)第173章 战备(四)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98章 查拉河谷(二)第57章 危局(十)第251章 困龙升天(七)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247章 困龙升天(五)第98章 查拉河谷(二)第37章 危局(十八)第132章 营救行动(三)第190章 困龙升天(九)第157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06章 平叛(三)第171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87章 东征(四)第151章 墓府(八)第20章 危局(一)第202章 营救行动(六)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217章 前进!前进!(二)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182章 羊皇后(二)
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272章 平叛(三)第190章 威压(三)第170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125章 威压(三)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192章 营救行动(一)第93章 东征(七)第57章 危局(十)第88章 东征(四)第101章 战备(一)第253章 困龙升天(八)第150章 前进!前进!(一)第108章 战备(四)第162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64章 危局(十三)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174章 困龙升天(一)第282章 唐帝(一)第85章 东征(三)第49章 东征(六)第74章 危局(十八)第181章 困龙升天(四)第22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90章 困龙升天(九)第4章 河畔之战第178章 困龙升天(三)第156章 大改革(一)第95章 查拉河谷(一)第49章 东征(六)第23章 危局(四)第117章 羊皇后(二)第56章 危局(九)第166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15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88章 东征(四)第254章 困龙升天(八)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83章 唐帝(二)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57章 段氏鲜卑(三)第136章 营救行动(五)第52章 新辽东(一)第125章 威压(三)第4章 河畔之战第236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107章 战备(四)第134章 营救行动(四)第26章 危局(七)第206章 平叛(三)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280章 燕王(七)第110章 集结南下(一)第151章 墓府(八)第37章 危局(十八)第237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125章 威压(三)第28章 危局(九)第46章 东征(三)第101章 战备(一)第242章 困龙升天(二)第180章 羊皇后(一)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70章 危局(十六)第57章 危局(十)第45章 东征(二)第163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91章 墓府(十)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278章 燕王(五)第173章 战备(四)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98章 查拉河谷(二)第57章 危局(十)第251章 困龙升天(七)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247章 困龙升天(五)第98章 查拉河谷(二)第37章 危局(十八)第132章 营救行动(三)第190章 困龙升天(九)第157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206章 平叛(三)第171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87章 东征(四)第151章 墓府(八)第20章 危局(一)第202章 营救行动(六)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217章 前进!前进!(二)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182章 羊皇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