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对决

“有这么严重吗?”

王安石是心虚的同时,但又对张斐的这一番话感到一些质疑。

如果真有这么大的问题,他不可能不知道啊!

均输法在王安石新政里面,那是最为顺利的。

“若是不严重,我也不会这么做。”

张斐突然神情严肃地说道:“虽然目前还不至于引发暴动,但这个趋势确实是在日益恶化,等到真出问题时,不管做什么可都为时已晚。”

王安石不禁眉头紧锁。

关于张斐在商业方面的判断,他还是比较相信的,毕竟张斐已经用了很多事例证明他在这方面的才能。

过得一会儿,王安石坐了下去,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可若真存在这些问题,那么在听证会上,可能会对新政不利啊!”

他一时也想不到办法,去弥补这一点。

说到底他这均输法还是以增加国家财富,减少国家支出为主,其余的就并不是那么重要。

张斐道:“王学士应该知道,听证会与庭辩是不一样的,庭辩是凭自己的推测去争辩,但凡事其实都有两面,往往是谁也无法说服谁。

听证会的话,顾名思义,那是要拿证据说话,同样凡事是有两面的,肯定不仅仅是说弊端,同时也会提到均输法好处。

那么解决方法就很简单,总结利弊,权衡得失,以此来完善整个均输法,我保证是绝不会影响到均输法,反而会使得均输法得到完善,更能够普及全国,也令新政也变得更加健康。

但如果亡羊不补,最终只会落得倾家荡产。”

王安石瞧了眼张斐,心中是有些怀疑,认为张斐是在夸大其词,因为这也是张斐惯用的招数,但他却想到了另一件事,心道,从目前的情况来,官家似乎已经不再毫无保留的支持我,这必将会动摇底下官员对于新政的信心,那我必须另择他法,来坚定下面那些官员对于新政的支持。这听证会或许能够给予新政支持!

这一番权衡后,王安石还是答应了张斐的建议。

但这在张斐的意料之中,若无法说服王安石,他也不敢这么做。

不过张斐这回倒是估算错误,他还以为王安石之所以认同,乃是被自己的理论所打动。

却不知道,其实王安石现在最为忧虑的,就是皇帝对于新政的态度,要是失去皇帝的支持,那新政将会变得寸步难行。

虽然目前来看,皇帝还是支持新政的,但肯定不再是毫无保留,故此王安石希望经过听证会,来令新政变得更加坚固。

以前谁反对新政,就直接赶出去得了。

苏辙早年在制置二府条例司的时候,就指出均输法弊端,结果王安石直接讥讽苏辙,只会耍嘴皮子,然后就赶出制置二府条例司,得亏司马光也在改革,苏辙才进入公检法的,并没有说被贬走。

但是局势在变化,王安石也得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这听证会,还真如张斐所言,大家都是拿证据说话,也不再是嘴炮,王安石对此也是很有信心的。

他从未对自己的理念,对自己的新法失去信心。

他也知道新法肯定也存在问题,但只要收益大于问题,那就没有问题。

王安石回去之后,就找来邓绾,让他去跟其他人交流,表示不要担心,我们新政因此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其实就是安抚。

不得不说,现在革新派内部还真是人心惶惶,这薛向释放才几日,这又有人来告状,是没完没了。

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也都在揣测,到底皇帝是怎么想的。

因为在封建社会,如果皇帝是非常支持你,通常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皇帝的态度有所改变。

更要命的是,他们还不好去施压公检法,以你为他们刚刚凭借从检察院起诉,将薛向给救出来,这才几天,也不可能反口就说公检法就不公平。

这也太假了。

反倒是保守派,现在非常团结,拧成一股绳,对此也是信心满满。

他们是真心认为自己是对的,王安石是错的,就事论事,他们并不怕。

这同样也打了御史台一个措手不及,这检察院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勇猛的多,甚至都有些心心相惜的感觉。

检察院刚刚保住薛向,如果又起诉发运司,那可真是两边都不讨好。

而这种事就只有御史台干得出,御史台从来就不会倒向某一派的,两边都弹劾,这就是因为御史台的制度,御史中丞是无权干预御史告状的,御史也经常弹劾御史中丞。

御史台里面本就混杂着革新派和保守派,革新派的御史就弹劾保守派,保守派的御史就弹劾革新派。

检察院如今好像也干着同样的活。

“我刚刚打探到消息,这回是司马君实在后面操纵的。”

彭思言底层向蒋之奇言道。

蒋之奇听罢,当即冷笑道:“我就说嘛,那些江南商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输了官司,还敢在京城报复发运司,这后面肯定有人啊。”

说着,他又问道:“那检察院到底会不会起诉?”

彭思言道:“目前检察院尚在调查中,未有决定,但我估摸着还是会接,之前那场官司,就令刘侍郎他们非常不满,认为张三是王介甫的人,显然司马君实是想借此证明公检法还是能够制衡制置二府条例司的,如果不接的话,司马君实他们是决计不会再支持公检法的。”

蒋之奇点点头,瞄了眼彭思言,“你是怎么想的?”

彭思言道:“不是我怎么想,而是大家都这么想。”

蒋之奇道:“但是文公认为那杀手锏,只能是用来威吓,倘若真拿出来,可能会得罪官家的。”

彭思言道:“咱可以借人之手给递上去,谁知道呢。反正到时咱们御史台已经是置身事外,那就不如就给检察院来一个火上浇油,到时看公检法如何处置,否则的话,这口气,咱们真是咽不下去啊。”

蒋之奇稍稍点头。

在那场官司上,他们其实还有一招没有用,那就是薛向跟皇帝之间的勾当,他们已经暗示过皇帝,你要包庇薛向的话,那么我们就要调查内藏库。

但由于后来,皇帝还是通过了御史台的判决。

那御史台当然也就没有爆出此事来,当然,其中还有文彦博的功劳,是他压住一直没提。

但御史台是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够置身事外,隔岸观火,那那必须是火上浇油。

反观检察院,也真是没有想到,刚刚打完一场,这么要命的官司,马上就来告状的。

他们心里也都清楚,对方就是在针对薛向,死活不能让薛向出任三司使。

但这一回,检察院的态度,明显是倾向这些告状的商人,原因也很简单,这一碗水也得端平,刚刚接受了薛向的诉状,要不是接受这些商人的,保守派可就真不会给予他们支持,关键公检法内部多半都是保守派这边的人。

虽然检察院里面相对比较少,因为最初掌权的苏轼、范纯仁,全都被赶了出去,而许遵又不是保守派的人,他提拔的只是熟知律法,且又没有什么背景的年轻官员。

可基本盘还是保守派这边的,包括大庭长赵抃,也支持这些商人告状的,更何况朝中有很大臣就是代表着这些商人地主的利益。

但是,他们研究半响,发现这技术上又有些罩不住。

今日,许遵就开会,商讨如何应对此案。

王巩率先言道:“经我们审视,发现那些商人说得确实有道理,均输法是有着很多弊病的,也确实影响到东南六路的民生。

如果这是商人所为的话,这事是肯定能告的,但是发运司是代表朝廷,朝廷进行这些行为是不违法的。”

朝廷垄断,那能叫垄断吗?那叫为民着想。

朝廷投机倒把,那能够叫投机倒把吗?那叫宏观调控。

这在以前,都是宰相干的活,督促皇帝,改变政策,突然下放给司法,很难应对得了。

许遵道:“这里面不是有贪污受贿,强买强卖吗?”

齐济叹道:“是有人状告这两点,但是他们都没有拿出具体的证据,虽然这极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发运司作为做大的购买者,那些商人当然都想卖货给发运司,那这里面定是存有猫腻的,但问题在于,他们都不说自己是否有贿赂发运司,而是指责他人这么做,所以他们也没有具体的证据。”

王巩又补充道:“还有人指责发运司倒卖其它货物,但只要这些钱都是进入国库,那就是合法得,因为律法上对于官府的买卖行为,限制是非常少的。总得来说,如果与民争利是一条罪名的,那就一定能够告,但与民争利,并非是一条罪名。可是,我们的法制之法又是捍卫个人正当权益,倘若视而不见,好像也不对。”

这最后一句话,其实就是在暗示许遵,里面肯定是有与民争利,不像王安石宣传的那么好,而且这可是司马光他们一直强调的观点,这是铁定的事实,所以,如果咱们检察院没有动作的话,司马光他们一定会非常不爽的。

张斐突然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开一场听证会,将这些事都摆出来说,如果告不了,那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已经尽力而为。”

齐济、王巩同时眼中一亮。

是呀!

怎么将这听证会给忘了。

上回程昉一案,也是这么给弄过去的。

两件案子其实有很多像似点。

告程昉的,主要是滥用民力,毁坏民宅民田,但律法对于官府行为,是非常纵容的,到底这是一个封建社会。

几人合计一番后,立刻拍板,决定召开听证会。

随后检察院马上在新闻报上发布此消息,表示那些江南商人所言,并非是虚假的,但还是缺乏足够的证据,以及律法在这方面也是有所缺失的,为求公平起见,检察院准备召开听证会,来最终决定,是否正式对东南六路的发运司进行起诉。

此报一出,第一个上门就是相国寺。

来我这开听证会。

茶水、场地,我全部包了。

北宋的佛门从来就不是什么清静之地,多半都有着一些金融属性,放贷、经商、种田是一样都没有落下。

在相国寺开听证会,对相国寺而言,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首先,公检法是新贵,跟公检法打好关系,那是必须的。

其次,可以增加相国寺的地位,立法会,听证会,全都在我这里开,足以代表我的官方背景。

最后,这也会给相国寺带来不少人气。

因为不用想也知道,这场听证会,京城的每一个富人都非常关注。

之前商人就已经意识到,公检法对行商是非常有利的,既然法制之法是要捍卫每个人的正当权益,那我们商人也是人,甭管我们是否奸诈,只要我们没有违法,你们就得给我们提供保护。

而这种法律保护,是商人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的。

他们很有钱,但缺乏保护自己财富的手段。

而这场听证会将是最好的证明,因为那些江南商人,个个都是大奸商,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们来京城为那场官司做供,如果他们都能够告得了,那足以证明,公检法是有实力为商人提供保护。

面对万众期待,检察院也没有故弄玄虚,其实也怕迟则生变,反正相国寺是提供一切,故此检察院方面,马上就宣布,两日之后,将在相国寺召开这场听证会,之所以这么急,也是因为两日之后,皇城放假。

两日后。

相国寺里面那真是群英荟萃,人气值是直接拉满,上至权贵,下至货郎,因为这场听证会几乎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

而警署方面,也是出动大量的皇家警察,来维护治安。

“阿弥陀佛。”

只见张斐和许芷倩,刚刚从马车上下来,一个老和尚便迎了出来,“贫僧代表小寺欢迎张检控、张夫人大驾光临。”

这可是给予极高的规格,以前是想都别想。

“方丈有礼了。”

张斐回得一礼,“打扰之处,还望方丈海涵。”

“岂敢!岂敢!”

老和尚伸手引向庙内,“二位里面请。”

“请。”

今日也算是许芷倩重出江湖之日。

不过即便是这老和尚,对此都没有任何看法,就是因为在大家眼里,许芷倩是一直陪同张斐打官司,在河中府也是担任张斐的主簿,都已经是见惯不怪。

当然,关键还是张斐能力的无与伦比,他就要许芷倩给自己担任助手,你能怎么办。

谁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去跟张斐计较。

“张三。”

刚刚来到寺庙内,就听得一声叫喊。

正是曹栋栋。

“衙内,这几天怎么都没有见到你人?”

张斐立刻好奇道。

他突然想起来,曹栋栋和小马回来之后,几乎就没有来打扰过他。

曹栋栋有气无力道:“这些天,我跟小马都在带新人,可是忙得很。”

“带新人?”

张斐错愕道。

曹栋栋点点头,“你不知道么,之前官家又从三衙里面拨出三千名禁军士兵给我警署。这其中还包括社稷安全司的一些人,也让本衙内亲自训练他们。”

要维持公检法,必须需要大量的警员,这是跟以前最大的不同,但如果从外面招人,财政负担不起,所以现在警署扩张,多半都是直接从禁军招人。

以前赵顼对此还有些疑虑,到底禁军是在维护他的安全,但如今的话,思想是完全改变过来,反正禁军平时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事,连个草寇打不过,还不如去警署待着。

“原来如此。”

张斐点点头,看来赵顼是愈发信任皇家警察,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一招是赵顼自己想出来的,并且取得非常不俗的效果。又道:“改日我们找个时间聊聊,我还有点事跟你商谈。”

曹栋栋傲娇道:“那得看本衙内有没有空。”

张斐呵呵道:“我提前一个月预约,应该没有问题吧。”

曹栋栋嘿嘿道:“那行。”

而此时,寺庙里面已经是人声鼎沸,几乎所有大臣全都来了,这可以说是保守派与革新派的一次正面交锋。

之前程昉还不算,因为那主要涉及到皇帝,而且河防的事,也不能代表新政,但均输法是绝对能够代表的。

是人是鬼都是忐忑不安,患得患失,三五围聚在一起,小声嘀咕着。

这里面的利益,太过复杂,比如说那些权贵,有一部分内心是支持那些商人的,但这个听证会又是一个说大实话的地方,他们又担心抖出什么猫腻来。

也有一些是支持发运司的,他们可以利用发运司得到更多利益。

吕公著见司马光是坐立不安,一个劲地在做深呼吸,不禁问道:“君实,你很紧张吗?”

“啊?”

司马光微微一怔,又道:“倒不是紧张,而是有些激动,这回终于可以让王介甫原形毕露,他就是在与民争利,为国敛财。”

吕公著道:“你忘记上回程都监的听证会,到底也没有起诉程都监,这场听证会跟上回有些相似。”

司马光道:“到底让官家意识到,河北问题的严重性,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足以。”

吕公著稍稍点头。

而那边邓绾也是忐忑不安,小声道:“相公,这会不会对方的阴谋?”

王安石道:“放心吧,我们不会输的。”

当然,赵顼也是悄悄驾临相国寺,这场听证会,他是非常支持的,因为上回听证会,就让他得知禁军是多么孱弱。

他希望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而不是只知道一些大臣想让他知道的。

而当张斐到来一会儿后,这听证会就正式开始了。

依旧是检察院四巨头坐在前面,由许遵来主持,许芷倩只是默默坐在张斐的身后,为他准备资料。

底下的阵营是非常明确,左边革新派,右边保守派。

王安石和司马光入座之后,非常有默契瞪着对方,仿佛天底下就只剩下他们两个,要来一次公平的正面对决。

但这回底下桌椅摆放与上回是不一样,就只是正中间摆放着一张位子,没有左右两边摆放,仿佛在告诉大家,这场听证会是客观且中立的。

但没卵用,两边还是非常敌视。

那外围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是水泄不通,但一目扫去,全都是京城有名的大富商,至少都有上千人之多。

他们也都是翘首以盼,而且全都是支持江南的富商。

可见,保守派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由于不是第一回,王巩只是照例朗声宣读了一边听证会的规矩,然后许遵便宣布听证会开始。

第一个上来是一个名叫余良的富商。

此人上来之后,神情没有什么慌张,忐忑,就非常淡定地坐在椅子上。

他们这些江南商人,最近已经被玩坏了,后怕劲都过去了。

他们前面去御史台作证,后面又去公检法作证,这都已经麻木了,而且他们之所以团结起来,去告发发运司,也不仅仅张斐和司马光在后面操纵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回上来,没有干倒薛向,并且暴露了自己,他们回去也怕被报复,也算是为了自己,全都豁出去了。

张斐看了眼余良的资料,道:“证人,你先自我介绍一番。”

余良道:“我姓余名良,是余杭的一名丝商。”

张斐问道:“就是专门卖丝的商人?”

余良点点头,又补充道:“自家也种桑养蚕。”

张斐低头看了眼资料,然后抬头问道:“你是状告发运司,贱买贵卖,扰乱了你们余杭的丝行买卖,从而导致你们的生意是一落千丈,也使得当地桑农苦不堪言。”

“是的。”

余良点点头。

张斐道:“你能说说具体原因吗?”

余良道:“在发运司颁布均输法之前,我家丝店买卖一直都不错,经常有京城的商人,大名府的商人,来我这里买丝,但自从发运司颁布均输法后,到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外地商人来我家购买丝,整个余杭的丝行是死气沉沉,许多桑树都砍了去烧柴。”

张斐问道:“为什么?”

余良道:“就是因为有两年,余杭桑叶丰收,丝价较低,发运司就来余杭收丝,包括我家在内,几乎整个余杭的丝全都被发运司买走了,导致其余的商人都是空手而归,还白白搭进去不少路费,一来二去,他们也就不再上我们余杭来买丝。”

张斐问道:“但是你家的丝,还是卖了出去。”

余良道:“那只是一开始,但后来可就不这样了。因为朝廷到处买丝,卖丝,导致很多丝商、布商就变得无利可图,他们不知道发运司会在哪里买丝,会在哪里卖丝,故此全都改行,甚至跑去西北做盐买卖,不再做这门买卖。

但结果后来发运司后来又不从我们余杭买丝,跑去扬州买,我们的丝全部屯在手里,也不知道能够卖给谁,因为余杭已经没有外地丝商。”

他越说越激动,是手舞足蹈,“最终就只能贱卖给发运司。现在咱们余杭的丝商,布商,全都得求着发运司,送钱送礼不说,还得比谁的价格更低,比谁的丝更好。

到最后,这钱全都让发运司给赚了去,而我们这些丝商和那些桑农是颗粒无收,有时候我们都还得亏钱。”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风了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百零三章 祖宗之法(四更!感谢流_冰盟主)第九章 命运的交织第647章 形势比人强第四百一十五章 变法竞赛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过自新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二十七章 沧海一粟第753章 违法!统统违法!第266章 见招拆招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话可说第679章 谋反案(七)第四十六章 万恶之源(上)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724章 错不在我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谁第六百零二章 种税得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讲武德第六十七章 流氓不是这么当的第272章 体验生活第一百章 入局(求首订)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议论(二更 求订阅)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争(七)第283章 摇起来第五百四十一章 决不妥协第660章 战与和第四百二十八章 税战(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温饱线第四百零五章 辅警第668章 注定的悲剧第304章 香饽饽第八十四章 沉冤得雪(求追读)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770章 起风了第五百七十章 收获的季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口浪尖第662章 以进为退第二百一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八十三章 官场如戏,全凭演技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当事人第296章 缴械也杀第四章 告状专业户第773章 时势造英雄第318章 丑闻遮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351章 课后感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从私契第二百四十九章 贼喊捉贼第801章 飞龙在天第679章 谋反案(七)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四百六十八章 戏曲诞生时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谢“财叔宁”盟主)第五百七十章 收获的季节第650章 内喜外忧第五百二十二章 文武与法(七)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与法(九)第八十一章 堂审(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破不立第278章 梦幻联动第七十六章 事发第四百二十章 谁若不服,就送公检法第774章 激活第三百九十章 开宗立派,左右护法第640章 规则!规则!还是规则!第五百七十五章 强制执行第一百九十章 现学现卖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法之争(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难求第四十章 火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扩张第260章 政治危机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复燃?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与法(十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战(十)第323章 极限摇摆第五十三章 绵里藏针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四百八十七章 庭审(中)第271章 注意!注意!交通管制!第756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让其灭亡第五百四十一章 决不妥协第268章 赢了!第641章 鸡生蛋,蛋生鸡第七十一章 强强联手第四百零六章 你赚,我也赚第691章 听证会(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张渔翁第718章 重大危机第八十六章 这简直就是打劫(求追读)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第695章 听证会(五)第255章 名士报第692章 听证会(二)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风了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百零三章 祖宗之法(四更!感谢流_冰盟主)第九章 命运的交织第647章 形势比人强第四百一十五章 变法竞赛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过自新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二十七章 沧海一粟第753章 违法!统统违法!第266章 见招拆招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话可说第679章 谋反案(七)第四十六章 万恶之源(上)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724章 错不在我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谁第六百零二章 种税得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讲武德第六十七章 流氓不是这么当的第272章 体验生活第一百章 入局(求首订)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议论(二更 求订阅)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争(七)第283章 摇起来第五百四十一章 决不妥协第660章 战与和第四百二十八章 税战(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温饱线第四百零五章 辅警第668章 注定的悲剧第304章 香饽饽第八十四章 沉冤得雪(求追读)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770章 起风了第五百七十章 收获的季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口浪尖第662章 以进为退第二百一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八十三章 官场如戏,全凭演技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当事人第296章 缴械也杀第四章 告状专业户第773章 时势造英雄第318章 丑闻遮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351章 课后感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从私契第二百四十九章 贼喊捉贼第801章 飞龙在天第679章 谋反案(七)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四百六十八章 戏曲诞生时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谢“财叔宁”盟主)第五百七十章 收获的季节第650章 内喜外忧第五百二十二章 文武与法(七)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与法(九)第八十一章 堂审(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破不立第278章 梦幻联动第七十六章 事发第四百二十章 谁若不服,就送公检法第774章 激活第三百九十章 开宗立派,左右护法第640章 规则!规则!还是规则!第五百七十五章 强制执行第一百九十章 现学现卖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法之争(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难求第四十章 火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扩张第260章 政治危机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复燃?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与法(十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战(十)第323章 极限摇摆第五十三章 绵里藏针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四百八十七章 庭审(中)第271章 注意!注意!交通管制!第756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让其灭亡第五百四十一章 决不妥协第268章 赢了!第641章 鸡生蛋,蛋生鸡第七十一章 强强联手第四百零六章 你赚,我也赚第691章 听证会(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张渔翁第718章 重大危机第八十六章 这简直就是打劫(求追读)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第695章 听证会(五)第255章 名士报第692章 听证会(二)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