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上)

林翼的书信到津门时,杨应麒正在会赵履民。

这个早在汉部创立之前就与折彦冲等人有过接触的燕云富商,如今已是津门商会的会长,在民间地位甚高。由于他和汉部的利益已捆绑得十分紧密,因此一些军政要务杨应麒也让他与闻参详。

赵履民本人离开大辽南京以后,他残存在那里的势力有一部分便成了汉部的间谍。赵履民来津门后那些人委实蛰伏了一段时间,但现在风头渐渐过去,这些人又开始活跃起来。

“我们在大辽中京、大宋沧州的琉璃店、蔗糖店、酒店收益如何?”

“销路都不错。尤其中京的琉璃店获益甚多。”赵履民叹道:“大辽四处荒馑,偏偏这等奢侈物如此好卖,李处温那个副宰相,一次就敢买十万贯的宝货!唉……”

杨应麒冷笑道:“这就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聊了一会商务,杨应麒又道:“今天请你来有几件事情,第一件是关于过些天我要到海上列岛巡视的事情,我在这里先和你通通声气,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将来万一有商家起疑你措手不及没法帮忙处理。”

赵履民怔了一下:“七将军你到海上列岛巡视,又不用去多久,有什么商家会那么无聊起疑心闹事?”忽然心头一动:“难道七将军你要远行?”

杨应麒微微一笑道:“不错,是远行。我要去一趟大流求。这事如今知道的人连你在内不过五个,你的口可得给我紧点。”

赵履民吃了一惊,连忙答应,他在大流求没多少生意,而且听杨应麒口气是早已决定了的事情,便不多问。

杨应麒又道:“第二件事,是关于赵观。他是从你家出来的,但近年来多替我们奔走军情秘事。他本人有意试试仕途,但他毕竟是你的人,因此托我来向你正式提出。”

赵观的意思赵履民也早知道了,忙说:“观弟这些年为家族的生意出力甚多,如今他得以跻身仕途,我这个堂兄自然也十分赞成。”

“这第三件事情,也和第二件有关。几年来你帮了我们不少忙,比如已经接近李处温的赵登,还有沧州知州的幕宾罗贤齐都出自你门客之中。这些功劳我们都记着。但现在这些人涉及的机密军务越来越多……”

杨应麒还没说完,赵履民已道:“七将军的意思我懂得。从今往后,这些人的事情我决不会以家主的身份去过问,安安乐乐做我的商会会长、太平富翁。”

杨应麒听了微笑点头,说道:“你如此想我和大将军都很欣慰。让令公子好好读书,将来前途无可限量!”

两人说到差不多时,林翼的书信到了。赵履民见状便辞了出来,出门时却见一辆马车刚刚停在府外,林翎正探身出车,笑道:“林公子,你也来见七将军么?可巧了。”

林翎微微一笑道:“我来辞行。”

“辞行?南下么?什么时候走?”

“明天。”

“明天!”赵履民微感讶异:“怎么事前半点口风也不露,也好让我等为林大少饯行!”

林翎微笑道:“南边有些急事。赵大当家的心意,林翎心领了。”

赵履民想起杨应麒也要南下一事,心中略有联想,然而也不乱问,道声“不敢扰林公子入见了”,便与林翎告别。

赵履民听林翎明天就回南方后脸上全是惊讶的颜色,杨应麒听说后却半点情绪波动都没有,只是问道:“回泉州?还是去流求?”

林翎道:“先去流求,然后回泉州。等季风南来时再去流求处理运粮的事宜。”

“孩子呢?带去给你父亲看看么?”

“不了,再说这事我还没想好怎么跟家族里的人说,还是再过几年吧。”

杨应麒道:“你这样……太累了吧。”

“习惯了。”林翎淡淡道:“现在对我来说,在船上吃饭睡觉和在陆上也没多大区别了。妈祖保佑,不出海难便好。”

杨应麒话锋一转,忽然道:“不如这样,这次我跟你一起下去吧。”

林翎吃了一惊,有一种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神情:“你说什么?”

杨应麒笑道:“反正我正好要去流求转转,就坐你的船去!你们林家的的船,怕是整个东海最安全的了!”

“那怎么行!”林翎道:“你走了,汉部怎么办?”

杨应麒笑道:“辽南近期无大事,政务有张浩他们应付着呢,不会出事!如果是北边战事需要辽南配合,杨朴会代我行权。”

林翎道:“可是……可是你上次偷去大宋,已经惹得金国皇帝很不高兴了,这次再……”

“这次不同!”杨应麒道:“现在他未必有闲功夫来理我,再说我已经上了奏表告诉他我要到海外的‘小岛’巡视去,这也是我这个副都统的职责,国主没理由责罚我。”

“可是……”

“别可是了!”杨应麒道:“就这么定了吧!我也该去岱舆看看四哥在南边的日子过得如何!”这岱舆却是陈正汇根据古书给大流求北部第一个县起的县名,据说是原居民对那个大岛称呼的音转。

“可是……”

“你怎么这么多可是!莫非……”杨应麒对林翎眨眨眼睛:“莫非你不愿意我去流求?莫非你又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林翎每一根睫毛都在这刹那间停顿下来,随即一展,若无其事地说道:“你要去就去吧。反正现在大将军不在,谁也管不了你!”

“你错了!”杨应麒笑道:“就是大哥在,他也管不了我!”

林翎在出发前的一天才去告诉杨应麒自己要南下,本是想给杨应麒来个措手不及,但没想到到头来真正措手不及的却是自己!

不过,林翎一开始还以为杨应麒只是心血**,万万没想到他这次南下竟是安排了这么大的阵仗:杨应麒自己坐上了林翎的座船,却有另外三艘大船也要跟林家的船队南行。这三艘大船装了多少东西没人知道,但就随行人员来说至少有三五百个!除了卫兵和船工,其他各色人等至少也有两百人以上!杨应麒上船时杨朴也来相送,可见他这次南行是有备而动!

“看来你这次南下是筹谋了好久了啊!”林翎冷冷道:“可笑我昨天还以为你是一时兴起!不过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能瞒过所有人不露半点痕迹!了不起啊了不起!”

杨应麒笑了笑说:“你不也是吗?昨天你突然来告诉我说你要南下,可真吓了我一跳呢。”

林翎哼了一声说:“其实就算我不南下,你自己也要去流求的,对吧?”

杨应麒道:“若你不是安排在今天,那我也许要推迟一段时候再走。不过……”

“不过怎样?”

杨应麒压低声音,附在林翎耳边道:“不过我觉得你们林家的老船工看天、度风、察洋流的本事比津门天文司的人厉害!既然你决定今天南下,那一定是有道理的!这句话可不能让别人听见,要不天文司的官吏非找我吵架不可!反正啊,我就一个念头:海路跟着你走一定安全!”

林翎一把推开他:“庄重些!大庭广众的,成什么样子!”

看见林翎发火,杨应麒笑了。

“笑什么?”

杨应麒笑道:“‘公私分明’这招,是你先玩的!”

林翎愣了一下,杨应麒又道:“上次陈正汇的事情,你忘了么?”

林翎脸色一沉:“原来你还记得!”

“当然记得。”杨应麒道:“一人一次,就这么算了吧,大家扯平!不过我还是多说一句你不喜欢听的!虽然你说什么公归公,私归私,但很多时候,我们之间的公私是分不清楚的!”

杨应麒的这次南行让许多人大感出乎意料,不过杨朴、卢克忠等人早已习惯他神出鬼没的作风,而远在会宁的阿骨打看见杨应麒的奏表后也不以为意,原来杨应麒的奏表上说自己要到“海上附属列岛”巡视一番。阿骨打等不知他所说的海上列岛其实远在千里之外,还以为是辽东半岛附近那些小岛呢。

而在流求的欧阳适见到杨应麒从林翎的座船上走下来时第一个动作就是揉了揉眼睛,过了半晌才跳过去把他抱住叫道:“老幺!你真的来了啊!我还以为你那封鸽书里的话是在开玩笑呢!”

杨应麒笑道:“这大流求当初是我倡议开发的,几年来却一直由四哥你一个人扛着,我躲在津门也没出多少力气。只要能走得开,我总得来看看啊,要不心里不安啊。”

“我可不相信你有这么好心!”欧阳适笑道:“我看你是来查账的!就像当年接手津门一样,怕我贪污!”

杨应麒这次竟没反驳,果然那三艘船上走下几百号人来,从山川勘探员、绘图师、会计师、书记到良医、兵将、老农民、老牧民,各种各样的人才应有尽有,欧阳适看得眉头大皱道:“老幺!你真要夺我权么?哼!虽然流求是我一手一脚打出来的,可你要夺我的权也不用这么费事!让老大一句话下来,我就乖乖走人!”

杨应麒道:“四哥你多心了!”

欧阳适指着那些人道:“若不是这样,你带这些人来干什么!”

“就算我想接手大流求,”杨应麒反问道:“四哥你认为我分得开身么?”

“那你这是……”

“我是向四哥你学习来着。换个说法就是:我来替管宁学舍搜集政学资料。”杨应麒道:“津门对流求的支持只局限于物资和海上人手,陆地上的人才可很少过来,但岱舆却发展得这么好,因此我想来看看你是怎么治理的,这批人我会让他们分散到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绝不是让他们去接掌那些地方现有的职权,只是到处看看、多问问。”

欧阳适不大相信地眨眨眼睛:“就这样?”

杨应麒道:“当然!这批人是我几年来挑选、训练下来的,不知费了我多少心血!他们中不少人在辽南和管宁学舍都有相当重要的职位。这次是临时抽调过来,等我们拿到需要的资料就走,到时就是四哥你要他们中哪一个留下,我还不肯呢!”

欧阳适的神色这才缓和下来,口中微笑,右手却掐着杨应麒脖子耳语道:“你小子一定有鬼!不过四哥相信你不会那么鼠目寸光,暂时就相信你!”

杨应麒也笑道:“咱们费了那么多口舌,船上岸上的人可等得不耐烦了!旁边一直很礼貌等着的,可就是咱们汉部在岱舆的地方大员——陈正汇先生?”

兄弟两人神态亲密,旁人见了无不暗赞二位将军桃园情深。

第49章 复杂的政治(上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下)第99章 棋局谁是先手(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42章 贰臣归附(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98章 五论第181章 责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96章 东海的不满(下)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下)第291章 漠北汉地孰先(上)第350章 迎败(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上)第273章 胜负定前各为主(下)第231章 山东进退(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下)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上)第228章 牙疼之恼(上)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下)第219章 突围北上(下)第234章 福祸相倚伏(下)第212章 饲野狼(上)第208章 陈家货(上)第285章 墙倒众人齐推(上)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上)第194章 正名第76章 海外桃源来异客(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284章 老成偶尔张狂(上)第190章 名妓第43章 潜流暗涌(下)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上)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54章 审判(上)第192章 密见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324章 漠北金帐(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286章 国亡四方祸至(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49章 民之弃第121章 说甚亲且贵第285章 墙倒众人齐推(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58章 开发大流求(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14章 割地之议(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上)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上)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112章 十万口头粮第50章 进退的选择(下)第78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上)第25章 收俘虏(下)第217章 窥九鼎(上)第178章 会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下)第138章 燕京袭取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下)第13章 狼群(上)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295章 晋北的财路(上)第339章 民之贵(上)第29章 再破辽师(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转第19章 议婚姻(下)第293章 远族来归何意(下)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344章 北游(上)第11章 夜遁(下)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上)第206章 学生潮(下)第231章 山东进退(上)第23章 整军备(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6章 边关(上)第15章 誓约(上)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上)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下)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
第49章 复杂的政治(上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下)第99章 棋局谁是先手(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42章 贰臣归附(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98章 五论第181章 责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96章 东海的不满(下)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下)第291章 漠北汉地孰先(上)第350章 迎败(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上)第273章 胜负定前各为主(下)第231章 山东进退(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下)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上)第228章 牙疼之恼(上)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下)第219章 突围北上(下)第234章 福祸相倚伏(下)第212章 饲野狼(上)第208章 陈家货(上)第285章 墙倒众人齐推(上)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上)第194章 正名第76章 海外桃源来异客(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284章 老成偶尔张狂(上)第190章 名妓第43章 潜流暗涌(下)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上)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54章 审判(上)第192章 密见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324章 漠北金帐(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286章 国亡四方祸至(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49章 民之弃第121章 说甚亲且贵第285章 墙倒众人齐推(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58章 开发大流求(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14章 割地之议(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上)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上)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112章 十万口头粮第50章 进退的选择(下)第78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上)第25章 收俘虏(下)第217章 窥九鼎(上)第178章 会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下)第138章 燕京袭取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下)第13章 狼群(上)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295章 晋北的财路(上)第339章 民之贵(上)第29章 再破辽师(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转第19章 议婚姻(下)第293章 远族来归何意(下)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344章 北游(上)第11章 夜遁(下)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上)第206章 学生潮(下)第231章 山东进退(上)第23章 整军备(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6章 边关(上)第15章 誓约(上)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上)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下)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