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

汴梁在病急乱投医之时,曾下过一道未经深思熟虑的诏令给王师中,许他便宜行事,代枢密与汉部商议援军将领事宜。由于当时情况混乱,出城的使者在半路为兵乱所阻,迂回绕道,直到一六七八年闰十一月底才到达登州。

王师中拿到诏令后请示杨应麒,杨应麒得到这个消息时,汴梁陷落的噩耗也跟着传来了。

这时候虞琪虽然回去,但宋廷又陆续派了好些文武官吏前来,而胡寅也还没有回去。这些滞留在津门的大宋臣子听说汴梁陷落、宋帝投降无不放声大哭。胡寅带头给杨应麒上书,请他念宋汉同文同种之谊出兵相救。

杨应麒接到奏表后便召集还留在津门的宋臣,未等胡寅等人开口便宣布汉部愿意出兵。胡寅等大喜,杨应麒又道:“只是出兵的方式,仍需遵循之前的约定,汉部出兵不出将,也不打汉部旗号。将来成功驱逐胡虏以后,这支军队仍归汉部,如何?”

自古借兵,最怕的就是前门拒狼后门引虎,又怕友军来援之后不听指挥,这时汉部肯将军队交由大宋将领指挥,胡寅等如何不喜,说道:“汉部盛情,七将军美意,焉敢不从!”

杨应麒又道:“但这支军队虽由宋将统领,但旗号也不能完全归入宋廷的军事枢密,我直说吧,我是怕这支兵马被你们一借不还!”

胡寅道:“我大宋乃信义之邦,不至如此。不过七将军有此顾虑也是应该。却不知七将军打算如何处理?”

杨应麒道:“我的意思是:这支军队便以义军之名出战,各位以为如何?”

宋臣听了都称善,胡寅暗忖,也觉得应该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便也附议。

杨应麒道:“但现在汴梁已经陷落,这军队开赴宋廷以后,补给该如何解决?又该听谁的节制?却是让我不知所从了。”

胡寅道:“汴梁虽陷,尚有兵马大元帅在。这支军队入境以后,自然要听兵马大元帅康王的节制。至于补给……料来康王所在的州县必有屯粮。”

“那好。事情就这么定吧。”杨应麒道:“汉部乃是小邦,兵马不多,援宋兵马,只能筹出三、五万人,先期部队一万人已经毕集,就等出发了。其它人马,以后会陆续开到。”

胡寅心中大喜,他素闻汉部兵马精强,不下女真精兵,来津门后打听北国情况,知道当初守辽口时汉部在城内的正规军队亦不过一二万人,如今肯借出五万大军,那是大过所望了,因此连连称谢。又问将领人选。

杨应麒道:“这将领的人选,你们大宋朝廷已许了王师中与我面议。现在还未完全议妥,但事态紧急,我们不能空等下去了。我打算让王师中暂领这一支义军的统帅,先由王师中大人推荐的刘锜将军领先锋兵马万人开赴中原与兵马大元帅会师,后续部队等康王布置妥当、誓师北进后便陆续进兵,各位以为如何?”

这时宋廷滞留在津门的使节团体里面,也就刘锜最有领兵资格,所以此议一出,众人都觉可行。

杨应麒道:“大军集结,三日后便可出发。不过……”

胡寅等怕有变卦,赶紧问还有何事。

杨应麒道:“我们汉部给大宋出人出钱出力,大宋怎么的也得给我们一些回报吧?”

胡寅等心头一凛,都忖道:“果然来了!”汉部愿意借兵背后肯定有条件,这事他们早想到了。胡寅道:“七将军需要大宋为汉部做些什么么?胡寅等虽无权答应,但亦可代为传达。”

杨应麒笑道:“这件事情不用请示,你们自己也答应得!再说如今汴梁已经陷落,你们向谁请示去?”接着便说出他的要求来:“这次我们汉部为了援助大宋,不知抽出了多少官员来应付这件事情,所以我们现在的官员有些不够用了。因此我想向大宋借诸位一借,请你们帮我们汉部处理一些我们忙不过来的政务。”

胡寅等最怕的就是汉部要求割地,谁知道竟然是这样一个要求,一时都感愕然。

杨应麒问:“怎么?有难处么?”

胡寅道:“不知七将军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对汉部的政务并不熟悉,恐怕会坏了汉部的大事。”

杨应麒道:“我想辛苦一下诸位,深入到汉部各个地区巡查探访。这事只要秉持公心便可。再说,只要地方走得多了,汉部的政务慢慢的就会熟悉起来的。”

胡寅和几个同僚商议了一会,觉得这也是了解汉部的好机会,胜过枯守津门无所事事,便都答应了。

大宋使臣走了以后,陈正汇问杨应麒道:“我们汉部的人手缺么?”

“不缺。”杨应麒笑道:“我只是要他们四处走走,不要闷在津门整天来找我们的麻烦。”

陈正汇轻笑道:“恐怕不止吧,我看七将军是认为这些人都是人才,因此就像当初对我一样‘不怀好意’!”

杨应麒笑道:“你怎么说都好!”

陈正汇又问:“可我们有五万兵马援助大宋么?”

杨应麒道:“这五万兵马并不是像辽口那样的精锐。我是打算在沧州、登州就地募兵,略加训练后就交给刘锜弄去。咱们给他兵马钱粮,至于仗打成什么样子,咱们就在一边看着吧。”

陈正汇又道:“可第一期先锋兵马,咱们也只准备了六千人啊,哪里有一万?”杨应麒准备给刘锜带领的六千兵马,就是上次演习时刘锜率领的塘沽新兵。这事杨应麒已和刘锜打过招呼,刘锜自然欣然应诺。

杨应麒听陈正汇问起,笑道:“如今大宋流入沧州、登州的流民甚多,我已派人到这两个地方各招募了两千壮丁,分别由登州、塘沽的守军加以训练,如今已有一个多月了,这事你不知道?”

陈正汇恍然道:“原来这两支人马七将军是打算这样用!可是这两支人马才训练了一个多月,未必能上战场吧。”

杨应麒道:“嗯,离上战场还早,但至少已颇有纪律了,当后勤队伍、辅助队伍应该没问题。我们给钱给粮给人,至于兵员怎么训练,怎么强化,那就要看刘锜的了。”

这时门外来报:“李郁、徐文两位大人来了。”

杨应麒便命请进,两人进来后杨应麒对他们说准备让徐文去做刘锜的副将,让李郁去做参谋,徐文毫不犹豫便领命了,李郁却微微皱眉。杨应麒问他:“你回津门后不是总嚷嚷着要去大宋么?怎么不乐意了?”

李郁道:“我之前要回大宋,是因为说过要和学生共患难。但现在局势成了这个样子,我再去有什么用处?再说我不习军旅之事,怎么做得这参谋?”

杨应麒道:“派你去不是因为你懂军事,而是因为你懂政治。”

李郁一凛,问道:“懂政治?”

杨应麒道:“这次你们两个去,在军队怎么打仗这件事情上要竭尽所能帮助刘锜,不要给他拖后退。但是在军队的归属上却要小心,要尽量和大宋的主力保持距离,不要让这支兵马给大宋吃了!我们只是帮大宋打仗,可不是给大宋输血!”

李郁沉吟道:“这只军队,是听调不听宣,对吧?”

杨应麒大喜道:“不错不错!你这么快就道得出这五个字来,就说明我选你是选对了!”

第116章 契丹有隙墙第341章 聚首(上)第329章 群龙动(下)第356章 蝶梦(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下)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上)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下)第354章 审判(上)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139章 成败之间第45章 东海新霸主(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下)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上)第212章 饲野狼(上)第86章 大抢亲哟大抢亲(上)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下)第14章 乌古(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19章 议婚姻(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320章 北征大军(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81章 责第110章 欢迎丈母娘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上)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2章 部勒(上)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凉第6章 边关(下)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235章 轻装向太原(下)第225章 暗香浮动(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5章 誓约(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下)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上)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下)第20章 下聘礼(上)第8章 伏击(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178章 会第41章 曷苏馆事(上)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下)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195章 李纲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下)第92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下)第206章 学生潮(上)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上)第28章 称帝号(下)第238章 棋局大变幻(下)第4章 过冬(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344章 北游(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14章 割地之议(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3章 论武(上)第140章 扬帆济海第152章 舟中议第315章 兵来将挡(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42章 贰臣归附(上)第351章 囚君(上)
第116章 契丹有隙墙第341章 聚首(上)第329章 群龙动(下)第356章 蝶梦(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下)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上)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下)第354章 审判(上)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139章 成败之间第45章 东海新霸主(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下)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上)第212章 饲野狼(上)第86章 大抢亲哟大抢亲(上)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下)第14章 乌古(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19章 议婚姻(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320章 北征大军(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81章 责第110章 欢迎丈母娘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上)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2章 部勒(上)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凉第6章 边关(下)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235章 轻装向太原(下)第225章 暗香浮动(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5章 誓约(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下)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上)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下)第20章 下聘礼(上)第8章 伏击(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178章 会第41章 曷苏馆事(上)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下)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195章 李纲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下)第92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下)第206章 学生潮(上)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上)第28章 称帝号(下)第238章 棋局大变幻(下)第4章 过冬(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344章 北游(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14章 割地之议(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3章 论武(上)第140章 扬帆济海第152章 舟中议第315章 兵来将挡(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42章 贰臣归附(上)第351章 囚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