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民之贵(下)

塘沽。

折彦冲看着周华的尸身默然无语,旁边的卫兵本来都很担心折彦冲会暴怒,但此刻见到皇帝一言不发的样子却更感害怕,他们宁可皇帝即刻便发作出来!但折彦冲没有,他的手按在周华僵硬了的尸体上,眼睛一片迷茫,似乎在思考着很远,很远的事情。

“尔成,”不知过了多久,折彦冲才打破沉默,他的视线依然没有离开周华,但话却明显是在问周华的副手魏尔成:“你跟了我多久了?”

“十年了。”魏尔成说。

“哦,十年了,那也就是跟着周华十年了……”

“是。”魏尔成无悲无喜地说。

折彦冲问:“周华死了,你不伤心?”

魏尔成道:“臣在路上已哭过了,陛下跟前,不敢事态。”

折彦冲没有欢意地笑了笑——这是一种不亵渎死者的沉重微笑:“是啊,你能如此克制,很好,很好,毕竟是在军校里念过书的高才,知道轻重……”他的话一直很轻,说到这里才忽然转为凝重,抓起周华自刎的刀,交给近侍道:“去,替这把刀配一套好鞘,我要时时佩戴,以警我今日之失。”

魏尔成等中亲卫闻言都刷的跪了下来,齐声道:“陛下!”折彦冲的亲卫都很懂规矩,不该说的话都没有多口,但这句“陛下”,却有着太多太多的感情和意味了。

折彦冲道:“周华的丧事,我就不交给有司办理了,我想交给他的同袍,我想他也会这样希望的。”

魏尔成大声道:“臣等领旨!”

折彦冲的话音又缓了下来,说道:“周华还有个老娘……”

魏尔成叫道:“周将军的母亲,就是我等的母亲!”

“好,好!”道了这两个好字后,折彦冲眼睛一闭,这才垂下两滴泪水来,挥手道:“你们出去吧,顺便让外边的人进来。”

众近卫行了大礼退出,过了一会,韩昉、卢彦伦、和刘鹗父子才进来。韩昉、卢彦伦和刘鹗的品阶比魏尔成等要高得多,但折彦冲方才却只留一众亲卫侍候,连韩卢等都挡在了外面,这时才进来,他们进来时折彦冲脸上又回复了平静,韩昉卢彦伦刘鹗一时都不敢开口说话,刘仲询却已声带哭腔道:“陛下,不好了,秀娘娘……秀娘娘要出家了。”

折彦冲哦了一声,却没回应,刘仲询又道:“秀娘娘说自己给陛下带来了如此烦恼,扰乱了京师,轰动了天下,有损陛下威名,令陛下身处两难,实是不祥之人,今天早上已到城外白衣庵,请求主持尼师剃度赎罪。臣苦劝不住,这会……这会只怕已经……”说到这里便说不下去了。

折彦冲道:“她已这么决定了么?”

刘仲询应是,折彦冲长长吸了一口气,然后一下子吐了出来,道:“是我对不起她,为自己一时之欲,误了她一生……”

“不!不!”刘仲询叫道:“不是陛下的错,都是华表坛那群女人无事生非,这才惹出了事端来!陛下,这群人无法无天……”忽见折彦冲神色不对,再看看刘鹗给自己使眼色慌忙住口,掌了自己两个巴掌道:“臣该死,臣该死,臣不该多嘴。”

折彦冲也不理他,问韩昉等:“京城那边来人没有?”

韩昉道:“狄议长来了,因身体不好,车不敢快走,不过这会子也快到了。”

折彦冲点了点头说:“他是来劝我的。”

韩昉在门外时就已经揣摩了半天,这时见到了折彦冲,听他说了这么些话,可也猜不透他的意图,心中大感天威难测,不过他毕竟是副总理大臣,有些话刘仲询不能问的他却可以,当下便试探着问:“陛下,难道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

折彦冲看了他一眼,反问:“你待怎样?”

韩昉道:“肇事者自当严惩不贷!如若不然陛下威名何存!”

折彦冲哼了一声道:“那如果有人回护她们,不许我动手呢?”

卢彦伦接口道:“那便是抗旨欺君!其罪当诛!”

“诛?”折彦冲厉声道:“若是应麒阻我,你也要我杀了他不成?”

韩昉等大感惶恐,但仍道:“丞相此次的行径,确有不是的地方……”

折彦冲双目一睁,正色道:“你们给我听好了!别说什么抗旨欺君!就算他们真个反我,除非是在战场上刀枪无眼,否则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杀自己的兄弟!”

韩昉卢彦伦刘鹗父子听了这句话赶紧跪下,齐声道:“陛下明断,陛下圣裁!”

折彦冲冷笑一声,说道:“我明断?我圣裁?难道你心中就没有个主意不成?罢了,罢了,若是你们心中有自己的主意又与我不同,那不和应麒一样了么?”

韩昉被折彦冲这一声冷笑笑得颇窘,一时答不上话来,正在这时,近侍来报:“狄议长到了!”

狄喻风湿病重,腿脚不便,但还是坚持自己走了进来,进了门,折彦冲忙命刘仲询扶他坐下,狄喻却不坐,走到周华的尸身旁边,扶住了棺木,看了好久,垂泪道:“这孩子!太冲动了!他就这么死了,让活着的人怎么办啊!”

折彦冲亦仰天而吁,道:“叔叔,你想我怎么办?”

狄喻抓着棺木边缘的手紧了紧,望向折彦冲道:“陛下,顾大嫂她们骂得虽凶,但其实没有冒犯你的意思,她们只是希望你能从善就正。”

刘仲询在旁边就要张口反驳,却被乃父使眼神止住,折彦冲也没开口,狄喻继续道:“我虽然也是个武夫,但不管事好些年了,闲来读书,深觉千古以下帝王,凡能纳铮臣逆耳忠言的,当时或觉难受,但身后却是千古美誉!当初魏征牵衣而谏,恼得唐太宗几乎要杀了他,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从了魏征,君臣也因此博得了万载令名!若当时唐太宗一个不忿真杀了魏征,只怕不但身后为万世所讥,就是他身前也见不到贞观盛世啊!”

折彦冲默然良久,才道:“叔叔是要我去华表坛,向顾大嫂认错么?”

“这……”狄喻道:“若是陛下能去,那是最好,若是……”

“不用若是了!”折彦冲道:“这件事情我既有不是处,便该认错!我去!”

韩昉等闻言大惊,狄喻却大喜道:“若能如此,大汉幸甚!天下幸甚!”

韩昉卢彦伦等忍不住叫道:“陛下,此事……”

折彦冲挥手不让他们说话,吩咐道:“你们去准备一下,明日就随我回京。华表坛的事情我自有分寸!”

韩昉等不敢违拗,领旨退出去后,折彦冲这才道:“我这次从西夏回来,本是要赶着办几件大事,谁知却因自己一时失足,竟耽搁了这么多的时间,想来亦常有愧。”

狄喻忙道:“人谁无欲?人谁无过?但有道是知错能过,善莫大焉,何况陛下的过错,说来也不大,只要能坦诚以对天下,实无损陛下半分威严。”

折彦冲扶着狄喻坐下,说道:“叔叔,这里没外人,你也不用老陛下、陛下的了。你是我叔叔,应麒他们是我兄弟,这层关系,不会因为我做了皇帝就改变。华表坛的事情,我们暂时就不说它了,回头我自会去给天下人认个错。现在我想和叔叔说说那几件被耽搁了的大事。”

狄喻便问那几件大事,折彦冲道:“第一件说来也不是大事,叔叔你知道,允武也不小了,我想给他完婚。不过现在又闹出了这事,周华不幸……唉,又得再推一推了。不过等周华的尾七过了,还得请叔叔做个媒。”

其实太子成婚乃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当此开国之际,南方尚有赵宋,国之储君成婚岂同寻常?但狄喻这时却只是点了点头道:“允武的婚事确实也该办了,你心目中有人选没有?”

折彦冲道:“铁奴的次女,叔叔见过没有?”

狄喻道:“你是说纯儿?嗯,这孩子人品不错,半点不像她爹。”犹豫了一下,说道“若陛下属意她,等这次的事情一过我便做这个大媒。不过雅琪也不小了,寻常人家这会早出阁了,陛下看是否也一起安排?”

折彦冲道:“得叔叔答应做媒,那是允武的福分。至于雅琪,等他哥哥成婚之后再说吧。如果赶得上的话,我希望允武的婚事就和元国民大会同时举行,这可是我大汉新都建成以后的第一次大会!到时候不但东北、两河、南洋、山东、陕西这些上次参加过的地方,连上次大会后才征服的漠南漠北,也会有新代表来,加上允武的大婚,嘿,那可是我大汉开国未有之盛事啊!这两件大事,说来都得叔叔劳神费心。”

狄喻点头道:“陛下说的是,这确实是我大汉开国建都以来未有之盛举,这次元国民会议的事情我也准备了很久了,只是自己年迈体衰,很多事情干起来都力不从心,真怕会耽误了这件大事!”

折彦冲道:“若叔叔觉得忙不过来,就让老四帮帮你,国事虽然要紧,但也不能因此而拖垮了叔叔的身体。”

狄喻哦了一声,随即面露欣然道:“老四他办事得力,若是有他帮忙,我肩头上这副担子就会轻得多了。”又叹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以前我不服老,但近来才发现不服不行。陛下,趁着这次大会,我想辞去总议长一职,你看如何?”

折彦冲想了想道:“此事不妥,一来举国上下未必找得到比叔叔更适合的人,二来忽然更换,只怕会惹来争夺。我们接下来还有一件大事要办,后方务必稳住,不能出乱子。”

狄喻便问什么大事,折彦冲道:“我想约赵构会猎于南方。”

狄喻大惊道:“陛下,这……”说着连连咳嗽,折彦冲忙替他抚背顺气道:“叔叔保重。”

狄喻却连连摇头道:“这件大事……唉,我多年不涉军务,已不知此事宜否,不过……不过我这个总议长太平时节还撑得住,若是江山大动之际,恐怕就做不了这顶梁柱了。若陛下真要办这件大事,这总议长怕真得换一换了。再说大会一开,这总议长一职本来就得重选,我也只不过不想自己列于提名之中罢了。”

折彦冲沉吟道:“若叔叔心意已决,那我就不说什么了。不过若是这样,这下一任总议长的人选却得仔细揣摩揣摩了。叔叔心中可有人选?”按元国民会议成规,上任总议长、皇帝和宰相各自可提名一人,各路元国民代表团各提名一人,军方提名一人,学界提名一人,商界提名一人,各方提名可以重合,但至少要推举出三人以上,由元国民大会议论选出。

这时狄喻想了想,反问道:“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折彦冲道:“我心中的人选,自然是叔叔,不过叔叔既然不想连任,那么退而求其次,嗯……我想提老四来接任。”

狄喻问道:“为什么陛下会想到他?”

折彦冲道:“我大汉上下,若论功劳、威望、能耐、资历,除了叔叔之外便是我这几个弟弟。如今广弼已经逝世,三弟管枢密,应麒是宰相,无论如何抽不开身,老五老六两个功劳虽然不小,但谁都知道他们都干不了这差事。算来算去,也只有老四勉强能接叔叔的班。”

狄喻颔首道:“陛下所论甚是。老四年轻时轻佻飞扬,但近年渐转沉稳,足以胜任此职有余。不过我心目中却还有一人。”

折彦冲问是谁,狄喻道:“皇后。”

折彦冲不由得一怔,随即摇头道:“那怎么成!她字也识不得几个,哪里做得了总议长?再说以她那种鲁莽性格,若将元国民会议交给了她,非坏事不可!”

狄喻却道:“那又不然,皇后虽然识字不多,不过她明辨是非,立身又正,文书上的小事一个刀笔吏就够了,但能惊动到元国民会议总议长的大事,却需要一个立得正、站得直的人,方能稳定乾坤!”

折彦冲却仍摇头道:“不妥,不妥,再怎么说她也只是个女人,再说又是我的发妻,东北那边和汉部的老部民也许会对她推爱,但两河西北、漠南漠北的人却一定不服。”

狄喻犹豫了许久,这才叹道:“陛下说的是,陛下说的是。”

——————

最近写得不轻松,大家看完记得投贵宾和鲜花啊。百拜……

第312章 连环冲击(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33章 宗泽之逝(上)第228章 牙疼之恼(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下)第97章 拦路石眼中钉(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32章 金兰折(上)第50章 进退之间(上)第155章 榻前嘱第214章 说亲事(上)第165章 阴阳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下)第208章 陈家货(下)第186章 穷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上)第262章 长江上的战争(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1章 夜遁(上)第319章 云中黄河(上)第333章 灵寿坟(上)第203章 巨变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下)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下)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章 部勒(上)第151章 夕下论第225章 暗香浮动(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190章 名妓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上)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上)第167章 裂变第129章 仁义之师>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下)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88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下)第32章 始议封侯(上)第42章 贰臣归附(上)第196章 夜访第129章 仁义之师>第349章 闻逝(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188章 定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10章 绝地(下)第7章 去向(上)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206章 学生潮(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上)第166章 使者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下)第120章 移运定兴亡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9章 塞外(下)第236章 连环计中计(上)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98章 萧帅的大意(下)第219章 突围北上(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44章 兄弟间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10章 绝地(上)第114章 虎迫龙角疆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346章 南行(下)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上)第153章 空城计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185章 变第131章 兵谋再定>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上)第158章 故国
第312章 连环冲击(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33章 宗泽之逝(上)第228章 牙疼之恼(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下)第97章 拦路石眼中钉(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32章 金兰折(上)第50章 进退之间(上)第155章 榻前嘱第214章 说亲事(上)第165章 阴阳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下)第208章 陈家货(下)第186章 穷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上)第262章 长江上的战争(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1章 夜遁(上)第319章 云中黄河(上)第333章 灵寿坟(上)第203章 巨变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下)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下)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章 部勒(上)第151章 夕下论第225章 暗香浮动(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190章 名妓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上)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上)第167章 裂变第129章 仁义之师>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下)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88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下)第32章 始议封侯(上)第42章 贰臣归附(上)第196章 夜访第129章 仁义之师>第349章 闻逝(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188章 定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10章 绝地(下)第7章 去向(上)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206章 学生潮(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上)第166章 使者第326章 克云中(下)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下)第120章 移运定兴亡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9章 塞外(下)第236章 连环计中计(上)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98章 萧帅的大意(下)第219章 突围北上(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44章 兄弟间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10章 绝地(上)第114章 虎迫龙角疆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346章 南行(下)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上)第153章 空城计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185章 变第131章 兵谋再定>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上)第158章 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