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闻逝(下)

对于是否入京,林舆本有一番踌躇,他很想守住对母亲的承诺,但想想自己年幼时多得狄叔公庇护照顾,现在老人家逝世自己近在咫尺而不往奔丧实在说不过去,最后还是违诺入京。

狄喻年届七十,以伤病之躯而享此寿实不为夭,何况他还在辽南时就已缠绵病榻,此时逝世,众人并不感到突然。

大汉见折彦冲不必论君臣之礼、但叙叔侄之情者唯他一人,到了欧阳适做总议长,见折彦冲时已有些畏缩,终不及狄喻能以无为之心宽厚持衡,高坐观政。正因狄喻身份既高且殊,所以尽管他临终以为大战当前要求一切从简,但丧事仍操办得十分隆重,元国民常务会议专门为了此事而召开会议,京中官员够资格进门致哀者无一不至,连皇后、太子、公主、宰相也都来了。

林舆躲在外面,直等皇家车辇离开以后才现身进门,当门官高唱他的名字时全场无不瞩目,均想:“他来了,不知他老子来了没有。”

这时大汉七个将军之中,只剩下欧阳适在京,所以由他领衔理丧,但林舆进来时却不见欧阳适,他问候了狄喻的遗孀张氏一番后,顺口问两个叔叔(狄喻的儿子):“四伯没来么?”

狄喻的长子狄澜道:“四哥在后面哭着呢。”说着便领了林舆到灵堂后面狄喻的棺木旁边,果见欧阳适披麻戴孝,一手扶着棺木,耷拉着脑袋坐在那里。狄澜领了林舆进来后便出去了,林舆过来请礼,欧阳适嗯了一声醒过来,见到林舆,模模糊糊道:“哦,是你,回来了啊。”

林舆道:“看来四伯这段时间是累坏了。”

欧阳适点头道:“是,是很累。”说了这两句话后才摆脱了迷糊状态,问林舆:“你这次太鲁莽了!虽然是为了尽孝,但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局!幸亏平安回来了,若是在南边出了什么事,却叫你老子怎么当!”

林舆不敢驳嘴,只道:“四叔教训得是。”

欧阳适又道:“听说你才到塘沽不久?”

林舆道:“我上岸还没两天,就听到狄爷爷逝世的消息,心里难过,把塘沽的事情撂下之后就赶来了。”

欧阳适又问:“你老子呢?回来后听到他的消息没?”

林舆心中一紧,怕欧阳适这样问是因为杨应麒出了事情,忙道:“没!我还没和爹联系,四伯,他没出什么事情吧?”

“没有没有。”欧阳适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我只是随口问问。”又道:“你老子人在津门,听到消息之后应该会赶来,到时候你们父子就可以见面了。”又道:“你人聪明,又是读过书的,以后好好跟着你老子多学学,你老子是大汉的开国宰相,你将来就做个太平宰相,那又是一段佳话了。”

林舆低头道:“我不做官,我这么慵懒的生性,若做了官非坏了国家大事不可,何况是宰相。”

欧阳适一奇,道:“你不想当宰相?那你要干什么?”

林舆道:“我娘给我留下了很多钱,我也不必做什么,靠着这些钱也够逍遥一辈子了。”

欧阳适摇头道:“怎么这般没志气?”又道:“莫非你是想做生意么?傻孩子,我告诉你,做生意没前途,天底下还是得有权力,方才保得住富贵……”

他还没说完,林舆已道:“四伯,狄爷爷仙去不远,在他的棺木旁边,我不想谈这些。”

欧阳适被他这么一说也觉得这会谈这些不大合适,尴尬了一阵又道:“你陈爷爷就在外边偏厅里,你上了香没?若上了香去见他一见,他有些话和你说。”

林舆问:“哪个陈爷爷?”

欧阳适道:“我岳父陈奉山。”

林舆哦了一声,道:“好,我这次回来,是该向长辈们报平安的。”说着就出来,到了偏厅,挨个给来吊唁的长辈请礼,到了陈奉山身边也与对其他人无异,只多道了句“我外公让我代他问候您老人家”,半点不及公事,陈奉山于众人面前也不好开口,只是邀请林舆晚间到他家一聚,林舆道:“狄爷爷于我犹如亲生祖父一般,今夜我想替他守灵。”说完就到外头来,换上孝服,跪在狄澜兄弟后面。

陈奉山碰了软钉子,心中大不悦,却也奈何不了他,借故出来绕到灵堂后头,见只有欧阳适一人在,便上前叫了声“贤婿”。

欧阳适见到他问:“林舆去找你了么?”

陈奉山哼道:“这小子!看来是不肯帮忙了!”

欧阳适道:“在这里自然是谈不得的,你就没跟他另约时间么?”

“怎么没有!但被他推了!”

陈奉山说了一番林舆见自己的情形,听得欧阳适眉头紧皱道:“这臭小子!小时候还乖巧,怎么如今大了就开始染上他老子的臭脾气了!”

陈奉山道:“现在我们是火烧眉毛!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竟要拿这笔钱去补贴军费!这不是要了我们的老命么?贤婿!你得赶紧拿个主意啊!若再拖一个月,我们在南洋的基业就要被人接管了啊!”

欧阳适怒道:“谁敢来接管!”

陈奉山道:“贤婿,自朝廷不断收回水师权力,我们在东海和南洋的势力已大不如前了。文的像虞允文,武的像李世辅,这些人根本就不买我们的帐!在塘沽到岱舆的航线上,现在至少有七八家商号遇到我们的船只都不再降帆让路了,在流求以南,我们也没法独家垄断香料了。现在已有好几家有大财力的商家在跟林家联系,只等林家将契约放出就接手。我要他们再宽限半年,他们虽许我们只还本金,不还利息,却又只肯再宽限一个月,但一月之中,除非户部肯松手,否则叫我如何筹措得出这笔钱来?”

欧阳适道:“找了陈正汇没?他怎么说?”

陈奉山道:“陈正汇那边早就找过了,但他说他如今在相府权力大削,只有奉命理财的份,钱银该如何划拨都要看刘萼的脸色!我已打听确实,这笔钱已经被卢彦伦扣住了。卢彦伦人在大名府,正管着前线兵粮,哪里找得到他?”

欧阳适大感愤懑,说道:“当初我真不该回来!更不该贪图这总议长的虚名!至于这建都之责更不该接!老大也变得没信义了!为了自己的千秋功业,竟不管兄弟的死活!”其实他当初也是没勇气与折、杨公开决裂,自忖不敌,才选择北上妥协,不过这时遇到了大困难,自然又觉得还不如当初就放手一搏。

陈奉山叹道:“贤婿,往事多说无益,还是想想该如何善后才好。”

“善后!”欧阳适虽不敢高声叫嚷,却是在低沉的声音中压抑着怒火:“现在还如何善后?他不仁我不义!我看就该想个办法把窗户纸都捅破,大家一拍两散算了!”

陈奉山听他说了狠话,凑上前道:“其实最近有人肯借出一笔钱来,只是我还不敢接。若能得到这笔款子,我们就能支撑多两年,度过了这一关,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

欧阳适哦了一声,问:“是什么款子?”

陈奉山悄声道:“和真定的案子有关。”

欧阳适吃了一惊,大汉的司法体系在狄喻、杨应麒的推动下以及李阶等人的努力下已渐渐具有独立之权,当初真定难民群聚华表坛,暴露了这个地区的民生状况极为恶劣,而河北西路的吏治也因此而大受士林怀疑,那件事情后来虽然被欧阳适等掩盖了过去,但司法体系的调查却没有中止,而是由明转暗,这些年刘萼等虽然得势,但调查此案者背后也有相当强硬的力量在支撑,在京城自不必说,便是在真定本地,也有一个地方可供调查人员栖身,那便是灵寿的曹府。曹刘氏自到灵寿以后对地方民生颇为关心,知道了此事后主动提供帮助,刘萼等人再怎么无法无天也断不敢骚扰到曹府上去,而曹府在真定扎下根来以后,当地民众对曹刘氏渐生信任,慢慢地也开始敢说话了。真定地方的吏治黑幕就这样在里应外合之下渐渐明朗,据说调查者此时已经掌握了相当充足的证据,只是顾虑着大局隐而不发,但只要时机一到加以披露,那时刘萼等人再怎么得宠恐怕也得垮台。

现在朝中几派势力明争暗斗,此案牵连又广,所以欧阳适听了自然惊心,过了好久,才低声道:“证据此刻确实在我这里,不过……不过若要我将之销毁……不可能!不可能!若是干了这事,那连我也得跟着倒不可!”

陈奉山道:“他们其实也知道此事极难,因此一开始就打定了弃卒保车的打算,只要那些证据上生点蛀虫斑,玷污一些墨迹,丢失几个人名,再堵住几张嘴巴,把要紧的几人保住就行了。”

欧阳适扶住狄喻的棺木,沉吟道:“这……”

陈奉山道:“现在为了这场汉宋大战,天下的生意人都不好过,大家族十之**家产都缩水了,破产者为数亦不在少。等过了这一阵子,到了行情重新看涨之初,各大家族手中的资金多半也不会剩下多少。我们若能挺到那时,南有香料航道的基业,北有户部逐年归还的巨额欠款,便可大肆收购各家产业,三五年间身家便能翻倍,那时倾国重本在手,以往失去的东西便能一一再买回来!但我们要是挺不过这一关,手里没钱可用,那贤婿你就算保住了元国民会议总议长之位,那也不过是一个空头高衔而已!”

欧阳适闭上眼睛,手指用力,全没想到自己捏的是狄喻的棺材,过了好一会才咬牙道:“好吧!我想想办法,看看能否保住几个。”

陈奉山大喜道:“若是贤婿肯帮忙,那我就和他们说说去!此案涉事者但求保住性命,个个都愿意破家挡灾。刘萼自不必说,听说卢彦伦也被牵扯进去了。如今他们势大权重,要拿出这笔钱想来不难。若我们能用这笔钱就收回香料航道,那之后户部归还的欠款就都是纯赚的了!”说着便出去了。

听了岳父最后这番分析,欧阳适也觉得这笔生意很划得来,心道:“乱世重兵,治世重财!只要天下一太平,元国民会议的势力必定坐大!我身居高位,手中又有钱,还怕买不到这元国民会议过半的席位?那时我也不用管相府是谁当政,甚至不用管龙椅上是允武坐还是允文坐!只要控制了元国民会议再用元国民会议控制这个国家,那我便是大汉的太上皇!大哥、老六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便成了为我而作的嫁衣!接下来的事情若是顺利,五年之后我拿回来的东西一定会比失去的大上十倍!”

他想到妙处不禁脸露微笑,忽而瞥见棺材里狄喻皱巴巴的脸,叹道:“狄叔叔,你没赶上时候,实在有些浪费了这总议长的位子。不过你放心,若我他日能够得志,会帮你照顾狄澜他们的。”

他正在得意,忽然外面耸动起来,这里是灵堂,没人敢大声喧哗,但因数百人同时窃窃私语,加起来的声音便如数百只蚊子在一个口袋里一起嗡嗡而叫一般塞满了整个空间,欧阳适被这声音惊醒,心道:“是谁来了?”

灵堂内外数百人一起窃语乃是情不自禁,等发现声音太响后大家便都一起住了嘴,这一来灵堂便由吵闹瞬间转为宁静,一个欧阳适极为熟悉的哭声自远而近,似乎是一个人奔了进来,一路大哭。

欧阳适呆了一呆,心想:“难道是他?他怎么会来得这么快?”走到前面来,果见一个中年书生哭倒于地,狄澜兄弟伏在他面前助哭响应,林舆则一边搀扶那书生一边替他抚背顺气,连声叫道:“爹爹!你节哀!莫要哭坏了身子!”

——————

还差几十个收藏就上一万了,一起加油啊!

第317章 小延福园(上)第344章 北游(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320章 北征大军(上)第161章 民议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上)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20章 下聘礼(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170章 安抚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216章 小买卖(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下)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下)第334章 汉皇都(下)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上)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90章 小辈新人新事(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44章 北游(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16章 小买卖(上)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上)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214章 说亲事(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66章 使者第350章 迎败(下)第237章 远遁循故途(下)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329章 群龙动(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120章 移运定兴亡第298章 萧帅的大意(上)第34章 海贼水兵(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156章 带月归第223章 义军西渡(下)第12章 鹰兔(下)第347章 岳幕(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下)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上)第78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上)第129章 仁义之师>第330章 秘策发(下)第319章 云中黄河(上)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下)第127章 子夜问药第304章 制衡与制肘(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难言(下)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254章 究竟谁控制谁(上)第15章 誓约(下)第190章 名妓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上)第136章 燕京变故>第163章 表决第128章 锦囊妙计第334章 汉皇都(上)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上)第58章 开发大流求(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战(上)第345章 辗转(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198章 五论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下)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下)第353章 屠营(上)第336章 醉献妃(下)第5章 出谷(下)
第317章 小延福园(上)第344章 北游(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320章 北征大军(上)第161章 民议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上)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20章 下聘礼(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170章 安抚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216章 小买卖(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下)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下)第334章 汉皇都(下)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上)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90章 小辈新人新事(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44章 北游(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16章 小买卖(上)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上)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214章 说亲事(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66章 使者第350章 迎败(下)第237章 远遁循故途(下)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329章 群龙动(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120章 移运定兴亡第298章 萧帅的大意(上)第34章 海贼水兵(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156章 带月归第223章 义军西渡(下)第12章 鹰兔(下)第347章 岳幕(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下)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上)第78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上)第129章 仁义之师>第330章 秘策发(下)第319章 云中黄河(上)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下)第127章 子夜问药第304章 制衡与制肘(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难言(下)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254章 究竟谁控制谁(上)第15章 誓约(下)第190章 名妓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上)第136章 燕京变故>第163章 表决第128章 锦囊妙计第334章 汉皇都(上)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上)第58章 开发大流求(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战(上)第345章 辗转(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198章 五论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下)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下)第353章 屠营(上)第336章 醉献妃(下)第5章 出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