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闻逝(上)

李世辅虽派了舰队来接应林舆,但他本人却不在这支舰队当中,船队不久便到了岱舆,港口上一个三十上下的官员亲自来迎,还离得比较远的时候林舆望见那人穿的是文官服饰,便知他不是李世辅,等离得近了林舆再细看这官员的衣冠袍带,心中微感吃惊:“这是地方大府守臣的服饰啊!流求这边除了商部、户部的特派大员外,就只有知府才能穿这个品阶的官服,看他的服饰不是中枢直属官员,难道竟是流求知府?还有,他的面貌也有些眼熟。”

下了船,之前那个水师将领引见道:“林公子,这位便是咱们流求的知府虞允文虞大人。”

杨应麒当政时,相府中藏有各地主要大臣的丹青画像,林舆两年前曾帮杨应麒整理过这批画像,虞允文是杨应麒十分看重的后起之秀,偶尔提起评价极高,所以林舆对他的丹青也比较留心,这时被那引见的官员一说,再细看眼前这青年官员时,果觉他的眉目五官与自己两年前见过的丹青无不吻合,只是蓄了胡须,神态又更为沉着,和画像中那二十来岁、神采飞扬的年轻书生形象相比已有很大的改变。

大汉内部派系复杂,林舆又才经历了几次变故,这时脚下踏到了陆地也不敢轻信这里就是岱舆,更不敢轻信所有来人,直到见着虞允文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虞允文是杨应麒亲手提拔的人,算是麒麟宰相的门生,既是他来接应那之前这拨水师舰队就真的是善意了。

虞允文见到了林舆也十分高兴,两人年纪差了十岁,分别是各自年龄层的佼佼者,林舆受业于胡安国一派,虞允文来流求多年,流求虽在行政上属于大汉,但学术上却渐渐融入江南、福建,虞允文亦受此影响而偏向南派。不过和胡安国、杨时这些大儒不同,林舆和虞允文久在利禄场,都是用世的人,南北学术之分歧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小,一路挽手回城,相谈甚欢。

流求之大规模开发至今已有二十年,北部南部两大港口的经济、政治、文化均已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虽然还远远比不上塘沽以及全盛时期之汴梁,但已足以与登州、太原等地方性都会分庭抗礼了。

林翎在大流求经营多年,虽然林家在塘沽的生意数额更大,但由于太过靠近政治中心容易受到政潮的影响,所以林翎从很早以前就有打算将流求作为林家的大后方,使林家能够在流求与塘沽之间进退自如。

林舆出了军港码头便有两个见过的大掌柜前来相见,这两个大掌柜几个叫林宪,一个叫蔡世荣,都是林舆的长辈,当初他们没法遥阻林舆南下,这时见面却忍不住责备他行事鲁莽唐突。林舆笑道:“林伯伯,蔡叔公,我这不是没事回来了么?”

林宪顿足道:“现在是回来了!可那也是千钧一发!若不是你舅舅的书信及时传到,你现在都不知道落在谁手上呢!”

林舆哦了一声,问道:“是舅舅?他还说了什么?可知道在海上埋伏的人是谁?”

蔡世荣道:“你舅舅给我的信里没说,但他给虞知府、李将军的信里多半说了。”

林舆心道:“舅舅虽然曾在西北做过不小的官,但现在怎么调得动虞大人、李将军?嗯,是了,舅舅多半只是‘求援’而不是‘调动’。”便问虞允文道:“虞大人可知道要劫持我的那伙匪人是何来历?”

虞允文却只是道:“还没调查清楚,等查清楚了我自会上达相府。”

林舆哦了一声,心知里面有着虞允文不肯告诉自己的隐情,便不追问。当晚设宴款待虞允文等官员以及有份救援自己的一干水师将领,正喝着,一个级别甚高的军官闯了进来,问道:“林公子平安回来了?”那些水师将领见到他慌忙起立,齐声道:“李将军!”为首那员将领则上前汇报救援林舆行动的结果。

林舆见状心道:“这位莫非就是从陆军系统转入水军系统的李世辅?”

果听虞允文笑道:“李兄,多亏你行动神速,听说当时形势危急,若是迟了片刻林公子怕就要被人夺去了。”

那将军笑道:“迟不了!便是我派去的人去迟了,等我从舟山回来也会去把人夺回来!”

林舆心道:“这人果然是李世辅,他们都知道是什么人要劫持我,可都不说破。”再定眼看李世辅时,见他一张被海风吹得脱皮又换皮的脸,口中说话也是陕西音夹福建腔,与传闻中那个在北国屡建奇功的陕北小将大相径庭。

李世辅过来看了林舆一眼,笑道:“林公子长得和七将军好像。”

林舆举杯致谢,李世辅二话不说,酒到杯干,林舆说道:“这次为了林舆的私事竟然劳烦将军出动水师,林舆实在心中不安。”

“这是什么话!”李世辅:“你若是落入匪人手中会对国事不利,我出动水师为的是公,不是私,你不用谢我。”又喝了两杯,便带着一干武将告辞了。

林舆盛意挽留,李世辅道:“林公子你不知道,流求腹地浅,现在得以安稳,靠的是水师在外阻隔了大部分侵扰。如今大战尚未结束,我身为北流求水师都统不是呆在海上就得呆在军港,进城喝你两杯酒已是有些破例了。”

林舆不敢再留,送出了门口,不久虞允文也起身告辞,临别时对林舆道:“最近若非必要,尽量别去岱南。”林舆问为何,虞允文笑道:“关于这点,林家几位大掌柜应该比我更加了解。”

林舆便不再问,等他走后林舆才找来家族中的几位重臣,作了一番例行询问后才道:“方才虞大人让我若没必要不要到南部去,却是为何?”

大掌柜蔡世荣道:“少当家,我们林家虽然扎根于大流求,但势力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那边是陈家的势力范围。最近陈家对我们敌意颇浓,所以虞大人这么说也是为少当家好。”

林舆奇道:“陈家在南,我们家在北,这一点我倒也知道。不过我们和陈家虽然说不上唇齿相依,但多年来一直有相当紧密的合作,就算是生意场上有些冲突,以我们两家的地位,他们也不至于贸然挑衅才对。”

蔡世荣叹道:“少当家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没错,陈家和我们是有合作,不过……不过最近两家交恶,说来却也因为生意来往所致。”

林舆道:“哦?是哪单生意?”

另一个大掌柜林宪道:“少当家还记得建都之事么?”

林舆道:“自然记得。陈家是建都的总承办,不过他们资金不足,所以有两三成的资金是由我们借贷给他们的。怎么?难道他们要赖账不成?”

林宪道:“差不多。”

林舆皱了皱眉头道:“不至于吧,且不说他们要担心自己的信誉!就算他们扯破脸皮不要信誉了,但香料商路上的物业当初作为抵押可都还在我们手里呢!他们若不还钱,就不怕丢了这南洋商道的根本么?”

蔡世荣叹了一声道:“少当家啊,其实陈家倒也不是不要信誉,他们也有难处。说来说去,都是这场南征大战害的!据说为了应付南征,户部将原本要每年拨还陈家的那笔钱给暂停了,虽然户部承诺说三年之后再加一成利息——但那有什么用?天下的钱银是一链扣一链,尤其是生意做大了,只要钱银有一环接不上就可能破产!去年和今年本该到手的钱银忽然被告知要三年之后才还,那这两年的银根便断了!自户部暂停还钱以来,陈家为了撑下去是东挪西借,但生意上的事情,从来是顺风时锦上添花、逆风时落井下石,而且南北大战,从陕西到山东所有生意都受影响,家家钱银都紧张,谁敢冒险借出**钱去博陈家那会迟到三年的好感呢?所以陈家非但没借到多少钱,反而连一些没到期的债主也赶上门来了。”

林舆心道:“这么说来,却是朝廷先失信了!此事首当其冲的虽然是陈家,但最终受害的还是大汉朝廷!唉,若是爹爹为相,断不许出现这样的事情!”沉吟道:“陈、林两家合作已久,既然他们有难处,不如便设法宽限宽限他们吧。”

“宽限?”蔡世荣苦笑道:“少当家你说得轻巧!那么大一笔钱,当初我们也是东拉西挪才凑齐的啊!陈家若不还上今年该还的钱,我们的银根也得跟着断!当初陈家为了谋取暴利把南洋香料商路上的物业抵押了出来,麻逸、流求之间给了我们,麻逸以南给了另外一个大债主。早前已有消息传出,另外那个大债主已准备接收麻逸以南的香料之路了,所以我们也不能不赶紧啊!难道等到陈家渣都没剩下才动手么?”

林舆道:“正因我们逼得紧,所以两家便生了罅隙,虞大人刚刚才劝我不要到南边去,也是这个原因?”

两个大掌柜齐声道:“正是!”

林舆皱眉道:“但这样做也不是办法。咱们家族对香料生意不熟,这条商道到了我们手里价值只怕要缩水。陈家没了这香料商道固然要没落,但我们将摊子铺得太开,也不见得是好事。到头来只怕会两败俱伤。”

“那倒不是。”林宪道:“其实我们不用自己去管理,我们只要转手卖出去就行了。南洋的香料,普天之下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呢,陈家是靠着四将军的势力才能强行垄断其中七八成生意,若不是有四将军罩着,以陈家那么霸道的生意手段,只怕早就保不住香料生意第一大家族的位置了,更别提能占据七八成的份额。所以若我们将这香料生意转手卖出去,陈家固然会因此衰落,但香料生意却多半会发展得更好。而且新兴商家是从我们这里得到这盘生意,往后也必然会支持我们钱庄,所以这事对我们家族来说不但无损,而且有益。”

林舆却还是摇头道:“话是这么说,不过你们也别忘了陈家背后有四叔呢!得罪了他,咱们家恐怕没好日子过。”

林宪道:“少当家,四将军方面我们一有考虑过,不过除非是他拿出一个我们能接受的法子来,否则我们也没法为了怕得罪他而使家族坐困!此事我们几个大掌柜都商量过了,甚至咨询了你舅舅,他也不反对。还有,从当家去世之前的种种安排看来,她多半也支持这个走向。”

林舆听了这话心中暗惊,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嘱咐来,心道:“娘说我三两年内不要过于干涉家族的事务,莫非她对此事早有预见?还是说她在这件事情上和某些人有什么默契?”思前想后,觉得自己一时还没能摸清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连其中所涉及到的博弈各方也都还没弄清楚,若是贸然干涉此事只怕会使事情误入歧途,便决定听从林翎的遗嘱不加干涉。

在最后一阵北风吹到岱舆时,北方传来了一封书信,却是陈家首脑邀请林舆北上商谈大事。陈奉山自攀上了欧阳适后就变得不可一世,连林翎在世时他也不放在眼里,言语之间只将她当一个晚辈看待,至于林舆在他眼中更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所以林舆收到陈奉山的信以后便知这老头这回多半是急疯了,否则不会如此纡尊降贵邀请自己北上“商谈大事”。两个大掌柜都劝林舆不要理睬他,但林舆最后还是决定北上,但他北上的主要目的却不是为了赴陈奉山之约,而是为了另外一个人。

“娘临终前说,他应该快出手了。现在过了这么久,他是否已经出手了呢?”林舆觉得这一年多来遇到的许多事情都透着诡异,许多按理说毫无关联的人与事,现在看来却都由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牵扯在一起,林舆觉得处在漩涡中心的那个人,此刻一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他很想到那个人身边去帮他分担一点什么,不过又记起了自己对母亲的承诺:“我答应过娘局势稳定之前不再进京的,不过娘也说过,我可以留在塘沽啊。”

于是林舆便在季风从南往北吹时,驾船北上进入塘沽。如今汉宋之间的大战已经进入僵持阶段,汉军的锋芒越来越钝,而两国的商人所承受的压力也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边缘。林舆进入塘沽时,这座城市比他离开时明显又疲惫了几分。不过,林舆在这里并没有见到陈奉山,因为陈老头此刻正在京畿,虽然是他写信请林舆北上的,但林舆真的来了他却又不肯完全放下身段,而是跑到了京城去,要林舆到京城见他。

“嘿!这个陈老头!都什么时候了还摆架子!也不想想现在是谁求谁!”

一来林舆觉得在这个时候不必向陈奉山示弱,二来他也答应过林翎在天下事大定之前“北不越过塘沽”,正在他打算就此停步之时,一个惊人的消息改变了他的决定——

大汉元国民会议前总议长狄喻去世了。

——————

贵宾啊,鲜花啊,收藏啊,支持啊……

第173章 叛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90章 故人西来大梁城(上)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上)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331章 七军没(下)第329章 群龙动(下)第293章 远族来归何意(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19章 突围北上(上)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上)第323章 修罗之战(下)第86章 大抢亲哟大抢亲(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墙第331章 七军没(上)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6章 边关(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147章 武之库第350章 迎败(上)第343章 罢相(上)第41章 曷苏馆事(上)第319章 云中黄河(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上)第31章 造船之业(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354章 审判(下)第2章 部勒(下)第23章 整军备(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68章 偶遇第296章 东海的不满(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66章 使者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29章 公主车驾(上)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上)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217章 窥九鼎(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31章 七军没(下)第155章 榻前嘱第158章 故国第336章 醉献妃(上)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下)第163章 表决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下)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盘(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26章 童贯巡边第133章 胡部潜流>第346章 南行(下)第219章 突围北上(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下)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347章 岳幕(下)第283章 年少正当磨练(上)第182章 诺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7章 去向(下)第158章 故国第188章 定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153章 空城计第19章 议婚姻(上)第208章 陈家货(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88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下)第178章 会第319章 云中黄河(下)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上)第1章 瘟疫(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32章 金兰折(上)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上)第202章 自辱
第173章 叛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90章 故人西来大梁城(上)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上)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331章 七军没(下)第329章 群龙动(下)第293章 远族来归何意(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19章 突围北上(上)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上)第323章 修罗之战(下)第86章 大抢亲哟大抢亲(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墙第331章 七军没(上)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6章 边关(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147章 武之库第350章 迎败(上)第343章 罢相(上)第41章 曷苏馆事(上)第319章 云中黄河(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上)第31章 造船之业(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354章 审判(下)第2章 部勒(下)第23章 整军备(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68章 偶遇第296章 东海的不满(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66章 使者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29章 公主车驾(上)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上)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217章 窥九鼎(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31章 七军没(下)第155章 榻前嘱第158章 故国第336章 醉献妃(上)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下)第163章 表决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下)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盘(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26章 童贯巡边第133章 胡部潜流>第346章 南行(下)第219章 突围北上(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下)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347章 岳幕(下)第283章 年少正当磨练(上)第182章 诺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7章 去向(下)第158章 故国第188章 定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153章 空城计第19章 议婚姻(上)第208章 陈家货(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88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下)第178章 会第319章 云中黄河(下)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上)第1章 瘟疫(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32章 金兰折(上)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上)第202章 自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