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

慈禧这个表情,让一干前来汇报工作的军机们脸色大变。难不成沈从云要造反?这个念头很自然的就冒了出来。

慈禧好像是看穿了这些人的心思似的,冷笑道:“瞧你们一个一个的没出息的样子?沈从云要造反,当初朝鲜撤军过天津的时候,就算你们如临大敌似的防备着,他真的要在天津下了车,你们谁能挡的住?就靠天津城那些杂兵?”

有点回过神来的李鸿藻,一直对沈从云都是深恶痛绝的,见慈禧说沈从云不会造反,沉吟了一番上前道:“太后,微臣以为,沈从云妄自驱逐一方封疆,朝廷应下旨斥责一番才是。”

慈禧觉得李鸿藻之流真的是读书把脑子读坏了,眼下这形势,还惦记着用朝廷的名义来压沈从云,笑话。逼急了沈从云倒向光绪,那才叫热闹了,没看见如今那些自诩为精英的读书人们,一个一个的叫嚷着要皇上主持维新么?沈从云要干什么?要造反的话没必要这么对朝廷咄咄逼人的,慈禧觉得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沈从云想做点事情,恩铭又不配合,沈从云只好放过来逼朝廷了。

“恩铭的事情,沈从云给朝廷留了余地的。恩铭上的折子,也只是说身体不适,军机处拟道旨意,让恩铭在任上好好将养便是。荣禄留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一干大臣下去,荣禄等人走远了,这才上前低声道:“太后,是不是让袁世凯做点准备?”

“哼,还要做什么准备?沈从云要修铁路到济南的折子给压下去了,袁世凯在哪呆着不好,呆在小站?沈从云只在济南放了一协的兵力,已经够给你面子的了?你给恩铭去封电报,就说是我说的,让他别给沈从云添堵,省得沈从云隔三岔五的搞点动静出来。沈从云要劝减租息,这本就是修养民生的良策。说一千到一万,户部到现在还欠着人家的军饷呢?回头哀家让户部再挤点银子出来,袁世凯那里,再加一镇的编制吧。北洋水师购买的几艘船,赶紧催一催,让英国那边的人盯紧一点,别让英国人糊弄了。”

虽然挨了骂,荣禄心里头还是一阵暗喜,慈禧这个表态已经很明白了。别看沈从云占着两江,可那是四战之地。

“太后,前些日子,张之洞、谭钟麟先后上折子称,一协新军毕竟少了断,湖广和两江都是重镇,是否给他们增加一点编制?”

这就是荣禄聪明的地方了,绕着弯子在试探慈禧的态度。

慈禧点点头,脸上没有啥表情变化的说道:“去年冬天,刘坤一到任闽浙总督,他是老臣了。闽浙、两广、湖广增练新军的折子,回头我找皇上要来。”

“太后圣明!”

沈从云在春来客栈里,很有耐心的等着朝廷的回复。由于沈从云花了一千块大洋,包了青云班半年,薛家姐妹俩也不需要出去唱戏了,每天带着“乐队”给沈从云唱专场。

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薛晚晴非常的失望,因为沈从云没听就只是听戏而已,连手都没碰一下姐妹俩。

这不,有点失落的薛晚晴,一大早看见沈从云没打招呼就出去后,就在窗前发呆到现在。

“姐,怎么了你?又在想汉子了?”从院子里晾晒衣服回来,发现姐姐在发呆,薛雨晴笑着靠近姐姐身后,看着镜子里姐姐脸上的愁容打趣道。

“妹子,你说的对,姐姐是在做梦,他那么大的一个官,想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怎么会看上两个柴火妞?”

“看不上就看不上,只要他帮师傅报仇,我给他当一辈子丫鬟就是,不欠他的,哼哼!。”薛雨晴多少有点底气不足的说道,心里也寻思着,现在一个丫鬟也就值十块大洋吧?

姐妹俩各怀心思的时候,门口传来敲门声。薛雨晴赶紧过来开门,门口露出沈从云依旧是没什么营养的微笑。

“都在呢,正好,看看这玩意放哪合适?”

说话间两个士兵分别抱着两个梳妆台进来了,姐妹俩看见这玩意,眼前不由的同时一亮。这年月有点身家的女人,一生都离不开一个梳妆台,一般人家嫁女儿的时候,梳妆台是必须的陪嫁。

沈从云送来的这两个梳妆台,可是这两天找工匠特制的。正宗的红木打造,上面镂空雕花,带着一个小抽屉,里面可以放点女儿家的私人物件,还配把小锁头。正中镶了一块玻璃镜子,这年月的玻璃镜子在民间还是个稀罕物件。

两姐妹对这梳妆台左看右看的稀罕的不行,好半天还是薛晚晴想起沈从云还在边上呆着呢,貌似连杯水都没让抱着梳妆台进来的士兵喝吧。

“你一到早出去就为这个?”薛晚晴脸上安奈不住的兴奋,沈从云点点头道:“是啊!怎么了?好了好了,别看了雨晴,去倒点水来,我走了半天的路,渴了。”

“好嘞!”薛雨晴欢快的应了一声,穿花蝶舞一般的迈着台步冲,到台子上倒了一杯茶,笑吟吟的端了过来。

沈从云往椅子上一桌,伸手在腿上轻轻的敲了敲道:“缺乏锻炼啊,走这点路脚就酸了。”

薛晚晴脸上微微的一红,拖把椅子坐边上,弯腰抬起沈从云的腿往大腿上一放道:“我给你捶捶!”

薛雨晴打死人都没想到姐姐突然这么大胆,不由的连红的成煮熟的虾子,飞快的放下茶杯道:“要死了!”一转身冲到门口把门先给带上,回头才发现,自己怎么还在屋子里呆着,都不知道趁机溜出去。

沈从云在家里是习惯了女人们这样伺候的,没有啥不习惯的,只是觉得这把椅子不是靠椅,坐着不怎么舒服。

“李小三,把靠椅端上来。”一直观察沈从云表情的薛晚晴,见沈从云有点不自在,机巧的撩开窗子喊了一声。

沈从云这些日子看戏专用的靠椅,就在下面院子里摆着呢,没一会李小三就拎着靠椅上来,展开后还仔细的垫上垫子,目不斜视的退了出去。

沈从云闭着眼睛非常爽的样子,享受着薛晚晴的服务。薛雨晴在边上看了一会,想想脸上一红道:“我来给你捏捏!”

屋子里很快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此刻的沈从云心思并不在这两个女人的身上,闭着眼睛时思绪早飞到北京去了。恩铭的请辞折子,朝廷会怎么处理?当初看见恩铭折子上请辞的理由是身体原因时,沈从云就猜到恩铭这小子不简单,这也是在试探自己呢。

能把恩铭撵走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撵不走的话,恩铭就得老实的乖乖听话。只要庐州李家和恩铭搞定了,沈从云劝减租息的政策得以顺利推行,沈从云现在还不想把事情做绝,一切都要等到时机成熟。

姐妹俩的手法还真不赖,沈从云想明白其中的环节后,心神为之一松的时候,眼皮渐渐的耷拉下来,这些日子没怎么好好睡觉,这会竟然睡着了,而不是薛晚晴预想的那样,趁机会捞点油水。

恩铭放下身段,让人用门板抬着儿子上门请罪的时候,尤其是沈从云顺口提出宿松知府的事情时,恩铭也答应的非常之干脆,连夜派人把宿松知府拿下,第二天一早就送到沈从云面前,让薛晚晴姐妹俩好好的出了一口气,抽了几十个耳光,然后下了大狱。沈从云算是彻底的服了这些人的忍性和老辣,撵走恩铭的计划算是泡汤了。尤其是得知闽浙、湖广、两广三省增加新军编制的时候,沈从云更是冷笑了好一阵子。

“慈禧这个老女人好厉害啊!老子才跳了一步马,他三个车就逼上来了,还有两广架着的一门炮。”

沈从云在房间里气哼哼的说话,从上海赶来的赵星龙,站在边上一直没有多话,只是安静的听着沈从云的自言自语。

“赵星龙,我让你暗地资助那些人,最近有什么动静没有?”

“广州事败后,一干主脑人物逃到美国去了。目前暂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倒是在香港有个叫洪全福老头,根据我们的线人汇报,一直在秘密的在香港、澳门一带大把撒银子,笼络一些帮派势力。我们查了一下,目前还没啥具体的消息。北京方面,赞助强学会的款子,已经以民间商人协助的方式办妥了,没有引起什么怀疑。据可靠消息,翁同龢已经决定,把康有为引见给皇上。昨日最新的消息,梁启超、谭嗣同已经联袂南下,目标是上海。”

赵星龙随着年纪的增长,这几年办事越来越稳健细致了,说完该说的,安静的站在一边等着沈从云的吩咐。至于沈从云之前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赵星龙听了心里只是有一种分外踏实的感觉。甚至还有点激动,只是他掩饰的很好,只有鼻尖上微微的冒出了点油光而已。

“情报处这些年由你控制着,我非常的放心。我打算单独把情报处拎出来,成立一个军情统计局,今后你权利更大了,但是也要给我约束好手下,专心搞好情报工作,绝对不可以干涉军政事务。回去你就拟个章程,算算需要多少费用。”沈从云轻描淡写的说着,赵星龙脸上安奈不住的激动,赶紧微微的低头,啪的一个立正道:“是,军座!”

“今后两年,你的工作,主要是给我盯死了湖广、闽浙、直隶三个地方,他们买进一发子弹,你都要做到心里有数。”沈从云沉吟一番,伸手在桌子上一下一下的敲着,这个习惯动作一出现,赵星龙立刻明白沈从云在等着自己说点啥了,这时候要还是不表现一下,在沈从云心里的分数就得降低了。

“军座,各总督旗下的新军之中,基本上都安插了我们的人。尤其是小站那边,我们的人已经成功的得到了袁世凯的赏识,控制了四个营的兵力。湖广、闽浙新军中,也分别控制了一个营。”

沈从云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你下去了。”

赵星龙推门出去,沈从云往椅子上一坐,脸上露出疲惫之色,在这一个回合的较量中,沈从云无疑是落了下风。慈禧是铁了心要把恩铭这根肉中刺放在安徽了。

“呵呵,看来玩弄权术,钩心斗角我是差得远了。”沈从云自嘲着一笑,自言自语道。

该死的天空阴沉沉的,情绪不高的沈从云愈发的压抑了,操起面前的茶杯想喝茶,心头无名火又冒了起来,顺手把茶杯丢窗外去了。

“咣当”一声,对面楼里藏在窗子里偷看这边薛晚晴吓了一跳,还以为被沈从云发现了。

“哼哼!”沈从云推门出来,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后,抬眼看见对面窗子流水般的放下,不由的笑了笑,信步朝对面楼走了过来。随着沈从云军队来到,青云班的其他人,都住到前院里去了,后院楼上,就住着姐妹俩和沈从云。

沈从云推门进来,大马金刀的往靠椅上一坐,阴沉的脸色让姐妹俩有点不知所措。

“我们……,给你唱一段吧。”一向胆子大的薛雨晴,这会子也不敢大声说话。

“好,来段十八摸吧。”沈从云不知道怎么了,脱口而出。

“啐!当我们是窑姐呢?”薛雨晴红着脸啐了一声,不知道怎么的,看着沈从云一本正经的样子提出要听十八摸,忍不住的想笑。

沈从云读书那会,同学之间经常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淫荡的高境界。经过集体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用纯洁的表情,诚恳的语言,跟mm们交流淫荡的话题,这应该算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哎,你怎么知道我们以前学唱过小曲的?”薛晚晴有点纳闷,小时候跟着师傅学小曲的事情,沈从云是怎么知道的?十八摸可是唱小曲的必修曲目哈。

沈从云也忍不住乐了,刚才就是顺口一说。

晴转多云的沈从云,就没那么可怕了。薛晚晴慢慢的走到沈从云身边,低着脑袋问:“真的要听那个曲子啊?”

“你还真会啊?那就来一段吧!”

“紧打鼓来慢打锣,停锣住鼓听唱歌。……伸手摸姐面边丝,乌云飞了半边天。……”沈从云突然发现,薛晚晴唱十八摸其实比唱黄梅戏更有吸引力,尤其是配上眼神步伐,没有束缚的胸前颤巍巍的,勾的沈从云也不管身边还有一个薛雨晴了,伸手一把拉住薛晚晴的手往怀里一使劲道:“唱的真好,继续。”说话间沈从云的手已经摸到了薛晚晴的脸上。

“伸手摸姐乳头上,出笼包子无两样!……。”

薛晚晴再也看不下去了,哧溜一下推门出去了。

房间里有唱曲的好在继续,沈从云的手扯开腰带,蛇钻草丛一般的溜了下去。

“凉,到床上去吧?”衣衫凌乱,眼神迷离的薛晚晴,已经停止唱曲了,只是双手死死的抱着沈从云的脖子,眼睛紧闭着。

沈从云自然是要顺应民意,抱起露出大半个胸部,裤子搭在小腿上的薛晚晴往床上一放,扯过被子盖上,麻利的脱了个干净,跟着钻了进去。

门外咣当一声,洗衣服的棒槌被薛雨晴碰倒了,晓得外头还有人在偷听,沈从云越发的觉得刺激了。看看薛晚晴烂泥一般的躺着不动,股间湿嗒嗒的,翻身压了上去,一股脑的扎进去才晓得,事情有的时候并能只看表面的。

薛晚晴疼的一皱眉头,双腿不由蔓藤附枝一般的缠了上来,双手抱紧沈从云低声哀求道:“疼,先别动,停一会。”

这个时候鬼才会停!

门口的薛雨晴矛盾着,想走吧,又有点舍不得,站着听吧,腿上又在发软,直接一屁股坐在门口,听着里面不断发出的呻吟声,还有那啪嗒啪嗒的有节奏的声音。

“妹子,进来帮帮姐姐!”薛晚晴诡异的求救声,猫爪子一样的挠在薛雨晴的心头,鼓足勇气,薛雨晴还是推门进来,反手先把门给关上后,看清楚床上的一切。

“妹子,上来,师傅的仇也报了,答应人家的事情就该做到。”

“害羞啥,这是人的本能行为!”

正如沈从云所说的那样,从开始的半推半就,到后来的肆意求欢,在这个没有啥业余生活的年代,房事很快成为了沈从云在安庆“修养”其间的主要活动。

折腾了三天后,沈从云发现自己腿已经有发软的现象,及时的终止了这种没有节制的生活,双飞虽爽,小命也还是要的。

回到上海,沈从云立刻听胡雪岩说,郑观应病了。沈从云赶紧追问,得知不过是受了点风寒,这才放心下来。不过还是第一时间上门去看望郑观应。

躺在靠椅上休憩的郑观应,看见沈从云进来的时候,有气无力的说道:“子归回来了?要说这人啊,还真的不能闲下来,这不张謇刚来帮忙,好不容易我轻松了一些了,居然就病了。当真是一副劳碌命啊。”

“哪个张謇?”沈从云随口问了一下,对于张謇,沈从云了解并不多。

“还能是谁?甲午年将的状元公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死活要到纱厂里去掺和一股,还建议我把沙场的名字改成大生纱厂。”

沈从云一听这个,想起来这个不去当官跑来搞事业的状元了,历史上不是受张之洞的委托,办的纱厂么?怎么跑到这里来掺和一下?

“呵呵,我了解了一下,是张之洞的意思。觉得两家联手办纱厂,把企业办大一点,竞争力也强一些。”郑观应的进一步解释,沈从云总算明白了张謇怎么来的了。

“这样也好,你可以轻松一些,纱厂的事情只管给他去弄就是了,反正到时候跟着分红就成。”

郑观应苍白的脸上露出沉吟的表情道:“子归,我总觉得我们现在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关乎民生的企业,还是应该由民间来办,我估摸着,要是你上个折子,请朝廷准许民间自行办企业的话,十有八九能成。到时候,在松江、嘉定划出地方来,只要在指定的区域内办企业的,都可以给予免税三到五年的政策。这样一来,民间资金会加快流入的脚步,对两江实业的促进有很大的好处。”其实,沈从云委托郑观应经办的企业里,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大量的民间股份,郑观应是从中收益不浅后,才会有这样的一个正名的想法。

沈从云不得不叹服郑观应的才智,这哥们历史上还写了本《盛世危言》的书,那可是光绪当作实业救国的教科书来用的。

“正翔兄,我看这几年你也够辛苦的,不如多放放权利给下面的人,以来你多出时间来休息,二来还希望你总结一下在实业方面的经验,编成一本书,作为新式学堂里的教材来用。”

郑观应听了颇为诧异,看了沈从云一眼,寻思了一番道:“成,我试试看。”

按照郑观应的意思,沈从云回到住所,立刻就给朝廷上了这么一道折子,请准民间自行集资兴办工厂。不出意外,很顺利的通过了,不过只是在两江、两广试行。

沈从云劝减租息的行动,在搞定了恩铭和庐州方面后,在三省官府的强制下,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一些地区多少存在着反弹的现象,都被各地官服镇压下去了。沈从云一再严令,不得利用劝减租息的机会收刮搞事,特意还组织了一千多人的工作组,抽调了一个旅的兵力配合,在三省各地监督这件事情,还真的被沈从云抓到几个不怕死的官员。

比如江西赣州的知府,利用劝减租息的机会,大肆拘禁当地士绅,明着是要人家减租减息,暗地是里刮银子。沈从云得知后,立刻派兵抓人,同时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三省全民监督活动。根据百姓的举报,两江三省先后十几个官员被沈从云拿下,反正都是些屁股不干净的,沈从云拿下后罪名都是现成的。在这些官员的接替人选上,慈禧又一次表现出对沈从云的忍让,基本上沈从云提名的官员,都顺利的通过了。

慈禧的连续忍让,让沈从云看清楚了一个事实,京城里现在已经闹腾的相当厉害了,尤其是翁同龢为首的帝党,利用强学会的报纸,大肆宣扬维新,宣扬学习英国、学习日本。什么意思?还不是要为光绪夺权造势?

沈从云在对待光绪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着距离,从来不公开见帝党的人。虽然沈从云也喊了两嗓子要维新,不过还是加上了一句,“维新之事,还应谨慎,纵览西方各国模式后,取起可用着为之,不可事事照搬。”

至于梁启超后谭嗣同,多次求见沈从云,都被沈从云拒绝了。

光绪在通过翁同龢的专呈,三次拜读康有为的上书后,屡次想召见康有为而因品级问题而不能成,后来还是奕譞出了个主意,光绪想问点啥,就让大臣传话给康有为。

这样的一个方式,在1898年1月24日这一天,造就了历史上康有为舌战群贵的一幕。

西花厅!西游归来的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刑部尚书廖恒寿、户部侍郎张荫衡等五人,作为皇帝传话的代表,在这里等待这康有为的到来。

荣禄首先发难道:“祖宗之法岂可随意改变?”很明显,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渣。

康有为早有准备,料到会有人拿祖宗来压人,淡然笑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留下的疆土的,如今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沈从云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也不是祖宗之法里就有的,而是后来根据需要增加的,可加,祖宗之法还是可以改的。”

荣禄被康有为的话说的脸红脖子粗的,偏偏没话来反驳对方。好在这时候廖恒寿接过话来,问康有为道:“如你所眼,变法当从何入手?”

这个问题,是康有为思索了很久的问题,自然也早有准备,抗有尤为不卑不亢的答道:“从法律、官制入手。君不见甲午年间,沈从云部之新军,完全模仿德国军队的官制,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反观北洋旧军,一触即溃,可见新胜旧也。”

康有为这句话,就等于是揭李鸿章的伤疤了。按理说,李鸿章骨子里还是赞同国家要进行适度的变革的,不过改革官制这一项,并没有在李鸿章的考虑范围内。

加上康有为说到了李鸿章的痛处,李鸿章自然很不爽的怒而诘问:“难道六部都可以全部撤了?国家也不要法律了?”

康有为针锋相对的回答道:“当今天下,列强并举,已经不再是大一统时代了。现有法律官制,实乃国家危亡之根源,自当废除,即便旦夕之间不可尽废,亦当酌情改之,新政方可为也。”

翁同龢心里对变法不变法的,倒并不特别的坚决,翁同龢在乎是,通过变法帮助光绪走上权利的巅峰,自己跟着水涨船高。

翁同龢自然也是要提问的,他问的是:“变法所需款项,从何而来?”

康有为道:“发行纸币,效仿法国之印花税,印度之田税。只要改革了制度,税收比当前多十倍。”

听到这里,荣禄听不下去了,想臭骂一通,又显得有失体面,干脆站起拂袖而去。

荣禄走了,康有为反而越说越来劲了,拿出自己编写的《日本明治变政靠》《俄彼得大帝变政记》,疯狂鼓吹中国应当学习日本俄国。

南书房!翁同龢站在光绪面前,总算是说了一句实话道:“康之才胜臣百倍,请皇上举国以听。”

光绪瘦弱的身子,在南书房压抑的空气中轻轻的颤抖着,读完了康有为的书,光绪似乎看见了成为一代有为君王的希望。可是,光绪又打心眼里感觉到害怕,害怕颐和园里面那位。没有她的首肯,变法维新,给光绪十个胆子也不敢。光绪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慈禧魔爪的阴影下度过的。

怎么办?而立之年的光绪皇帝,瘦的皮包骨的脸上两颊深陷,泛起一片潮红。

年初,又一件值得记住的大事发生。

严复的《天演论》终于完成并出版,桐城派大师吴汝纶读后称:“虽刘先主之得荆州,不足为喻也。”

于无声处听惊雷!《天演论》一出,天下为之一震!

上海,沈从云得到《天演论》后,立刻叫来胡雪岩道:“我希望所有新式学堂里的学生,每人都能免费获得一本《天演论》。同时,希望各学校的所有学生,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为标题,做一篇作文。”

沈从云的决定自然是非常费银子的事情,不过这点银子,花的值得。

北京,康有为在完成了第六次给光绪皇帝的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没有再提开国会、立宪法一事,而是强调“以君权变法”。叫嚷的最凶的维新派,其骨子里的软弱暴露无疑,在保守势力的强烈阻击下,妥协退让,结果却未必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孙先生的革命,则显坚决。

这一时期,对变法的鼓吹到了高潮,非变法不能救国的思想,在全国隐隐成为了主流思想。在康有为的推动下,粤学会、关学会、闽学会、蜀学会等组织应运而生,4月17日,帝党官僚、御史李盛铎出面,联合各省学会已经应试学子,组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保国会”,提出的宗旨为“保国、保种、保教”。新派思想的影响力,此时达到了巅峰。

“秀才造反!”沈从云在年初的扩大会议上,对北京城里发生的一切作出这个结论的时候,与会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压力。

沈从云在征求属下关于变法的想法时,余震站起来问道:

“军座,为什么您不站出来呼吁一下?我想有您出面主持,天下英才不难尽归我新军这门下。”

沈从云冷笑道:“我要的是变天,不是变法。没事给自己的头上安个皇帝老子做啥?”

此言一出,全场肃静!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一种复杂的表情,但又有点本该如此的意思。这些年只要对沈从云所作所为有足够的了解的人,都知道沈从云一直以来是奔什么去的。

“好了,我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现在,请总参的克泽先生介绍一下接下来的兵力部署和运动方向。”

克泽站起来,来到地图前的时候,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激动的表情,如果沈从云真的要自己当皇帝的话,他们就都是开国元勋了。

“诸位请看,南洋水师从德国定购的六艘新式巡洋舰已经正式归建,北洋水师目前不过定远、镇远一些旧船,还有四艘新买进的巡洋舰,士兵的训练和军官严重缺乏,所以一旦有事,我南洋水师可以轻易封锁渤海湾,配合地面部队,攻占威海。”

“各位再看这里!越南方面,目前以越南警备部队的名义组建的三个师,加上留守的一个师,总兵力已经达到6万多。根绝甲午战争时的经验,我轮船公司庞大的运输力,可以在十天之内,将两个师的兵力和装备运送到山东半岛登陆。届时,可让两个步兵师兵出广西,威逼广州,进而威胁湖广侧后。山东方面,我军北上,可提前运动三个步兵师隐蔽运动到德州一线,然后对小站新军发起突然袭击。以新军目前的装备和训练情况,根本无法抵抗我军的进攻。最可能成为我军北上障碍是从辽东调回的武毅军、甘军。不过这两军人数有限,火力配备也不足,也很难阻挡我军的推进。我军围歼小站新军的同时,越南两个师可以在南洋舰队的配合下进行登陆作战,从地面上攻取威海,进而全歼北洋舰队。一旦得手,可以快速在山海关一线登陆,进逼北京,呈南北夹击之势。”

克泽说完,沈从云站了起来,对众人道:“大家是不是都在想,为什么不现在动手?又为什么不在当初撤军时动手?我要说的是,时机不成熟!准确的说,我要等到全国人对满清政权彻底的失去信心后动手,而这个机会,就是即将到来的维新。今年是戊戌年,就叫戊戌变法好了。大家肯定又会想,变法了为什么是机会?我想说的是,各位去看看世界历史书,西方世界在完成制度变更的时候,哪一个国家是和平过度的?英国革命、法国革命,那一次不是赤裸裸的用武装夺权的办法完成变革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北京那些读书人闹腾的结果,只能是被保守派用无力无情的镇压下去,而我要等的就是,到时候以支持维新,支持光绪皇帝、勤王的名义北上!”

北京!光绪皇帝把庆亲王奕劻请到了南书房,说了一句让奕劻左右为难的话,维新,呼之欲出了!

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联保VIP上架通知!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准备跑路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卖第五部第四十九章 掩体推进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荣弹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抢人第五部第十六章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奥同盟形成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静啊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五部第四十章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袭扰补给线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三部第六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部第十八章 问题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谈判第三部第十六章 稳健的援兵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脑的重要性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辽东大捷第五部第四十章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击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开头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东会议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谈第六部 第一章 新生代第五部第四十九章 掩体推进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总攻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准备跑路随便说两句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荣弹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请战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五部第十三章 潜艇关于潘鼎新此人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战模式第五部第二十章第五部第十章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弃守文渊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训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晕推荐不热烈啊)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卖第五部第十五章 潜艇!原来是潜艇!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荣弹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紧逼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辫子第四部第十八章 南洋水师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国革命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丰收VIP上架通知!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没有最无耻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群第五部第十五章 潜艇!原来是潜艇!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会师的寄望第四部第十二章 维新的呼声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谈判第三部第三十三 战端阴云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余晖下的北京第五部第五十九章 大胆的构想第一部结束之感言!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访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枪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抢人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国主义的头子第五部第六十二章 犹豫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财神入股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谈判第六部 第十四章 远景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四部第四十章 乱局初现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无奈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训第一部 第二章 卖国和约第六部第五十一章第五部第二章 双煞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纠缠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传统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三部第十六章 稳健的援兵第一部 第三十章 捞个够本先(2更)
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联保VIP上架通知!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准备跑路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卖第五部第四十九章 掩体推进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荣弹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抢人第五部第十六章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奥同盟形成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静啊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五部第四十章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袭扰补给线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三部第六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部第十八章 问题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谈判第三部第十六章 稳健的援兵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脑的重要性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辽东大捷第五部第四十章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击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开头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东会议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谈第六部 第一章 新生代第五部第四十九章 掩体推进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总攻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准备跑路随便说两句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荣弹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请战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五部第十三章 潜艇关于潘鼎新此人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战模式第五部第二十章第五部第十章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弃守文渊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训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晕推荐不热烈啊)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卖第五部第十五章 潜艇!原来是潜艇!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荣弹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紧逼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辫子第四部第十八章 南洋水师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国革命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丰收VIP上架通知!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没有最无耻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群第五部第十五章 潜艇!原来是潜艇!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会师的寄望第四部第十二章 维新的呼声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问题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谈判第三部第三十三 战端阴云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余晖下的北京第五部第五十九章 大胆的构想第一部结束之感言!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访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枪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抢人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国主义的头子第五部第六十二章 犹豫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财神入股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谈判第六部 第十四章 远景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四部第四十章 乱局初现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无奈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训第一部 第二章 卖国和约第六部第五十一章第五部第二章 双煞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纠缠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传统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三部第十六章 稳健的援兵第一部 第三十章 捞个够本先(2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