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

房陵郡位于襄阳以西,因史记中记载‘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而得名,郡中武当等山脉山势起伏高绝,山谷纵横,溪河众多。

房陵郡地势虽广,人口却不多,全郡只辖房县和武当两县,房陵县再往西便是上庸郡,上庸郡也位于汉水以南,两郡以堵水为界。

在上庸县的堵水对岸修建有一座军城,名叫庸南城,地势险要,是一座坚固的险城,驻有曹军一千人,可从这里直接渡过堵水去对岸的上庸县。

曹仁和徐晃便是从庸南城渡过了堵水,进入上庸郡,就在曹军渡河的次日,江夏军约一万五千人便赶到了庸南城。

庸南城已是一座空城,城头上升起了江夏军的赤旗,而对岸的上庸城头依然飘扬着曹军的大旗。

刘璟站在庸南城之上,目光阴沉地注视西岸的上庸城,上庸城修建在险要之处,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屯粮极多,可供三万大军驻兵一年。

这次刘璟判断失误,原以为曹军会从较近的武当县渡汉水北上,返回樊城,他早已派一百艘战船沿汉水西进,控制汉水江面,封锁了曹军的北上之路。

却没料到曹军声东击西,派三千人扮作主力赶去武当,而主力却疾速撤去上庸郡。

这便使刘璟将曹军围困在房陵郡的计划落空,当他得到情报再赶来庸南城时,最终还是晚了一步,让曹军渡堵水得逞,这使得刘璟暗暗恼怒不已。

这时,贾诩走上前笑道:“州牧不必恼火,这必然是程昱之谋,他建议曹仁西撤,岂能不知江夏水军之利,所以曹军只能撤往上庸,不会渡汉水北上,再说,曹军和我军兵力相当,若曹军走投无路,背水一战,我们就算战胜对方也是惨胜,能兵不血刃夺取房陵郡已是很大的战果。”

刘璟默默点头,贾诩指着上庸城又笑道:“上庸是西进汉中的必经之路,如果能夺取上庸城,便可作为西进汉中的后勤重地,不过现在还不是进军汉中的时机,须稳定住荆州之后,才可考虑西进汉中,不过可以考虑先夺取上庸城,先做战备。”

刘璟眉头微微一皱,“先生的意思是说,现在攻打上庸?”

“当然不是现在!”

贾诩笑了起来,“现在上庸城内有两万曹军,怎么攻城?须等曹军北撤后,那时才可攻打上庸。”

刘璟也是这个意思,现在不是攻打上庸的时候,他点点头,“既然这样,我们可在庸南城驻军,然后撤回襄阳吧!”

“州牧考虑好襄阳的地位了吗?”这是贾诩最关心之事,他一心劝刘璟将州治迁到襄阳。

刘璟笑了笑道:“暂时不做考虑,等击败曹军后,再将州治正式迁到襄阳。”

贾诩心中松了口气,他知道刘璟是为了稳定军心和民心,不过这样也不错,布局更加从容不迫,但上庸怎么办?

刘璟仿佛知道他的心思,立刻又补充道:“争取明年春天拿下上庸。”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指着远处河面上大喊:“州牧,有船队到来!”

刘璟搭手帘望去,只见远处堵水河面上驶来一队船只,约有十几艘,都是五百石左右的中型船只,显然不是战船,而是货船。

但这支船队却没有挂船帆,居然能逆水行舟,而且速度还不慢,这让刘璟愣住了,他在江夏多年,对船只的性能了解很深,这种情况只有划桨的小船才可能实现。

而像这种中型货船,如果不挂船帆,根本不可能逆水而行,但这种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却眼睁睁地出现在他面前。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比如西方有一种多桨船,由无数水手在船舱里一起划桨,长长的桨片甚至可以带动三千石大船在海中行驶,但眼前这支船队显然不是多桨船。

船队越来越近,船头上的旗帜已清晰可见,是黄底黑纹的双鲤旗,竟然是陶家的船队,刘璟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这里遇到陶家船队。

他心中不由有一丝怀疑,难道陶家在暗中给上庸曹军运送物资?

但很快,刘璟的疑惑便消失了,船队缓缓停泊在庸南城这一侧,为首的大船上走下来一名穿白袍的中年男子,正在给江夏军解释着什么,刘璟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陶利。

刘璟笑着对贾诩道:“此人是我妻叔,陶家的二当家。”

贾诩也捋须笑道:“居然能逆水行舟,州牧得好好问一问,到底是什么缘故?”

片刻,士兵将陶利带上城头,刘璟笑着迎了上去,“怎么会在这里遇见二叔?”

陶利行一礼道:“我是从汉中过来,听说襄阳有战役,便上庸江段等了十几天,昨天路过堵水河口,正好遇到了江夏战船,得知州牧在庸南城,我便过来看一看。”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不知这次二叔贩运什么货物?”

“主要是药材,汉中的天麻、杜仲和当归都是上好之品,在汉中卖不出价,但如果运到江东贩卖,可获利十倍。”

这时,贾诩笑眯眯问道:“我们很好奇,陶家的船队居然不挂船帆便能逆水行舟,这是何故?”

陶利不由有些得意地说道:“陶家三年前贩马时把生意扩大到了关中,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货物运输,用骡马队走陆路不仅耗时,而且货量不大,虽然可以走汉水运输,但上庸到汉中一段水流颇急,顺水没有问题,但逆水而行就有困难了,就算有船帆也难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陶家好几年,直到今年夏天,我们遇到高人,才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是怎么解决的?”刘璟好奇地问道。

“很简单,在船底装上木轮桨片,而船工在舱内蹬踏,只需六人,船便可在汉水上逆水而行,这样就解决了船只的推动问题。”

刘璟这才恍然,原来是用人工动力,这倒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贾诩更加好奇,又笑问道:“我很想知道,是哪个高人替你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

刘璟带着贾诩和十几名将领来到码头上,在他们眼前是陶家的货船,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向船底望去,只见在船只的中后部两侧安装了两只叶轮,有点像灌溉用的水车,只不过人是在船舱里蹬踏。

众人又上了船,走进船舱里参观,每个人都极为好奇,他们都是长期呆在江夏,对水战及船只了解很深,如果真有逆水行舟的船只,这对水上航行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见在船舱后部,两边各有一排踏板,一排有三块踏板,人可以坐着蹬踏,有一根木连轴将三只踏板的支轴联串起来,最后合成一股力,由木连轴带动船外的木轮浆片。

这时,三名船工给众人示范一下,只见三人配合默契,蹬踏得非常轻巧,也不费力,这得益于那根长长的连轴,省了很大的力气。

做工之精巧,设计之巧妙,令众人赞不绝口,刘璟更加想知道,设计这个连轴蹬踏板的高人究竟是谁?竟然颇有一点后世传动机械的原理。

这时,陶利带着一名年约二十五六岁的年轻男子走进来,笑着对刘璟介绍道:“启禀州牧,这位公子便是这种木轮桨片的制造者,关中人,姓马,在关中颇有制器名气,他这次正好跟船,想进一步改进桨片”

刘璟心中一动,这位年轻名匠不会就是马钧吧!

年轻人显得有点紧张,上前向刘璟深施一礼,结结巴巴道:“在下马...马钧,字德衡,关中扶...扶风人,参见...州牧。”

他说话颇为吃力,但刘璟却听得清清楚楚,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家马钧,刘璟大喜过望,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见马钧。

马钧也是大器晚成,从小家境贫寒,又患有严重口吃,十六岁时赴终南山寻仙求道,不料却遇到一名隐居数十年老人,自称为鬼谷派传人,精于奇门机械。

正是在老人的悉心传授和影响下,一心求道的马钧也渐渐迷恋上了机械制造,八年后返乡,改进纺纱绫机,使效率提高十倍不止,使他一举成名。

马钧专注于各种精巧机械设计,渐渐成为关中名匠,也正是他的名声在外,才使得他有机会踏上了极重家族背景的宦仕之路。

此时马钧在关中已极赋匠名,正逢陶利为汉水行船而苦恼,愿出高价征求解决方案,一名关中大商贾便将马钧介绍给了陶利。

在马钧的精心设计和十几次试验后,终于发明了踏板木轮桨片,这便解决了船只在河水较急情况下的逆水行舟问题。

马钧自己也知道这项发明意义重大,他担心出现新问题,不断跟船观察改进,今天他又一次跟船观察,不料正好遇到了刘璟。

刘璟既然遇到马钧,当然不会放过他,有他在,自己很多军事机械上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弩箭的改进,比如投石机和石砲的改进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高超的匠人。

“原来阁下便是德衡先生,刘璟久仰大名了,刘璟有不少困惑想向先生请教,不知先生能否赐教?”

马钧沉默片刻道:“在下...跟船行程未完。”

旁边陶利大急,他也知道马钧不是趋炎附势之人,但刘璟是自己的侄女婿,关系非同寻常,他怎么能让刘璟失望。

陶利正要开口相劝,刘璟却摆摆手笑道:“那我就和先生一同跟船试验!”

停一下,刘璟又笑着解释道:“就只我一人,没有士兵烦扰。”

第985章 隐患彰显第954章 地道攻势第993章 顺水人情第838章 娶妾与纳妾第355章 蕲春风云(三)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234章 攻心为上第209章 江夏书院第424章 西线布局(上)第261章 张绣之死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354章 蕲春风云(二)第209章 江夏书院第409章 截断归途第605章 庞统心事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892章 心有灵犀第124章 谁给谁下马威第558章 马超归降第220章 不平静的一夜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769章 江东风云(十三)第696章 合纵连横(中)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19章 东撤第192章 彭泽夜话第128章 暗流激荡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865章 以身报国第994章 风起武威第130章 陶家的礼物第837章 骑射募兵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56章 诸葛求和第264章 贾诩建言第269章 得失之间第740章 荆州路不通第622章 襄阳危机上第1081章 诸葛首战第162章 将计就计第697章 合纵连横(下)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151章 以公对公第13章 无妄之灾第789章 事非简单第1010章 山庄避暑第650章 孙夫人的拒绝第696章 合纵连横(中)第1115章 青州之变(下)第26章 荆襄第二世家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591章 烦心消息第61章 紧急补救第804章 曹丕反击(下)第411章 火烧编城第117章 剑法如谋第658章 金蝉脱壳第41章 伯侄夜谈第652章 大战合肥第1099章 反间之计第503章 兄弟阋墙第131章 婉拒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890章 又见大乔第273章 兵不厌诈第1117章 攻打井陉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42章 千钧一发第869章 再施困计第663章 血战木门(下)第9章 初见刘备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048章 钟繇访汉第207章 风云聚襄阳第766章 江东风云(十)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42章 枕边风再起第451章 鲁肃使楚(下)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741章 出使失败第352章 贾诩会司马第694章 孙思曹虑第1075章 虾道蟹路第398章 再见司马懿第1046章 两使会交州第1004章 相国之争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835章 家事烦忧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932章 将计就计第17章 礼尚往来第1014章 江东困局第887章 家人到来
第985章 隐患彰显第954章 地道攻势第993章 顺水人情第838章 娶妾与纳妾第355章 蕲春风云(三)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234章 攻心为上第209章 江夏书院第424章 西线布局(上)第261章 张绣之死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354章 蕲春风云(二)第209章 江夏书院第409章 截断归途第605章 庞统心事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892章 心有灵犀第124章 谁给谁下马威第558章 马超归降第220章 不平静的一夜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769章 江东风云(十三)第696章 合纵连横(中)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19章 东撤第192章 彭泽夜话第128章 暗流激荡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865章 以身报国第994章 风起武威第130章 陶家的礼物第837章 骑射募兵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56章 诸葛求和第264章 贾诩建言第269章 得失之间第740章 荆州路不通第622章 襄阳危机上第1081章 诸葛首战第162章 将计就计第697章 合纵连横(下)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151章 以公对公第13章 无妄之灾第789章 事非简单第1010章 山庄避暑第650章 孙夫人的拒绝第696章 合纵连横(中)第1115章 青州之变(下)第26章 荆襄第二世家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591章 烦心消息第61章 紧急补救第804章 曹丕反击(下)第411章 火烧编城第117章 剑法如谋第658章 金蝉脱壳第41章 伯侄夜谈第652章 大战合肥第1099章 反间之计第503章 兄弟阋墙第131章 婉拒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890章 又见大乔第273章 兵不厌诈第1117章 攻打井陉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42章 千钧一发第869章 再施困计第663章 血战木门(下)第9章 初见刘备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048章 钟繇访汉第207章 风云聚襄阳第766章 江东风云(十)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42章 枕边风再起第451章 鲁肃使楚(下)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741章 出使失败第352章 贾诩会司马第694章 孙思曹虑第1075章 虾道蟹路第398章 再见司马懿第1046章 两使会交州第1004章 相国之争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835章 家事烦忧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932章 将计就计第17章 礼尚往来第1014章 江东困局第887章 家人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