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公开取士(上)

邓义有些怜悯地看着他,说到底还是因为蒯越当年对刘璟没有信心,最后投降了曹操,他现在再想回头已经是不可能了,不过蒯越毕竟代表的是朝廷,只要位置站得好,他也不是没有机会。

想到这,邓义便劝道:“现在刘璟已不再满足于一方诸侯的地位,他开始要和朝廷建立关系,这就是兄长从朝廷又返回荆州的缘故,我我觉得,兄长的另一种机会也存在于其中,帮助刘璟融于朝廷,帮助荆州和朝廷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才是兄长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把眼光放在荆州内政上。”

蒯越默然无语,邓义的劝说使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与此同时,他心中竟有一种莫名的悲哀,这种事情居然还需要邓义来点醒自己,难道自己真丧失官场嗅觉了吗?

邓义仿佛明白他的心思,笑道:“兄长不必自责,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虽然在南阳,荆州的消息却很灵敏,我知道刘璟现在需要什么,而兄长却不知道,否则兄长为何要找我呢?”

蒯越也笑了起来,“贤弟说得很对,确实是我钻牛角尖了,多谢贤弟指点迷津,那我就不打扰,继续南下了。”

邓义想了想道:“要不然兄长在我这里住一晚,明日和犬子一同南下。”

邓义指了指站在院子里的儿子邓宏,“明天他也要出发去襄阳参加取士,正好可以和兄长同路。”

蒯越欣然笑道:“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同路互相照顾,好像这次襄阳取士规模盛大,连朝廷都惊动了,我临行时,很多大臣都希望我写信回去,说说这次取士之事,我倒想问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邓义叹息一声说:“这次取士真是刘璟的大手笔了,不是面向荆、益两州,而是面向天下,无论贫贱,惟才是举,这样一来,天下读书人无不向往荆州,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掩饰”

“掩饰什么?”蒯越不解地问道。

“刘璟真正要用之人,其实是各郡望族,像博陵崔氏、颍川荀氏之类,他要得到这些士族的支持,但又不能做得明显,所以用‘无论贫贱,惟才是举’来掩饰,现在可不是寻求公平的时候,这一点,我相信各大世家心里都明白。”

蒯越点了点头,“贤弟说得对,我在路上听说一些士子说‘无论贫贱,惟才是举’时,我就觉得有点奇怪,刘璟若想得天下,必须要获得天下各大士族的支持,这个时候可不能一视同仁,若真一视同仁,反而会激怒各大世家,失去他们的支持。”

邓义笑道:“放心吧!刘璟早已不是当年的璟公子了,这个道理他岂能不懂,他要名声,也要实惠,这和兄长出任荆州别驾其实是一回事,一个是对朝廷,而另一个是对天下世家,公开取士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这样一来,天下世家都有机会派子弟来荆州。”

蒯越不由叹息一声道:“他真的越来越厉害了,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适应他......”蒯越心中沉甸甸的,充满了对前途的忧虑。

随着离公开取士的时间越来越近,襄阳城也愈加热闹起来,来自天下各郡的近十万士子汇聚一城,因为没有门槛,天下读书人无不趋之若鹜,生源也自然良莠不齐。

赶来襄阳士子的人数之多,大大出乎荆州官方的预料,各大旅舍、书院、藏书馆都纷纷爆满,荆州官府也随之紧急动员起来,将士子安排住进樊城空余的民宅,并给予钱粮补贴。

但不是所有的士子都出身贫寒,相反,很多士子都出身望族,本身家道殷实,又有家族的鼎立支持,他们即使来荆州也囊中的丰实,不屑接受荆州官府条件简陋的食宿补助,他们自己租赁了房子,每天在樊城酒馆里度过,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十万士子云集襄阳,收获最大的却是樊城的商业,樊城面临人口锐减、荆州贸易中心转向江夏和江陵的困境,而十万士子的到来,却无疑给樊城打了一剂强心针,使原本生意有点冷清的各家商铺、酒馆、青楼、旅舍顿时都变得火爆起来。

中午时分,樊城云梦酒馆内热闹异常,酒馆靠近城南,占地近五亩,高三层,可以容纳两百人同时就餐,酒馆走的是中低端路线,内部布置简朴,菜肴物美价廉,深得士子们的欢迎。

很多富家子弟虽然略嫌这里档次低,不过这里消息最多,富家子弟们也愿意屈尊来这里就餐,打听各种消息。

酒馆里人来人往,士子们三五成群,各自聚在一起用餐,热闹喧天,酒保们满头大汗,端着盘子四处上菜,声音都喊得嘶哑了。

一名年轻士子从侧道挤过来,“劳驾,请让一让!”

二楼已经坐满,他想上楼梯去三楼,这时,旁边忽然有人喊道:“文若兄!”

年轻士子一回头,只见靠窗户边有人在向他招手,他立刻认出,连忙挤上前笑道:“原来兆远兄也在!”

“文若是一个人吗?”

年轻士子点点头,众人顿时让出一个位子,热情地招呼他一起坐下喝酒,年轻士子也不客气,坐了下来。

这个叫做兆远的士子名叫崔实,字兆远,博陵崔氏的嫡系子弟,他又笑着给众人介绍这个年轻的士子,“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颍川荀家子弟,名志,字文若,和我曾是十年同窗,文才极高,是荀家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众人听说他是荀氏子弟,都不由肃然起敬,荀攸、荀彧闻名天下,使荀家成为天下景仰的世家,有人低声叹道:“名门世家都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希望。”

“王兄此话就不对了,荆州可是无论贵贱,唯才是举,谁都有机会,公平考试,我听说是糊名考试。”

这个消息让众人都兴奋起来,七嘴八舌问道:“兆远,这个消息可当真?”

崔实笑道:“我昨天特地拜访了徐长史,他和我叔父曾在隆中时的好友,叔父为此还让我带封信给徐长史,但徐长史明确告诉我,这次公开取士非常严格,我不可能帮我,让我还是靠自己的学识去考,他只透露一点点消息,一共考两次,一次是书院考,考上了就有资格留书院继续读书,每月补助的钱粮足以养活家小,第二次是吏考,考上者可以直接任命为官,徐长史亲口告诉我,两次考试都是糊名。”

这时旁边已经围了很多人,崔实这番话顿时令人四周人欢呼起来,崔实却笑而不言,临走时叔父告诉了他,荆州的公开取士并非那么简单。

荆州州衙在年初时改名为军政署衙,而在八月又再次改名为骠骑将军府,取消了军政署衙的称呼,但依旧保留了荆州州衙。

牌子依然挂着,不过只有十几人在维持着州衙的运转,刘璟仍旧兼任荆州牧之职,其余军政大员都转移去了骠骑将军府,不过地方却没变,军府衙门还是原来的州衙。

军府原定在十月迁往益州成都,但因为襄阳要举行公开取士而推迟到十一月进行迁徙,以后冬春两季在成都,而夏秋两季则迁回襄阳,因此襄阳并没有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

这就和朝廷拥有许都和邺都是一个道理,曹操为了稳定从袁绍手中夺取的河北和河东,而将都城迁到邺城,刘璟则是为了稳定巴蜀,而设两个将军府,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时军府内乱成一团,官员们都在忙碌地装箱收拾东西,尽管大部分东西都不需要搬去成都。

但收拾下来还是有几千箱文书需要搬去成都,这些文书都必须立刻运上船,赶在风向转成西风之前运往巴蜀。

一辆马车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缓缓驶进了原来的州衙,也就是现在的骠骑将军府,穿过广场,在台阶前停了下来,一名亲卫上前开了车门,刘璟弯腰从马车里走了下来。

一个多月来,他也一直呆在荆州,夺取了巴蜀和汉中,是军队休整的时间,而对于刘璟,则是将注意力从军事转移到政务上来,尤其即将开始的公开取士,事关重大,刘璟也十分关注这次择才考试。

进了军府,他一路向自己的官房走去,走进了官房,一名书佐上前替他脱去外袍,刘璟问道:“庞院丞来了吗?”

“已经到了,在等候州牧召见!”

“请他进来吧!”

庞院丞便是便是荆州书院的院丞庞统,从巫城返回襄阳后,他先是在家中休息了近一个月。

随着心中的愤懑消失,他心中又有了求仕之念,只是经历了一番曲折后,他已不再迷信刘备,也不看好刘备去交州后会有什么发展。

他开始意识到了刘璟的光明前程,他的心思变了,也希望能在荆州求职,只是他拉不下这个面子,无法开口,就在这时,他的叔父庞德公邀请他为荆州书院院丞。

荆州书院并不是庞家的鹿门书院,而是荆州的官方书院,官方最高学府,院丞也是五百石的官职,若没有刘璟的同意,叔父也做不了这个主。

庞统心中肚明,他也就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个任命,重新入仕为官,开始了他新的仕途。

这次荆州公开取士,便是由将军府长史从事蒋琬、学政祭酒蒯良和荆州书院院丞三人联合负责,由于蒯良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实际上便是由庞统和蒋琬两人全权负责招录之事。

他们也调配了十几名手下和三百余名士兵,尽管如此,每天还是从早忙到晚,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虽然忙得脚不停步,但庞统却感到异常充实,尤其他和蒋琬全权负责制定规则,权力极大,上面也没有任何干涉,这使庞统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此时是庞统出任院丞以来第一次见刘璟,他心中也颇为紧张,跟着书佐匆匆走进刘璟官房,只见刘璟正负手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窗外。

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095章 猎熊战局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642章 再谈条件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067章 叶城事件第56章 再回刘府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97章 贵霜骑兵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334章 刘备之忧第148章 三个流言第54章 两个方案第535章 汉中风云(五)第240章 痛惜第97章 夜来风波紧第460章 达成共识第1037章 江东后事第661章 血战木门(上)第343章 夜访诸葛第794章 北方来使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527章 激战成都(四)第626章 隔空过招第862章 战争到来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048章 钟繇访汉305章 阻截西路第245章 联军抗曹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361章 不稳定因素第811章 汉骑初至第648章 邺都风起(下)第656章 废后立妃第74章 意外来信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895章 刘璟教子第852章 激战区水(下)第76章 孙权野望第523章 兵临城下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680章 土产深意第27章 天造地设一双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17章 迎头痛击第512章 引刀待发第1072章 再访隆中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840章 会稽有变第161章 诱兵第637章 噩耗传至第769章 江东风云(十三)第88章 贾文和之计第336章 施压江东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381章 两江分裂第1092章 攻城血战第1021章 摆个姿态第1043章 小心掩饰第759章 江东风云(三)第712章 王妃与家事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935章 意外发现第795章 双面间谍第604章 木牛运粮第223章 有才至远方来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386章 大战前夕第892章 心有灵犀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899章 殿前议亲第264章 贾诩建言第754 陆逊献计第1028章 围猎丁奉第302章 江夏备战第1047章 双重困惑第99章 黄忠授艺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721章 河曲设郡第597章 尚香归来第197章 暗流激荡第160章 放长线钓鱼第80章 初获良才第955章 攻城夜战第957章 重镇沦陷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809章 连锁反应第35章 马作的卢飞快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92章 唇枪舌箭第489章 巴蜀梦破第249章 徐庶劝诸葛第770章 江东风云(十四)第844章 孙权遇刺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23章 一战成名第226章 远到的贵客第181章 黄祖之死
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095章 猎熊战局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642章 再谈条件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067章 叶城事件第56章 再回刘府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97章 贵霜骑兵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334章 刘备之忧第148章 三个流言第54章 两个方案第535章 汉中风云(五)第240章 痛惜第97章 夜来风波紧第460章 达成共识第1037章 江东后事第661章 血战木门(上)第343章 夜访诸葛第794章 北方来使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527章 激战成都(四)第626章 隔空过招第862章 战争到来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048章 钟繇访汉305章 阻截西路第245章 联军抗曹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361章 不稳定因素第811章 汉骑初至第648章 邺都风起(下)第656章 废后立妃第74章 意外来信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895章 刘璟教子第852章 激战区水(下)第76章 孙权野望第523章 兵临城下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680章 土产深意第27章 天造地设一双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17章 迎头痛击第512章 引刀待发第1072章 再访隆中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840章 会稽有变第161章 诱兵第637章 噩耗传至第769章 江东风云(十三)第88章 贾文和之计第336章 施压江东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381章 两江分裂第1092章 攻城血战第1021章 摆个姿态第1043章 小心掩饰第759章 江东风云(三)第712章 王妃与家事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935章 意外发现第795章 双面间谍第604章 木牛运粮第223章 有才至远方来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386章 大战前夕第892章 心有灵犀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899章 殿前议亲第264章 贾诩建言第754 陆逊献计第1028章 围猎丁奉第302章 江夏备战第1047章 双重困惑第99章 黄忠授艺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721章 河曲设郡第597章 尚香归来第197章 暗流激荡第160章 放长线钓鱼第80章 初获良才第955章 攻城夜战第957章 重镇沦陷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809章 连锁反应第35章 马作的卢飞快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92章 唇枪舌箭第489章 巴蜀梦破第249章 徐庶劝诸葛第770章 江东风云(十四)第844章 孙权遇刺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23章 一战成名第226章 远到的贵客第181章 黄祖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