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

史茂愣下,笑着躬身叉手:“谨遵防御……。”

“诶,都说了这里没什么防御使!”

“好、好,那愚兄遵命便是。”史茂只得改口:“三郎请用茶,看我这‘没谷幽香’的味道如何?”

李丹端起茶碗来呷了口,在舌间回转品尝,缓缓咽下并回味,点头说:

“入口狂野奔放,口中有花草芬芳,下咽后回甘长久,呼吸间茶香悠悠连绵不绝。

这茶饮下之后让人精神振奋、身心爽利,确是好茶!

兄说它叫个‘没谷幽香’?难道只产在后面山谷中?

哎呀,我刚刚放水一场,不会将它淹了吧?”

“不会!”史茂摇头:“这茶产在没谷内一处向阳高坡上,拢共就那么十几株,都是百年老树。

每年产下的茶叶不足五斤,在下只取一斤自用。”

“兄长很熟悉炒茶之法?”

那时候炒茶(炒青)已经出现,因工序简单、利民不费迅速传播开,在民间已普遍使用。

而宫廷、官宦、儒士之家将其视为“粗鄙”,大多拘泥古法蒸、碾,以为片(团饼)茶优雅。

李丹这一问,其实意在试探史茂的身份背景。

“为兄性好粗爽,不耐繁复。”史茂嘿嘿笑着回答说:

“前朝中期以后,散茶日多。

至本朝,仁宗皇帝曾有诏:令茶农采芽晒进即可,无需造团,有司亦不得以此为由拒收茶贡。

三郎可知圣意为何?”

“愿闻。”

“有人以为仁宗皇帝不喜片团口感,其实那是次要的。

重点在于先帝不欲因此烦劳茶农、徒增费力,故而一力推行散茶,不效前宋历代奢靡风气。”

“哦,原来是这样!”李丹扬眉,抚膝感叹:

“惜哉!佑陵(仁宗皇帝陵号)在位十一年,所行仁政何其多矣。

若再有十一年仁政,也许天下盛世更胜今日!”

本朝太祖以宋神宗皇帝后裔称帝,复国号“大宋”。

世人习惯将靖康为止称“前宋”,靖康后地称“南宋”,本朝称“今宋”。

同为赵姓,本朝则非常注重与“前宋”、“南宋”的官家们划清界限。

太祖认为前宋奢靡无度,后宋懦弱不明都是前车之鉴,故临终留下圣谕:后代皇帝应节俭朴素、勿费民力,强军不息、不降不屈。

目前来看,随后的几代帝王执行得都还算不错。

“兄可是因散茶今后必定登大雅之堂,故而习学此道?”

“非也,或者说不是唯一的原因。”史茂从凳子上起身一揖到地。

李丹忙惊讶地以手相扶:“兄这是为何?”

“三郎待茂以诚,而茂匿姓名示君实为可鄙者,故拜求原谅。”

“啊?”李丹沉下心来仔细看史茂:“兄且坐下,慢慢讲来。”

待回归座位,史茂开口道:

“在下实不姓史,乃姓吴。

家父吴江,太宗靖难时以洛阳千户随军,平定后任建州(福建)指挥佥事,仁宗朝兼任福州水师提督。

因卷入海上走私案,宣宗皇帝初年被革职,家资抄没,全家流放广州。

今上即位后遇赦免,但我家不愿再回建州,皇上恩旨赐骠骑尉,以我兄长袭爵并任广东贡茶使之职。”

“哦,所以你对茶有如此了解?”

吴茂笑笑,接着说:

“那时我随父兄生活确实无忧无虑,

既无心科举,成日里驻足茶场、瓷窑。

与工匠们相谈甚欢,也学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

可惜,后来不知怎么,有人说贡茶里有虫,太仆寺追查下来便革了兄长的职……。

那以后我便离家浪迹天涯,一身无能事,何必妨他人。

留在家里就是多余的嘴,我思来想去,便到处找寺院混饭吃。

这不,没想到在这灵岩寺你我有缘,共桌一谈。”说罢唏嘘不已。

没想到本来好好一个武勋子弟,到了这代人竟只得躲到寺里混饭吃。李丹沉默了。

吴茂这人,与他接触虽不多,但看得出来他是个博学、多才艺且乐观的人。

这位仁兄若叫去考科举他未必肯,可如今这个世上不考科举就不能出仕是明摆的,而以他身份、背景,你叫他去做个工匠、商贾,他虽能与这类人亲近,可骨子里又不愿意融入。

李丹和他慢慢地聊,发现他对于地理、天文、生物、历史这些多有涉猎,眼珠转转便叫毛仔弟取来自己昨晚画的图给他看。

“这是……?”吴茂一眼认出,却先问:“贤弟如何能画得似在眼前?且,这是什么笔,炭笔么?”

李丹笑笑从他手中接过纸来,自怀里掏出铅笔来,瞟了眼吴茂叫他别动,然后就着油灯“刷刷”地几笔须臾而成,递过去给他看。

吴茂看了张大嘴巴半天才说:“这、这,三郎不仅作诗、打仗厉害,居然还会此泰西画技?”

“咦,你怎知这是泰西画法?”李丹眼睛一亮。

“我从小住在广州,南边来的泰西人见过不少。其中有人便到处画像,谁叫他画就赏一枚银币。”

“哦?”李丹有兴趣了,他开始发现这个吴茂才的可用之处。“那你会泰西话么?”他连忙问。

“你是说拉丁语?我会一点,是和他们的随船的大夫叫……法兰克学的。”

“法兰克?这是个泰西国之一,应该不是本人名字。”

“也许,他让我管他叫尤不服,也许这是他名字?”

“尤不服?”李丹差点笑出声来:“优素福吧?这老兄还是个犹太人。”

“犹太是什么?”

“是他们的一个民族,就像我们的苗人、壮人,和汉人习俗上有不同的。”

“明白了。”吴茂觉得越说自己越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了。

“他教你拉丁语,船离港口时难道没有跟着走么?”李丹追问。

“唉,他那条船途中遇到海盗,死了一半人。

后来船主把船卖了,拿这钱给另几位船主,请他们把自己的船员带走。说起来还是个义气之辈呢!”

李丹刷地起身,马上又坐下了。“这个船长没走?优素福陪他留下的?”

“是呵,他手里还有点钱就留下了,天天在码头上帮人扛东西混饭吃。嗯,除了优素福,还有两个泰西和尚跟着他。”

“现在呢,人在哪里?”

“不知道。”吴茂摇头:“我出来以后就不清楚他们的情况了。怎么,贤弟对他们有兴趣?”

李丹笑笑没继续这个话题,说:“兄台,你这样见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天天在这里陪着佛祖却不去造福天下,真太可惜啦!”

说着,轻轻敲敲桌上那卷画着吴茂灯下侧影头像的纸张。

“哦,对了,请三郎让我再看一眼可以吗?”

吴茂征得李丹同意,再次拿起那几张纸仔细、一张张地翻看起来。

最后指着一张说:“此乃千里镜?我见那泰西船长手里亦有。”

“正是。小弟此前得一绘本《泰西事物记》,上载有此物,但所记原理不详。

此次作战忽然想起,若有如此利器要探察、观看敌军动静则易事耳。

所以我画出来打算试试,看能否将它复制成功。”

谈到格物实用上面,两人都兴致勃勃,不知觉中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忽然毛仔弟喝了声:“哪个?”

“黑木。”暮色中传来熟悉而深沉的声音,很快黑木就出现在门口露着满口白牙说:“防御,盛大人来了。”

“这黑黢黢时候,一个人?难道没用饭就跑来了?”李丹觉得有些意外。

“可不,顾大和杨兄弟在大殿陪他吃酒哩。”黑木回答。

“请他先用饭,我马上过去见他!”

等黑木消失了,吴茂笑道:“你这兄弟也是从南边过来的吧?”

“他祖父辈遇到下南洋的商船,就搭船过来就不想走了。”李丹想想说:

“盛大人找我说不得有甚军情商议,我不能多呆了。谢兄台的茶,告辞!”

吴茂起身相送,拱手道:“今晚未能尽兴,十分遗憾!不知贤弟打算何时动身?”

李丹看他一眼:“上饶急等军粮补给,我估计明日便要开拔。”说完想了想又道:

“兄乃大才,虽不是什么倒背经典、贯通五经,但这杂学一项其实于民生是极有益的,不必在这里顾影自怜。

兄何不修行于脚下,何故求之于塑像、青灯?

我有意招揽那几个泰西人,若兄愿意,我遣人护送兄台回一趟广东寻得他们来。

据我猜想,他们资财有限,人生地不熟,应该混得并不好。

如果他们愿意来,我至少可以安置他们到庄园里居住,岂不比流落外间要强得多?”

“你真想收了他们?”

“当然!”李丹肯定地回答:“你可知行船在茫茫大海上要多少学识、武力和勇气?

船长这位置可不是哪个都能随便坐的。

况且听你说这人还是个尚气的,若饿死在我中华那才是暴殄天物。

还有僧侣和那个医者……优素福,我要请他们来教我泰西的知识还有拉丁语。

你好好想想,若愿意,明早我们出发时来说声。”

吴茂答应声好,站在门口扶着门框,看毛仔弟用火绒引着个松枝打捆做的火把照着前面的路,和李丹一前一后往天王殿去了。

还离着老远,李丹就看见前面有个人张头胀脑。“那是谁呵?巴师爷么?”他问毛仔弟。

“嗯,是他!”

巴师爷看见火把过来,赶紧着跑几步到面前,压低声音说:“防御,赵献甫让我来迎你。”

“出事了?”

“倒不是出事,盛把总带来个消息,说凤栖关下来了数千贼兵正在攻打,守关的把总派人来求救呢。”

“哦,为这个?”李丹心里微微一惊,步子停了下,脸上却没显出来。

“呃……,他让我告诉你,几位队正听说盛把总他们在乱匪大营收了不少好东西,他们的意思是……。”

“叫盛把总吐出点来,否则我们不去救凤栖关,对吧?”李丹看向巴师爷。

后者尴尬地咧咧嘴:“都是他们主意非推我出来说,这真不是我想出来的。”

“行啦!”李丹打断他,停住脚说:

“回去转告他们:咱们干什么来的?给上饶运粮草。

凤栖关要是丢失,到不了上饶没法交差,而且那几千匪徒一下子就到咱跟前了。这个大家都想清楚没?

和游三江打咱们一对一,那人家要是五对一、十对一,咱还能打这么顺利么?

别刚刚小胜就不知天高地厚!你去,原话转达给他们,我和盛怀恩商量下怎么办!”

盛怀恩正在大殿里吹牛,声音震得房梁上都“嗡嗡”地。

其实顾、杨两个早吃过了。在这儿当个纯粹陪客的目的,就是想试试能否趁这家伙喝得高兴咯哧下来几两油!

谁知他不知是有意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是立定主意今晚要吹牛到天上去,反正就是不露财布(钱包)的边儿, 弄得两人抓耳挠腮很无奈。

见李丹进来,赶紧借口说憋着泡小解,前后都出去了。

看他们走掉,盛怀恩停止了大吹大擂,将盛“杏花溪”的坛子往桌上一放,嘿嘿笑着冲李丹晃晃手指:

“你这招不地道,派俩小子来套我的话,自己还不露面!”

“哪有,我在后面与和尚谈天说地,都不晓得你甚时来的。”

李丹净顾着和吴茂聊天,把夕食时间忘了,看见桌上吃的这才赶紧自己盛碗饭扒拉两口,边吃边问:

“怎样,今日这仗痛快吧?你斩获多少?我有点发愁啊,东墙外头关着六百多哩,咋办?”

“砍了就是!”

“嘘!”李丹指指天王像:“在这里你还敢明目张胆说杀俘?”

“呃。”盛怀恩忙朝泥像们拜拜,说些“诸神勿怪”的话,然后摊开两手:

“那怎办?我那儿还有三百呢。诶,真累赘,早知就不留了!”

“嗯?累赘!那你把金银都捐了吧,正好咱就在寺里。”

盛怀恩被他堵得翻半天白眼没找到词儿,李丹“哧”地忍不住笑了。

“你这猢狲拿我寻开心是不?”盛怀恩也气乐了,伸手捣李丹肩窝一拳。

“不过呵,还真是好久没打这么痛快的仗了!”最后还是盛怀恩忍不住说:

“我们北线前后也有三百颗人头进账,每个兄弟都分到了赏。

有钱、有东西、有武器,还有十几头骡子和牛,十几辆板车。真好哇!

要是每次打仗都能这样,那该多好!”

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蒋彬第三十八章 过九峰投效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三十五章 失马吾家店第三十九章 对答四海居第六十六章 四骁将轮战第二十五章 户主是钱氏第二十章 卫雄传消息第四十三章 六马串行车第三十二章 青衫队出行第四章 密谋议事房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八章 严旨下陈门第二十四章 车载二十石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三十五章 失马吾家店第二十章 卫雄传消息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弥第四十二章 韩守备诉苦第三十六章 收网火神庙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三十九章 对答四海居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第六十一章 瘦金刚抢亲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六十一章 瘦金刚抢亲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五十五章 游三江分兵第二十二章 夫妇救主仆第一章 缇骑纵马蹄第五十五章 游三江分兵第四章 密谋议事房第一章 缇骑纵马蹄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六十五章 兄弟双授首第六十六章 四骁将轮战第三十八章 过九峰投效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围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四十六章 暂避守灵岩第三十一章 周都头探班第五十三章 没谷淹奇兵第七章 五郎议退婚第五十五章 游三江分兵第六十九章 冯三说双城第二章 一跃春香楼第二十七章 一窝蜂捉贼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四十一章 盛户发财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二十二章 夫妇救主仆第六十二章 对垒凤栖关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围第二章 一跃春香楼第五十二章 三钱子带路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脚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称金第一十五章 三阄保同产第八章 严旨下陈门第二十三章 队率年一十五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第六十四章 双岔口溃敌第四十二章 韩守备诉苦第二十九章 城隍庙整饬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脚第六十九章 冯三说双城第二十章 卫雄传消息第一十七章 杨小乙藏书第一十六章 杨链枷卖马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二十七章 一窝蜂捉贼第四十四章 司铺所遇警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三十六章 收网火神庙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五十一章 石盆谷放水第五十二章 三钱子带路第二章 一跃春香楼第二十二章 夫妇救主仆第四十一章 盛户发财第一十八章 观信惊大意第三十二章 青衫队出行第五十四章 丹哥试火铳第一十六章 杨链枷卖马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三十九章 对答四海居
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蒋彬第三十八章 过九峰投效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三十五章 失马吾家店第三十九章 对答四海居第六十六章 四骁将轮战第二十五章 户主是钱氏第二十章 卫雄传消息第四十三章 六马串行车第三十二章 青衫队出行第四章 密谋议事房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八章 严旨下陈门第二十四章 车载二十石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三十五章 失马吾家店第二十章 卫雄传消息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弥第四十二章 韩守备诉苦第三十六章 收网火神庙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三十九章 对答四海居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第六十一章 瘦金刚抢亲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六十一章 瘦金刚抢亲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五十五章 游三江分兵第二十二章 夫妇救主仆第一章 缇骑纵马蹄第五十五章 游三江分兵第四章 密谋议事房第一章 缇骑纵马蹄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六十五章 兄弟双授首第六十六章 四骁将轮战第三十八章 过九峰投效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围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四十六章 暂避守灵岩第三十一章 周都头探班第五十三章 没谷淹奇兵第七章 五郎议退婚第五十五章 游三江分兵第六十九章 冯三说双城第二章 一跃春香楼第二十七章 一窝蜂捉贼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四十一章 盛户发财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二十二章 夫妇救主仆第六十二章 对垒凤栖关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围第二章 一跃春香楼第五十二章 三钱子带路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脚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称金第一十五章 三阄保同产第八章 严旨下陈门第二十三章 队率年一十五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第六十四章 双岔口溃敌第四十二章 韩守备诉苦第二十九章 城隍庙整饬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脚第六十九章 冯三说双城第二十章 卫雄传消息第一十七章 杨小乙藏书第一十六章 杨链枷卖马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四十章 飘香肉夹馍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二十七章 一窝蜂捉贼第四十四章 司铺所遇警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三十六章 收网火神庙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五十一章 石盆谷放水第五十二章 三钱子带路第二章 一跃春香楼第二十二章 夫妇救主仆第四十一章 盛户发财第一十八章 观信惊大意第三十二章 青衫队出行第五十四章 丹哥试火铳第一十六章 杨链枷卖马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三十九章 对答四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