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挥泪斩亲

沈田子挥刃斫杀几名近敌后,手提谯明子之头大声喊道“且先停止交战,众军士听我一言。如今你们主帅已死,晋军已克成都,大军估计此时快要到了。到时不仅你们难逃诛杀,还要连累家属子女一同遭受屠戮。如果你们此刻归降,太尉军纪严明,善待降俘,一定会宽恕你们”。当谯道福离开时,众军就已十分惊惧,如今谯明子又死,大家经沈田子如此一说更是无心再战,二万余兵士,纷纷扔掉兵器投降。

朱龄石统大军还建康,刘裕亲自迎接。此番大捷,朱龄石被赐爵封侯,并监梁州、秦州等六郡军事。但臧熹之事让刘裕很不是滋味,军令如山,他要将臧熹于军中正法,向诸将士言道“出发前我特意叮嘱过臧熹,不可违背主帅节度。可是臧熹急功心切,擅自改变行军计划以至于覆败。此罪不轻。擅违军令者斩!即刻将其正法以警诸军。”群将大惊,臧熹数从刘裕征伐,积功不少。其年少时有一次参与围猎,一虎突围冲出,身旁之人尽皆逃散,臧熹驻马不动,待猛虎距离其几步远时,弯弓一箭正中其睛,猛虎立即倒毙。军中都服其勇,称之“打虎将”。将士们都惜其才不忍其死。

朱龄石进言道“臧将军平桓玄讨卢循屡立战功,北伐时镇守后方,使粮运不乏,功劳也不小。还请太尉三思。”刘钟也言道“虽然臧将军进攻成都失利,但此前他已扫清成都外围,非为无功,请太尉念其以往功劳,饶其性命。”军士们也都纷纷言道“请太尉开恩。”刘裕不许,言道“我身为太尉,违令者不罚,徇私枉法,何以号令三军。斩无赦。”

早有军士去向臧爱琴报告此事,当时臧熹之妻与其子臧质恰好也在。爱琴正与臧熹之妻闲谈。臧质则与刘裕诸子嬉戏。臧质比刘裕长子大六岁,平时很爱带着这几个弟弟一起玩耍。

爱琴听后大惊,赶忙前来,见刘裕态度坚定,哭泣着求道“军中法令臣妾不懂,但我弟弟出军前已染热疾,作战又受重伤,不死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夫君可否留其残命,将其贬为一平民,以后迁延岁月,在治病中度过余生?”刘裕亦流下两行热泪,说道“对不住了爱琴,恕我不能饶他。以后我一定会善待臧质如同己出!”言毕拂衣转身离开。

臧熹性烈,自始至终不发一言。被斩时军士无不落泪。这次臧熹违令,毛修之自然也脱不了干系,诸军士恨之入骨。但其罪不至死,刘裕将其黜为平民。

司马休之做了荆州刺史后,大收民望。作为皇族成员,他早就不满刘裕专权,这次喜得荆州,就暗中筹划对付刘裕。他希望皇帝于建康响应自己起兵,便向皇帝上书“刘裕权重,日甚一日,朝廷之事多归于其门。他丝毫不把我们司马氏放在眼里,若不早除掉他,怕他迟早要做司马家的曹操。我在荆州养士练兵,一年后发兵讨伐贼裕。到时刘裕来战,请陛下发一诏书,使建康诸郡同时响应,刘裕将不得归。刘裕既然于义为不顺,我们讨之必克!司马家之事,自此再不用受制于外人。”司马德宗得书吃了一惊,仔细想了好久,想如今司马氏枝叶凋零,朝廷政权非刘裕不能巩固。如今刘裕势力已成,羽翼丰满,若杀虎不成将被反噬。叹道“罢了,罢了。怨我们司马家无人,怪我无能。”思虑一番最终把书交给刘裕。

当时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子思性情凶暴,在建康喜结交无赖少年,整日酗酒打猎,与人争道斗殴。还爱掘人坟墓,调戏妇女。更甚者有一次因醉将一小吏捶打至死。刘裕心想可用司马子思探测下休之的动向,于是就把司马子思的党与依法杀掉并把文思送到休之处。

司马休之久等不到皇帝的来信,却看到儿子因犯法而被送回。心下疑惑大生,立即准备发兵。他派使者北联雍州刺史鲁宗之,鲁宗之本就因趁卢循之乱时南入江陵事内心不安,怕被刘裕不容,答应起兵响应。司马休之又致书给宗室成员司马国璠,使其攻广陵城来响应自己。司马国璠早就不服刘裕权逼宗室,在桓氏之乱刚平定后不久,桓氏余党桓石绥就引诱司马国璠与山贼陈袭等于胡桃山聚众为寇,后来刘怀肃率兵讨平群贼,于阵斩杀桓石绥,司马国璠侥幸逃命投奔了后秦,此刻他很是高兴司马休之能做此举动,欣然答应。司马休之还送给刘裕一封致歉信,信中都是为儿子所做之事表示歉意,日后将对其严加管教。想以此信来缓住刘裕。刘裕知其无杀子之心便决定发兵讨伐。

415到正月,刘裕发兵建康。一路使檀道济与朱龄石之弟朱超石帅步骑兵出襄阳。江夏太守刘虔之屯兵三连,建桥聚粮等待,但檀道济因迷失方向,走错道路久久不至。鲁宗之派儿子鲁轨来攻,由于军力差距恳殊,刘虔之兵败被杀。之后鲁轨怕江陵有危,迅速回军江陵。

刘裕另一路兵则使自己女婿徐逵之统领蒯恩、王允之、沈渊子带军数千为前锋,进攻江陵,自己统众数万为后继。那徐逵之生的人高马大,仪表堂堂,臂力绝伦,擅使丈八蛇矛。总将一句话挂在嘴边“金戈铁马男儿志,陷阵冲锋英雄心”,无时无刻不想建立军功。刘裕以其类己,青睐有加,准备这次灭掉司马休之就让他做荆州刺史。出军前,臧爱琴说道“兵中多危道,而逵之总是轻易言之。况且他未经战阵,又年轻气傲,我很是担心。”刘裕说“男儿岂能不经沙场。你放心,我已嘱咐逵之,蒯恩战斗经验丰富,让逵之遇事多与蒯恩商量,此行不会有危险。”臧爱琴又想让刘兴弟来劝说刘裕,不料刘兴弟看父亲屡立军功,也想让夫君向父亲一样,对逵之此行很是支持。

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二十九章 多难荆州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四十一章 关中巨变第二十一章 骇浪滔天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六章 却月挫魏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章 千里送丧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三十一章 北图中原第二十章 无忌有忌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二十九章 多难荆州第八章 密谋建义第四章 惊风骇浪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二十七章 蜀地静川 下第八章 密谋建义第三十六章 却月挫魏第十四章 蜀地惊川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十七章 临朐会战 下第三十七章 把酒问势 青泥奇捷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三十五章 剑客行魏 下第三章 以一敌千第二十章 无忌有忌第十八章 广固围城第三十七章 把酒问势 青泥奇捷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二章 同根相煎第十二章 枭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十五章 燕可伐欤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八章 密谋建义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二十八章 挥泪斩亲第三十章 千里送丧第七章 忍辱负重第四章 惊风骇浪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二十九章 多难荆州第四章 惊风骇浪第四十一章 关中巨变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十二章 枭雄末路第二十章 无忌有忌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二十八章 挥泪斩亲第三十一章 北图中原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三十章 千里送丧第十四章 蜀地惊川第十一章 峥嵘一战第十七章 临朐会战 下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十二章 枭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四十一章 关中巨变第三十五章 剑客行魏 下第三十一章 北图中原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三十八章 魑祟惊魂第十五章 燕可伐欤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二十四章 魂兮归来第十章 逃亡之旅
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二十九章 多难荆州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四十一章 关中巨变第二十一章 骇浪滔天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六章 却月挫魏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章 千里送丧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三十一章 北图中原第二十章 无忌有忌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一章迷途知返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二十九章 多难荆州第八章 密谋建义第四章 惊风骇浪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二十七章 蜀地静川 下第八章 密谋建义第三十六章 却月挫魏第十四章 蜀地惊川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十七章 临朐会战 下第三十七章 把酒问势 青泥奇捷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三十五章 剑客行魏 下第三章 以一敌千第二十章 无忌有忌第十八章 广固围城第三十七章 把酒问势 青泥奇捷第三十三章 壮士劫营第三十二章 同根相煎第十二章 枭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十五章 燕可伐欤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八章 密谋建义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二十八章 挥泪斩亲第三十章 千里送丧第七章 忍辱负重第四章 惊风骇浪第十三章 余焰嚣张第二十九章 多难荆州第四章 惊风骇浪第四十一章 关中巨变第四十章 怀恨南还第十二章 枭雄末路第二十章 无忌有忌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二十八章 挥泪斩亲第三十一章 北图中原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三十章 千里送丧第十四章 蜀地惊川第十一章 峥嵘一战第十七章 临朐会战 下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十二章 枭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二十五章 二刘不容第二章 附凤之喜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三十四章 剑客行魏 上第四十一章 关中巨变第三十五章 剑客行魏 下第三十一章 北图中原第二十六章 蜀地静川第三十八章 魑祟惊魂第十五章 燕可伐欤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二十三章 垂死挣扎第二十四章 魂兮归来第十章 逃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