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内部分裂

巴根台说道:“四姐,你们的错不在这里,你们误在心里想的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千辛万苦创立忠义军,是吸取了我们益都的教训,是为了保护我们建立一个真正的理想之国。

我们忠义军将士无不为此而奋战,吃苦耐劳天下无双,所以我们战无不胜。南下楚州以后,我们不用忍饥挨饿了,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南朝的花花世界迷住了我们的心,到处是酒山肉海,到处是声色之娱。我们北军士兵也开始象南军一样,游荡在大街小巷,青楼茶肆。

我们的将领也开始争名争利争地盘,为此甚至敢于不听参谋本部的命令,敢于纵火抢掠手无寸铁的百姓,我们再也不愿用自己的血汗建设我们曾经有过的理想之国了。

我们这些军队高层光顾了和宋朝官场争斗,何曾想过我们为什么和他们斗。保住我们的军队,屏障山东百姓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这支军队改变这个不公的世界,让天下变得更美好。

这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团结一致英勇作战的根本。如果我们自己都忘记了责任,忘记了使命和荣誉,怎么能让部队保持忠勇朴实的作风呐。”

杨妙真说道:“栋梁,人生不过百年,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呐。贪图鲜衣美食,名望地位,娇妻美妾也是人之常情。不可能所有人都和你一样,象猛虎一样战斗,又象牛一样劳作。”

巴根台说道:“我当然也有私欲。可是从小那个梦就折磨着我,逼迫着我战斗,不敢一刻松懈。我没有选择,只有勇往直前,至死方休。”

杨妙真看着巴根台坚定刚毅的脸,为这个钢铁战士无奈。自从认识巴根台以来,她看着这个孩子成长为伟丈夫,为了这个男人,她愿意付出一切。

可是在巴根台心里,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呐,她不知道。这么些年,巴根台从来没有表现出情义,除了那个难忘的夜晚。现在,他对自己又有了隔阂,难道自己真的错了么?

为了制止山东忠义军好逸恶劳的作风蔓延,巴根台回师淮北,重新下令屯田,严禁士兵进城游逛。

北军压力减轻,徐唏稷松了一口气,开始培植爪牙,巩固势力。当然,对节帅府,他还是不敢违命,遵照杨妙真的意思,他解除了在山东征战的淮西部队统制官赵社、朱虎的兵柄。

至于乱兵抢掠的物资,巴根台归还了两司,但战马和军器已用于山东作战部队,无法归还了。

这年6月,巴根台在淮北军营看到流星划过天际,心有不祥预感。2日后纳尔丁报告他,蒙古大将、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史天倪遇害了!

巴根台极度震惊,当年巴根台杀出邢州,史天倪安达立马横槊于城门的英姿还在眼前,没想到竟这样去世了。

纳尔丁告诉他,武仙降蒙以后,为史天倪副。但是武仙本是地方军阀,反复无常,二人互不信任,相互堤防。武仙误会史天倪有并吞他地盘军队的图谋,摆了一个鸿门宴,史天倪为了缓和关系,还是决定赴宴,结果在宴会中被武仙所杀。武仙惧蒙军来讨,重又归附金朝。

木华黎征战中原的时候,主要依靠的是汉族军阀武装。在山西北部,刘伯林、刘黑马父子坐镇大同。在临汾盆地,石天应镇守太原府,是木华黎征战关中的主要基地。

在河北北部依靠的是原苗道润部将张柔,河北中部和南部则是史天倪万户。这些汉军军阀,后来都成为了蒙古汉军世侯,极大的威胁着蒙古帝国的统治,直到忽必烈大汗把这些人铲除干净。

但是现在,却是蒙古最依仗的军事力量。天倪遇害,蒙古失一大将,整个河北地面都震动了。

远在淮北的巴根台听到这个消息,再也忍耐不住,决心为史天倪复仇!巴根台知道,在这个悲惨的年代,多数人都会悲惨死去。高贵勇敢的人反抗命运而死,卑鄙怯懦的人屈服命运而死,他的至交好友没有一个跪着死的。

但是史天倪这样的英雄汉死于屑小之手他是怎么也接受不了的,不为史天倪报仇雪恨天理不容!

他遣纳尔丁带领总参亲卫部队2千人北援山东,严令彭义斌立即向盘踞真定的武仙进攻。为此,他向朝廷请旨,任命彭义斌为大名总管。

忠义军虽然已有暮气,但战斗力不是武仙这种军阀武装可比的。彭义斌击败武仙,迫使他匹马逃回汴梁。彭义斌收编武仙余部,已经拥众数十万了。

但在这个时候,山东忠义军真正的敌人出现了。木华黎之子孛鲁国王改变了其父先取关中,据天下之险的战略,决定先取山东。

孛鲁亲率蒙军主力与彭义斌部忠义军会战于内黄五马山,彭义斌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彭义斌之死震动了忠义军全军,也震动了南宋小朝廷。

这是忠义军成军以来的第一败仗,巴根台新失大将,恰恰又是死于木华黎之子孛鲁之手。他当然知道蒙军的战斗力,当年那个在木华黎大帐里唱起祝酒歌的男孩子也成长为了一方大将,他预感到危机来临了。

他立即命令刘庆福、黄凯部北上增援李全,而蒙军数十万已经开始攻击益都了。

忠义军李全部战斗力是极强的,巴根台创立的新式部队非一般军队可比。可是他兵力太少了,李全的兵力只有蒙军的8分之一,与蒙军大小百余战,终因寡不敌众被围于青州城中。巴根台心急如焚,倾淮北军全力支援李全,但是他没有亲自出马。与孛鲁在战场上相见,他是怎么也接受不了的。

随着北军的抽调一空,制帅徐唏稷对节帅府的态度不再恭顺了,日趋傲慢起来。巴根台浑不在意,他的目光紧盯着青州城。

其实,临安的朝堂权相早有密令到制帅府,命徐唏稷趁山东大战,淮北无兵,密图巴根台及节帅府。但是巴根台何等威名,徐唏稷终不敢轻举妄动。

史弥远不耐烦了,不久就内调徐唏稷为户部侍郎。调盱眙军总管刘焯为新任淮东制帅,并允其带3万镇江兵。

正在刘焯杀气腾腾欲图节帅府的时候,山东战局已经恶化。从某种程度说,这也可以说是巴根台的一个失算。机动作战本是忠义军所长,巴根台为何要李全婴城自守呢?

因为巴根台深知蒙古军队的特点,论机动能力,山东军再强也不如蒙军骑兵。但是蒙军也有弱点,就是不擅攻坚。如果守住坚城,蒙军就会绕过城邑大掠四野,最终还是会退去的。

但是孛鲁不同,他是汉化很深的蒙军大将,他知道占领一个地区远比蹂躏一个地区重要的多。对青州城,他是不会放弃的。他筑起筑长围,夜布狗砦,断绝青州内外粮道,意图用长围久困的战法攻占青州。

李全遣侦察参谋周兴祖趁夜缒城,从间道走楚州忠义军参谋本部,请求巴根台派遣援兵,巴根台已经无兵可派。找制司衙门请求南军发援兵,此时的制使已是接到宰相指令,谋划杀害巴根台的刘焯了,怎么可能派往山东一兵一卒。

巴根台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保全山东,保全忠义军,他个人的生死无关紧要。他知道蒙军对待抵抗者的残酷,他怎么能让这样残酷的事情发生在他如此热爱的山东土地上。

但是巴根台的奔走全无成效,他身边只留了50人的亲卫参谋,其余都派到青州了。在青州,李全和李福兄弟也在商议,李福说:“我们兄弟都死在这里实在是无益。你身系忠义军存亡,我意我守在这里,你趁夜间道出城找王节帅求援,或许我们还有一条生路。”

李全泪流满面,说道:“敌军数十万,哪里那么容易。我早晨出城,晚上就会城破。二哥,还是你突围求援我留守。”

最终,是李福趁夜突出重围,来到淮北,向巴根台哭诉青州的危急情况。蒙军围攻青州已经7个多月,城中食尽,原来20万军民的青州城现在已经十不存一。

巴根台心如刀绞,他命李福和杨妙真进城向刘焯求救,陈说国家大义。自己率身边的50人卫队跳上战马,直奔淮阴,那里还有早已不听总参号令的夏全部4千盱眙军部队,是夏全能掌握的。他要做最后一次努力,挽救山东,挽救他的忠义军。

第四章 家主之责第十七章 断肠之毒第十章 屠城危机第一章 荒野人家第六十章 梨花无敌第八十章 兀良哈台第二十九章 谁是敌人第七十一章 回师草原第八十三章 灭金之后第四十五章 气壮山河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十八章 资源之殇第五十一章 新的开始第八十二章 波斯来客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八十二章 孤注一掷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二十二章 腐败滋生第五十七章 资源瓶颈第七十五章 储备银行第五章 山东益都第五十五章 工业控制第四十八章 人才资源第七十九章 金帐赐婚第二十四章 内政繁多第八章 草原约孙第九十七章 地毯轰炸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六十三章 南军北军第二十四章 索道惊魂第九十四章 流放岁月第四十章 一代天骄第五十六章 布尔加斯第三十五章 艰巨任务第五十七章 堤下蚁穴第四十一章 萧瑟秋风第二十一章 盛世隐忧第二十八章 大雨之夜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五十二章 一场对话第二十章 难于登天第七十九章 重归蒙古第四十三章 千里奔袭第五十九章 敌在侧后第二十七章 阵斩大将第二十章 难于登天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五十七章 纵火神器第五十三章 岗位培训第八十二章 金国灭亡第七十七章 战舰火控第三十五章 艰难团结第四十章 军事独裁第六十八章 最后时刻第七十七章 总有麻烦第五章 百炼钢弩第十二章 死亡之路第五章 亚洲尽头第六章 一盘散沙第四十一章 萧瑟秋风第八十二章 孤注一掷第三十四章 防御体系第七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难第七十六章 理想远去第七十章 海军决胜第二十二章 西线形势第六十八章 老兵之憾第八十章 兀良哈台第五十八章 贸易死结第二十一章 安定后方第八十四章 狼王远去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四十九章 人间悲剧第六十一章 团长不死第五十九章 孤注一掷第六十章 突遭变故第九十一章 义无反顾第一章 荒野人家第十三章 青牛白马第三十八章 初战受挫第十一章 为帝者师第一百零五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章 夏季牧场第十七章 钦察攻略第五十一章 捣毁蜀口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三十九章 血腥报复第一百章 死里逃生第二十章 难于登天第三章 虎视中欧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五十五章 蒙古主导第十八章 生而何欢第二十三章 血战浮桥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六十九章 中央局势第十四章 荒山情怀
第四章 家主之责第十七章 断肠之毒第十章 屠城危机第一章 荒野人家第六十章 梨花无敌第八十章 兀良哈台第二十九章 谁是敌人第七十一章 回师草原第八十三章 灭金之后第四十五章 气壮山河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十八章 资源之殇第五十一章 新的开始第八十二章 波斯来客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八十二章 孤注一掷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二十二章 腐败滋生第五十七章 资源瓶颈第七十五章 储备银行第五章 山东益都第五十五章 工业控制第四十八章 人才资源第七十九章 金帐赐婚第二十四章 内政繁多第八章 草原约孙第九十七章 地毯轰炸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六十三章 南军北军第二十四章 索道惊魂第九十四章 流放岁月第四十章 一代天骄第五十六章 布尔加斯第三十五章 艰巨任务第五十七章 堤下蚁穴第四十一章 萧瑟秋风第二十一章 盛世隐忧第二十八章 大雨之夜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五十二章 一场对话第二十章 难于登天第七十九章 重归蒙古第四十三章 千里奔袭第五十九章 敌在侧后第二十七章 阵斩大将第二十章 难于登天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五十七章 纵火神器第五十三章 岗位培训第八十二章 金国灭亡第七十七章 战舰火控第三十五章 艰难团结第四十章 军事独裁第六十八章 最后时刻第七十七章 总有麻烦第五章 百炼钢弩第十二章 死亡之路第五章 亚洲尽头第六章 一盘散沙第四十一章 萧瑟秋风第八十二章 孤注一掷第三十四章 防御体系第七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难第七十六章 理想远去第七十章 海军决胜第二十二章 西线形势第六十八章 老兵之憾第八十章 兀良哈台第五十八章 贸易死结第二十一章 安定后方第八十四章 狼王远去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四十九章 人间悲剧第六十一章 团长不死第五十九章 孤注一掷第六十章 突遭变故第九十一章 义无反顾第一章 荒野人家第十三章 青牛白马第三十八章 初战受挫第十一章 为帝者师第一百零五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章 夏季牧场第十七章 钦察攻略第五十一章 捣毁蜀口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三十九章 血腥报复第一百章 死里逃生第二十章 难于登天第三章 虎视中欧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五十五章 蒙古主导第十八章 生而何欢第二十三章 血战浮桥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六十九章 中央局势第十四章 荒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