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崭新罗马

小亚细亚的冬天晴空万里,西风凛冽,却很少草原的风雪。绵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挡住了来自地中海湿润的风,使科尼亚的冬天干燥无雪,这让来自草原的人家感到很新奇。

从历史上看,小亚细亚地区很难诞生影响世界的强权。因为这里是欧洲和亚洲大陆的一个桥梁,东西方文明汇集之地,当然也是冲突之地。在两大文明体系的挤压下,这里始终面临东西两面的威胁,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成碎片,因此很难统一。

从特洛伊战争开始,古希腊人不断向这里殖民,形成一系列的商业城邦。强大的波斯人也大举向这里进发,他们的脚步停止于达达尼尔海峡,与希腊人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但是在小亚细亚这个波斯后院,仍然不是波斯文化一统江山的局面,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黎凡特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古老信仰。

真正在这里稳固统治了一段的,就是东罗马帝国,这个武力和文化同样强大的文明虽然也不能完全掌握这里,起码建立起了有效的统治,使罗马帝国的光荣延续了千年之久。

当然,这千年时间不是恒久不变的,波斯人不断侵袭他的东部省份。阿拉伯帝国蚕食了他所有的南部省份,到7世纪,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已经全部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亚美尼亚人则控制了古都安条克。封建制度,让东罗马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不是民族军队,而是蛮族雇佣兵。他能够依靠的强大海军,也终于因为经济力量的破产而最终衰落。

更可怕的是塞尔柱突厥人,这些东方草原民族像狂潮一样涌入小亚细亚,占领了这块欧亚大陆桥的腹心。他们打败了罗马皇帝,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希腊城市,越来越强大。如果不是巴根台的到来打断了历史的进程,这里早晚会孕育出伟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最终成为小亚细亚的掌控者,直到攻克君士坦丁堡,这是历史上唯一的特例。

到了这个时代,罗马人能控制的只有小亚细亚北部和西部,而君士坦丁堡已经沦为十字军之手。

从战略上看,如果要保证君士坦丁堡的永久安全,除了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控制住东地中海之外,必须要掌控住东西两翼,没有这个战略纵深,敌人轻易的就到达君士坦丁堡城下,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长久的。一个孱弱的罗马帝国,不符合蒙古的利益,蒙古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镇压反叛,抵抗入侵。扶持一个软弱无能的罗马政权,还不如蒙古人自己在这里称王称霸算了。

在巴根台和拔都的设想里,东罗马实际控制的领土,西面的欧洲部分,应该从亚得里亚海北岸,一直到黑海西岸,整个巴尔干半岛都应该是在君士坦丁堡中央控制之下。而东面的亚洲部分,整个小亚细亚一直到外高加索,也应该是东罗马帝国的控制之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君士坦丁堡的永远安全。

而这个帝国,就是蒙古在西方世界的代理人,蒙古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从这个窗口,辐射到整个欧洲。欧洲的资源和人力、源源不断的从这个窗口涌入西蒙古工业区。而西蒙古的廉价工业品,也将像潮水一样迅速占领欧洲。使西方永远成为资源提供地和产品倾销地。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人将因此受益,当然也有无数的人被永远盘剥。

所以,蒙古西征大军发起的君士坦丁堡争夺战役,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上东西两面强大的钳形攻势,更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政治仗。仅仅攻克君士坦丁堡是远远不够的,蒙古人如果想世世代代永远控制这里,就要制止这里延续2千年的冲突和战争,形成一个稳固而开放的东罗马帝国。

要把这数十百个不同文化和信仰的族群团结起来,组成一个史无前例的,永远受蒙古控制的经济走廊,仅仅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武力可以压制这些四分五裂的族群一时,但是不可能永远。为此,巴根台为还为这些人准备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政治体制,一样是经济利益。

政治体制,是保证东罗马容纳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而又能够维持统一,永不分裂的保证。这个政治体制,就是皇帝-议会二元权力体制,双方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使任何族群都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家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同时又保证国家财政、外交和军队的统一,不至于因为谨慎决策耽误国家大事。当然,这也有利于发挥蒙古在帝国的影响力。

在各个地方省份,则在中央法律的框架下,实行广泛的自治。地方当局掌握一定的权力,和君士坦丁堡中央职责不同,这些自治省份组成一个核心坚强,又松散的邦联制体制。中央负责外交、战争、国民高等教育、交通建设、医药卫生、立法和最高法律仲裁、财经政策制定。地方则负责促进工商、保障民生、地方治安、民兵训练、初级教育、落实中央法律和政策等等事务。

所有地方议会的议员和行政长官,都来自于地方选举,原则上中央无权任免。但是君士坦丁堡议会对地方有监察权,中央的监察机构掌握着国家情报力量,如果监察机构掌握了地方上的违法证据,议会将召开听证会。如果议会确认违法属实,将授权最高检察机关提起诉讼,最高法院有批捕案犯的权力。

在军事上,蒙古将会和未来的东罗马帝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蒙古海军黑海舰队和地中海舰队有义务保卫东罗马帝国不受侵略。条件是,蒙古将在帝国领土内获得几处租借地,还要就是重要港口的自由化。任何蒙古船只都可以自由停靠,不受任何限制。

再完善的政治架构,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利益捆绑,也难以长久。巴根台为未来的东罗马帝国准备的经济绳索,就是与西蒙古的经济一体化。

西蒙古会和未来的君士坦丁堡政权签订一系列的经贸条约,包括通商贸易条约,人员和投资自由往来条约,金融和货币统一条约。

这些条约会保证里海-黑海-地中海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任何罗马人都有权力投资蒙古的公共化企业,从中获利。蒙古的矿山、船队、商贸企业、工农业企业,建筑、交通和造船企业,那就是财富的代名词,手握这些企业的股票,就等于是掌握了摇钱树,这些罗马人还怕什么?

更重要的是,根据这些条约,东罗马帝国在不违反蒙古法律的情况下,可以采购蒙古的民用机械设备。蒙古人也可以利用东罗马的廉价劳动力和充沛的自然资源,自由的在东罗马领土内投资,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包括蒙古占领下的波斯,都没有这种权力。东罗马帝国,将紧跟西蒙古的脚步,走上初级工业化时代,这意味着什么,所有的人都明白。

东罗马人,也可以在蒙古任何级别的学校学习,甚至包括军事院校。毕业之后,东罗马人可以自由选择在何处任职,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加入任何一方的军队!这些罗马籍的军人在任职和晋升方面不会受到任何歧视。

那些受到蒙古高等教育的人才,很大的可能会流失到东罗马,这让拔都王爷十分恼火。西蒙古的建设已经让拔都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早已蜕变为一个工业化时代的领袖,他当然懂得人才就是一切。卖给那些罗马人先进的机器设备,他不心疼,他知道只要最好的科研院所在蒙古人手里,蒙古在技术上就永远领先于这个时代。把落后的机器设备淘汰,再卖给罗马人换钱他不反对。

可是人才就不一样了,这是蒙古最重要的财富,只有全世界的人才往蒙古流动,哪儿有蒙古千辛万苦培养的高级人才给了别人的道理?但是巴根台说服了拔都王爷。

蒙古的王者应该胸怀整个人类,一个先进的文明如果远远高出这个时代,而又不能影响这个时代,那么这个文明也难以长久。蒙古的伟大,不能仅仅是军事上的伟大,如果征服一个地区,而又不能影响这一地区,那么最终蒙古会被别人所影响。拔都王爷,难道你希望你的子孙说俄语或者希腊语么?难道你希望长生天远离你子孙的灵魂,都变成信仰上帝和真主的教徒么?难道你希望蒙古强大的工厂变成欧洲农庄么?

影响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那些学校里的年轻人,都是各个民族最活跃的一群人,他们在蒙古学校里学到了知识,在蒙古社会看到了进步,才会对蒙古有真切的认同。对于现在的蒙古来讲,还要什么比各族精英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学习蒙古更重要的呢?没有这些深受蒙古影响的各族精英,蒙古又拿什么影响东罗马的议会和皇帝呢?难道因为一点点分歧,就诉诸武力么?那蒙古即便是百万军队,也不可能压制全世界的人。

我们培养的人才,流失到世界各地,看似我们有了损失,实际上我们占了大便宜。如果世界各地都是亲蒙古的人掌权,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会容易的多。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给蒙古带来威胁,那没有什么。在一个工业体系里,个人的天才实际上不是最重要的,只有整个天才的团队才最重要。个别的蒙古学生,会促进异族的进步,但是没有蒙古这样强大的科研团队,这种进步永远也赶不上蒙古前进的速度。所以,殿下还担心什么呢?

第七十一章 坦露真相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五十五章 中都来客第四章 猎场政治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八十一章 现代军队第九章 里格尼茨第五十五章 中都来客第四十三章 再入中都第四章 家主之责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六十七章 战友情深第十九章 股权之争第七十四章 口舌争雄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四十八章 整编新军第十八章 钳形攻势第二十三章 关河争夺第七十四章 口舌争雄第三十六章 舍生忘死第十六章 荒谬婚姻第十章 屠城危机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五十六章 对金开战第五十七章 边打边谈第十九章 股权之争第五十五章 真的勇士第四十三章 蛮族来了第四十七章 祸从天降第七十二章 忠勇无双第九十八章 违令刺杀第六十一章 杀出重围第七十五章 征程前夜第三十七章 鏖战中都第三十六章 惊天爆破第四十五章 全线撤退第七十一章 回师草原第八十六章 收紧罗网第八十二章 金国灭亡第三章 借刀杀人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三十二章 威服群雄第六十六章 无处可逃第四十六章 威服奸雄第七十七章 征途无限第五十九章 百死不悔第一章 拖雷监国第三十三章 政变有因第四十七章 忠义山东第二十二章 腐败滋生第二章 斩首战术第七十章 海军决胜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四十七章 商於之败第五十六章 压榨车间第十章 狼吻余生第三十二章 威服群雄第五十三章 束手无策第四十五章 气壮山河第八十三章 胜也谈和第八十九章 战略欺骗第四十一章 萧瑟秋风第二十六章 故人来访第三十八章 混乱局势第五十三章 崭新罗马第七十二章 忠勇无双第七十九章 内修政治第六十一章 奔向河口第六章 幸福时光第二十八章 兵家交流第六十四章 绝不妥协第二十九章 科技力量第五十六章 扫清外围第一百零三章 心灵重创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七十章 必要杀戮第四十九章 人间悲剧第二十四章 经济地带第七十章 海军决胜第八十八章 和平谈判第七十章 决死冲锋第七十四章 外交战略第十八章 钳形攻势第二十六章 庙算多胜第六十八章 教士盟友第三十四章 防御体系第四十七章 祸从天降第九十四章 流放岁月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十三章 人比狼贪第五十八章 贸易死结第九章 里格尼茨第五十九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六章 中都之变第五十五章 工业控制第三十八章 惨烈大捷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难第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
第七十一章 坦露真相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五十五章 中都来客第四章 猎场政治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八十一章 现代军队第九章 里格尼茨第五十五章 中都来客第四十三章 再入中都第四章 家主之责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六十七章 战友情深第十九章 股权之争第七十四章 口舌争雄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四十八章 整编新军第十八章 钳形攻势第二十三章 关河争夺第七十四章 口舌争雄第三十六章 舍生忘死第十六章 荒谬婚姻第十章 屠城危机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五十六章 对金开战第五十七章 边打边谈第十九章 股权之争第五十五章 真的勇士第四十三章 蛮族来了第四十七章 祸从天降第七十二章 忠勇无双第九十八章 违令刺杀第六十一章 杀出重围第七十五章 征程前夜第三十七章 鏖战中都第三十六章 惊天爆破第四十五章 全线撤退第七十一章 回师草原第八十六章 收紧罗网第八十二章 金国灭亡第三章 借刀杀人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三十二章 威服群雄第六十六章 无处可逃第四十六章 威服奸雄第七十七章 征途无限第五十九章 百死不悔第一章 拖雷监国第三十三章 政变有因第四十七章 忠义山东第二十二章 腐败滋生第二章 斩首战术第七十章 海军决胜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四十七章 商於之败第五十六章 压榨车间第十章 狼吻余生第三十二章 威服群雄第五十三章 束手无策第四十五章 气壮山河第八十三章 胜也谈和第八十九章 战略欺骗第四十一章 萧瑟秋风第二十六章 故人来访第三十八章 混乱局势第五十三章 崭新罗马第七十二章 忠勇无双第七十九章 内修政治第六十一章 奔向河口第六章 幸福时光第二十八章 兵家交流第六十四章 绝不妥协第二十九章 科技力量第五十六章 扫清外围第一百零三章 心灵重创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七十章 必要杀戮第四十九章 人间悲剧第二十四章 经济地带第七十章 海军决胜第八十八章 和平谈判第七十章 决死冲锋第七十四章 外交战略第十八章 钳形攻势第二十六章 庙算多胜第六十八章 教士盟友第三十四章 防御体系第四十七章 祸从天降第九十四章 流放岁月第二十九章 特战尖兵第六十二章 淮西休整第十三章 人比狼贪第五十八章 贸易死结第九章 里格尼茨第五十九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六章 中都之变第五十五章 工业控制第三十八章 惨烈大捷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难第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