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

现在曹操还是刚统一北方,不过已经有了战略上的调整。并准备借曹植兄弟几人的大婚,来完成这一次的战略调整。

其实曹操自己也说得没错,当初迎天子的时候,曹操可谓生存在夹缝之间。北有强大的袁绍,东南有实力不弱的袁术,而东面的徐州又有宿敌吕布。这种情况下,只受荆州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的刘表,以及邺城实力不算强的张绣威胁的许昌,算是众多地方里面,相对比较安全的一个迁都之所。

不过现在,随着袁家兄弟覆灭,吕布投降,当年威胁曹操的强敌几乎灭亡。剩下的只有南方诸侯,若用许昌作为曹家的老巢,就有点危险了。毕竟从荆州北部边境到许昌,快马来说也就数天,襄阳或许要远上一点,但绝对不会超过半月。

这等情况下,如若还用许昌作为老巢,那么受到的威胁可谓极大。

故此,曹操有将老巢迁移到邺城的想法,再正常不过。毕竟,邺城可谓这时代数一数二的邺城,加上河北富庶,又地处腹地,邺城的确是首选。

然而,邺城可以作为曹家的老巢,但曹操并没有想过将天子迁到邺城。这里面却是包含着曹操下一步的战略!

到现在为止,曹操已经成长为天下间最强的诸侯,即便剩余的诸侯组成联盟,也未必能撼动曹操。这种情况下,当年“尊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基本实现。后面的曹操要打哪个诸侯,随便安个罪名便可以,那都是意思意思。即便曹操不安,那也没有所谓,形势发展至此,曹操如果还隐藏他要统一天下的野心,那反而有点愚蠢了。

“尊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大大弱化,那么作为这个战略的中心点,天子刘协的作用自然也跟着减弱。到了现在,曹操已经可以完全无视刘协。

不过,曹操还不准备就此放弃刘协”而将刘协放在许昌,而不让他来邺城,其实就是在利用刘协!

在所有诸侯的心中,此时谁都没将刘协当一回事。但表面上却不得不尊重,他毕竟还是传承了四百余载的大汉朝的天子,是正统。若哪个不尊,那将落人口实。

曹操将刘协放在许昌”其实是起震慑作用。现在最能打败曹操的战略,便是从中路突破,夺下邺城、睢阳,继而再作发展。这种情况下,许昌作为名义上的大汉核心”在拿下邺城、睢阳的情况下,哪个不会顺势夺下来。

但问题也在此产生了,没有天子命令进攻大汉国都,那是谋反。

当然,现在谁都知道,天子命令就是曹操的命令,而各地诸侯要打的也是曹操。这就再次显示出曹操当初夺取天子所取得大义制高点的英明来了……,尊天子以令不臣”这战略虽然已经弱化,但绝对不可视。

曹操只需要在许昌布置一部分兵力,这兵力不必太多,只需要能够防守住许昌,不让敌人立即拿下来,那就可以了。他可以一边给进攻许昌的诸侯安上乱臣贼子的名头”并且从容地调集大军解围。

这便是曹操将天子留在许昌的原因了,说穿了便是利用大汉的余威,震慑南方的诸侯。逼他们不能从最佳的战略位置主动进攻!

说到这里,的确不得不赞荀或,当初他所选定许昌作为大汉的新都”极具前瞻xìng。在早期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袁家兄弟等强敌,而到了现在,又可以利用天子这一张皇牌”来震慑其他诸侯不敢从正面进攻。

君不见历史上诸葛亮给刘备定下的隆中对,都只是说从荆州攻宛、

洛”以及从益州夺出秦、川,只字不提许昌。事实上,到了现在,许昌的重要xìng已经不在邺城、睢阳之下。再者,许昌与邺城、睢阳之间相距极近,既能夺宛、洛,又怎么可能漏掉许昌。不过偏偏,诸葛亮就漏掉许昌,这其实有相当部分原因,就是忌惮被安上乱臣贼子的罪名。

由此可见,曹操让刘协仍留在许昌,是何等高明的决定。当然,其中最大功劳的,还是最先提出迁都许昌的荀或。直到现在,才真正体验到他那高瞻远瞩,无愧于顶级谋士之名。

以荀攸和郭嘉之智,自然很快就理解到曹操的意图,故而才大声称其英明。顿了一顿,荀攸却是问道:“主公既然准备将重心移到邺城,那么许昌方面?”

曹操微笑道:,“吾会让子修担任颖川太守,文若则留在朝中,加上其他人辅助,震慑朝中那帮家伙问题不大。”听到这话,二人已经明白过来。除了留曹昂、荀或以及一部分重要的心腹在许昌之外,其他心腹包括他们的家眷都会迁来邺城。如此一来,即是邺城名为陪都,实为国都,而许昌名为国都,实为陪都。

曹操早就有开府之权,将司空府安排在邺城,并没有违反礼制。

而以郭嘉、贾诩等人为首,大部分文武都是司空府的属臣,只有荀或、

夏侯兄弟等寥寥几个被曹操所看重的人,才是汉臣。

这里面,却是能分出亲疏高低。基本上跟曹操一起经历患难,打江山的或是族中兄弟,都是汉臣或是司空府中的高层。这些人,曹操待他们不是下属,而是朋友、兄弟。而在其他司空府的属臣,跟曹操之间只是上下级的关系。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应该是历史上曹操称魏王之后,夏侯慎曾问过曹操,为何不封他为魏国(名义上为汉属国,属地在冀州魏郡)之臣。

曹操当时只是答了一句:“元让不应该当魏臣,而是应该跟孤一起当汉臣。”这句之后,从此夏侯慎只字不提当魏臣的问题了。

现在曹操虽然还没走到那一步,但那仅是名义上的区别而已,实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真正想分清楚亲疏关系,只需要看他是汉臣还是司空府属臣就一清二楚。当然,这里的汉臣是指一开始就跟曹操打天下的那些老臣子,而不是像孔融、杨彪之流。

眼见曹操早已安排妥当,二人便不再多言,*操颔首道:……待得许昌的人都来得差不多,才操办婚事不迟……

“诺!”

曹植自然不知道,这次曹操还有借着婚事转移老巢的意思在里面。

此时在他的书〖房〗中,除了徐庶和赵云之外,还多了甄易。

眼见甄易愁眉苦脸”曹植微笑道:“甄兄不必担心。”

甄易苦笑道:“我又怎能不担心公子有所不知,当时商量婚事细节时,足足两个时辰,司空大人只跟吾说过几句,都是吩咐。

唉……”

见得甄易如此,曹植摸了摸鼻子道:“这皆是植所致”甄兄放心,本公子自不会让你们甄家吃亏,毕竟你们都是宓儿的家人。”

甄易听得点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时候不早,吾也告辞了。

”曹植连忙起身”将甄易送了出去。

当回来之后,曹植目光却是落到徐庶身上,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徐庶淡笑道:“甄家毕竟两头好,压了其余几家一筹,曹大人此举,只为将甄家压一压,让他们与辛家、郭家等齐平。如此一来公子和二公子之间,算是平分秋sè,也显出曹大人没有偏帮。”

听完之后,曹植了然道:“原来如此。”顿了一下,曹植转而道:“如今与甄家、辛家联姻已是事实,然本公子根基在淮南。河北这边”恐是有点鞭长莫及!”

徐庶轻笑道:“看起来像是鞭长莫及,然而何尝不是一次给四公子扩张的绝佳机会。”

曹植听完,半眯着眼睛,喃喃道:“扩张!”

听到徐庶的话,曹植却是在脑海中沉思。曹植现在的根基虽然在淮南”然而各地皆有势力。徐州有陈登,以淮南与徐州那合作无间的关系,陈登早就是自己这一边了”而且还是诸多合作势力里面的最大助力。当然,陈登的选择其实始于曹植还未到淮南的时候。

而除了徐州”幽州那边有田粜。当初田豫能在自己随时会覆灭的情况下相助自己,曹植早已将他引为心腹。现在整个幽州的内政都由田豫所打理,而幽州的军事方面,则由吕布负责。

吕布乃是曹彰的岳父,但是曹彰并没有继承曹操的心思,且以他的资质,也不可能继承,曹彰最多只能当驻守一方的大将。像曹彰这种,最好的办法自然是选择一个兄弟相帮了。这里面,曹昂和自己的机会最大,曹丕则几可忽略。

然而,因为吕布乃曹彰岳父的关系,吕布的意见也不能忽略。曹植曾经与吕布有并肩作战之谊,而且看情形,吕布对曹植也颇为认同。

吕布的意见,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曹彰。别看曹彰经常说要挑战吕布,

而且将不当他女婿挂在口边,刚开始或许如此,但到了现在,心中所想早已改变。曹彰那是当定吕布的女婿了。故此,曹植觉得曹彰支持自己,几率超过六成,加上吕布的因素可达八成。

如此一来,幽州军政两方,都支持自己,这已经有两个州了。而幽州旁边的并州,吕布本人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另外关平现在被安排在并州,如无意外,他应该会一直升官至并州军系之首。并州政系倒是以世家为主,但有军系支持,也算不错了。

除此之外,关中那边算是曹昂的势力范围,不过这里面曹植也打了颗钉子,就是段煨。另外,凉州那边曹植极有影响力,凉州又与关中不能割舍。这么算来,在整个西北地区,曹植的势力起码占了三分一乃至半成。

再到核心的兖豫一带,这里面更主要是看曹操的旧臣支持的是谁。

二荀、程昱、夏侯兄弟这些曹营核心人士,将是其中关键。现在看他们的态度,自己颇为占优。当然,曹昂和曹丕也不会输太多。不过就算争取得再多也没用,这里的势力是完全遵照曹操本人的意志,只要曹操说继承人是谁,他们将无条件支持。

这方面关系到最后争夺,暂时无需理会。如此一来,曹操所有地盘中,就只剩下冀州和青州曹植没有安插势力。

而听着徐庶所言,曹植也有点明悟了。理清楚之后却是问道:“那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徐庶微笑道:,“无论是辛家还是甄家,都是袁本初旧臣,他们在河北颇具影响力。而郭图和逢纪当年乃袁本初亲信,一些人未必敢投,这方面我们略占优势。然而郭图与逢纪联手,也不可视,吾以为四公子当局中主持,让甄家和辛家联手,共同对付郭图和逢纪,对冀州展开争夺!”

听到徐庶这话,曹植只是集了点头,并没有多言。

而这时,一旁的赵云忽然说道:“云虽然不懂这世家争夺,但云以两军对垒的角度看来,先生这么做有所欠虑。”

徐庶知道赵云也是一晏智将,闻言却是问道:“子龙的意思是?”

赵云凝声道:“若正面交锋,就算能取胜也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反倒会便宜了观战的渔翁。”

徐庶听着,眼眉一挑道:“子龙好见识!不过四公子现在势力远胜于二公子,况且幽州、并州皆有势力,用此法当可以最快速度夺下冀州。”

这时,曹植终于开口道:“不可!这样做反倒会引起父亲猜疑!”

徐庶闻言,轻轻领首道:“确实如此。但若是不争,那可是不行,毕竟冀州至关重要,而且随时可能成为最后那时的一个变数。”

曹植当然知道徐庶所说没错,占住冀州,一旦失败还可以动用武力翻盘。无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可以这样做。故而徐庶才说,冀州是一个变数,必须要争。

曹植低头想了好一会,忽然抬起头来微笑道:“冀州要争,不过不是立刻。”

徐庶有些不解道:“不是立刻争?那四公子准备如何?,@。

(未完待续)

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17章 淮南刘子扬第187章 曹操败归第144章 回家(下)第456章 品牌效应第407章 马家有女第153章 蝗虫(上)第2章 辩曹操第106章 冷箭第260章 董承异动第234章 曹植习武之剑客王越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267章 曹操察觉,以退为进第13章 攻心计成第381章 计引二将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148章 《权书》第151章 兄弟(中)第144章 回家(下)第298章 庆功宴第252章 阴谋与阳谋的结合第148章 《权书》第94章 伏击(五)第123章 虚张声势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规划第67章 白马义从第121章 准备第268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异动第75章 算计陶谦第12章 折叠式箭囊第272章 大仁第437章 金箭相试第11章 箭囊与酸梅汤(下)第358章 大戟士第165章 世家鼓噪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149章 印刷术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148章 《权书》第231章 高手老头第7章 书生意气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113章 包围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409章 四将风采第113章 包围第276章 城外狩猎(下)第236章 曹植习武之木桩阵第447章 商业流通第176章 收获第273章 不能杀?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318章 袁刘反应第344章 曹植到前线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412章 凉州智者杨阜第93章 伏击(四)第214章 遇刺(上)第501章 曹操动手第178章 计策(下)第410章 抵达金城第285章 人口问题第194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387章 曹植的谋算第178章 计策(下)第21章 郭嬛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第45章 夏侯渊到第61章 对策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227章 新的家第112章 去鄄城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303章 烛船花灯!诗画双绝!第155章 世家试探第256章 司马孚的成绩第409章 四将风采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435章 大战落幕第508章 入主襄阳第126章 战后(上)第254章 朝堂对杨修(上)第31章 夜袭彭城·激战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34章 夜袭彭城·乐进第403章 大胜第459章 编撰类书第188章 丁夫人与卞夫人第482章 士大夫的气节第267章 曹操察觉,以退为进
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17章 淮南刘子扬第187章 曹操败归第144章 回家(下)第456章 品牌效应第407章 马家有女第153章 蝗虫(上)第2章 辩曹操第106章 冷箭第260章 董承异动第234章 曹植习武之剑客王越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267章 曹操察觉,以退为进第13章 攻心计成第381章 计引二将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148章 《权书》第151章 兄弟(中)第144章 回家(下)第298章 庆功宴第252章 阴谋与阳谋的结合第148章 《权书》第94章 伏击(五)第123章 虚张声势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规划第67章 白马义从第121章 准备第268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异动第75章 算计陶谦第12章 折叠式箭囊第272章 大仁第437章 金箭相试第11章 箭囊与酸梅汤(下)第358章 大戟士第165章 世家鼓噪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149章 印刷术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148章 《权书》第231章 高手老头第7章 书生意气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113章 包围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409章 四将风采第113章 包围第276章 城外狩猎(下)第236章 曹植习武之木桩阵第447章 商业流通第176章 收获第273章 不能杀?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318章 袁刘反应第344章 曹植到前线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412章 凉州智者杨阜第93章 伏击(四)第214章 遇刺(上)第501章 曹操动手第178章 计策(下)第410章 抵达金城第285章 人口问题第194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387章 曹植的谋算第178章 计策(下)第21章 郭嬛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第45章 夏侯渊到第61章 对策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227章 新的家第112章 去鄄城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303章 烛船花灯!诗画双绝!第155章 世家试探第256章 司马孚的成绩第409章 四将风采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435章 大战落幕第508章 入主襄阳第126章 战后(上)第254章 朝堂对杨修(上)第31章 夜袭彭城·激战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34章 夜袭彭城·乐进第403章 大胜第459章 编撰类书第188章 丁夫人与卞夫人第482章 士大夫的气节第267章 曹操察觉,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