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开解

“下官清河县令张巡拜谢寿王殿下救命之恩。”寿王府宽敞华贵的马车中,张巡拱了拱手,站起来拜道。

李瑁压了压张巡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笑着问道:“你识得本王?”

张巡笑道:“殿下名传四海,下官如何不识。”

李瑁自打步入朝堂后颇有几分战功,在剑南也施行善政,在地方名声尚好,与寻常皇子不同。

李瑁谦虚道:“本王算什么名传四海,不过徒有几分虚名罢了,真正治理地方还是要依靠张卿这样的干练忠直之臣。”

张巡看着李瑁,脑海中猛地闪过一种念头,忽然道:“下官有一冤情相呈,还望殿下做主。”

李瑁看着张巡坚定的眼神,在心里叹了口气。

张巡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文韬武略俱是不俗,只要稍加栽培,至少也能胜任一镇节度,但就是他的这个性格实在太执拗了些,刚刚才吃过亏,还是不肯放弃。

“你说的可是你好友坠河自尽之事?”李瑁皱眉问道。

张巡回道:“不错,下官故友张滨之本是长安人士,祖宅便就在这胜业坊中。秦国夫人杨玉珠修建新宅,准备占用滨之家的祖宅,便欲以一百贯钱强购其地,滨之不从,她便让工匠趁夜强拆屋舍,活生生压死了滨之的父母,滨之也被他们逼得走投无路,坠河自尽。”

张巡一边说着,心中的愤恨之情早已溢于言表,一旁的杨玉环也面色有些羞红,毕竟这都是杨家人干的事情。

李瑁听着张巡的话,脸上却露出了些许难色。

杨家人仗着贵妃的势,凌霸长安,他们的所作所为李瑁多少也有些耳闻,但碍于自己的利益,李瑁对他们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在朝堂上和他们为难。

杨玉珠强拆他人家宅,致人死亡,若是真的按照大唐律例来判,至少也是流放之刑,说不定还要杀头,李瑁若是插手此事,那就等于和杨家结下了死仇。

他爱惜人才,想收拢张巡为己用,但杨家同样不可得罪,至少现在还不行。

李瑁在心中稍稍思索了片刻道:“本王本以为你是聪慧之人,这才出手保住你的性命,没想到你也是愚直之人,不知变通,倒是叫本王很是失望。”

张巡没想到李瑁非但没有答应帮助自己,反倒将自己训斥了一顿,脸上微微一愣,问道:“下官不知殿下何意。”

李瑁盯着张巡的眼睛,问道:“你以为杨玉珠敢如此放肆,是谁给她的权力?”

张巡没想到李瑁会突然这么问,愣了愣,违心回道:“自然是贵妃娘娘?”

李瑁地嘴角上扬起了一丝弧度,笑道:“原本本王以为张卿见识卓绝,不同于那些尸位素餐之徒,被想到你的见识也不过如此。”

李隆基对杨玉瑶和杨家的过分宠爱张巡岂能看不出来,只是他当着李瑁的面,有些忌讳,不知该如何开口罢了。

张巡想了想,小心道:“古语有云:臣不彰君恶,有些话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实在不便开口。”

李瑁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道:“是啊,臣不彰君恶,子不言父过,皇上于你们不过是君臣,你们尚且如此忌讳,皇上与本王是君臣,更是父子,本王又如何问责呢?更何况,你当真以为光凭张滨之的事情就可以拿下杨玉珠吗?上面有意相护,到最后吃亏,甚至是丢掉性命的也不过是你一人罢了。”

张巡咬牙道:“若能为好友申仇,张巡虽是无憾。”

李瑁重重道“不能,问题是不能,这件事情再闹下去,最后被牺牲的只会是你,张滨之的仇怨将会不了了之。杨家现在的势力,就连本王都动不了他,此事之后,杨玉珠依旧做她的秦国夫人,至于你,只是长安郊外从此多了一处无人问津的孤坟罢了。”

李瑁的话入了张巡的耳中,张巡想了想,自己也猛地惊醒过来,曾几何时,大唐的吏治竟已糜烂到了如此境地?

李瑁见张巡似有所悟,接着道:“被杨玉珠强占家宅的何职张家,就连兵部侍郎韦嗣都是如此,难道你以为此事太子和宰相全然不知吗?他们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由罢了。”

韦嗣不同寻常官员,乃堂堂兵部次官,当朝少司马,他的宅院被人强占,太子和宰相怎会不知,但他们包括韦嗣自己全都选择了沉默,这不就等于是默许了杨玉珠的所作所为吗?

想通了这些,张巡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之色,无奈道:“难道这世上就没有公理了吗?”

李瑁拍了拍张巡的肩膀,朗声道:“公理,自然有,这也是本王一直在追寻的东西。但本王与太子的懦弱和宰相的无能不同,本王眼中的公理是天下万民,是国泰民安,是要让这些家破人亡的事情以后不再发生,所以本王只能选择隐忍,以策将来。张卿身怀治国抚民之才,同样更该如此,若是因为一时的意气早早地丢了性命,又何谈以后呢?”

张巡抬头看着李瑁,李瑁的眼中仿佛闪烁这星光,他回味着李瑁的话,缓缓问道:“这是殿下的志向吗?”

李瑁回道:“不错,这便是本王生平所愿,前路难拓,张卿可愿助本王一臂,与本王一同实现这个愿望?”

关于李瑁地传闻张巡早有耳闻,他此前一直以为李瑁是个野心之辈,但今日看见他,与他当面讲话,似乎又与他所猜想的截然不同。

他会为了自己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开罪杨家,也会循循善诱地与他劝导,显然与传言中的样子并不相符。

张巡在心中挣扎了片刻,终于松了口气,躬身道:“下官这条命本就是殿下所救,承蒙殿下不弃,下官愿追随殿下左右,鞍前马后。”

————————

李瑁刚刚拉拢到了张巡,心中正是大悦,不过与此同时,寿王府的马车后面正有两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们,这两双眼睛的主人正是新晋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和他的幕僚高尚。

安禄山盯着李瑁地马车对高尚恨恨道:“这李瑁不知何意,总是和本帅过不去。此前李瑁不在长安,本帅才能趁机得到范阳节度使的位置,这种总被人盯着,提心吊胆的感觉本帅受够了,你可有对付他的良策?”

高尚嘴角鼠须轻抖,冷冷笑道:“这几年来李瑁开罪了不少,想要他性命的不知多少,大帅放心,我只消稍稍安排一二定能取了他的性命,且不叫旁人察觉。”

第二十四章 假戏真做第二十四章 凉州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七章 威胁第四十九章 桀骜的安禄山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松洲司马第三十四章 南归在即第四十章 张天师第二十一章 商会初立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六十章 香花献策第二十章 赈灾第二十六章 诗仙太白第二十三章 吊唁第三十八章 风云汇中州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三十六章 收盘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战第十六章 杨慎矜投靠第十三章 大战在即第三十二章 李适之罢相第二十章 光复东都第十一章 盘算第十三章 再传圣旨第一章 面圣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请第八章 回府第十三章 赠剑第七章 试探第二十三章 锄奸第二十七章 蛊惑第十三章 圈套第二章 贵妃玉瑶第五十一章 寿国公第六章 兵败灵宝第十八章 大乱将起第十七章 论志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一章 杨安之争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十二章 设伏飞虹谷第四十章 潼关战起第十章 决策第一章 争锋相对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一章 强取奴契第九章 拜访相府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亲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三十六章 安庆绪授首第五十七章 夜袭第四十五章 安庆绪第四十一章 提诗黄鹤楼第十一章 叛乱第二章 坦罗斯之败第十八章 揽东风第四十章 驻守汉阳第三十一章 粮价第四章 皇后密会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八章 河北战起第九章 春猎第九章 宁王第十四章 危局第十七章 监国太子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八章 揽东风第八章 瑛娘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三章 再传圣旨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章 平叛人选第二十四章 开解第四十三章 华清春色第十五章 玉龙关失守第四章 密信第十八章 返程第六章 兵败灵宝第十章 决策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声第二十九章 东归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七章 张天师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五章 兵围范阳第四十三章 破关第二十九章 张巡第三十一章 蓟城内乱第四十章 张天师第十九章 蜀商求见第十八章 河北战起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十二章 误闯
第二十四章 假戏真做第二十四章 凉州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七章 威胁第四十九章 桀骜的安禄山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松洲司马第三十四章 南归在即第四十章 张天师第二十一章 商会初立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六十章 香花献策第二十章 赈灾第二十六章 诗仙太白第二十三章 吊唁第三十八章 风云汇中州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三十六章 收盘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战第十六章 杨慎矜投靠第十三章 大战在即第三十二章 李适之罢相第二十章 光复东都第十一章 盘算第十三章 再传圣旨第一章 面圣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请第八章 回府第十三章 赠剑第七章 试探第二十三章 锄奸第二十七章 蛊惑第十三章 圈套第二章 贵妃玉瑶第五十一章 寿国公第六章 兵败灵宝第十八章 大乱将起第十七章 论志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一章 杨安之争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十二章 设伏飞虹谷第四十章 潼关战起第十章 决策第一章 争锋相对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一章 强取奴契第九章 拜访相府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亲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三十六章 安庆绪授首第五十七章 夜袭第四十五章 安庆绪第四十一章 提诗黄鹤楼第十一章 叛乱第二章 坦罗斯之败第十八章 揽东风第四十章 驻守汉阳第三十一章 粮价第四章 皇后密会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八章 河北战起第九章 春猎第九章 宁王第十四章 危局第十七章 监国太子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八章 揽东风第八章 瑛娘第九章 高仙芝第十三章 再传圣旨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章 平叛人选第二十四章 开解第四十三章 华清春色第十五章 玉龙关失守第四章 密信第十八章 返程第六章 兵败灵宝第十章 决策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声第二十九章 东归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七章 张天师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五章 兵围范阳第四十三章 破关第二十九章 张巡第三十一章 蓟城内乱第四十章 张天师第十九章 蜀商求见第十八章 河北战起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十二章 误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