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午后,长安城。
虽还未到黄昏闭门的时间,明德门内外却已是来来往往的一片,宽逾百米的朱雀大街外已经站上许多了观望的人群,似乎是在等着什么人的出现。
众人排排站立,有意或无意地向南张望,还会露出些焦急的神色,似乎已经等了有一会儿。
他们所等的不是别人,正是数月前奉旨出征剑南的寿王李瑁。
长安是为国都,百姓富足,生活闲适,平日里无聊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拉扯家常,相互说一些坊头坊尾听来的小道消息,不亦乐乎。
若是有什么热闹能瞧,邻近的街坊也是必定要参加的。
在长安的街头,你若是问到太子是谁,街上的百姓也许并不知晓,但你若问起寿王是谁,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小儿,大多都会告诉你寿王便是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李瑁李玉郎。
李瑁三年在干的那些事情至今仍有人传述,甚至就连玉真观那面李瑁提词的白墙也成了终南山脚的一个景儿,偶尔还有京中贵妇去游览。
至于在青楼勾肆中,李瑁的名气就更大了,李瑁的‘凤栖梧’早就成了每日必点的曲目,一唱就是三年。青楼中的姐儿也会偶有感叹,怎么自己就没碰到李玉郎那般深情的贵族子弟,将自己从这水深火热之地赎了出去,哪怕是做一填房小妾呢。
“外面发生了何事,今日街头怎的如此多人?”一间临街茶馆的二楼雅座中,一个身着鹅黄色千水裙,样貌淑雅的妙龄少女唤过馆中递送茶水的跑堂,好奇地问道。
茶馆跑堂看着这一桌坐着的两个衣着华丽的女子,心知怕是哪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太清楚坊间的消息,于是回道:“几位小姐有所不知,今日可是寿王殿下得胜还朝的日子,外面的百姓都在看热闹呢。”
“寿王殿下?你说的寿王可是那个玉真观提诗的李玉郎?”一听到寿王的名字,与黄衣少女同来的紫衣女子忙问道。
茶馆跑堂点了点头:“除了他还能有谁,前些天寿王在剑南大败吐蕃二十万大军,杀敌十余万,此次他便是回京献俘的。你看,就连太子都奉旨亲自出宫相迎呢。”
茶馆跑堂指着朱雀大街正中那个身着衮袍的男子,对她们解释道。
“什么?杀敌十余万?”身着鹅黄色裙衫的女子一听到这个数字,掩嘴惊呼了出来。
与她同来的紫衣女子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轻轻地瞪了她一眼,打笑道:“大惊小怪地,亏你还是左卫郎将韦将军的女儿,怎么连这点消息都不知道?”
黄衣少女正是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爱女韦清儿,而与韦清儿同来紫衣少女则是赞善大夫杜有邻的次女杜采秋。韦杜两家同为长安门阀,世代交好,故而两人相处地也不错。
韦清儿嘟了嘟嘴回道:“阿爹虽在朝为将,但他回府从不和我提起这些事情,我自然是不知道的。”
杜采秋点了点头,又问道:“恩,说的倒也是。那韦将军可有和你提起过寿王的模样?我倒是听说过他的事迹,却没见过他本人。”
韦清儿摇了摇头:“我未曾听阿爹说过,不过既然他能率军在边关杀敌十余万,想必也是个凶神恶煞,膀大腰圆的壮汉,真不晓得这样的人是怎么写出‘凤栖梧’那样痴情的诗句的。”
杜采秋赞同地回道:“这的确有些奇怪,不过他马上就要过来了,我们大可以亲眼看看,兴许他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呢。”
就在两个少女各自揣测的时候,李瑁已经率军进了明德门。
李瑁穿着一身雪亮的明光铠,身姿挺拔地行在军阵的最前列。阳光下,打磨光滑的甲片熠熠生辉,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配上李瑁丰神俊秀的样貌,更显地几分少年英气。
“彦平,你说本王离京只有三月,为何却觉得这长安与以往大不相同呢?”李瑁看着笔直纵横的朱雀大街,看着远处高高耸立的朱雀门,对身旁的武彦平问道。
武彦平笑了笑回道:“殿下此番携剑南大胜之势还朝,正是革旧迎新,宏图大展之时,此中豪气其是往昔能比?”
“不错!彦平说的有理。”李瑁一边笑着,一边轻夹马腹,往前行去。
李瑁方入明德门,此时太子李亨在朱雀门外等了有一会。李亨远远地看见李瑁行来的身影,便步行走了过去,于此同时,李瑁等人也看见了前来迎接李亨。
“殿下,是太子来了。”武彦平靠在李瑁的耳边,低声道。
李瑁点了点头,右手微微抬起停住,示意军阵暂停前行。
“众军止步。”马璘看见了李瑁地意思,一声高喝,命左金吾将士停住了脚步。
“哈哈哈哈,原来是皇兄,许久未见了。”李瑁虽然打心里不服李亨,但李亨毕竟是皇子,该有的样子还是要有的,距离李亨还有一段距离,李瑁便翻身下马,笑着走到了李亨的身边。
李亨见李瑁笑脸走来,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回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十八郎几日不见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了。”
“哪里哪里,全赖父皇洪福,小弟不过尽己之责罢了。”李瑁走到李亨的对面,笑着回道。
李瑁和李亨就这样四目相对。
李瑁年轻英俊,又身着戎装铁甲,显得英姿勃勃,而李亨中年发福,眉宇间还带了些许倦色,论及气势其实已经输给了李瑁。
太子属官,赞善大夫同时也是太子丈人的杜有邻见李瑁就这样笔直地站在李亨的面前,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始终没有行礼的意思,于是心中大为不悦,轻轻咳嗽了一声,沉声道:“寿王殿下在剑南日久,难道连宫中的规矩礼仪都忘了吗?殿下见到太子为何不行礼?”
李亨毕竟是太子,是国之储君,而李瑁还只是皇子,是分封一方的亲王,虽然李瑁现在的声势正隆,但位属君臣,说起人前的地位还是远远不及李亨,李瑁给李亨行礼倒也份数应当。
可以是今日的环境却又偏偏与往日不同,今日乃是专程迎接李瑁的盛会,眼下这么多双眼睛在看着李瑁,他若是就这样低了头,给李亨行了拜礼,那这对他的声势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只要他一拜,方才的兄弟之分就会瞬间化为君臣之别,这就等于变相承认了太子的地位,承认了自己只是太子的从属,这对怀抱野心的李瑁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杜有邻不愧是太子的心腹,这哪是在提醒李瑁规矩,这分明就是在众人面前告诫李瑁自己的身份,逼着李瑁低头啊。
李瑁心中迅速地思索了起来,很快便拿定了主意:无论如何,自己方才入京,这声势绝对不能输。
李瑁整了整衣甲,拱手道:“小弟李瑁拜见皇兄,皇兄乃是兄长,又是储君,小弟本该大礼相拜,但无奈甲胄在身,请恕小弟不能全礼。”
李瑁虽然嘴上说着拜见,但身杆儿却挺得笔直,口中也只是叫着皇兄,对太子这个称呼只字不提,俨然一副分庭抗礼的样子。
李亨见了李瑁地表现脸上微微一愣,紧接着眼中便闪过了一阵怒意,但李亨极善隐忍,随即便将这分怒意压了下去。
李亨右手虚抬,轻轻扶住了李瑁地手臂:“为兄奉父皇之命来此迎接十八郎,十八郎为国征战劳苦功高,不必多礼。父皇明日将在宫中亲自接见十八郎,十八郎还是早作准备的好。”
说完,摆了摆袍袖,离去了。
作者的话:
感谢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的打赏,是一直跟着本书走过来的书友了,从开更到现在,感谢一直以来对谨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