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

一目十行快速看完了这份情报,李汉沉吟片刻,“通知美国那边注意国会跟美国即将勘定的新军费草案,如果美国国会通过的新军费草案中,陆军军费增加立刻拿到一份通知我!”

他怀疑,美国政府很可能将在今年增加陆军军费拨款,开始扩充陆军。如果真是这样,毫无疑问美国已经做好了介入欧战的准备。

“是。另一份也是来自华盛顿,‘闪电行动’成功,目标已确认死亡!”

李汉眼睛一亮,站起身来,抽出文件看了一遍,果然文件内含有一张陌生年轻白人死亡的照片!

“好,做得漂亮!”他激动的称赞了李东来一句,却对着那份文件看了起来。

闪电行动是由他亲自下达的暗杀令,又调查局海外暗杀组经手的一次暗杀活动,目标是美国国务院机要科的一个普通科员,他的名字叫做‘赫伯特?亚德利’,在后世世人给他一个至高称谓‘美国密码之父’。

本来就是从事特工这个行业的,李汉对于这一块的一些人名多少记得一些。在上个月的一天,李汉跟往常一样在看一份美国原版的纽约时报。在报纸的一个角落里,他看到了这么一个简短篇幅的报道,说一个叫‘赫伯特?亚德利’自称破解了美国总统电报密码而被国务院辞退。

当无意中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汉立刻便瞪大了眼睛,因为‘赫伯特?亚德利’这个名字他再熟悉不过,未来的美国密码之父。

得知他被美国国务院辞退的消息后,他立刻给调查局海外暗杀组下达了暗杀命令,取名为闪电行动,目标正是‘赫伯特?亚德利’。李汉曾经看过他的传记,记得他正是被国务院辞退之后,在家里待了两三个月后,赶上了美国陆军的扩军招兵,进入军队成为了一名通信兵军官,并在两年后主持美国军方电报密码的升级跟美国总统专用电报密码的升级。

1916年,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然而这个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本身的军事力量尤其是陆军力量在世界范围内不说西欧强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二十个国家的陆军规模都在美国之上。特殊的地理优势,让美国在结束了美国南北内战之后百年无战,然而也是因此,美国武备松懈,这一点也表现在军用电报密码上。

很难想象,作为世界工业及科技强国的美国,军用电报密码却如此简单。这个世界上李汉至少可以确定,有两个国家可破译美国电报密码。第一个国家就是英国,英国的皇家海军密码局作为这个世界上破译电报密码的最强机构,至今无人可以超越。德国有可能也破译了美国军用电报密码,因为没有跟德国交流过这方面的信息,所以李汉不敢保证。但只看德国人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破解了俄国的新军用电报密码,就知道德国人的实力了。

中国经过调查局几年的努力,在去年年初成功的收买了美国陆军军事情报科的一个军官,投机取巧的掌握了美国军用电报密码。谢天谢地,在过去的快两年里,美国没有更换过军用电报密码,甚至连美国总统的专用电报密码,都有超过八年没有更换过了。也是因此,调查局可以掌握部分的美国高层跟军方情报。

这也是为什么‘赫伯特?亚德利’在李汉心中非杀不可的原因。中国缺乏专业的密码破译人才,能够侥幸掌握美国的军用电报密码,自然是不希望‘赫伯特?亚德利’加入军队之后,随后便将它们更换掉,自然是希望能够使用的时间越长越好。

国内破解的来自克孜勒的俄军战报很快被从西安发到库伦,蔡锷拿过两份电报看了一阵,笑道:“天助我也,俄国人的远东军团将帅不合,这是好事!”

“库洛帕特金倒是一员老将,俄军不用他说不上是好是坏,不过我更认为远东集团军现在的参谋长普拉托夫更好对付一些!”

季雨霖接过电报看了看,也是露出喜色。

“俄国人已经开始着手安排,看来我开启程了!”他沉声说道,作为中路军统帅,如今国防军已经对俄军进入战略反攻,他该前往前线亲自指挥作战了。

“嗯,也好!我且暂在库伦为你们跟东路军居中联络,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可不能因为一点点的疏忽,大好的局面白白错过了。总统已经下令让咱们国防军的王牌战车旅上路,算一算时间,也该到乌里雅苏台了。俄国人的抵抗决心还是十分坚决的,有战车旅的两百多辆战车,相信你们定然能给予远东集团军迎头痛击!”

“是啊...”季雨霖有些激动,经过了几年的改良后,现在中国的战车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多的毛病了,就是行军速度太慢了一些。八月底国内就着手安排战车旅上前线,为了躲避外界的窥视,中国的战车编制训练基地一般都被安排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地区,算一算时间也该到乌里雅苏台了。

“战车旅要是赶到了,全歼远东集团军的成功率又增加了一些。有蔡总长坐镇后方,我们跟东路军的配合也不会出现问题!这么吧,我把这边的一些工作跟你移交下,就去前线。”

季雨霖在收到情报的当天晚上便上路,一路直朝着仁钦隆勃赶去。

于此同时,库伦也向前线各部队下达了对俄国远东集团军发动总攻,以争取在西伯利亚那真正能冻死人的寒冬到来前,完成包围或全歼俄国远东集团军的战略。

入夜时分,天气愈发寒冷,北萨彦岭方向吴佩孚收到了要他迅速南下、击溃俄军第一军或第二军,突破哈姆萨拉河流域俄军防线的命令,他没有迅速执行,而是和几个高层军官巡视军营。

“军座,咱们这些天来连场恶仗,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弟兄们又是千里雪地急行军、又是修筑工事,还要冲锋陷阵,身体都很疲劳。”孙广臣陪着吴佩孚在临时营地内转了一圈,刚刚接到前线,“国内并没有强要制定时间,你看是不是让弟兄们休息一天!”

“我也知道弟兄们很疲惫,可是这西伯利亚的冬天要来了,英国外交大臣也要来了,总统也是出于这种考虑,要咱们加快速度,尽快收拾了俄国人。”蒋方震叹了口气,“敌人现在是逐渐转向防守,改为集中一部强攻下乌金斯克,意图重新获得补给。根据克孜勒传出来的情报,俄国人现在的物资储备已经不足以应付持久大战了。但咱们要是再耽搁些时日,给他们留出了时间完成了防御工事,到时候无法完成军令事小,耽误了总统他老人家的计划可就罪大了。”

孙广臣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伊上军从伊尔库茨克那边连日行军赶来唐努乌梁海,随后又跟俄国人两番交战,已是劳马驰途,士兵们又冷又累的战斗力锐减的厉害。

当下说道:“国内的命令是要执行的,但是弟兄们如此疲惫也是要考虑的。既然远东休息一天要不得,那么休息半天总可以了吗?我的意思是咱们现在给大家留出些休息时间,然后等到大家回复点精神,再上路!”

“这样...”吴佩孚沉吟了片刻,这才点头,“好吧,现在是上午8点41分,这样吧,我给弟兄们留下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你去安排一部分士兵辛苦些巡逻,让各部都好好的休息几个小时,咱们下午四点埋灶做饭,五点行军上路。趁现在远东集团军第1军还不知道我们已经破解了他们的电报密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好,我这就去通知大家!”

战士们难得的得到了一个休息的机会,尽管大多数的营帐都是临时搭建的,但是因为有充足的木柴跟煤炭生火,而且还有足够的棉被,多少天来大家少有的睡了个舒服大觉。

下午四点,准时的起床哨声吹响了军营,原本沉浸在睡梦中的国防军将士纷纷惊醒。

“集合!”

“全体集合!”

十分钟后,战士们已在穿好了军装在营地中央排列整齐了,炊事班比他们早起了半个小时,在战士们起床后,一锅锅的热饭、热汤已经准备好,就等着大家来吃了。

四点五十分,补充了一觉后十分解乏的战士们在用完了饭后被重新集结起来。辎重跟炮营已经将一车车的物资搬运上车,同时火炮等重武器也都被收拾完毕。

“弟兄们,咱们刚刚收到国内的命令,大总统对于咱们弟兄们在前线的努力深感欣慰,他让我们跟大家伙说一声,你们辛苦啦!是的,从八月初发兵到现在,逾两个月中我们在跟俄国侵略者的交战中饱尝了挫折、受伤、流血、牺牲。但是我们是光荣的国防陆军士兵,身上穿着的军装是祖国跟全国百姓对我们的热忱期待,我们很累,但我们不会喊累。总统知道咱们的辛苦,可俄国侵略者还在他们的国土上作威作福,咱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叫唐努乌梁海,在过去一直都是咱们中华民国的土地,可是现在,却没那些罪恶的无耻入侵者们占领被踩在脚下作威作福,你们说,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

“我们该怎么做?”

“灭了他们!”

“消灭他们!”

“很好,咱们新接到命令,俄国人想趁着咱们没赶到的这段时间,建筑工事拼死抵抗,把咱们拖到冬天,然后用着西伯利亚连撒个鸟都会结冰的寒冷,杀死咱们。总统给咱们下达了新命令,我们不能让俄国人的奸计得逞,要赶在冬天到来前,要在季帅的指挥下,配合着其他各部的兄弟部队,把俄国人全歼在咱们的土地上,要让俄国人知道,这远东不只有日本人会打,咱们中国也没有孬种!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

“有!”

“大声点!”

“有!”战士们鼓足了力气喊出来,身上的疲惫似乎也一扫而光。

“我知道弟兄们今天经历了苦战,身体很疲劳,但是敌人更疲劳,能不能顶住,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就全靠你们啦。能不能完成任务?”

“能!”地动山摇的声音。

“出发!”

塔姆扎古位于哈姆萨拉河上游,萨彦岭南坡。在一个月前这里还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图瓦人小镇,镇上只有两百多户图瓦牧民。因为附近萨彦岭挡住了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加上这里又是哈姆萨拉河上游水草丰富,自两百多年前他们祖辈发现了这里之后,便一直都住在这里。

不过这已经成为了历史,那个两百多栋蒙古包加土建筑小镇现在已经被密密麻麻的不可数的军用营帐所代替,这里已经被俄军第1军第5步兵师一部所接管。镇上的两百多户图瓦牧民有机警点的在俄国人到来前便果断逃走了,剩下的三百多当地人,都给俄国人抓了起来当了苦工,被迫在鞭子的招呼下给俄国人挖掘壕沟建筑工事!

当然,俄国人想要几百个老少牧民挖出一条足以抵挡中国人的阵地是不可能的,尽管在萨彦岭一线才刚跟中国人打了一场败仗,被歼灭了两个团。但第五师的溃军逃到了塔姆扎古后,俄国士兵们依旧在军官的催促下,每日都要开挖战壕。

9月的最后一天,天色已经黑去,尽管塔姆扎古的第1军第5步兵师已经收到了来自克孜勒的命令,然而这里的工事跟防线建筑已经没有停下来。在寒夜里挖掘战壕是个辛苦活,而且9月底的塔姆扎古到了晚上气温虽然比萨彦岭那边要稍微温暖些,却也在05度之间,土地都因为低温而冻得严严实实,俄国人尖镐砸在坚硬的泥土上,效率自然是快不起来了,而且还十分的伤手,经常有俄国士兵干了十几分钟之后,因为用力不正确,手上磨出了水泡来。

也多亏了俄军招募的人多是经常干农活的农夫们,可饶是如此,依旧有不少俄国士兵叫苦连连。

在一片旷野毫无要地可供建造阵地的俄国,只能选择堆土包挖战壕来抵挡随时可能南下的中国人。战壕的好处人人都知道,俄军也知道。但是要他们在大冷天构筑战壕,却不是他们所愿意的,谁都不愿意卖力气干活。在吃苦耐劳的品质上,中国人是出了名的,相比之而言俄罗斯军中虽然不乏农夫,但勤快明显不比中国,反而跟日本人一样骨子里充满了侵略性,更乐得靠拳头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抢来给自己用。

正是因为这种天性,中俄两国之间天生只能是对手,绝无可能成为朋友。

第5步兵师的师长是索尔仁尼琴少将,尽管接到了克孜勒让他向克孜勒河流域跟下乌金斯克移动的命令。但是因为在他后方的弗拉基米尔少将还没派人前来接管这处阵地,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俄军将领,他还在继续前几天的任务,将士兵们分成三部轮流休息,剩下的两部士兵继续连夜赶修战壕。

可惜,命令虽好但天寒地冻的,有几个士兵能坚持下来。第5步兵师里过半都是新招募的新兵,勉强坚持到凌晨三点,眼看着其他人都在休息,只有他们在顶着呼啸的寒风开挖战壕,不少俄军士兵都放弃了修筑的企图,一个个溜回营房中休息了。

当那些愤怒的俄军军官们提着皮鞭追问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挖下去,他们反而还振振有辞。他们的衣服太单薄了,根本挡不住外面呼啸的风,不一会功夫就被冻僵了身体,根本没办法继续开挖战壕。同时也有一些俄军军官心里不满,他们认为自己马上就要被调往其他地方去了,这里的阵地建设也应该留给将到来的第2军。他们为什么还要受这个罪!

怕中国人打过来吗?这天寒地冻的,中国人就算是金刚,他也抗不过西伯利亚的天气,中国人又不见得会马上打过来,明日再修筑也不迟。总之,谁都不愿意在寒风中挖战壕。

索尔仁尼琴少将倒算尽职尽责,深夜了还在巡视阵地,只是看见手下这副模样,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军队中不仅很多士兵对他要求白天黑夜不间断的开挖战壕叫苦连连,一些娇生惯养的贵族军官们意见尤其大。

会推卸责任并不是中国的一家之长,在俄国人同样也有不少自私的俄军贵族军官表示,这开挖战壕的苦差事应该留给第2军去,他们只管收拾好东西,睡个美美的觉,然后准备好东西被调往其他地方。当然,如果中国人不来进攻就更好了,安全至少有保证了。

仗打到现在,俄国远东集团军中已经产生了一些厌战情绪,比斯克跟下乌金斯克都被中国人给拿下来了。战事虽然主战场还在中国国内,但中国人却已经挥师两部打到了俄国,中俄冲突什么时候会结束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在结束了中俄冲突后,还要被送上欧战去送死,这么一看,似乎怎么自己的小命都难保,俄军军中的厌战情绪还在蔓延中。

———————————————————————————————

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621章 日本第五百七十六章第366章 蒋方震与忙碌的日子第316章 大动作第370章 平陕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20章 逃脱第474章 和谈第445章 大战(二)第203章 接触第367章 货币第六百章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588章 酣战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68章 又见阴谋(中)第299章 枝江(上)第498章 不惜开战(下)第274章 武胜关大捷第107章 摩擦第243章 局变(3)第362章 余波(中)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04章 调停第226章 密议(上)第614章 外蒙危机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五百九十四章第136章 肮脏的政治(完)第243章 局变(3)第261章 争分夺秒(上)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682章 风雨欲来第449章 大战(六)第347章 谈判(上)第362章 余波(中)第73章 有人惦记第134章 肮脏的政治(中)第534章 防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383章 内阁风波第267章 胜利了第630章 攻陷库伦2第488章 整军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491章 目标‘特斯拉’第234章 战起(3)第512章 日本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446章 大战(三)第321章 动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671章 拖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五百六十二章第82章 步步为营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120章 汉口来的盐商?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291章 变(2)第194章 刘家庙失陷(上)第123章 兵围杜家庄(下)第三百七十八章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360章 湖北变(下)第28章 密信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0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上)第418章 刀第522章 走向和谈(上)第585章 发现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7章 指点第262章 争分夺秒(下)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116章 扫平内患(2)第680章 苏俄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226章 密议(上)第554章 入京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296章 何进续职第529章 和谈(三)第286章 年轻俊杰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462章 桌下3第663章 亚瑟·贝尔福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657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9
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621章 日本第五百七十六章第366章 蒋方震与忙碌的日子第316章 大动作第370章 平陕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20章 逃脱第474章 和谈第445章 大战(二)第203章 接触第367章 货币第六百章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588章 酣战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422章 大战的硝烟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68章 又见阴谋(中)第299章 枝江(上)第498章 不惜开战(下)第274章 武胜关大捷第107章 摩擦第243章 局变(3)第362章 余波(中)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04章 调停第226章 密议(上)第614章 外蒙危机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五百九十四章第136章 肮脏的政治(完)第243章 局变(3)第261章 争分夺秒(上)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682章 风雨欲来第449章 大战(六)第347章 谈判(上)第362章 余波(中)第73章 有人惦记第134章 肮脏的政治(中)第534章 防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383章 内阁风波第267章 胜利了第630章 攻陷库伦2第488章 整军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491章 目标‘特斯拉’第234章 战起(3)第512章 日本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446章 大战(三)第321章 动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671章 拖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五百六十二章第82章 步步为营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120章 汉口来的盐商?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291章 变(2)第194章 刘家庙失陷(上)第123章 兵围杜家庄(下)第三百七十八章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360章 湖北变(下)第28章 密信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0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上)第418章 刀第522章 走向和谈(上)第585章 发现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7章 指点第262章 争分夺秒(下)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277章 谎言与合作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116章 扫平内患(2)第680章 苏俄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226章 密议(上)第554章 入京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296章 何进续职第529章 和谈(三)第286章 年轻俊杰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462章 桌下3第663章 亚瑟·贝尔福第190章 一网打尽第657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