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最高级的轻蔑是无视

乔泽对三个室友的观感其实还不错。

虽然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参与到集体生活中。

本来这该是高中时的人生体验,可惜的是,乔泽在高中时的确不太能适应学校的环境,一直被路秀秀带在身边。

直到大学才有机会跟三个室友同处一室。

虽然这三个家伙各有缺点,比如张舟搞怪了些,顾正梁喜欢假正经,陈艺文总是有些很清奇的脑回路。但说实话,乔泽却在这短暂的集体生活中,收获了不少同龄人本该早感受的温暖。

甚至体验到了一丝之前从未感受到过的感觉——友谊。

所以来自于408的邀请他还是愿意去的。

虽然吃饭的时候照例不会说什么,但吃完饭后一起散散步,随意听听这家伙又想讲些什么废话还是不错的。

……

去食堂赴宴的路上,苏沐橙已经开始给乔泽打起了预防针。

“乔哥,陈艺文又想好事呢?”

“哦?”

“嘿嘿,他听说群智被推荐加入今年的国家科学进步奖评定呢。今天请我们吃饭,肯定是想打听群智项目报上去的名单里有没有他的名字。”

“有这個事吗?”乔泽有些诧异,他还真没听说过这个事,甚至不太清楚国家科学进步奖是个什么类型的奖项。

“你还不知道吗?”

乔泽摇了摇头。

“还真有这事呢。谭哥都收到通知了。他没跟你说?”

乔泽想了想,道:“可能豆豆把信息过滤了。”

之前为了尽快把博士论文写出来,乔泽给豆豆定的信息过滤规则比较笼统,除了命题相关的信息,基本上都被过滤掉了。包括内部的一些邮件。

群智项目能不能拿奖这种事情的确跟他的博士论文没什么关系。

目前西林数学研究所的应用项目都是围绕着人工智能应用展开的。

主要是人手还不多。

包括从燕北转来的许昌树,临聘研究员刘尘风,跟打杂的汉娜,主要都是做理论研究工作。

只有所长李建高跟谭景荣则是配合外界的数千工程师做群智的应用项目延升,目前主要工作是调教群智大语言模型。

至于光电所主持的光刻机项目,最近的事情到是没那么多了。前期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也不错。接下来得等到工程进度到一定阶段后正式开始测试才会把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北疆nlp研发中心那边申请的项目合作,是否同意把无人机系统,改成深海幽影系统也还没回话。

加上现在论文也已经完成,乔泽突然发现,如果不急于去做大统一命题的引力部分,他其实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不过那得是在博士论文答辩之后了。

至于陈艺文的小心思……

……

“嗯。”

“额?那个乔神……”

“什么这个那个的,我说陈艺文,你是不是傻了?乔哥,嗯,就代表着之后提交名单的时候会有名字的,你就安心吧。毕竟你本来就是群智项目组的元老,也曾做出过那么一点点贡献的,只是后来退出了而已,又不是死了。对吧,乔哥。”

“差不多吧……”乔泽应了句。

“咳咳,乔神大气,老板娘大气。”

学校昏黄的路灯打到陈艺文脸上,让这少年整张脸都闪耀着兴奋的光。

这才是幸福的人生啊,牛逼又能继续吹下去了。

群智项目跟学校没任何关系。

乔泽是项目主导,苏沐橙则是唯一投资人。两人都同意在项目组名单上加进他的名字足够了。

……

事实上哪怕群智项目是学院主导的,徐大江也不会对项目组的人员构成指手画脚。

他现在也压根没心思关心这些。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为乔泽的博士论文答辩忙得脚不沾地。

本来所有学校的博士论文都有固定的时间,但乔泽显然不在此列,走得特殊通道。

当然整个答辩方式也跟普通的博士论文答辩不同。

西林工大的博士论文答辩有a/b两种形式。

但现在为了让这场答辩顺利进行,又推出了c形式。整个流程也都跟普通的博士论文答辩完全不一样。

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报告会式的答辩。

尤其是答辩组的邀请。

一般博士论文答辩的答辩小组六、七人就足够了,五位校内的教授加两位校外的教授。

但这次答辩邀请函发出去之后,希望能加入答辩委员会的教授太多了。

毕竟加入之后,就能拿到乔泽的博士论文原稿。

本来徐大江只打算邀请五十人的。

国内国外加起来就这么多。

但现在光国内想要来听取答辩的教授人数都已经超标了。

国外确定能赶来参加这次答辩的人数这两天也在不停增长。

给他的感觉大概就是痛并快乐着。

这次毕竟不是那种大型报告会,不可能像上次那样,整个西林市都被动员起来。

但同时这次来的又大都是那些国际知名的学术大佬。

说起来解决的问题可比上次要更高端,所以各项接待工作同样不能马虎。

好在学校依然给足了支持,而且还有科学院那边的配合。

多少能让徐大江喘口气。

总之虽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很多,但还是都及时解决了。

乔泽的博士论文答辩日期跟地点也都随之定了下来。

2024年3月21日,答辩地点也定在了学校去年才建好的多功能会议中心能够容纳两百三十人的1号多媒体会议室。

具体答辩的形式也改了。

除了组成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可以提问之外,其他观礼的学者们均可以在答辩委员会的提问完成后,针对论文进行提问。

这个环节专门预留出了60分钟时间。

观礼学者提问期间,答辩委员会成员会集体到隔壁去讨论答辩是否通过。

不过隔壁有屏幕能实时看到观礼学者提问环节,答辩人的表现。

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答辩的难度。

普通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只要让答辩委员会觉得没问题就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了。

但这种答辩模式,如果被观礼学者的问题难到了,肯定会影响到答辩委员会的判断。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

乔泽懒得专门为解决了杨-米尔斯质量问题开一场报告会,对于华夏数学跟物理学界来说都是件没法解释的事情。只能借助这次论文答辩,把事情给办妥帖了。

徐大江倒不怀疑乔泽的能力,他怕的是乔泽的性格,能不能接受这种安排。

好在乔泽大概心情不错,认可了这样的安排。

事实上如果根据上次报告会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人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就好像苏沐橙说的那样,复杂的新数学本就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研究并掌握的东西。

而且乔泽能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官网这些时间陆续公布的研究成果来看,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对于超螺旋空间代数的理解还处于一个中期摸索阶段。

虽然已经根据他提供的思路证明了数条定理,但许多核心的定理依然在攻坚中。

比如普林斯顿官网上最新给出的一道还没有公布答案的证明题。

“在超螺旋空间代数中,对于任意两个超螺旋数(s_1)和(s_2),一定存在一个螺旋数(s),满足以下性质:[ s = s_1 \oplus s_2 ]。”

这其实就是超螺旋代数中最基本的螺旋叠加原理,用一般人听得懂的解释就是两个超螺旋数的叠加一定是一个超螺旋数。

之所以是基本定理,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超螺旋代数的封闭性和唯一性,所以只有证明了它才能让超螺旋代数具备完备性和数学结构的稳固性。

所以乔泽完全没有感觉到压力。

并不是骄傲,或者小视了天下英雄。

主要是两套完整理论的都是他开创的。这些对面还需要研究的题目,他之前已经不知道被谁回收了的手稿里就有完整的证明过程。

请访问最新地址

之所以没有选择公布,无非是对面之前就拒绝了他的好意,让乔泽觉得也许他们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对整套代数体系的扩展。贸然出手解决,可能会让对方感觉被羞辱。

说实话,乔泽对普林斯顿的整体印象还不错,尤其是洛特·杜根这位院长,虽然说在学术上没有给他太大的帮助,但这位数学院长对他还是抱有极大的善意。

所以乔泽选择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最多只是帮着对面出一些相关的题目,来让对面能走在正确的研究道路上。

从这一点便能看出乔泽的本性的确是善良,甚至是温柔的。

这份温柔也持续到了他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当天。

普林斯顿的官网上依然没有给出那条完备性证明的完整过程,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据说所有参与到超螺旋空间代数研究团队的数学家们,都受邀来参加他的博士毕业答辩观礼。

……

“……解决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的意义,在这里不再过多赘述。但相对于量子色动力学的基础,我更好奇的是在微观世层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这个问题变得如此有趣。

但在解释具体的理论模型跟研究成果之前,我需要先向在座的各位普及一系列的概念。也就是之前已经在网络上跟大家见过面的一系列几何问题,我将之称为超越几何学。

这不止是因为超越几何学跟超螺旋代数对应,更因为超越几何学在处理杨-米尔斯场时具有非局域性的特点,跟传统局域场论的方法对比。非局域性的性质使得在空间中的非相邻点之间产生关联,对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它还能为我们的物理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使得杨-米尔斯场的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超越数学的语言更为自然地被描述。这有助于消除传统模型中的某些困难和矛盾。

接下来我将开始我的论述,首先请大家看这个方程:[ f(x)=\int_{\omega} e^{ax}\cdot \cos(bx), dv ]。请注意这是一个能将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结合的重要公式。

其中,(\omega )表示超越几何学中的某个特定空间区域,( a )和( b )则是与超螺旋代数相关的参数……”

乔泽的声音在会议大厅内回荡。

虽然台下不少人脸上都现出愕然的神色,但跟上次的报告会比起来,纪律方面还是没得说的。

起码没人惊呼出声。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上次的报告会,大家都以为乔泽要讲论文中的存在性证明过程,但乔泽却上台后直接给出了通解。

这次虽然又抛出了一个全新的几何方向,但好歹没有脱离论文本身要讨论的问题范畴。

而且大家对于超越几何学的提出是有预见的。

到现场的管理学者,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物理学家都是冲着乔泽发布在网络上那些几何题目来的。

所以当乔泽正式开始讲解他的证明过程之后,现场无数手机被抬起,开始拍摄投影在大屏幕ppt上的内容。

对于这些物理学家而言,这些的确都是未来可供研究的宝贵资料。

虽然现场答辩的过程肯定是有录像的。

但这次并不是正儿八经的报告会,理论上说这种博士论文答辩,学校完全有理由不提供给现场的学者们。

所以先拍下来才是最安全的。

当然也有人并没有这些动作。

比如坐在第三排的爱德华·威腾只是将笔记本摊在腿上,然后快速的将乔泽刚刚讲的公式记录了下来。他甚至没有带上同声传译耳机,因为他交流过那些数学符号,也知道那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坐在他身边的舒尔茨突然凑到他耳边说道:“这个公式看起来很有意思,你想到了吗?”

“所以伱不打算做记录吗?”爱德华·威腾忍不住问道。

“嗯,你不是在记录吗?”

“好吧……”爱德华·威腾看了眼不远处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洛特·杜根,突然想换个座位。

……

“……由以上证明可知,在aj跟bj的相互作用下,保证耦合项导致发生拓扑相变,也就是说通过调节sum_j跟\xi,就会直接导致质量间隙产生相变,而且具体相变必然符合方程:v =\sum_j (a_jb_j +ext{.})。

以上是完整的证明思路。再次感谢我的导师李建高教授对我的人生指导,这篇论文可以说是在遇见他之后,才有可能正式完成的。”

乔泽最后一句话让李建高脸下意识的红了。

但实际上除了前排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将会下意识的看李建高一眼外,后排那些观礼的学者们并没太多人去关注乔泽这句话。尤其是一众物理学家们。

这是什么呀?

如果这篇论文是正确的,岂不是根据其给出的模型,能直接预言相关参数下的能级反应?

理论上说乔泽的这篇论文的确是通过一个另类的方式证明了质量间隙假设。

因为他并不仅仅是给出了夸克和胶子的质量来源,还顺带证明了在强力作用下,夸克跟胶子产生作用的完整模型。甚至给出了一种可能性,让物理学家们不但能间接测量其产生的质量,甚至还能主动调节其质量……

如果模型能在实验室被验证,可以想象的是,标准模型怕是又要改了……

观礼的学者们开始面面相觑,好在答辩会议室里的纪律还在可控范围内。

毕竟这次学校专门强调了,今天可是博士论文毕业答辩。

请大家务必遵守答辩纪律。

即便有交头接耳的声音,也已经把音量压到了最低。但那面面相觑时目光中的震惊跟惊喜是遮掩不住的。

只能说数学的推进果然是物理学向前进步的重要一环。

真的,现场的物理学家大概是最希望乔泽给出的模型是正确的。因为这可能涉及到五到十年后又或者更短时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归属。

好在很快,现场主持人便宣布进入答辩环节。

对于答辩委员会来说,其实这个环节只是走个过场。

选择的问题也早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没人刁难。

“嗯,请问乔泽博士,在你的论文中,对于论文第十三页中,d公式中的特定形式和参数的选择,是否有明确的数学理由?例如,为什么选择了某个特定的超越函数或超螺旋路径?这是否基于某些数学性质或实验观察的启示?”

“我注意委员会有学者认为你关于超越几何第二定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失效,其解是发散的。你是否考虑过这种观点?对于公式的适用性范围和一致性,有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请问……”

……

答辩委员会总共提出了七个问题。

好吧,其实都不能算具体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为了照顾今天来观礼的学者,专门设计的几个问题。

让乔泽能更清晰的解释论文中一些比较难以让人理解的那些关键点。

可以将之理解为华夏特有的礼貌。

毕竟今天这场答辩国外来的学者很多。尤其是很多本身就是研究理论物理的学者,对数论方面的理解可能比较浅。让乔泽讲的更详细些,有助于观礼的学者们能更清晰的理顺乔泽的思路。

乔泽花了大概半个小时解释了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

随后主持人按照之前设定好的程序请答辩委员会的专家跟导师李建高离场,去隔壁讨论这篇论文是否通过,这次答辩也终于进入到了让许多人翘首以盼的提问环节。

……

罗伯特·史蒂芬第一时间举起了手。

不得不说刚刚乔泽在台上讲述的时候,他听得极为认真。

虽然说很多东西他暂时的确无法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到他敏锐的发现了乔泽这篇论文中一个很大的漏洞。

这也早就让他激动起来。

他能感觉到此时所有人的情绪都已经被调动了起来,甚至他身边已经有人开始讨论该如何根据乔泽论文中给出的模型去做复现式试验,来验证模型给出的规律是否正确。

果然这些搞物理的都缺了那么点基本的数学素养,还有答辩委员会更显得极为业余,如此明显的漏洞暂时竟然都没人提到。

好吧,他可以承认不管是超螺旋空间代数还是超越几何学,都的确是天才的构思。但他之前说过什么?乔泽还是太年轻了,功利心太强,甚至不愿意沉下心来琢磨那些细节。

现在他就可以当众点醒这个轻狂的家伙了。

可惜的是,主持人并没有点到他,而是直接点了坐在更前面的舒尔茨。

这一度让罗伯特·史蒂芬有些忐忑。

他怀疑舒尔茨也敏锐的发现了他找到的那个漏洞。

虽然漏洞是谁提出来的无所谓,但罗伯特·史蒂芬还是更想由他站起来铿锵有力的开口质疑,并直视着乔泽的眼睛,告诉这个年轻人他并不是万能的上帝。

好在舒尔茨提出的问题跟他不一样,甚至不能说是提问,而是一种更进一步的需求,这也让罗伯特·史蒂芬对这位西方世界公认的年轻天才学者都有些不屑。

“如果我们对(f(x))的某个参数进行微扰,这会对你的研究结果有什么影响?能不能现场帮我们进行一些演示?”

“好。”

罗伯特·史蒂芬冷眼看着乔泽干脆的答应了一声之后,拿起了粉笔开始在会议室的黑板上给出了对参数进行围绕后的一系列公式。又是一堆人举起手机开始拍摄……

当乔泽放下粉笔的那一刻,他再次立刻举起了手。

这次主持人终于把机会给了他。

罗伯特·史蒂芬也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拿着笔记本提出了他的质疑:“很抱歉,我认为你的论文证明中有重大的疏漏,论文第七页你给出了一个引理三的结果是:[0t_{ext{super}}=\int_{\omega} e^{ax}\cdot \cos(bx), dv]。

然后让我们再看论文的第十二页,你在证明规范是定理二的时候,引用的引理结果r(x)=\frac{\alpha}{x^2}]与之是相矛盾的,由此可见,后续相关的一系列证明都是在一个错误定理基础之上的,对此请问你有什么解释。”

罗伯特·史蒂芬昂这头站在那里,盯着乔泽,说出了他的问题。

他本以为乔泽在这一刻会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一漏洞而开始慌乱,甚至胡言乱语企图搪塞过去。

但让他意外的是,乔泽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便挪开了目光,看向主持人,简单的说了句:“换下一个问题。”

第297章 非典型患者第12章 这是都不要脸了第115章 院士的承诺第164章 这是捧杀吧?第231章 利害关系第193章 拿去验证吧!第99章 论丢了660000能有多痛心第136章 基本操作第134章 乔泽的一次正式建议第273章 弱点跟坚持第45章 我脸没了!第10章 大佬较真了第308章 都别睡了,起来嗨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267章 远见第101章 第二篇论文第243章 都别逼我第139章 乔神的神奇脑洞(跪求月票!)第12章 这是都不要脸了第106章 真当我是神仙第162章 对面疯狂的想法第145章 可选的方案不多了第40章 认真的男人最帅第297章 非典型患者第156章 这不是巧了吗?第291章 审稿阶段第191章 梦中非常规数学结构第303章 乔泽至高自然科学奖第114章 大佬齐聚一屋的压力第31章 有人的心被塞住了第290章 理想跟现实第51章 老赵的骚操作第195章 意料之中的明争暗斗第114章 大佬齐聚一屋的压力第304章 不同凡响的不同反响第129章 普林斯顿的邀请第109章 关于二篇构想的论文第192章 争吵跟从闻所未闻的代数形式第98章 信息的传导效应第76章 连钱都不要了?!第193章 拿去验证吧!第316章 都弱爆了第80章 你快来啊!第21章 这次我把“蠢货”藏在心里第188章 都别睡了第215章 都火了!第50章 人间自有温情在第82章 徐大江的密谋第299章 突来的噩耗第68章 大家都高兴就好了第303章 乔泽至高自然科学奖第152章 选择题总做错怎么办?第258章 这是什么神仙测试?!第26章 超暖心的评价第207章 小院里也许能震古烁今的谈话第266章 豆豆的先动理论第19章 乔泽的正式宣言第170章 史诗级的合作第287章 难度跟态度第203章 激动的物理人们第102章 母凭子贵第88章 这些大人能懂什么?第127章 来自普林斯顿的邮件第56章 你们是活不到考研那天了吗?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第206章 天上的有什么用?不如水下的!第215章 都火了!第140章 还有这等好事?第107章 怎么可能不成功?第187章 呵,他们竟然想欺负老实人?第251章 迫不及待(等待更新)第293章 暗人不做明事第86章 难道真没人意识到,这是价值100010000的项目?第225章 豆豆是懂画饼的第231章 利害关系第87章 最好都别太激动了第20章 跟我去适应环境吧第55章 其实很苦的啊!第106章 真当我是神仙第195章 意料之中的明争暗斗第74章 窗外,阳光正好第231章 利害关系第35章 影响在发酵第234章 懂中文的学生都不够了第190章 都别惦记了!第192章 争吵跟从闻所未闻的代数形式第274章 你倒是放论文啊!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68章 大家都高兴就好了第170章 史诗级的合作第4章 惊人大脑的惊人构思第96章 刀在手!乱杀!第196章 结果正确第212章 最高级的轻蔑是无视第268章 快乐与不快乐第43章 那笑容,好甜第309章 命运与剧本的选择权第243章 都别逼我第124章 请别太为难自己了!第309章 命运与剧本的选择权
第297章 非典型患者第12章 这是都不要脸了第115章 院士的承诺第164章 这是捧杀吧?第231章 利害关系第193章 拿去验证吧!第99章 论丢了660000能有多痛心第136章 基本操作第134章 乔泽的一次正式建议第273章 弱点跟坚持第45章 我脸没了!第10章 大佬较真了第308章 都别睡了,起来嗨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267章 远见第101章 第二篇论文第243章 都别逼我第139章 乔神的神奇脑洞(跪求月票!)第12章 这是都不要脸了第106章 真当我是神仙第162章 对面疯狂的想法第145章 可选的方案不多了第40章 认真的男人最帅第297章 非典型患者第156章 这不是巧了吗?第291章 审稿阶段第191章 梦中非常规数学结构第303章 乔泽至高自然科学奖第114章 大佬齐聚一屋的压力第31章 有人的心被塞住了第290章 理想跟现实第51章 老赵的骚操作第195章 意料之中的明争暗斗第114章 大佬齐聚一屋的压力第304章 不同凡响的不同反响第129章 普林斯顿的邀请第109章 关于二篇构想的论文第192章 争吵跟从闻所未闻的代数形式第98章 信息的传导效应第76章 连钱都不要了?!第193章 拿去验证吧!第316章 都弱爆了第80章 你快来啊!第21章 这次我把“蠢货”藏在心里第188章 都别睡了第215章 都火了!第50章 人间自有温情在第82章 徐大江的密谋第299章 突来的噩耗第68章 大家都高兴就好了第303章 乔泽至高自然科学奖第152章 选择题总做错怎么办?第258章 这是什么神仙测试?!第26章 超暖心的评价第207章 小院里也许能震古烁今的谈话第266章 豆豆的先动理论第19章 乔泽的正式宣言第170章 史诗级的合作第287章 难度跟态度第203章 激动的物理人们第102章 母凭子贵第88章 这些大人能懂什么?第127章 来自普林斯顿的邮件第56章 你们是活不到考研那天了吗?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第206章 天上的有什么用?不如水下的!第215章 都火了!第140章 还有这等好事?第107章 怎么可能不成功?第187章 呵,他们竟然想欺负老实人?第251章 迫不及待(等待更新)第293章 暗人不做明事第86章 难道真没人意识到,这是价值100010000的项目?第225章 豆豆是懂画饼的第231章 利害关系第87章 最好都别太激动了第20章 跟我去适应环境吧第55章 其实很苦的啊!第106章 真当我是神仙第195章 意料之中的明争暗斗第74章 窗外,阳光正好第231章 利害关系第35章 影响在发酵第234章 懂中文的学生都不够了第190章 都别惦记了!第192章 争吵跟从闻所未闻的代数形式第274章 你倒是放论文啊!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68章 大家都高兴就好了第170章 史诗级的合作第4章 惊人大脑的惊人构思第96章 刀在手!乱杀!第196章 结果正确第212章 最高级的轻蔑是无视第268章 快乐与不快乐第43章 那笑容,好甜第309章 命运与剧本的选择权第243章 都别逼我第124章 请别太为难自己了!第309章 命运与剧本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