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夺门(十七)

在月芒之下,紫禁之颠,丁一站了起来,哪怕在七名神箭手的包围之下,他依旧从容,紧了紧别在腰带上的袍裾,丁一笑着对扇形环伺身前的七名神箭手说道:“诸位是不是放松一些?以七对一,用得着这么如临大敌么?不过……”丁一对着面前二十米开外的那名神箭手说道,“……别人倒罢了,我不太信你不会射失,你的手,不稳。”

“少保不妨试试。”那名神箭手冷笑着说道,他对于自己的箭,特别是在这个距离里,是有着绝对的信心,就算是名满天下的丁容城又如何?一箭足以夺其魄!所以他叫丁一试试,只要丁一敢有异动,他便敢取了丁某人性命,事实上,他希望丁一反抗,丁一如果束手就擒,孙太后是让他们不要杀丁一的,但若丁一反抗,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把这景泰年间,江湖公认第一条好汉的丁容城的性命,一箭而取!

并非人人都讲大义,不是个个都顾家国。

例如这名神箭手,他更在意的是高官厚禄,江湖上的声名,谁坐龙椅?什么外敌内患?关他底事?至于什么立宪不立宪,更不要提,别说他不知道,就算他知道,听说了,也不会摆在心上。

“你不会射失?”丁一似乎放弃了抵抗,这让这几名神箭手有点失望,略略松了手上的劲道,搏杀大明第一条好汉的殊荣,眼看便要溜走。这让他们在回复丁一时。都带了火气:“少保不必废话了,若真如江湖传言一般混身是胆,便试一试。十步之内,不是夸口,便是闭着眼睛,我等也绝对不会射失!”这已不是劝降,而是挑衅了。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笑道:“这个距离内。我也不会。”

说着他的右手猛然向下一拍,左手快速拔动击锤。

弓箭终不可能比手枪更快,但开弦的手。可以比扣动扳机的手更快;

特别是足以被成内红铺底牌的神箭手;

就算是丁一,扣动六次扳机的手,也不可能比这种水平的神箭手更快;

不过丁一没有扣动扳机,他用手撸击锤来施展牛仔拔枪术。

甚至为了提高第一发的开火速度。丁一连左轮都没有拔出来。直接在枪套里直接射击。

这需要很熟练的技巧,不然的话往往会把自己的脚打烂;更需要绝好的枪感,因为在撸动击锤的同时还要瞄准六个不同目标,而偏偏这两者对于丁一来说,都不是问题。

六声枪声在不到半秒的时间里,听起来就如同一枪,然后丁一踢起了身前的尸体同时,用左手拔出了腿袋上的另一把左轮。一把左轮只有六发子弹,但他有七个敌人。那名没有中弹的神箭手松开了弓弦。长箭呼啸着破空而来射中那拦在身前的尸体,而斜斜侧倒下去的丁一,扬起了左手的左轮手枪,就在那滞空的尸体下方,火舌迸现,枪声响起。

一秒半,前面六发子弹用了不到半秒,而第七子弹,拔枪到射击,用了一秒多。

在这一秒半过后,在丁一的身体还没接触到屋顶之前,一切就已经结束。

然后丁一跃起,举枪,行于屋顶如履平地,在不到半秒的时间里六发全中,又是二十米左右的距离,不可能每一发子弹都能击杀一名敌人。所以丁一在行走中扣动扳机,为一个胸口中弹挣扎着想爬起的神箭手,补上一枪;再前行,再为另一名大腿中弹、跪在屋檐上准备咬牙开弓的神箭手补上一枪……

这时周围宫殿的屋顶上,跃上七八个身影,他们吹动了哨子,是急促的冲锋号。

不太可能丁一真的装逼到没有内应,没有接应人手,就这么孤身入后宫。

丁一冲着他们点了点头,晃开手枪的弹巢,一颗一颗地装填上子弹。

“先生,潜入宫中无法携带装配,我等八人,有弓三张,刀五把。清宁宫左近尤有这些日子发展出来的冲锋队三支,但无军械、训练……”这七八人,就是潜入孙太后宫中的山地特种大队战士,内皇城的盘查向来极严,又不是丁一这有着带刀舍人身份的,想夹带装配进来,明显是不太可能的话。

再说丁一持两把左轮,别人看不懂什么,以为是铁如意,也就罢了,反正带刀舍人带两把防身的铁如意,也不违禁;若是这些潜入宫人的士兵,可没有带防身兵器的资格,身上有什么别人看不懂是什么的东西,那必定会仔细盘查的,这玩意,一查哪里还得了?必定出事。

“现在,你们有十把弓了。”丁一指着那七个被干掉的神箭手,对这八个山地特种大队的士兵说道,“我要去一趟乾清宫,再回来算帐,你们先在这里潜伏着,除非她要逃,否则不必出手。”

“是,先生。”

乾清宫就是皇帝的寝宫,也是这内皇城里,没有太大骚乱的地方,丁一走近了乾清宫,就听着兴安的声音:“不论是谁,天亮前有人过来,都给咱家放箭放铳!听到没有?”那边是一众内侍的应答之声。

“兴安,你想清楚了没有?”一身白衣的丁一,就在乾清宫那长长的台阶之下,袖手而立,朗声这么问道。在景帝身边潜伏着的人手是有的,但是他们也没有接收到发动的命令,几乎在丁一的声音响起之际,乾清宫的屋顶就站起了两排弓箭手,而从乾清宫两侧涌出大量手持火铳和弓箭的内侍。

足足一千多平方米的乾清宫里,至少涌了四五百人,可见景帝对于自身的防护,并没有放松,众多的火把将这黑夜照着通明,许多箭簇上,映射着教人心寒的光芒,至少有上百把火绳枪,张开的机头上夹着燃烧的火绳,居高临下的,就这么对着丁一。

“如晋少爷,您怎么这时候进宫来了?”任是兴安身为司礼监大太监,这时声音也是禁不住有些颤抖,他咽了一口唾沫,就站在那长长的台阶上方,向丁一问道,“这辰光,如晋少爷还是先回去,等得天亮了……”

丁一撩起袍裾,就在长阶之下,盘膝而坐,他没有抬头,似乎在这黑夜,能从地板上看出什么奥秘:“我不进宫来,皇帝出了什么事,谁来担当起这责任?设使今夜宫中无学生在,不知宫中几人横尸;不知几人被凌辱;不知宫妃于乱兵之中如何自处;不知印玺落于何人之手;不知宫殿几处火起;不知天子安能苟全!”

兴安一时被丁一呛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丁一所说的,兴安深知,尽是实情,丁某人一路过来,那纷乱便一路平息,内外皇城诸门示警铃声响起,却也无没大规模的刀枪交错、战士惨号,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便没有乱兵涌入宫中,如果没有丁一的话,这一切,这个夜,不会如此的平静。

火把犹在猎猎作响,丁一安坐于阶下,依旧没有抬头,只是平静地说道:“学生有一事要请教皇帝,劳烦公公去请皇帝出来答话。”兴安没有动,毕竟皇帝是九王之尊,怎么可能被丁一这么一句话,就招之即来。

丁一终于抬起头来,望着那些持枪执弓的内侍,却微微笑了起来,“兴安,这就你的凭仗?你不妨下令教他们放箭、放铳,看看有没有人听你的。”他摇了摇头,对着那些内侍说道,“学生从东安门孤身行到此处,只杀了七人。你们都是上过学堂的内侍,可知道为何?”

宦官的学堂,是宣宗创立的,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也好,明成祖朱棣也好,都是雄主,但到了宣宗的年代,已很难如那两位一样,把皇权与相权都掌握到皇帝的手里,无论是诸部尚书还是内阁,都努力地从皇帝手里抢夺着相权。

为了与内阁和诸部争夺相权,宣宗就创立了太监学堂这个东西,来鼓励和教导宦官读书识字。因为如果坚持明太祖朱元璋的方针,不允许宦官识字的话,太监批红、阅读奏折等以及其他与文字有关的行为,就很难进行了。那么利用内廷来抑制内阁和诸部权力,就难以实施起来。

能贴身保护着景帝的,自然都是上过宦官学堂的内侍,也是内侍之中机灵、聪明的人物。

但在这个时候,聪明人并不太好用,因为聪明人总会联想到许多事,特别是没有严格纪律和信仰的聪明人。这是丁一为什么敢于孤身前来乾清宫的原因,不单单是这里也有内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聪明人,他们总会很懂事。

“若学生身死,若石亨、曹吉祥等辈无人可制;诸门守将各为其是……”丁一还没说完,那原先瞄着他的弓箭和火铳,已渐渐地低垂下去,响鼓不必重锤,聪明人自然是知道丁一说的是什么,也知道为什么丁一孤身前来,无人敢阻,因为丁一若死,身负海内人望,名满天下,士林翘楚的丁一死在宫中,最为不济,也是有人以清君侧为名,举兵杀入大内为丁一报仇的,比如大明第二师,比如安西都督府的丁总镇,到时就算景帝无事,他们这些人,能活下去?而如果南宫那位坐上龙椅,听着丁一死讯的话,更不用说了,他们这些人,只怕直接给丁某人殉葬都没什么出奇。

兴安看着火起,却劈手夺过一副弓箭,将那内侍踹翻了,弯弓搭箭瞄着台阶下的丁一。

第49章 教看风云手(十)第115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七)第9章 风*流*眼(八)第129章 待从头(十二)第1章 风吹海不平(一)第4章 万山在握(十七)第5章 租界(四)第1章 督广西(十)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60章 更有强中手(五)第3章 永镇广西(十二)第5章 君临(十一)第33章 幽怀恨无句(三)第113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五)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一)第3章 爪哇(十四)第5章 夺门(十九)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二)第84章 虎脱柙(十三)第2章 筚路蓝缕(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6章 万事开头难(六)第9章 风*流*眼(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86章 万事皆备(五)第82章 雄鸡一唱(四)第82章 雄鸡一唱(八)第46章 角力(二)第4章 新君(十六)第8章 转进(二十)第84章 虎脱柙(十一)第3章 爪哇(二)第3章 爪哇(六)第1章 督广西(二十三)第3章 飞地(二十)第6章 伤别离(二十一)第2章 远航(二十一)第3章 立储(十)第1章 督广西(二十)第5章 君临(十)第114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六)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一)第8章 决斗(二十四)第8章 决斗(十六)第1章 温柔乡(三)第7章 狰狞(十六)第48章 教看风云手(九)第4章 新君(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2章 绝户计(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9章 风*流*眼(十六)第13章 洗剑血成川(二)第6章 伤别离(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七)第7章 辞京(一)第84章 虎脱柙(六)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96章 万事皆备(十五)第6章 伤别离(十九)第6章 欧洲(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5章 夺门(十七)第116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八)第4章 新君(十八)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107章 天子赐颜色(十九)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4章 新君(十一)第5章 夺门(十九)第5章 故人心(一)第4章 万山在握(七)第5章 夺门(十)第50章 离别易销魂(一)第4章 新君(十三)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1章 旧部(五)第29章 杀官(一)第3章 心如铁(十七)第16章 洗剑血成川(五)第56章 受辱(二)第1章 伴君如虎(八)第37章 尺土是汉天(四)第1章 风吹海不平(四)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四)第3章 心如铁(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八)第5章 夺门(二)第1章 督广西(八)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二)丁一的奋斗三十四第5章 夺门(五)第3章 心如铁(九)
第49章 教看风云手(十)第115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七)第9章 风*流*眼(八)第129章 待从头(十二)第1章 风吹海不平(一)第4章 万山在握(十七)第5章 租界(四)第1章 督广西(十)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60章 更有强中手(五)第3章 永镇广西(十二)第5章 君临(十一)第33章 幽怀恨无句(三)第113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五)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一)第3章 爪哇(十四)第5章 夺门(十九)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二)第84章 虎脱柙(十三)第2章 筚路蓝缕(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6章 万事开头难(六)第9章 风*流*眼(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86章 万事皆备(五)第82章 雄鸡一唱(四)第82章 雄鸡一唱(八)第46章 角力(二)第4章 新君(十六)第8章 转进(二十)第84章 虎脱柙(十一)第3章 爪哇(二)第3章 爪哇(六)第1章 督广西(二十三)第3章 飞地(二十)第6章 伤别离(二十一)第2章 远航(二十一)第3章 立储(十)第1章 督广西(二十)第5章 君临(十)第114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六)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一)第8章 决斗(二十四)第8章 决斗(十六)第1章 温柔乡(三)第7章 狰狞(十六)第48章 教看风云手(九)第4章 新君(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2章 绝户计(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9章 风*流*眼(十六)第13章 洗剑血成川(二)第6章 伤别离(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七)第7章 辞京(一)第84章 虎脱柙(六)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96章 万事皆备(十五)第6章 伤别离(十九)第6章 欧洲(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5章 夺门(十七)第116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八)第4章 新君(十八)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107章 天子赐颜色(十九)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4章 新君(十一)第5章 夺门(十九)第5章 故人心(一)第4章 万山在握(七)第5章 夺门(十)第50章 离别易销魂(一)第4章 新君(十三)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1章 旧部(五)第29章 杀官(一)第3章 心如铁(十七)第16章 洗剑血成川(五)第56章 受辱(二)第1章 伴君如虎(八)第37章 尺土是汉天(四)第1章 风吹海不平(四)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四)第3章 心如铁(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八)第5章 夺门(二)第1章 督广西(八)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二)丁一的奋斗三十四第5章 夺门(五)第3章 心如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