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幸福的结局

出了二月,林小溪的儿子顺哥儿已经两个多月大了,在自己亲娘和妹妹的悉心照料下,林小溪的身子也恢复的很快。

两个月大的小宝宝,每天除了吃喝就是睡觉,眉眼也逐渐长开了,小顺哥儿长得多半像林小溪,眉眼之间秀秀气气的,且性子也不闹腾,平日里除了饿了,尿了,才会哼哼两声之外,其余时候皆是安安静静的。

李氏常说,顺哥儿性子像他亲娘,据说林小溪小时候,就极是个安生的性子,特别的好带,给她省了不少的麻烦。

而林小溪自有了顺哥儿之后,似乎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身上散发出了强烈的母性光辉,尤其是每每抱着顺哥儿的时候,眼里总是闪着一股浓浓的化不开的柔情!

初春时节,冬雪融化,李氏看着女儿这边,一切已然回归正常,便开始牵挂起了家的那边,打算带着一双儿女踏上回程的路途。

林小溪夫妇俩虽颇为不舍,但也知道这是没法避免的,何况,林小溪本就内疚,因为她自己而将老爹一个人,留在家里过年的事情,因此,便也没有对李氏说什么挽留的话语。

只打叠起精神来,替李氏装点行李,小夫妻两,一个匆忙安排护送丈母娘回乡的随行人员,一个忙着采买土产,替李氏打点行装。

匆匆三日过去,一切安排妥当,李氏带着一双儿女告别了女儿女婿,登上马车离开了宁远县城。

临行前,林小桥特意将自己的姐姐拉到一边,斟酌着开口说了句,“姐姐,你年纪还小,现下已经有了顺哥儿,就别急着再生孩子了啊,毕竟这生孩子也是个受罪的活儿,最好等个三五年的再生也不迟。”

原本,林小桥作为一个未曾及笄的姑娘家,她也不想说出这些话的,可无奈几次听到李氏说起,让林小溪调养好身子,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孩子。

李氏固然是真心为林小溪着想,可她一介乡下村妇,毕竟见识有限,心里光想着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却想不到林小溪小小年纪,若频繁生产,会伤了身子。

因此,林小桥便忍不住提醒了两句,林小溪虽也觉着,这样的话从年幼的小妹口中说出,是有些别扭奇怪,但看着小妹眼里,满满的关切之意,她也就没做多想,点点头应承了下来。

其实,就算林小桥不说这些话,林小溪也是有此打算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陆浩杰,这次看着妻子生产,过程十分煎熬,况且,有了顺哥儿这个儿子,他也不算是膝下无子,有心不想再让妻子受这份痛苦,便时常在妻子耳边念叨,让她缓缓再生,或者不生也行。

若林小桥知道这事的话,定是不会来当个多事儿的人的,此时看着林小溪面色认真的应下,她也就放心的走了。

来的时候,李氏一心牵挂怀孕的女儿,虽是盛夏季节,却也是赶着行程,而这次回程,却是一路春暖花开,到处景色宜人,李氏心中也少了那份急切的牵挂,虽依然有些挂念着家里的林二牛,但也知道他一个大男人在家有吃有喝的,应该没什么大事,便带着一双儿女,看花赏景,慢慢悠悠的走着行程,直到三月中旬才走到了家。

彼时,安哥儿又年长了一岁,且出门一趟,一路上坐着马车看山看水的,许是也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性情,性子较之以前,还更加活泼开朗了一些,话说得,也比之前利索多了,不再一个词一个词的往外蹦着。

离家大半年的时间,林二牛虽精神看上去不错,但毕竟还是黑瘦了一些,李氏难免心疼起来,又深知他这个样子,定是经常往田里跑的缘故,便忍不住数落了几句。

可不论李氏说什么,林二牛只憨憨的笑着,一双眼睛也是不错眼的在李氏身上盯着,且生平头一回当着儿女的面,对李氏说了句甜言蜜语,“瘦了,是想媳妇想的。”

李氏没防他素日里闷不吭声的,这回竟当着孩子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立时便停了手上收拾的动作,面颊也不禁染红,再一转眼,看着女儿眼里止不住的笑意,就连小小的安哥儿,都捂着嘴儿偷笑的样子,更是觉得脸上烧的慌。

没好气的看了自己男人一眼,良久才憋了一句,“难不成你变黑了,也是想媳妇想的啊!”

林二牛方才也是一时情不自禁,媳妇离家这么长的时间,他是真的想了,尤其是年下的时候,看着旁人家热热闹闹的,更是想念媳妇和孩子,想的心里发慌。

他一个大老粗,平时倒床就睡,睡着了雷打不动的人,这回竟也尝过了‘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难受滋味。

此时,听到媳妇发问,倒又恢复了往日的憨傻,搓了搓粗大的手掌,嘿嘿笑了一笑,“那是下田干活晒的——”

林小桥实在忍不下去了,先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后,便捧着肚子笑的停不下来,自己老爹真的是太逗了!

安哥儿虽有些懵懂,不知姐姐为何如此狂笑,但也跟着在一旁‘咯咯’直笑,不大一会儿,姐弟两便笑作一团。

随后几日,李氏和林小桥忙着,将带回来的一些土产和衣料之物,分作几份,派人送去给各个亲友,顺便去报个喜讯,连老宅那边也未曾落下。

姥姥孙氏知道自己得了一个重外孙子,自是十分高兴,忙忙的带着儿媳和孙子过来,细细的问了问自己外孙女和重外孙的情况。

顺便也将李氏数落了一顿,说她不知轻重,竟把小小的安哥儿,也带着走了这么长的行程,殊不知孩子年岁小,经不起颠簸……

接着,林小桥的小姨一家子也齐齐过来道贺,至于,小叔一家子,来的稍微晚了一些。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他们一家子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一些,林小牛要守着铺子不得空闲,而赵氏近来刚刚替自己大女儿林小花,寻了一门亲事,男方姓钱,名方正,家境殷实,是个小商户,铺子就开在小叔家铺子的旁边。

听说,那钱方正在自家铺子外,见过林小花几回,便看上眼了,因此,亲事是男方那边主动提的,私下问过赵氏的意见之后,才派了媒人上门提亲。

其实,事实上,赵氏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存了要替她寻个好亲事的心思,可她一介妇道人家,不是在铺子里,就是在家里,好亲事也没处可寻去。

但,因为钱家铺子就开在近旁,赵氏时常能够看到相貌端正,又待人有礼的钱方正,也是颇有好感,几下寻思了一番,便偶尔让女儿过来铺子送送饭什么的,就为了看看,这两人到底能不能看对了眼去。

可是,许是女儿年岁不大,她又从没在女儿面前,说道过这种事情,因此,林小花一直都不见开窍,看见了钱方正,就跟看着个稍微熟悉点的陌生人似的。

赵氏心里便有些挫败感,本想弃了那个念头,恰在这时,钱家老母却是主动登门,明里暗里的透露了那个意思。

www_ тtκan_ Сo

这下子,两家人自然是一拍即合,迅速的达成了共鸣,再过两日恰是两家人约定了,要过文定的日子。

赵氏自然忙的一刻都不得闲,直到夜色降临,他们夫妇两才带了小儿子过来,而林小花因为害羞,也怕长辈们拿她打趣,便躲在家里没有过来,她妹妹林小草便也留在家里陪着姐姐。

而同样得了消息的老宅那头,却是没有一人过来,不过,李氏也并不计较这些,在她心里,周氏等人不来才是最好,只要平日里他们能够安安生生的,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想着过来,找他们一家子的麻烦,便是最大的幸事。

至于林二牛,原本他是全家人里面,最对老宅那边抱有幻想的人,现在,经了这么些年的屡屡失望,也已经开始变得麻木了,不再妄想着期盼那些不切实际的亲情。

四月初时,郑寡?妇从京城回来,得知林小溪生了个大胖小子,也是高兴,亲手做了几套小衣服,跟着李氏为顺哥儿准备的一箱衣裳鞋袜和玩具,一块儿捎了过去。

接着,便与李氏商议起了,陈学文与林小桥的婚期,儿子年纪渐长,身边总没个人操持内务也不行,恰好再过几个月,林小桥就满了十五周岁,因此,郑寡?妇希望二人的婚期,能够早早的定下,最好是林小桥及笄之后,便能大婚。

而李氏,前年刚嫁了一个闺女,今年要是再嫁出一个,自是心里千般不舍,但是,她也知道学文那孩子,年纪不小,又等了女儿这么多年,也没有情理再让人家等下去。

且,闺女所嫁之人,本就是千好万好的,李氏也不觉着,闺女嫁人之后,会有什么顾忌,左右思量之下,自己倒也想通了,与郑寡?妇一块,给这对小儿女,定下了九月二十五的婚期。

婚期敲定后,郑寡?妇当即便去信,告知了自己的儿子,也好让他有所准备。

而李氏,则开始张罗起了,为闺女置办嫁妆的差事,一应家具都是与大女儿林小溪一起打的,都锁在了自家的后院里面,因此,这家具是无需再置办了。

至于其它,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可以照着大女儿那时候的例子来办,但是,这嫁妆一事,又是闺女出门子的关键要事,李氏一人有时也拿不到决断,想想上回大女儿嫁人之前,一应事务都有小女儿在一旁协助帮助,这回总不好再找她过来。

李氏想了想,还是去找了自己的好友郑寡?妇,让她帮着拿拿主意,郑寡?妇自是不会拒绝,因此,林小桥的一应嫁妆,都是在自己亲娘与未来婆婆的商议之下,定下来的。

七月底,陈学文来信告知,他已调任为荆昌同知,府衙就在安平镇所归属的省府下的荆昌县,即日便动身前往在职任地。

另外,待他与现任同知完成交接之后,他便会向自己的上峰知府大人,提交婚假申请,想来应该会有一个月的假期。

得知这一消息,林小桥无疑是十分高兴的,旁的不说,陈学文调任荆昌同知,至少可以让她日后回娘家方便许多。

况且,她本就不喜京城那片繁华地界,原先她还只以为,陈学文并未将这事放在心上,现在看来,他定是一早便已经在谋划着了。林小桥想着他的一番用心,也是忍不住的心里泛着甜蜜,连对于自己成婚后的,那最后一丁点儿的茫然,都消失了。

八月十五,林小桥在家里度过了最后一个中秋佳节,大郎二郎两兄弟虽任地都不算太远,若是成心想回来与家人一起过节,只需请上两三日的假期便可,他们这种地方小官,原本一年就是有二十天左右的流动假期,扣除年假之外,平日里也还是有十来天的休假。

但是,兄弟俩一心想着回来,参加小妹的婚礼,这回便没有请假归来,将假期攒着,待到九月份再回来。

果真日子进了九月,兄弟姐妹们便陆陆续续的赶了回来,第一个赶到的,便是林小桥的姐姐林小溪。

陆浩杰在宁远任期满了三年之后,又被调去了邻省的茂定县任县令,虽只是平调,但茂定县离着安平镇的距离,却着实是近了许多,原先林小溪回趟娘家,至少也要走个二十天的路程,现在却只需要十天不到的时间。

对于林小桥来说,自己亲姐姐的到来,不可谓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自三个月前开始,李氏便开始拘着她不让出去,日日将她关在屋里‘绣嫁妆’。

哪怕林小桥再三自戳其短,声明自己连个鸳鸯都绣不成,关在屋里也是徒然,但李氏却还是坚持不放她出来,“原本,姑娘家的嫁妆,都该是自己动手绣制的,但我也知道你女工拿不出手,虽说有绿竹给你绣了大半的嫁妆,但是,好歹那嫁衣,你总得自己个儿在上面动上几针吧。”

“那娘就不怕我动了针,那嫁衣就毁了?”林小桥干脆的回道。

李氏对于闺女这副态度,简直气到无言,良久才咬着牙说道,“那嫁衣,你就别绣了!就绣个盖头吧,不许旁人帮手,你要是一次绣不好,就重新再绣一个,反正咱家现在也不缺那点儿布——”

得了这话,林小桥也知,这回李氏不是与她说着玩的,便也只能认命的窝在房里,绣起了盖头。

可这女工活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而成的,林小桥虽十分虚心的,向绿竹求教过多次,但绣出来的图案,还是不能见人。

不过,林小桥还是硬着头皮,拿着一对野鸭子,向李氏交差,希望李氏睁只眼闭只眼的,放她过了。

可是,李氏这回却是铁了心的,要在出嫁之前,磨一磨女儿的性子,因此,这检验的要求也是相当的严格。

林小桥屡屡上交成果,却都被打退回来,真是苦不堪言啊!

就她那跳脱的性子,却要被日日拘在屋子里面,除了吃饭之外,等闲不得出去,都快在屋里闷得发疯了!

但是,自从林小溪回来之后,虽然李氏依然不让她出去,但是,有了亲姐姐的陪伴,这日子自是好过了许多。

更何况,还有顺哥儿这小家伙在,林小桥时常逗着他玩乐,看着小娃娃可爱的笑脸,即使拘在屋里,也并不嫌多闷了!

九月二十,陈学文也从荆昌回来了,与他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几大箱子的古董玩物,并一盒圆润的珍珠,颗颗都有指甲盖那么大,这些皆是带来给林小桥做嫁妆的。

李氏虽心里高兴,但还是严格按照习俗,新婚前一个月男女双方不得见面的规矩执行,没让这一对小儿女,见上一面。

不过,私底下传个信什么的,却没管,因此,陈学文只能将满腔的思念,寄托在纸上,每日里都会与林小桥传上数回的书信。

而两人之间这般甜蜜的屡屡书信互动,自是避不了,时时陪在妹妹身边的林小溪的耳目。

见他们小两口如此甜蜜,林小溪自是也免不了,对着妹妹好生打趣一番。

每每这时,面对自己姐姐的打趣,林小桥虽口上不说什么,但面颊上挥之不去的绯红,却依然说明了一切。

尤其是每每读着信上,那些柔情蜜意的字句,她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刺激和新鲜感觉。

从前,在林小桥的心目中,她的学文哥哥一向是温雅而淡定的,她素来知道,陈学文宠她,几乎对她无求不应,但却从未像现在这般,如此大胆而又明了的告知,他对自己的思念和爱慕。

‘入骨相思知不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读着这一句句露骨的情诗,林小桥只觉得,自己的心跳仿佛都不听使唤了,噗通噗通的跳个不停,每回好不容易平稳下来之后,却又会被引来一下撞击。

二十三日,大郎二郎兄弟俩一路风尘的陆续赶到家,兄妹四人笑颜相聚。

二十四日,上午,大郎二郎兄弟俩,一路吹吹打打的,前去福民巷的宅子送嫁妆,下午,林小桥的小姨领着赵氏,林小溪等人前去‘铺床’。

这福民巷的宅子,是郑寡?妇专为了儿子成婚所用,早早的置办起来的,数天前便开始由她亲自带领着,里外洒扫干净,又亲自布置妥当了。

九月二十五日,林小桥终于迎来了她大婚的日子……

这一天,晴空万里,林小桥一早的被拉拔起来,梳妆打扮,又由全福夫人开脸之后,穿上一身繁重的大红嫁衣。

随后,各个长辈依次过来与她说着体己的话语,近乎一些皆是按着林小溪那时成亲的流程走着,只这一日的氛围,没有林小溪成亲那日压抑,似乎人人脸上都带着十足的笑意。

就连李氏,面上都带了笑容,今日嫁女的心境确是有所不同,上回大女儿出嫁时,她虽有喜悦,但更多的还是不舍和担忧,总害怕女儿嫁人之后,日子过得不顺。

但是,这回轮到小女儿出嫁之时,或许是因为对女儿的夫家太过放心了,李氏心里有着满满的踏实感觉。

何况,大喜的日子,落泪总不是什么好事,因此,李氏这回便强压了心里的不舍,只想着欢欢喜喜的送闺女出嫁。

可那股被压抑的泪意,在女儿临上花轿之前,还是没有忍住,李氏紧紧的拉着林小桥的双手,又一次哭了个昏天暗地。

而安哥儿却是比李氏哭得还是厉害,起先他并不大懂成亲的概念,早上还为着李氏给他换了一身新衣裳,感到高兴呢,后来被领到姐姐房里,看着自己本就漂亮的姐姐,被人梳妆打扮的更加漂亮,也很是欢喜。

但是,渐渐的看着自己姥姥,小姨等人,一个个的过来拉着姐姐的手,说着些莫名其妙的话,安哥儿慢慢的也似乎有点懂了。

因此,当众人簇拥着林小桥往外走去的时候,小小的安哥儿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只扯着自己姐姐的衣袖不肯撒手,一个劲儿的问着,“姐姐,你要去哪里啊?”,“姐姐,你为什么要穿的这么奇怪啊?”,“姐姐,你为什么不带着安哥儿一起走啊?”

孙氏见此情形,赶紧上来把安哥儿拉走,可无论她怎么哄劝,安哥儿就是扯着林小桥的袖子不肯撒手,也越发的认为,姐姐不要他了,要一个人走了。

大红盖头下,林小桥本是一脸的轻松,却在听到安哥儿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之后,也止不住的落下泪来。

见着旁人都没法哄好安哥儿,林小桥只得蹲下身来,拉着安哥儿的小手,隔着盖头柔声哄道,“安哥儿要乖,姐姐就是出去两天,马上就要回来了,到时候,可以给安哥儿带好多好多糖果和好吃的。”

安哥儿仍然不依,“我不要糖果,不要好吃的,我就要姐姐。姐姐去哪儿,安哥儿也跟着去哪!”

面对弟弟对自己的依恋,林小桥此时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只能继续与他商议道,“可是姐姐有事情一定要出去的啊,等姐姐回来,给安哥儿讲故事好不好?”

安哥儿听了这话,原本瘪着的小嘴有些拉直了,纠结了半天之后,才说道,“要讲十个故事,安哥儿要听那个孙猴子打妖怪的故事,还有猪八戒——”

外面的锣鼓声已经又吹响了一遍,喜娘在一旁又催了一声‘新娘子上花轿喽’,可是安哥儿这小家伙,却还在掰着手指头数着自己想听的十个故事。

李氏抹了把眼泪,将安哥儿抱着拉开,林小桥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大郎背了起来,塞到了轿子里面。

花轿绕着安平镇的大小街道走了一圈,一个时辰后,才到了福民巷落下。

许是因为天气凉爽,轿夫们抬轿子又抬的极为稳当,林小桥坐在花轿里,一点儿也不觉得颠簸或是晕头转向,一路吃着绿竹给她准备的小点心,还有小果子,除了不能掀开轿帘,看看外面景色的遗憾之外,林小桥这趟花轿之行,似乎可以堪称完美,一直到走出花轿的那一刻,她都觉着自己神清气爽。

紧接着,被喜娘搀着跨过火盆,一路走到喜堂,又与陈学文一起拜了天地,便被送进了洞房……

黄昏时刻,夕阳的余晖泄进了院里,给整座宅子都染上了一层浓浓的喜色……

陈学文带着一身的酒气,进了房间,掀开亮眼的大红盖头,眼前立时便出现了一张秀气迷人的俏脸。

这就是自己已然守候了六年的幸福,陈学文脑中恍惚闪过,他们在一起的许多画面,当年古怪精灵的小女孩,一转眼就变成了如今清秀可人的亭亭少女。

一瞬间的晃神而过,陈学文温柔的牵起佳人的一双芊芊细手,注满柔情的黑眸专注的望着眼前佳人,浅笑弯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林小桥望着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眸,里面荡漾着的是,那样可以迷死人的柔波,使得她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无端的就瞬间平静了下来,紧接着,便深深的沉溺于这汪柔水之中……

------题外话------

全文完!感谢一直以来,所有对文文不离不弃的亲们!

cc第一次写文,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但是,有了你们的包容,cc还是坚持将文写完了,谢谢你们一路的鼓励和支持!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4章 开口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125章 有趣的烧烤大餐第21章 二房夜话下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200章 初进郑府第44章 归家第104章 学文与小姨的碰面第109章 再离别第145章 意外的小财第53章 李氏出事儿第166章 临行前第28章 刺儿球?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41章 酒楼离开之后续第103章 大部队迁移第17章 上林村第132章 琐事第169章 讨嫁妆第16章 混乱第37章 谈成(上)第123章 逗趣儿的小堂妹第107章 亲人离别第108章 元宵节第37章 谈成(上)第31章 进镇卖福果儿第161章 乡试第148章 自寻乐趣第217章 奔赴宁远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212章 文府第60章 “孽种”之说第120章 小试成功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16章 混乱第177章 荷叶的委屈第8章 闹剧后续第19章 林家晚餐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12章 小桥要种田第23章 暂住姥姥家第26章 镇上考察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194章 添妆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8章 晚饭前奏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59章 林娇一语道真相第63章 认罪书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78章 恶霸事件真相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98章 小桥挨训了第129章 成亲前的准备第146章 买人第136章 想把铺子开到省城去第102章 糟心的事儿家家都有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90章 腊八节第131章 成亲趣事第5章 接受第142章 梅干菜第201章 重逢后的母女叙话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72章 抢收稻子第39章 一大笔钱第49章 李家盖房第149章 人才培养第193章 商议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193章 商议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07章 亲人离别第40章 秦业第72章 抢收稻子第37章 谈成(上)第182章 李氏生产第11章 奶奶周氏第95章 林娇的变化第188章 美好的开端第93章 除夕夜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161章 乡试第5章 接受第45章 与李氏议分家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场第119章 镇上买宅子第196章 离第205章 无端的挑衅第70章 郑寡妇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206章 执念
第4章 开口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125章 有趣的烧烤大餐第21章 二房夜话下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200章 初进郑府第44章 归家第104章 学文与小姨的碰面第109章 再离别第145章 意外的小财第53章 李氏出事儿第166章 临行前第28章 刺儿球?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41章 酒楼离开之后续第103章 大部队迁移第17章 上林村第132章 琐事第169章 讨嫁妆第16章 混乱第37章 谈成(上)第123章 逗趣儿的小堂妹第107章 亲人离别第108章 元宵节第37章 谈成(上)第31章 进镇卖福果儿第161章 乡试第148章 自寻乐趣第217章 奔赴宁远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212章 文府第60章 “孽种”之说第120章 小试成功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16章 混乱第177章 荷叶的委屈第8章 闹剧后续第19章 林家晚餐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12章 小桥要种田第23章 暂住姥姥家第26章 镇上考察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194章 添妆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8章 晚饭前奏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59章 林娇一语道真相第63章 认罪书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78章 恶霸事件真相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98章 小桥挨训了第129章 成亲前的准备第146章 买人第136章 想把铺子开到省城去第102章 糟心的事儿家家都有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90章 腊八节第131章 成亲趣事第5章 接受第142章 梅干菜第201章 重逢后的母女叙话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72章 抢收稻子第39章 一大笔钱第49章 李家盖房第149章 人才培养第193章 商议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193章 商议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07章 亲人离别第40章 秦业第72章 抢收稻子第37章 谈成(上)第182章 李氏生产第11章 奶奶周氏第95章 林娇的变化第188章 美好的开端第93章 除夕夜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161章 乡试第5章 接受第45章 与李氏议分家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场第119章 镇上买宅子第196章 离第205章 无端的挑衅第70章 郑寡妇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206章 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