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潮新19

广府,已经逐渐进入炎热的夏暑当中,而在当代大相国夏日起居日常的冰室殿里,随着源源不绝送入的冰块和昼夜不停吹入湿润凉风的水力机械,却依旧还是凉风习习而清爽异常。

参与小内朝的几位宰辅和枢密们,却是冠带齐全威严正谨的端坐两侧,微侧着身子对着上座的大相国,此起彼伏的禀告着国事,或是交头接耳小声商榷各自权柄和领域的章程。

“江宁方面怎么说。。”

“依旧是无力派兵北上驰援。。”

“根据宁枢副的回奏,新设陪都三军时日尚短,”

“无论是基本员额和将佐配属,还是训练和淄粮甲械,都未能令人满意的。。”

“除了暂时维持地方之外,也委实无法堪当大用的。。”

“唯有当地旧神机军一部,连同重募的丹阳兵共计四千人,已经奉命北上了。。”

“至于陪都留守行司有奏,江南各道亦是百废待新而民生凋敝。”

“就算是东南三道五路的地方驻军,也只得堪堪维持局面不至于更加败坏,”

“肆虐两浙和江西的大云贼,尚且没有被扑灭的迹象。。”

“至少在半载之内,岭内之地实在是无处可以调集兵马了。。”

“那三司使和枢密院那里又是怎么说的。。”

“岭外八道经过年逾的休养生息,虽有所富余。。”

“但都用作支供在天南的定乱战事之中了。。”

他不由在心中有些悲凉和无奈的味道,曾经何时横扫环宇海内不臣的国朝,已经无力支持同时发生在西北和东南方的两场战争了么。

“与那些顺化党人的交涉进度如何了。。”

“眼看得天南雨期将至,火器的效用将有所折扣”

“再谈不妥的话,那就在没有必要谈下去了。。”

“毋庸怪朝廷斩尽杀绝,鸡犬不留了。。”

“还有,军器南监在干什么吃的。。至今还没有配出足以破城的炮药。”

“以至于军前好容易突破海陆送过去的火炮,倒有多半闲置着。。”

“将作监建造的水师新船进度,亦是未能尽如人意。。”

“目前海路的输送,只能靠应募的民船暂充一时。。”

“臣有闻,国朝在淮南尚有一只弹压地方的军序。。”

“你是说刘延庆的模范后军所部?。。”

满堂的正在小声议事的声线不由暂时顿了顿。

任何与淮镇相关的事务,无疑是现在大相国面前最为敏感的话题和由头。毕竟,当初那位淮镇之首就是在这位手中,得以重任和逐步做大起来,乃至发展到如今无可打压和抑止之势的。

因此,哪怕此时来自安东都护府罗藩的使臣,正在广府私下活动着想要以安东道大都督府的名义,获得朝廷认可和册封的消息,也被整个上层相当低调的联手压下来;

因为,这实在令人有些太尴尬了;国朝在南方的平叛之举迟迟未能建功而进展缓慢,但是名义上应邀出兵为国朝臣藩兼本家罗氏拨乱反正的淮镇所属,却差不多把大半个安东道都给打下来,而重建了安东都督府的名分和秩序了。

这到底是该嘉勉和重赏其功,还是该严厉斥责和予以惩戒,或者两者兼具之,就成为朝堂中当权的诸位,乃至当政的大相国颇为纠结和烦扰的事情了;

如果要表态嘉勉的话,哪怕是口头上的象征意义,也是在鼓励淮镇及其所属,愈加肆无忌惮和放手而为的行事态度;但是要以此为理由训斥和惩戒淮镇私启畔端的话,哪怕是名义上的动作,却又要考虑到东海诸多外藩诸侯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续影响。

毕竟安东大罗氏虽远在北地,却也是一直臣贡不断的诸侯典范,国朝暂且鞭长莫及也就算了,但是真要公开宣称和主张对其坐亡不救,那无疑是否定了国朝一直对中原和广大北地,所宣称的正统和名分大义。

因此,这些年下来淮镇已经是朝廷麻烦制造者,又是国朝在北地的定海神针和中流砥柱的存在,可谓是令人又爱又恨的头痛角色。

朝中诸公自然是无比热切的希望,能够把这只在北地打出名声的强军劲旅,给调回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来再慢慢的炮制;而不是远在自己权势和影响力的范围之外,做那为所欲为之事。

更何况,据说淮镇领下几乎没有多少私田的存在,而被那位镇帅以军屯和公田的名义,圈占开拓了淮上最少十数万倾的沃野田土;再加上地处南北海路之扼要,广收东海各地的通商厚利而常年货殖有道。

哪怕只消拿出部分来支配和分润,也足以让朝廷衮衮诸公吃的满嘴流油,。。啊不是,应该是解决朝廷财计艰巨,而各种官债、军债疲软缺乏有力质押和担保物的境况了。

至于当地军民百姓的生计和死活,正所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因为淮镇才得以苟且保全下来的额北地之民,难道就不该为国家大义和美好的未来前景牺牲一下么。

但是因为淮镇的存在和需要供养数只强军的理由,始终被维持的水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基本格局,就算是从正常去体制渠道内名正言顺的派人过去,也免不了被合力架空起来只能干瞪眼,或是干脆被挤兑的呆不住,而灰熘熘滚回来的命运。

但是只要能够将淮镇麾下的几只主要战力,逐一的调回来或是别遣他地,就可以比较容易的以朝廷的名义,接管下来这份庞大的基业和成果了。

但是因为牵涉到某种北地全盘大局,再加上盘根错觉的利益牵扯,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实现的事情;于是大家干脆对此装聋作哑的摆出一副,你不想说我也不想知道的充耳不闻姿态来。

但是,现在这一切终于到了有所改变的时候了,北地局势的突然糜烂和西军的反复,未尝不是一个契机和开端呢;

因此,无论是后方被称为旧统派里的北人党,或是从龙新贵、邸园故旧;或又是以二次北伐军功起家新勋派的京军系、荆楚系和海外驻屯系,都为此达成了某种初步共识和权衡,而不惜用各种旁敲侧击的推动手段,好让掌管一切的大相国终于下定了决心。

而这次驻留在江北的刘延庆模范后军所部,或许就是一个突破口和开端,

“署两河行司都总管,抚军大将军孙静邦何在。。”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大相国突然抬起头来顾盼左右之后,忽然点到了另一个名字。

“臣恭候上命。。”

片刻后,一身深紫戎服而鬓角泛白,看起来依旧刚健硕毅的孙静邦,被引到了大相国面前。

“着你为送婚扈卫大使,率五城防军余部,并琼州健儿、崖州义勇大部北上。。”

“一亦成礼之后就引兵驰援关洛。。并授以权益和见机行事。。”

在座微微惊了一下,这琼州健儿和崖州义勇,可是幕府一族用来拱卫和保护在海南大岛直领,的老牌私属武装重要组成部分;

就算是之前广府变乱当中,也谨守本地而始终没有被动用过,而在日常当中除了偶然充当幕府要人的仪卫之外,早已经淡出世人的记忆多年了。

这次居然被调出来充任送婚护卫力量,可见大相国对于此处赐婚的看重和在意之情了。

。。。。。。。。。。。。。。。。

待到我的船队抵达最西南端的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又称汝阴郡,已经过去大半个月时间,而眼看要进入稻花蝉鸣的淮上六月,这也是纳入淮镇治下最晚,也是最为凋敝和破败的一个州。

一方面是因为比邻淮水,在前几年那场淮河大水期间,作为沿淮重灾区之一的颍州,能跑的人口都已经跑了,而其中大都跑到邻近有淮镇赈济的宿州和泗州去了,而跑不动的也在当地不是被淹死就是被困死、饿死,

因此,当淮镇派兵接管下来的时候,偌大一个中上等州境内,除了州城内不足万余无处可去,奄奄待毙的居民之外,居然找不到更多可以编管的人口;而只能靠后续的移民屯垦,来重新开发和恢复一些靠北地势较高的区域;

而且因为相对缺乏人力的缘故,至今仍有大片崩坏的堤防没有被修复起来,导致在开春汛期的涨水当中,仍有大片被往复的淹没和冲刷而无法恢复起来的土地。

因此,相比邻近同样为淮河大水所祸害的不轻,却因为淮镇及时介入和组织生产自救的缘故,早早恢复基本产出和粮食盈余的宿州或是更东一些泗州;这里的中部和南部四个县,依旧是满地污泥淤积而大片水泽荒草横生的荒败情景,只有建立了屯垦区的县城附近,才稍微有些许人烟和生活气息。

就在颍州州治永乐城,接受当地捕盗大使翟汝文的工作汇报时,

我再度得到来自河北那边一个战争预警的消息,平卢道的北朝残军以平卢四镇节度使韩仲彦的名义,对占据河北的权大都督张邦昌部再次开战了;

并且将张邦昌所部打的节节败退,转眼之间就丢掉大片土地,截至消息送出来的两天前,已经沦陷了北部延边的两个州约十几个县的地盘了。想必过不了多久,来自张邦昌方面求援的使节,就会马上跑过来乞师的。

不过这样的话,对我在河北的征拓和经营,也是一件潜在大好事,起码后续的运河漕渠疏通工程,短期内再没有什么像样的敌对势力来骚扰和破坏了。

而光靠地方上那些游走聚散不定,像流民多过像盗匪的所谓义军之流,只要河北本地武装驻屯的建生军和巡护队的力量,就足以吊打和驱逐他们了。

而且,以这位张邦昌大都督一贯的尿性和了解,他在军略和治民上虽然干的不怎么样,但是在基本的御下手段和抓住军队上,却是很有一套;同时也尤为善于搜刮和聚敛,尤其是对那些在他治下的豪强大户而言,那简直被折腾的欲仙欲死的;

而在另一方面,他也很会收编、拉拢和吞并那些地方武装,而且号称是貔貅的性子,如何武装势力到了他手中都是几乎有进无出的别想再逃脱了;在通常情况下,这些义军乡勇土团的头目,会被他用荣华富贵醇酒美人给稳住,然后逐一的架空和收拾掉。

而余下的部众则是择选合用的精壮,厚饷以恩结人心再充入己部,余下的老弱和桀骜之辈,则被打散处理掉;其中相当部分都被给当作奴工和苦力卖到了淮地来,在各处矿山石坑盐场里,承当最少十年到二十年为期编管苦役,才能够有机会脱身。

所以,在他占据河北事实割据的这些年间,虽然屡败屡战而败多胜少,但是却始终维持了足够的实力基本盘,并且在比自己善战的敌人面前屡挫屡复,总能够规复力量而卷土重来;最终依靠拼实力的消耗把对手拖垮挤走,最终以另一种曲线救国的行事,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这也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本事了。

所以,在没有其他更多选择面前,我也只能捏鼻子维持下来,这种经常给对方相互挖坑的友邻和潜在盟助关系了。

当然了,因为对方这种总也踩不死的小强作风,我倒也不急着作出反应和对策,让河北方面多观望一阵再伺机入场比较好。(

第1235章 底定5第90章 交易第441章 天倾5第879章 拨乱19第953章 沉惊3第936章 惊破16第138章 骚然第514章 兵戎4第488章 渐变18第631章 怅怀31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1258章 再决8第670章 出援20第255章 后续 绸缪第516章 兵戎6第793章 肘腋3第782章 萌动12第740章 抉择5第371章 渐变第1184章 会江宁8第87章 清盘第918章 临峙18第926章 惊破6第25章 出闻第968章 沉惊18第1127章 浪奔7第1170章 沧澜14第528章 经略2第1227章 平卢17第682章 落尽2第208章 波罗庙与节操第1021章 澜动第1172章 沧澜16第390章 回转5第1018章 颓然8第906章 临峙6第1104章 归远4第87章 清盘第296章 北幕第1051章 零落第963章 沉惊13第1004章 夷变4第1278章 卷荡8第660章 出援10第25章 出闻第665章 出援15第907章 临峙7第708章 启东(8)第699章 履新3第806章 沦没6第1232章 平卢16第825章 启新15第328章 两端第904章 临峙4第52章 仿若初见第1279章 卷荡9第481章 渐变11第341章 协力第1143章 潮新13第690章 新气6第822章 启新12第484章 渐变14第632章 怅怀32第1011章 颓然第445章 天倾13第261章 动员 炮组第228章 决定、静观第548章 序间2第871章 拨乱11第320章 两河风起二第995章 跌宕5第1033章 澜动13第215章 交代第417章 对阵第1274章 卷荡4第333章 再进第481章 渐变11第426章 战局6第517章 兵戎7第560章 根本7第1089章 立新19第532章 风雨2第88章 在家第1189章 江宁变3第1121章 浪奔第510章 根本2第1012章 颓然2第1266章 又决6第1196章 徐州起6第120章 意外第318章 插曲第871章 拨乱11第722章 异梦2第382章 波黠第872章 拨乱12第662章 出援7第393章 在河北3第968章 沉惊18第626章 怅怀21第212章 年会
第1235章 底定5第90章 交易第441章 天倾5第879章 拨乱19第953章 沉惊3第936章 惊破16第138章 骚然第514章 兵戎4第488章 渐变18第631章 怅怀31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1258章 再决8第670章 出援20第255章 后续 绸缪第516章 兵戎6第793章 肘腋3第782章 萌动12第740章 抉择5第371章 渐变第1184章 会江宁8第87章 清盘第918章 临峙18第926章 惊破6第25章 出闻第968章 沉惊18第1127章 浪奔7第1170章 沧澜14第528章 经略2第1227章 平卢17第682章 落尽2第208章 波罗庙与节操第1021章 澜动第1172章 沧澜16第390章 回转5第1018章 颓然8第906章 临峙6第1104章 归远4第87章 清盘第296章 北幕第1051章 零落第963章 沉惊13第1004章 夷变4第1278章 卷荡8第660章 出援10第25章 出闻第665章 出援15第907章 临峙7第708章 启东(8)第699章 履新3第806章 沦没6第1232章 平卢16第825章 启新15第328章 两端第904章 临峙4第52章 仿若初见第1279章 卷荡9第481章 渐变11第341章 协力第1143章 潮新13第690章 新气6第822章 启新12第484章 渐变14第632章 怅怀32第1011章 颓然第445章 天倾13第261章 动员 炮组第228章 决定、静观第548章 序间2第871章 拨乱11第320章 两河风起二第995章 跌宕5第1033章 澜动13第215章 交代第417章 对阵第1274章 卷荡4第333章 再进第481章 渐变11第426章 战局6第517章 兵戎7第560章 根本7第1089章 立新19第532章 风雨2第88章 在家第1189章 江宁变3第1121章 浪奔第510章 根本2第1012章 颓然2第1266章 又决6第1196章 徐州起6第120章 意外第318章 插曲第871章 拨乱11第722章 异梦2第382章 波黠第872章 拨乱12第662章 出援7第393章 在河北3第968章 沉惊18第626章 怅怀21第212章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