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砚台

总算挨到旬末休沐,西远领着几个孩子,陪爷爷奶奶回莲花村。

老赵赶车,爷爷坐在老赵旁边,奶奶抱着不点儿坐在中间,屁股底下垫着厚厚的棉垫,几个孩子围坐在奶奶周围,卫成西韦骑着小红马,跟在车后。

出了彦绥城,上了官道,马车跑了起来,卫成西韦嫌马车跑的慢,超过马车,在前面跑一段再往回迎一段,也不怕麻烦,狗蛋和小勇,看二哥五哥骑马,跟着“啊啊啊”兴奋的喊,伴着卫成西韦的笑声。

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叶子已经金黄,秋风吹过,肥大的杨树叶哗啦啦落下,像展翼的黄蝴蝶。

落叶铺满了道路,一直向前延伸开去。树上,偶尔有啄木鸟用长嘴巴“笃笃笃”敲着树干,看见马车过来,歪了歪脑袋,然后接着“笃笃笃”的敲。

原野里庄稼早已成熟,大豆直挺挺的立着,饱满的豆荚仿佛随时都会炸开;玉米怀抱着浅黄色的穗,红色的须,如老爷爷在晒太阳。

天空中一排大雁,“嘎嘎”两声名叫,排成“一”字向南飞去,无边无际的田野,在远处与蓝天相接。

“大哥,前边是万德镇。”狗蛋坐在西远怀里,指着官道尽头露出的房檐屋角。

“对,过了万德镇,再有十里路就到咱村了。”奶奶回答。离村半年,老人想家了,一进万德镇地界,觉得看什么都亲切起来。

“我们狗蛋记性真好,从万德镇经过一次就记住了。”秋阳点了点狗蛋的额头。

“嗯,因为万德镇路口有两棵大柳树,柳条往下垂,带弯儿的,我来的时候趴车窗看见啦。”狗蛋仰头得意的跟秋阳说。

“狗蛋,啥柳树柳条不往下垂啊?”程南捏了下狗蛋的鼻子。

“你别说,我们狗蛋瞧的就是仔细,这两棵柳树还真跟别的柳树不一样。”车离得进了,大家一瞧,还真是,万德镇路口的两棵柳树,枝条虽然往下垂,但是枝条不是直的,弯弯曲曲,曲折盘旋,连叶子都打着卷。

“这是龙爪柳,跟咱村的柳树不一样。”爷爷给几个孩子解释。

“我们狗蛋眼睛就是好使,来来回回这么多次,别人谁都没发现。”奶奶不忘夸小孙子,狗蛋咧着嘴歪着小脑袋,头上的朝天辫随马车一颠一颠,眼里满是笑意。

马车跑得快,十里路转眼就到,卫成和西韦骑着小红马,早早在村口老榆树下立着,“哥,你们可真慢。”两个孩子边说边跳下马。

“我们一匹马拉了一车人,跟你们俩一人一马能比吗?”西远跳下车,白了两个弟弟一眼,西韦和卫成嘿嘿笑,牵着马跟在哥哥身后。

“哎呦,婶子,回来了?您这一走可是小半年。这是不点儿?可真出息不少,都认不出来了。”碰到村里人,都热情的跟爷爷奶奶打招呼。

奶奶边跟碰到的村民说话,边往家走,后面西远抱着不点,狗蛋牵着大哥的衣角。

“秋阳啊,回来了?”一个胖胖的妇人跟秋阳打招呼。

“哥,二胖他娘。”卫成跟西远挤眉弄眼。

“回来了,婶子。”秋阳笑着回道。

“能待几天啊?有空来婶子家坐坐。”农妇听秋阳回话,一脸的阳光灿烂。秋阳跟以前可是不一样了,以前只听说他跟西家大小子识了几个字,没人当回事,如今正经八百去的城里学堂,是读书人了。

读书人在普遍没有几个人识字的大燕国,可是相当有地位的,即便没有功名。

唉!当初糊涂,没有答应王家提亲,谁能想到这孩子不声不响去了城里,还拜了先生。而且,看秋阳如今的样子,比万德镇那个老秀才还神气,不是普通人了。

秋阳冲二胖娘笑了一下,这回没有应声,“小远,我从这儿回我家了。”秋阳跟西远说了一声,转身往自家方向走,虽布衣长衫,气质风华,却让人不自觉的仰慕。

“哼!让他们家一开始瞧不上秋阳哥,现在傻眼了吧?”卫成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在哥哥耳边嘀咕。

西远笑了笑,人的本性惯于奉高踩低,即使相对朴实的村民也不能避免。

到了家门口,奶奶没直接往里走,而是在大门口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大门上的铜环,拍了拍门框,“还是咱家好!”

“奶,城里那个也是咱家。”西远跟奶奶逗哏。

“奶知道,可就是老房子看着亲近。”

“你呀,就是不会享福,让你在城里待几天,跟上刑似的。”爷爷和卫成西韦一起把大门打开,好让老赵将马车赶进院子。

“爹,娘,你们回来了?”西远娘正在屋里做午饭,听到动静急忙跑了出来,看到老太太,满脸激动之情。

“回来了。可算回来喽!”奶奶领着不点儿,往堂屋里走,“老大他们夯围墙去了?”

“是,围墙再有两天就能弄完,剩下南北两个大门早找木匠做好了,这回彻底完事了。他爹早晨临走前还嘱咐我,说您今天和爹回来,让宰只鸡,我都顿锅里了。娘,您还想吃啥,我给您做。”西远娘一边给老太太开屋里的门,一边跟老人家絮叨家里的事。

“没啥想吃的,咱家的茄子还有没有了?总觉得外面的菜跟家里的味道不一样。”奶奶放开不点,让她自己在屋子里跑,坐在炕沿上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西远娘每天都擦扫,收拾的干干净净。

“有,小韦,把马拴上,去园子里给奶奶摘几个茄子回来。娘,我后来种了几垄晚茄子,现在正是吃的时候。”西远娘边说边接过卫成提进来的包裹,给奶奶放到炕上。

中午的时候,西明文西明武回来了。一家人团团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连西明全两口子都过来了。

不点儿小,一走半年,不记得爹娘了,奶奶让叫她就叫,但是一下都不让老三两口子抱。吃饭时,也坐在奶奶怀里,别人谁都不行。老婶的神情有些失落,西明全却没觉得怎样。

人多坐不开,家里放了两张桌子,西远领几个小的坐一桌,狗蛋挨着大哥二哥坐,除开始喊了声爹娘,再没跟那两口子亲近一点儿。他记事儿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是怎么才到大伯家来生活的。

“娘,你说狗蛋是不是记我仇了?”老婶有些讪讪的。

“你自己做的事情还怨孩子啊?我们狗蛋可不是小心眼儿的孩儿,走了半年,你还想让孩子跟你咋亲!”老太太白了三媳妇一眼儿。

“娘,我没说狗蛋不好。”老婶急忙陪笑脸。

老太太没吭声,懒得搭理她。用筷子把茄子弄成小块,给不点儿放到碗里,不点现在用勺子自己能舀着吃,就是吃得哪都是,奶奶吃饭前给她系了个围嘴儿。

“矮(奶),呲(吃)。”不点把小勺子里的东西往奶奶嘴里送。

“奶不吃,我们不点吃。”奶奶笑了,握着不点儿的手,将东西喂给不点。

旁边,西明文满上了四盅酒,哥仨加老爷子,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那天要不是程义他们拉着,我们哥仨揍不死从老大。”老叔喝了两口酒,大声嚷嚷。

通过他们的对话,西远了解到,玉米被祸害后,二叔咽不下这口气,正好有一天,从老大干活时碰了二叔一下,二叔借机就火了,顺手给了从老大两扁担。

从老大心里有鬼,没敢针尖对麦芒地跟二叔动手,他几个兄弟想帮忙,被程义他们拉偏架拉开了。

老叔当时也在场,很让人意外的跟二叔站在一条战线上,看来啥事他心里也不是一点都没数。

帮家里干了两天活,西远领着卫成西韦西阳返回彦绥城,这次没带西勇和狗蛋。时节已经进入老秋,北地一早一晚比较凉了,家里的房子当初是花大价钱盖的,比城里的暖和舒服,孩子住在家里少遭罪。

不用教两个小的,西远更闲了,每天把要卖的吃食做完,自己没事拿本书来看,或者三五日去先生那里一次,帮先生查找资料,听先生讲解功课。

叶先生是江南人,说话有江南一带的软糯口音,抑扬顿挫,非常好听。他一生受诗书浸染,学识渊博,别有一番儒雅风范。西远觉得,与先生交谈,是一种享受。

彦绥城有几位书生,读书时遇到不懂之处,来请教先生,一来二去,西远与几位相熟了,几个人没事儿常常相约出去,或者喝酒吃饭,或者品茶聊天,总之,日子过得还比较惬意。

进入初冬,一天夜里,下了场大雪,早晨推开门,积雪有半尺厚,西远在院子里跳了跳脚,回头拿扫帚和栓子张财一起扫雪。

下午,外面晴了,天空瓦蓝瓦蓝的,但是天气却比较寒冷,西远怕冷就没有出去,一个人窝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

这时,外面门环被人扣动,西远开门,见一小厮立在门外。

“请问,王秋阳住在这里吗?”小厮脸冻得通红,一边说话一边跺脚,天冷,在外面站一会儿脚就冻得跟猫咬似的。

“是,你是……”西远细打量,确定自己并不认识。

“啊,那就对了,这是我家少爷送给王公子的。”小厮说着,把手里的东西往门里一放,一溜烟往巷子口跑去。

“你家少爷是哪一个?”西远又可气又好笑,好嘛,给人家东西,连姓名都不留。

“郑轩。”小厮的声音远远传来。

又是这个郑轩,西远没办法,把东西拿了进去,等秋阳回来再说吧。

晚上秋阳回来,西远把东西悄悄给他,并把白天的事情跟他学了一遍。

“郑轩那天跟张华打架,把我的砚台打破了,估计是想赔给我。”秋阳说着把盒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一方砚台,西远虽然不懂,但是也能约略看出东西好坏,这方砚台,一看就价值不菲。

“这么好的东西,我可不能要,明天给他还回去。”秋阳冲西远笑了笑,把盒子又盖好。

“小远,你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我一进院子就闻到味道了。”秋阳心思醇厚,东西一放,拉着西远去堂屋吃饭。

晚上,西远的八卦之心还在熊熊燃烧,剩下他和卫成西韦后,西远转弯抹角的问,这两天学堂有没有啥事发生。

“哥,你想想,我们学堂那么多奇葩,能没事吗?”“奇葩”这个词是哥哥以前褒义贬用的,西韦和卫成很懂得举一反三。

Wшw¤t t k a n¤¢ ○

“都啥事,给哥说说。”

“嗯……前天,郑轩踹了张华一脚。”西韦想了想道。

“为啥踹张华?”

“哥,要说起来还跟你有关系。”卫成坐在西远旁边,把脑袋搭在西远肩上,笑嘻嘻的跟哥哥说。

“我离他们八十丈远,咋还能扯上关系?”西远真是奇了怪了。

“真的,哥,那回你领狗蛋去学堂,郑轩不是打你一下嘛。”西韦也凑在哥哥跟前。

“我记得这事,跟他打张华没啥关联吧?”

“哎呀,哥,你别打岔,听我俩说。”卫成搂着西远的肩膀,晃了两下,“后来,郑轩去学堂,没事儿找秋阳哥聊天,秋阳哥没搭理他。”

“嗯,秋阳哥说你这么好,郑轩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他觉得郑轩不是啥好人。”西韦补充。

“然后郑轩总琢磨跟秋阳哥搭话,秋阳哥一直没怎么理他。前天,先生让我们休息一会儿,秋阳哥在那儿习字,张华过去死皮赖脸的跟秋阳哥磨叽,郑轩出去溜达了一圈,回来看见了,上去就踹了张华一脚。”卫成边说边笑,他不待见张华,张华能够吃瘪,他很开心,即使让张华吃瘪的对象是郑轩。

“哥,你都不知道,张华可熊了,让郑轩一脚踹地,吭都没敢吭。”西韦也感觉挺解恨,“结果张华摔倒的时候,把秋阳哥的桌子碰翻了,桌子上的东西都掉到地上,砚台打破了一个角儿。”

“哈哈,郑轩当时直摸脑袋,然后要把他的砚台给秋阳哥,秋阳哥没要,郑轩一点招都没有。”卫成越说越高兴。

原来是这么回事,难为郑轩,为了赔一个砚台,连他家住哪儿都打听到了。

第125章 梁祝第90章 田间第5章 肉包第72章 小舅第167章 让步第120章 相念第166章 发现第69章 围墙第89章 进城第109章 威慑第100章 游玩第23章 打探第57章 蹭饭第43章 坐车第7章 我饿第175章 起因第164章 心事第127章 相依第113章 激化第29章 往事第86章 赌气第98章 砚台第98章 砚台第39章 算账第58章 小林第159章 学馆第116章 远离第125章 梁祝第82章 大舅第184章 作妖第33章 赶集上第81章 喂鸡第108章 寻路第143章 聘礼第142章 媳妇儿第87章 挨打第74章 邀功第114章 分离第41章 小树第174章 裂痕第169章 赶考第65章 姥家第122章 相成第32章 后续第120章 相念第183章 安庆第105章 干旱第44章 盖房1第26章 快跑第88章 夺子第125章 梁祝第10章 识字第155章 愧疚第15章 羊奶第29章 往事第47章 请客第45章 盖房2第132章 归去第44章 盖房1第56章 姥娘第52章 狼虫第189章 终章第41章 小树第131章 相别第26章 快跑第99章 表字第6章 卫成第14章 种菜第114章 分离第15章 羊奶第37章 春日第187章 家常第181章 心伤第188章 任职第24章 闲言第175章 起因第14章 种菜第131章 相别第157章 安慰第181章 心伤第154章 卫喜第60章 真相第103章 猫叫第111章 脱险第33章 赶集上第104章 恨嫁第184章 作妖第63章 了解第133章 来兮第117章 情起第20章 鱼干第7章 我饿第22章 买驴第67章 强悍第71章 狗蛋第43章 坐车第146章 取经第120章 相念第108章 寻路第172章 焦虑
第125章 梁祝第90章 田间第5章 肉包第72章 小舅第167章 让步第120章 相念第166章 发现第69章 围墙第89章 进城第109章 威慑第100章 游玩第23章 打探第57章 蹭饭第43章 坐车第7章 我饿第175章 起因第164章 心事第127章 相依第113章 激化第29章 往事第86章 赌气第98章 砚台第98章 砚台第39章 算账第58章 小林第159章 学馆第116章 远离第125章 梁祝第82章 大舅第184章 作妖第33章 赶集上第81章 喂鸡第108章 寻路第143章 聘礼第142章 媳妇儿第87章 挨打第74章 邀功第114章 分离第41章 小树第174章 裂痕第169章 赶考第65章 姥家第122章 相成第32章 后续第120章 相念第183章 安庆第105章 干旱第44章 盖房1第26章 快跑第88章 夺子第125章 梁祝第10章 识字第155章 愧疚第15章 羊奶第29章 往事第47章 请客第45章 盖房2第132章 归去第44章 盖房1第56章 姥娘第52章 狼虫第189章 终章第41章 小树第131章 相别第26章 快跑第99章 表字第6章 卫成第14章 种菜第114章 分离第15章 羊奶第37章 春日第187章 家常第181章 心伤第188章 任职第24章 闲言第175章 起因第14章 种菜第131章 相别第157章 安慰第181章 心伤第154章 卫喜第60章 真相第103章 猫叫第111章 脱险第33章 赶集上第104章 恨嫁第184章 作妖第63章 了解第133章 来兮第117章 情起第20章 鱼干第7章 我饿第22章 买驴第67章 强悍第71章 狗蛋第43章 坐车第146章 取经第120章 相念第108章 寻路第172章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