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相安无事

溧水城距离东庐山北麓也就三十余里,有驰道相通,午时便赶到东庐山。

这时候从后方赶回来的斥候,又传来李碛午前率两百骑兵出溧水城,在渡塘湖的南岸,以少胜多,击溃从江乘城过来刺探军情的三百多南衙禁军骑兵。

这一场小规模的骑兵接触战,李碛率部当场斩杀百余敌骑,自身伤亡不足十人。

李碛麾下骑兵虽少,这次大概能吓得平陵、江乘等城的南衙禁军噤若寒蝉,连斥候探马都不敢往到溧水县北境吧?

高绍将兵马留在山下临时的营寨里休息,他先与张平赶往尚家堡去见韩谦。

“……看这架势,信昌侯是迫不及待想在溧水城里独树一帜啊!”

除了林海峥、赵无忌等人率赤山军第一都精锐留守茅山北麓,盯着北面、西北面的南衙禁军及楚州军,冯宣、周处、赵启、孔熙荣等人率第二都、第三都一部以及侍卫营精锐,都差不多在这两天南移到东庐山,在尚家堡周围驻扎下来。

大量的老弱妇孺也正在争分夺抄的分批南移。

目前经茅山西翼南下的通道彻底打开,随着战局的延续、金陵及附近属县粮食的持续紧缺,还将陆续有大量的平民南下逃荒,会有更多的奴婢拖家带口投附过来,韩谦这时候便需要抓紧时间往南、往东疏散老弱妇孺。

高绍走进尚家堡内的大殿,将李普迫不及待收编溧水世家、迫使溧水子弟杀俘交投名状之事说给韩谦知晓,他当着张平的面,也是毫不客气的捅破李普此时居心何意。

韩谦手撑着长案,坐直腰脊,舒服的伸他个懒腰,平静的说道:

“这有什么意外的?李侯爷想要独树一帜,也无非是派人向岳阳新讨个旗号的事情。”

张平却迟疑片晌,说道:“先帝开创大楚基业以来,这些年都是想办设法限制各家的私兵规模,也好不容易将禁军、侍卫亲军的将卒都收编到诸屯营军府管辖,不再归哪家私有。李侯爷现在许投附过来的世家,直接统领私兵编入营伍,多少是有些倒退,却不知道李遇王爷知晓此事,会作何想?”

看到信昌侯李普与李秀、李碛等李氏小将近一个月来都老老实实的驻扎在小茅峰,张平多多少少也能猜到李遇很可能就藏身在茅山之中或者附近。

目前岳阳在金陵的兵马看似打赢两三仗,实际上还是弱得可怜,他不希望因为信昌侯李普与韩谦各搞一套,两人产生严重分岐,致使岳阳在这里好不容易打开的一点局面又毁于一旦。

也许他与韩谦都无法劝阻李普一意孤行,但他相信李遇说话是绝对有足够分量的。

他这么说,是想着韩谦或许应该正式见李遇一面。

张平建议韩谦去见李遇,高绍、袁国维等人也觉得李遇倘若在茅山附近,见李遇或更有利形势。

韩谦摇了摇头,却不觉得此时是见李遇的时机。

时机真要是到了,李遇便会现身,哪需要他派人满山遍野的去找寻?

而他不觉得去见李遇,真能有什么好的结果。

韩谦心境前后历经多次变化,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清楚李家青年一代的想法以及李遇的无可奈何。

曾几何时,他对父亲的政治抱负,哪里有半点认同?

曾几何时,他难道不是满心想着父亲的政治抱负,对他是一种妨碍,一度不是千方百计的想着克服这种妨碍?

李遇不出面,而使李秀、李碛率众跟李普会合,应该也是很清楚郡王府年轻一代的想法吧?

韩谦此时要做的,不是要将本身就不愿意露面的李遇请出来,强压李普及李秀、李碛等李家青年将领一头,而是要因势利导,让李普等人发挥应有的作用,先熬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见高绍、张平、袁国维等还是满腹牢骚,韩谦宽慰他们说道:

“兵定常势,法无定形,紧迫之时,更需要从权行事。李侯爷执意如此,未必就是什么坏事。信王昨日也已经下令在北固山新设军府,从丹徒、丹阳、京口三县征召精壮奴婢为兵户,以补诸营兵力不足。”

“楚州军从这三县,便就能征三四万精壮补入营中吧?”虽然王文谦之女王珺早就点破这点,预测这会缓解韩谦颁令征召奴婢入伍所承受的世家怨恨,但事情真发生的,张平、高绍还是心惊。

毕竟赤山军除了要承受世家门阀的怨恨跟敌视外,来自楚州军与安宁宫的威胁更直接、更迫切。

楚州军在长江南岸的兵力,现在很快就会突破十万,到时候他们就不会再像以往那般,像是给灯添油般两三千规模的往南线分兵了,极可能是两万三万的人马,轰然南下。

特别是尚家堡一役,赤山军应该引起信王及楚州军的足够重视了。

韩谦手按住长案说道:“所以说嘛,形势危厄、瞬息万变,李侯爷愿意多做一些事,愿意多承担一些,总归是好事。”

就信昌侯李普而言,既然在被夺兵权后都选择留下来,肯定是不甘心附属于他;姚惜水追着张平、林海峥他们赶来金陵,却没有第一时间露面,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主。

从李普、姚惜水主动要求去打溧水城,韩谦对他们心里的想法便很清楚,对他们能轻松拿下溧水城,以及收编投降世家后,迫不及待的要自成一系的做法,也是一点都没有意外。

秦汉以降到前朝千余年,朝廷并没有专门机构,武官以及中高级将领的培养,主要由将门内部的传承完成——这与世家门阀的社会政治基础也有着极其复杂、根深蒂固的牵扯。

李遇作为大楚第一名将,即便归隐多年,但仅仅是柴建、李冲、周数、周元、陈铭升之流,并不能反应出李氏作为大楚崛起以来的第一将门豪族真正的底蕴。

李秀、李碛等李氏青年将领的崛起,有机会便在战场之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能有什么叫人意外的?

在李秀、李碛等李氏青年将领的奋战下,轻而易举拿下溧水城,李普信心膨胀起来,想要据溧水自成一系,不再受他这边的牵制,又有什么叫人意外的?

至于李普倒退采用部兵制,收编投附世家,允许世家子弟直接控制私兵编入营伍,韩谦更不意外。

底层奴婢惨受剥削,绝大多数人目不识丁,身体孱弱,拖家带口,臃肿笨拙,在经历桃坞集军府及龙雀军组建过程的信昌侯李普眼里,或许没有那么不堪,但桃坞集军府收编饥民成军,前后还是耗用大半年时间,才在荆襄战事里有耀眼的表现。

他们在金陵能在半年以上的时间吗,能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去养这么多的人马,能有一处不受干扰、面积广及十数万亩的屯营用来安置奴婢家小,使安其心吗?

赤山军征召奴婢入伍、兵马快速扩张所带来的很多问题,是攻陷尚家堡也无法掩饰的,李普自然也都看在眼底!

更不要说信昌侯李普等人所站的立场,是天然跟底层奴婢对立的。

而允许投附世家子弟率私兵编入营伍,承认世家对私兵部曲的绝对控制,虽然会使得李普他们对新编兵马的控制权有限,仅仅停留在对投附世家的节制之上,但只要诸家的家小都集中在溧水城内,实际成为他们所控制的人质,至少短时间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

这也能最大程度减轻他们筹集粮秣兵饷的压力,最大程度减轻动员、组织兵马的难度,也能避免将手里有限的精锐分散出去。

说实话,韩谦要不是背负着父亲的遗愿,不愿看金陵饿殂遍野,要不是目前还有一条极窄的路可以走,他也不愿意将这个巨大而脆弱的雪球背负到自己的身上来。

即便有梦境世界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但韩谦心里也很清楚,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想要成功的动员、发动、组织底层民众,实在是太难了。

李普能在溧水城那么做,李秀、李碛以及姚惜水等人应该都是赞同的。

而不管怎么说,李普在溧水城搞得声势越大,也越能减轻他们西翼的压力。

韩谦这时候去找李遇做什么,难道他对李普连这点忍耐性都没有?

韩谦非但不会去找李遇,还想着将攻下尚家堡时,所俘虏的诸家子弟及族人押送去溧水,交给李普收编,跟张平说道:“还要麻烦张大人走一趟,将这些人送去溧水……”

“啊?”张平很是意外,以往的韩谦是何等的意气张扬,扣留这些人,对投附李普的诸家怎么也要算是一种牵制,不确定的问道,“真要将这些人送去溧水城?”

“我没有杀俘的癖好,留下这些人每天吃喝便要耗去两三百斤粮谷,”韩谦说道,“除非李侯爷那边不愿意接手,我便只能将他们继续关押在尚家堡……”

“李侯爷或许会声称这些人是从韩大人你手里讨要过去的。”张平说道。

他不觉得李普会拒绝,毕竟将这些人接回到溧水城,只会更有利他对投附世家的控制及笼络,但暗感以李普的秉性,或许会声称这些人是他从韩谦手里强讨过去的。

“我岂会让李侯爷占我这个便宜?我会说是张大人从我这里强讨过去的。”韩谦笑道。

“我可不敢居这功。”张平谦逊说道。

“共渡艰险,想要相安无事,还要请张大人多费些心思。”韩谦正色说道。

他不是白送张平这个人情,之所以将这个功劳按到张平的头上,也是方便张平方便在溧水与东庐山往来联络,也是要在短时间内叫李普感觉好受些、信心再膨胀些,步伐迈得更大一些、更坚定一些。

张平沉吟片晌,他总觉得韩谦对李普在溧水的作为,反应过于平淡,心想韩谦总不可能真就以为能与信昌侯相安无事,便点点头应下这事。

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五百零四章 密谈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三百四十六章 妇孺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十五章 信任第七百三十三章 渗透作战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六百零二章 迎亲(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八章 杀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计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零二章 威胁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五百五十八章 对峙(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五十七章 杀戮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七百八十五章 将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诏(二)第七十四章 相赠佳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赏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三百零八章 天凉好个秋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害而肥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见肘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归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阳第七百六十九章 顾芝龙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
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五百零四章 密谈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三百四十六章 妇孺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十五章 信任第七百三十三章 渗透作战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六百零二章 迎亲(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八章 杀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计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零二章 威胁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五百五十八章 对峙(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五十七章 杀戮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七百八十五章 将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诏(二)第七十四章 相赠佳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赏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三百零八章 天凉好个秋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害而肥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见肘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归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阳第七百六十九章 顾芝龙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