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求亲

107 求亲

幼清还停留在三皇子去世的消息中,前一世三皇子到最后都是活的好好的,景隆三十八年还娶了浙江邵氏的嫡小姐,隔年还纳了永平府苗氏为侧妃,因为锦乡侯府的缘故,她并没有去吃喜酒,但是成亲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三皇子并无半点不妥。

这一世三皇子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夭折了,幼清心情复杂,难道是因为改变了朝堂格局,所以也改变了相关人的命运,包括生死吗!

那以后的事情还会和前世一样吗,会有什么事不同,又会有什么事依旧会和前一世一样呢。

她一点把握都没有了。

幼清叹了口气,心事重重的坐在炕头上,采芩将她茶盅里的凉茶换成了热的,轻声道:“小姐……您说太后娘娘被逼去了钟粹宫,那以后大皇子是不是就会是储君了?”

大家都是庶出的,大皇子毕竟还仗着一个“长”字,二皇子可是什么都没有,太后娘娘一失势,他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一定。”幼清若有所思,徐家两个儿子正忙着内斗,这会儿还没回过神来,等他们反应过来……尤其是徐二爷,听说人早先去了福建,若是回来必然不会坐以待毙,“不过,目前来看,大皇子的胜算确实要高一些。”

采芩也这么觉得,不迭的点着头,道:“就看圣上要不要立储君了。”储君立了,朝堂也稳定一些,怎么就不愿意呢,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她想不明白,还有忌惮自己儿子的父亲。

幼清心不在焉的笑笑,外面就听到薛思琪的说话声,随即门帘子一掀薛思琪已走了进来:“我一个人呆着闷,在你这里坐坐!”她自顾自的在炕头坐了下来,吩咐采芩,“帮我倒杯茶!”

这段时间薛思琪瘦了许多,以前肥嘟嘟的圆脸,都露出尖尖的下巴,甜甜的酒窝嵌在嘴角,和薛潋一样圆溜溜的杏眼,既有着以前的俏皮却又添了几分清丽,仿若脱胎换骨似的换了个人!

采芩笑着去倒茶来,薛思琪见幼清没说话,就斜睨了她一眼,唉声叹气道:“大哥一走,家里又冷清了。”

薛霭九月初九那天走的,因为要赶路程他不能在多待,这一路过去又要快马加鞭,幼清微笑道:“你若觉得无聊,就喊三妹妹陪你出去走走,正是金秋时节,让三哥陪着你们去看红叶好了,也能散散心。”

“我不想去。”薛思琪百无聊赖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香山那么远,还要在那边住一夜,太累了。”

幼清轻笑道:“那就是法华寺,或者去毗陵的大相国寺,马上就到十五了,还可以去城隍庙!”她罗列了一堆,若是以前薛思琪肯定是第一个跳起来说好的人,可是现在任她怎么说,她都是蔫耷耷的摇着头。

幼清也没了辙,因为孙继慎的事情她虽出了口气,可心里记着的事肯定还需要时间慢慢去忘却!

“他又给我写信了。”薛思琪撇了幼清一眼,幼清眉梢微挑,问道,“然后呢?”

薛思琪拨弄着手里的茶盅,垂着头道:“没什么然后,我没看他的信!”又落寞的道,“撕了!”

“二姐。”幼清试探的看着她,问道,“你是不是……”

薛思琪知道幼清想说什么,若说她原谅了孙继慎,她还没有,只要一想到他说的那些恶心的话,她就浑身不自在,像是吞了个苍蝇似的直犯恶心,可是……她又忘不了他,只要闭上眼睛,他的样子就会在他眼前晃悠,嬉笑的,讨好的,求饶的,千姿百态却都是满目的爱恋。

她长这么大,还没有一个人像他那么在乎她,可是若是让她把这些都抛开原谅他,她却做不到!

“你说。”薛思琴求救似的看着幼清,“怎么样才会忘记一个人呢!”

幼清不知道,她没有体会过薛思琪这种为了爱情肝肠寸断的感觉,她觉得这些就跟早晨的清雾,傍晚的炊烟,看得见却触碰不到,虚无缥缈的存在着……没有一点真实感。

“时间吧。”幼清微笑道,“任何感觉都会随着时间的转移而慢慢淡去的!”

薛思琪抱着靛蓝的迎枕,脱了鞋缩在炕上,眼睛盯着自己的脚尖,沉默了许久她才道:“你喜欢我大哥嘛?哪怕一点点,有过吗。”她看了眼幼清,就见幼清朝着她摇了摇头,薛思琪讥讽的笑道,“看来,还是我最傻,你们都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只有我,什么都不知道却整日里自以为是!”

幼清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就见薛思琪闭上了眼睛把脸陷在软软的枕头里。

“二姐。”幼清拍了拍薛思琪的手臂,“你没事吧!”

薛思琪摇着头:“我没事,就是心里闷的难受,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喘不过起来!”话落,她突然丢了枕头啊啊叫了两声,幼清惊了一跳,连外面守着的采芩和绿珠都被吓的跑进来惊恐的看着她。

“瞧把你们吓的。”薛思琪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没事,没事,我喊两嗓子就觉得舒服多了。”

采芩和绿珠莫名其妙的又出了门。

幼清摇着头,薛思琪就拉着她的手道:“这个方法倒是挺管用的,你刚才说去香山看红叶?”她想了想,道,“在山了头喊几嗓子一定吓不到别人吧!”她眼里都燃起来了希望,像是找到了什么极好的方法,“我去找三哥,让他陪我去香山。”话落,就穿了鞋和来时一样自顾自的跑了出去。

幼清无奈的叹了口气。

锦乡侯府中,徐鄂脸色发青的坐在罗汉床上,在他的对面是锦乡侯夫人廖氏,母子二人跟打擂台似的分别沉着脸端坐着,徐夫人苦口婆心的道:“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咱们家刚吃了个大亏,你不韬光养晦的收敛几分,还让我大张旗鼓的去薛府提亲。当初薛家可是一口回绝你了,你再腆着脸去,把太后娘娘,把你的父亲的脸往哪里搁。”

“我的婚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难道因为这些事我还不能成亲了?”徐鄂皱眉道,“他们拒绝我,是因为我把方小姐吓病了,那件事我做的不对,我向她道歉就是了,他们说不定见我真诚就原谅我了呢。”

徐夫人只觉得自己嘴皮子都磨破了,自己的儿子却像是吃了秤砣似的铁了心,他长这么大她还没见过他对什么事什么人这么上心的:“那方小姐真就这么好?你不过见了人家一次,就这么要死要活的惦记着。我可是打听过了,她那身体可是不敢生孩子的,你要怎么弄,难不成要断了子嗣不成!这婚事我绝不会同意!”

“子嗣,子嗣!”徐鄂一脸的不耐烦,“二哥不是给你生孙子了吗,徐家的香火断不了,再说,她生不了我纳几房妾不就成了,到时候养在她名下不是一样,反正都是我骨肉!”又道,“您别瞻前顾后的,我又不用承爵,到时候你要是看我们不顺眼,我和她搬出去开府单过,你总满意了吧。”

这方小姐还没有娶回来,自己的儿子就想到了要分家了,徐夫人腾的一下站起来,怒目而视:“开府单过?你先去问问你父亲同意不同意吧。”

徐鄂一见自己的母亲真的生了气,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立刻语气一缓,就道:“娘……”他求着徐夫人,“我保证,只有您帮我把她娶回来,将来您说什么我都听您的,我也不出去玩了,好好帮着二哥打理庶务,真的,我保证!”

为个女儿,就跟着了魔似的,徐夫人是打定主意不会再去薛家丢这个人:“不是娘不同意,就算你刚才说的这些我都不考虑,薛家也不可能把她嫁到我们家来的,你用脑子想一想,薛致远可是刚刚因为咱们家在大理寺待了那么久,他能不记仇?!”

“不试试怎么知道。”徐鄂眼前就浮现出幼清的模样,更加的迫不及待,“您拿出诚意来,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徐夫人摆着手,态度依旧很坚决:“这个事儿别说了,你要想成亲,我就托人去给你仔细选,你要好看的咱们就照着方小姐的相貌去找,京城没有就去保定找,保定没有去江南,这世上也不是她生的最美,定然还有更好看的。”话落,她见徐鄂还要说话,不由提高的声音,将桌上的药递给他“把药吃了,给我老老实实的回去歇着!”

徐鄂吃了药,垂头丧气的出了门,他身边的常随扶着他,笑着道:“爷,夫人同意了吗?”

“同意个屁!”徐鄂满脸的苦恼,他真的很想再见一见那位方小姐,他一个心思还没想完,另外一边有小厮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三爷,三爷!”

徐鄂不悦的道:“见鬼一样的,有话说话!”

“三爷,郑家请媒人去薛家提亲了!”小厮说着抹了汗,又道,“请的是平凉侯府的温大奶奶,就是给薛府的方表小姐提亲的。”

徐鄂愣了愣,把郑家未婚的男子都想了一遍,最后只有一个郑辕合适,他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说郑家去薛府提亲?是郑孜勤?”

“就是郑六爷!”小厮点着头,“听说是郑六爷看中了方小姐,求得郑大夫人同意,郑大夫人前两天去的平凉侯府,今儿早上温大奶奶就去薛府提亲了。”

徐鄂急的眼前一黑,气的满脸通红发着抖吼道:“郑孜勤,你这个小人!”他想起来上次在槐树胡同口郑孜勤说的话,他说方表小姐年轻还小,又没有娘家的,这样的女子想嫁出去很容易,可若是嫁的好肯定不易的,让他不用着急,慢慢谋算,肯定有办法的。

他肯定是早就打算好了,才说那样的话诓他。

这个卑鄙小人,竟然背后捅刀子,转了脸就自己去求亲。

“不要脸!”徐鄂怒不可遏,“走,我们也找人求亲去,我倒要看看,一边是徐家,一边是郑家,薛致远会把侄女嫁给谁。”话落,一副要去砸场子的样子,气势汹汹的往外走。

“三爷,三爷!”常随拉着他,害怕的道,“这事儿您是不是要跟侯爷还有夫人说一声,要不然到时候若是叫侯爷和夫人知道了……”郑家求亲,可是郑大人操持的,徐鄂自己求人去做媒这算什么事儿,薛家只要带个脑子,都不会同意的。

可是徐鄂管不了这么多:“难道要让我看着美人嫁给郑孜勤那个断袖!”一边走一边啐了一口,“反正我也没什么脸,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就是要美人!”说着人已经怒气冲冲的出了垂花门。

常随见着徐鄂的样子有些害怕,忙差了人去告诉徐夫人,自己则跟着徐鄂出了门。

徐鄂一路到了徐五太太家中,徐五太太前段时间还懊恼这个到嘴的美差就这么没了,如今徐鄂找上门来,她又高兴又担忧的道:“这事儿大嫂知道不知道,那位方小姐可是有旧疾的,虽是长的漂亮,可是身体也很重要,若是……”

“甭管她什么病,我们家还能养不起她?”徐鄂毫不在乎,“你尽管去,有什么事我担着!”

徐五太太眼睛骨碌碌转了两圈,笑着道:“那成,我就为了三侄儿舍了这张老脸,明儿就去薛府。”徐鄂等不及,拉着徐五太太就朝外头走,“五婶,机不可失,你现在就去,怎么也要给我把这擂台打赢了,就算赢不了,你也不能叫郑家赢去了。”

徐五太太穿着件家常的秋香色比甲,发髻上只别了一只鎏金的簪子,她哪能这样出门,就一面跟着徐鄂往外走,一面回头和身边的丫头道:“快去把我的行头取来!”

徐五太太在去薛府的马车上换了件葡萄紫的革丝银线牡丹花褙子,头上多了一支蓝宝石蟹爪步摇,金光闪闪的进了薛府。

徐鄂没敢进去,让人把车停在巷子里等着。

幼清正被薛思琪拉着说去香山的事情:“你和我一起去吧,我一个人去多没意思。”又道,“再说,您眼睁睁看着我难受?!”

“二姐!”幼清哭笑不得,“我真的不想出门,你和三妹妹去吧!”

薛思琪皱着眉正要说话,绿珠就提着裙子跑了进来:“小姐,不好了!”幼清和薛思琪皆是一愣,薛思琪问道,“什么事一惊一乍的。”

“刚刚府里来了一位夫人,说是平凉侯府的温二奶奶,是来府中提亲的!”绿珠紧张的看着幼清,不等两个人再问,她接着又道,“春柳姐姐听了一耳朵,好像是给我们小姐提亲的。”

“我?”幼清皱眉,温二奶奶她是知道的,年纪和方氏相差不多,膝下有一子二女,不过都成了亲了,为人八面玲珑四处交集,前一世她房中的一位姓汪的姨娘,就是温二奶奶张罗的,是大兴乡下的一位小户人家的女子,长的如花似玉,只是出身差了点,家中父母一心想要把她送到大户人家做妾,就正巧被温二奶奶看中了介绍给了她,她瞧着也不错,就让徐鄂瞧过抬回来放在房里。

这一世温二奶奶会来给她提亲?幼清语气淡淡的道:“你去打听清楚了,别听个半句就回来吓着人。”

“哦,哦!”绿珠见幼清这么冷静,她心里也静了下来,点着头提着裙子又跑了出去。

薛思琪惊讶的看着幼清:“你怎么这么冷静,要真是来给你提亲的怎么办。”说着,她也没有心思说去香山的事情了,“走,我们偷偷去智袖院听听去。”

幼清一点都不好奇,她名不经传,上午父母兄长,下午弟妹横财,她道:“或许是春柳听茬了!”

“总不会是给我提亲的吧。”薛思琪脸色一变,更加坐不住“走!”薛思琪拖着幼清就往外走,“我娘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嘛,要真是提亲,温二奶奶说的天花乱坠,指不定我娘就胡乱的应了,不管是给你还是给我,到时候我们哭都来不及。”她脚步飞快,“看在你帮我了一次的份上,我不会对你坐视不管的,你放心好了!”

幼清看着薛思琪正义凌然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被薛思琪强拉到了智袖院,两个人又蹑手蹑脚的钻进了院子,进了宴席室隔壁的书房。

薛思琪贴着墙听隔壁的说话声,可惜声音太小她听不清楚,不由着急的道:“听不清楚。”又对幼清道,“你在这里待着,我到窗户底下听听去。”不等幼清阻止,她就猫着腰出了房门,顺着墙根蹲在窗户底下。

“二小姐!”春柳拉着薛思琪,“您快回去,又来人了。”说着指了指外面,薛思琪满脸惊讶,问道,“谁来了?”人又弓着腰重新往书房里退,春柳低声道,“是以前常来咱们府走动的徐五太太!”

薛思琪腾的一下站起来,头就撞在了门扉上,她哎呀一声捂住额头,瞪大了眼睛道:“她来干什么?”

春柳摇摇头,指了指院子外头:“人在垂花门了,我要去给太太回一声,您别出来了,免得撞见!”薛思琪神情恍惚的进了书房,看见幼清,就道,“这下热闹了,又来了一个!”

幼清微怔,不解的道:“又来了什么人?”薛思琪就把春柳的话转述了一遍,“她上次来是给徐三爷说媒的吧,你说,这一次来是不是因为徐三爷还没死心?”

这一次连幼清也露出惊愕的表情来,她喃喃的道:“……不会吧。”徐鄂不是在家里养身体吗,怎么还有闲心惦记着她,没等她想完,院子外头已经听到了说话声,方氏带着丫头出了宴席室在门口迎徐五太太……

方氏心里也打着鼓,七上八下摸不着头脑,温二奶奶突然拜访让她吓了一跳,没想到她说的话更是让她惊的不知所措……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这次来是帮着郑六爷来说媒的。

郑六爷什么身份,那可是当朝的国舅爷,要娶什么样的女子娶不到,怎么会跑到她们薛府来求亲,瞧着温二奶奶言辞间的讨好,她一个头两个大……幼清是很好,可是她没有娘家,又是自幼失怙……虽说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郑家这头低的也太厉害了点。

方氏一点底都没有,心里一个弯还没转过来,这边徐五太太又来了,她前些日子隔三差五的来,可自从徐三爷在家中将幼清惊的病了以后,她回了徐家的婚事,徐五太太再也没有来过了,今儿怎么又来了。

心里想着,她已经看见一脸笑容的徐五太太进了门,方氏硬着头皮迎徐五太太,笑着道:“不知道您来……我这房里还有客人!”

徐五太太已经知道了,她来可不就是打擂台的,徐鄂怎么说的,就算他娶不到方表小姐,也不能让郑孜勤得逞了,想到这里徐五太太一脸热情的道:“左右都是熟人,在一起说话也热闹一些。”话落,就亲热的挽了方氏的手进了宴席室。

温二奶奶正坐在罗汉床上喝茶,瞧见徐五太太来了心头一愣,可人却没有起来,表情淡漠的点点头,徐五太太高兴的和她打招呼:“可有些日子没有瞧见您了,您身体还好吧,前几日还和大嫂说到您呢,您得空也去府里坐坐。”

她和锦乡侯可从来没什么来往的,温二奶奶似笑非笑的道:“五太太客气了,我不过一个闲人,日子怎么过都还是这样,倒是你们家,一个个都忙的很,我可不敢冒昧上门去打扰。”是指祭台的事情。

这事儿和她可没有关系,徐五太太一点都不心虚:“再忙也要走亲戚。”她自来熟的在温二奶奶身边坐下来,“真是没想到,今儿在这里遇到您了。”又看看方氏,“不知道您和薛大太太还有交情!”

温二奶奶素来不喜欢徐家的人,徐夫人故作清高,实则大字不识几个,这个徐五太太更是聒噪,一副势利小人的样子:“薛大太太为人周正,又妥帖周到,京中夫人认识的谁不说她一句好,我们有交情自然也不稀奇了。”

方氏根本跟不上趟,扯着笑脸陪坐着。

“这话您说的不假,薛大太太是最老实的不过的人了。”徐五太太赞赏的道,“要不然我大嫂也不会动了要和薛家结亲的念头了,别的不说,就冲着有这么好的一个亲家,这亲事也要结的。”

温二奶奶皱眉,打量了一眼方氏,就见方氏笑容僵硬,满面尴尬,她心头一转当即就岔开了徐五太太的话,对方氏道:“我说的事您和薛大人商量一下就给我答复,我也知道这是大事儿,不过,您可不能拖我拖的太久,皇后娘娘那边可还等着我回话呢。”就是不接徐五太太的话。

“是,等晚上老爷回来,我就和他商量。”方氏接了话余光撇了眼徐五太太。

徐五太太心头冷笑一声,你以为你不接话,这事儿就揭过去了,她掩面咯咯的笑了起来,打断了方氏的话:“薛大人家可真是热闹,我这儿的事临来前太后娘娘还叮嘱了两句,温二奶奶要办的事竟又要给皇后娘娘回话,可真是巧了。”她说着起身拉着方氏的手,旁若无人的道,“方表小姐的婚事,您可不能轻易答应了别人,我这都快把贵府的门槛踏平了,您若是匆忙许给了别人,我可是头一个不依的。”说完,就撇了眼温二奶奶。

温二奶奶大怒,她没想到做个媒人还来受这份闲气,什么叫方表小姐不要许给别人,合着徐家早就知道她来是做什么,故意赶着这个时间来和她打擂台?徐鄂是个什么东西,能和郑孜勤相比?她们徐家怎么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温二奶奶冷笑着站了起来,拿帕子擦了擦了额角,冷冷的对方氏道,“既然徐五太太话说不完,那我就先告辞了,薛大太太早些给我回话就成了。”

“那……那我送您。”方氏要送温二奶奶,这边徐五太太一把拉住方氏,“温二奶奶也不是外人,您就别送了,我还有事要和您说呢。”

温二奶奶气的脸色铁青,掀了帘子就大步出了门,方氏跟着后头追了出来,抱歉的道:“真是对不住,我也不知道徐五太太她……”温二奶奶临来前就打听过方氏的为人,一点都不惊讶今天的局面,她气的是徐家的态度,分明就是故意让她难堪的,“你不用多想,郑家什么家世,郑孜勤什么条件也不用我与您多介绍,他一直和薛大人也有来往,这门亲事若是结了,不是我故意夸大,对你们家绝对是有益处的,更何况,方家舅爷的事一般人可不好办,可若是摆在郑孜勤跟前,那不过是翻手覆手的事儿,您多思量思量!”话落,甩了帕子就走了。

方氏长长的叹了口气,目送温二奶奶出了门,她才转身回来,就看到徐五太太正笑眯眯的站在宴席室门口。

幼清和薛思琴在书房里大眼瞪小眼,方才的话两个人听的清清楚楚,温二奶奶是给郑辕提亲的,而徐五太太则是给徐鄂跑腿的……薛思琪唏嘘的看着幼清,叹道:“这不来就一个没有,一来竟是一起上门了,难道是约好的不成。”

幼清眼前就浮现出郑辕送给她的那顶灯笼,难道他的意思就是这个,让她等他,现在他回来了,所以就请人来提亲了?

他当她什么人,送个灯笼就让她等他,还冠名堂皇的来提亲,她羞怒的浑身发抖。

“你别气啊。”薛思琪见幼清脸色不好看,拉着她道,“要是两家你都不同意,让母亲回了不就成了,何必气着自己!”

幼清头也不回的出了书房,闷头回了青岚苑。

就是因为她是没有父母没有强势的娘家,所以徐鄂才会不将她当回事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徐五太太来捣乱,就算是回绝了他也不毫不在乎,因为他知道,薛家根本不能拿他怎么样,就算太后娘娘现在失势了,他也有恃无恐。

还有郑辕,国舅爷就了不起,不过见了两面,就敢送东西给他,还那么自信的让她等,他凭什么以为她就会等他,凭什么觉得他来求亲她们就一定迫不及待的答应!

“欺人太甚!”幼清咬着唇,恨的不得了。

采芩和绿珠小心翼翼的进了门,想安慰幼清几句,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两个人沉默的陪站着也不敢说话。

“周芳呢。”幼清愠怒的道,“她不是奉了封子寒的话来保护我的吗,不是说有人对我不轨,有她在就一定能保护我的吗,她人呢!”

采芩听幼清这么说,就知道她气的厉害,忙拉着她坐下来:“小姐,您消消气,人家是正大光明的提亲,您不同意回了就是,何必让周芳出面,到时候若把事情闹大了,对您的名声反而不好。”

她不要名声,巴不得越坏越好,那这些牛鬼蛇神就不会自以为是的让她等了。

采芩叹了口气,给幼清倒了杯茶,幼清喝了两口茶,怒火也渐渐平复下来,她低头看着茶盅里倒映出来的精致艳丽的面容,缓缓的闭上了眼睛,都是因为这张脸,她从来没有这么讨厌过这张脸!

方氏也很着急,她好不容易熬到晚上薛镇扬回来,把今天的事情和薛镇扬说了一遍:“……老爷,您说怎么办,徐家就不管了,徐三爷这样的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意的,可是郑六爷……”她其实觉得郑六爷很好,不但相貌好,而且为人端正,虽传了好男风,可那毕竟只是谣言而已,看他的人,可一点瞧不出他有这样的癖好。

唯一的顾虑,就是宫中的那几位的事。

薛镇扬就想到了那次灯笼的事情,仿佛早就预料到了:“……圣上今日传召大皇子上祭台服侍了!”

“啊?”方氏再不懂政事,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么说来,圣上开始喜欢大皇子了?那会不会立大皇子为储君?”若是大皇子立为储君,那郑家这门婚事结起来,就少了许多后顾之忧了。

她倒并非是看中了郑家的家世,重要的还是郑辕的为人,可靠,稳重!

“这件事你问问子修的意思,现在就去写信,明日我让人送出去。”薛镇扬也有一些犹豫,以前徐家来提亲,方氏说写信去延绥,可不过是敷衍推脱之词,这一次夫妻两人都拿不定主意,毕竟不是亲生的女儿,这样的事情还是要问过方明晖的意思。

“好!”方氏点着头,“那妾身着就去给兄长写信。”她说着让春柳拿笔墨纸砚来,盘腿坐在炕上给方明晖写信,“老爷,妾身觉得郑六爷为人不错,这门亲事,您说兄长会不会同意?”

“等他回信再说吧。”薛镇扬凝眉,起身道,“我去趟夏府,若真要和郑家结亲,此事恐怕还要从长计议。”

方氏想到他还没有吃饭:“要不您先用了膳再走吧。”薛镇扬摆摆手,道,“也吃不下,你先写信吧,我晚些回来。”就出了门。

方氏低头看着写了一半的信,又高兴又忧心,高兴的是郑辕这个人她瞧着很好,这门亲事是他们高攀了,忧的是,他毕竟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一旦结了两姓之好,将来他们就没有退路了。

方氏叹了口气,决定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方明晖和薛镇扬,若是他们都同意,她就不反对,若是他们不愿意,她也只是觉得可惜而已。

郑辕听完温二奶奶说的话,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不但是因为徐鄂的故意生事,更多的是方氏模棱两可迟疑的态度,她对温二奶奶说的话和与当初对徐五太太说的话如出一撤,明眼人一听就明白她分明就是在敷衍!

“有劳您跑一趟。”郑家和温家是故交,郑辕也不多客气,“此事恐怕还要您多费点心思了!”

“你和我客气什么。”温二奶奶笑着道,“只要你肯成亲,甭说我跑一趟受了点不相干的闲气,便是薛家把我轰出来,我也要硬着头皮上门的!”她嘴上说着,心中却止不住惊讶,没料到郑孜勤的求娶的决心这么大,她不由对这位方小姐起了好奇之心,不过是个罪臣之女,又是自幼失怙的女子,郑孜勤到底看上了她哪点,难道这位方小姐真的是花容月貌国色天香?

可单是容貌好,郑孜勤也不会动心的吧,京城那么多大家闺秀,她也从没有见过郑孜勤对哪个女子这般上心的,关于他的婚事她不知道听郑大夫人诉过多少回的苦……那位方小姐到底是哪里好,打动了郑孜勤?

“我可是等着你这杯喜酒等了好几年了。”温二奶奶笑着说着,她原本对薛家也有气的,一门亲事弄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来,就算是仙女也不至于翘着尾巴,更何况,郑家什么身份,薛家什么身份,就算再有前程那也要几年后等几个小辈都起来了,单看现在,薛家也不过是普通的官宦人家,书香门第都谈不上。

可是郑辕这么一表态,她心里的气不得不压了下去,既然答应了给人家办事,也不好因为自己不满意,就半途而废!

温二奶奶没有多言。

郑辕想着心事道着谢,辞了温二奶奶出了平凉侯府的门。

方幼清这样的女子,既聪慧又独立,她虽然寄住在薛家,可并非是薛家的小姐,以她的行事作风和个性,她的婚事她应该不会像别的女子那样听由父母之命,任人安排才是……郑辕心里想着,眼前就浮现出灯会那日,幼清冷静的推的他一下……

他回到自己的书房,视线落在书案上平铺的宣纸上,若是给她写封信呢,将他的行为和心思解释给她听呢,她会不会对他了解一些,印象更加好一点?知道他并非是冲动行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考量的。

她知道了这些,应该会考虑他吧。

郑辕从来不知道,有一天他做一件会这么踌躇,这么害怕紧张,这么患得患失。

既怕自己做的太孟浪吓到了方幼清,可又怕自己做的太隐晦,她不能明白他的心思,从而将他当成了徐鄂之流,只是因为贪图她的美貌。

提起笔,他又放下来,犹豫不决不知从何说起。

“方小姐!”郑辕埋头写下称谓,可又觉得这几个字写的歪七扭八实在难看,随手一扯丢在了地上,又重新写了一遍,“冒昧致信于你,实在是……”斟酌着,郑辕费了足足两个时辰,不过写了两行的字,但地上却丢了一地的废纸!

直到天色擦着黑,他才吐了口气将信装进信封里,喊了韩青过来,将信递给他:“你想办法送进薛家,不要惊动了别人,也别吓着她!”

“送去给方小姐?”韩青瞪大了眼睛,六爷这是要鸿雁传书吗?他有些激动又有些好奇的接了信,信誓旦旦的道,“属下一定办到!”话落,昂首挺胸的出了门,郑辕看着韩青出了门,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徐鄂垂头丧气的和徐五太太对面坐着,心里高兴徐五太太搅黄了郑家的事,可是他心里也知道,他想求娶方幼清,只会比郑孜勤更加的难:“五婶,您还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徐五太太笑着道:“这说亲说亲,当然是锲而不舍的说,明儿五婶还去。”

“真的?”徐鄂眼睛一亮,“你有办法了?”

徐五太太摇着头:“没有。”她能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还真把人抢回来不成,只能厚着脸皮多跑几次,“这就跟打擂台似的,就看谁的本事大了。”

徐鄂叹气,一想到那个画似的美人要嫁给郑孜勤他就恨的不行,捶着桌子道:“我找郑孜勤去!”

“哎呦,我的三侄儿!”徐五太太一把拉住徐鄂,“你找他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能和他打一架,就算你打赢了,那薛家就能同意婚事了,更何况,你这身子骨,哪里是郑孜勤的对手啊。”

徐鄂大怒,却无法否认徐五太太说的有道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他就真的素手无策了?!

徐鄂不甘心。

幼清没心思吃饭,窝在房里翻着黄历,和采芩道:“路大哥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吧,上一次写信就说要动身了,也不知道现在到哪里了。”

“说不定过几天就回来了呢。”采芩笑着道,“您别担心,他和胡泉两个人,也不是第一次出门,不会有事的。”

幼清心不在焉的点点头,托着下颌无精打采的。

“小姐!”绿珠做贼似的跑了进来,反身就将门关上,又从怀里拿了封信出来递给幼清,“刚才有个蒙面人跳到院子里,把奴婢吓了一跳,奴婢正要喊人他就将这信丢给奴婢,转眼就不见了,您瞧瞧!”

“蒙面人?”幼清一惊从绿珠手里接了信过来,就见上头写着“方小姐亲启。”字迹她没有见过,“那人什么都没有说?”

绿珠摇摇头,好奇的看着那封信:“会是什么人给您的?”应该没有恶意的,要不然那个人能这么轻易的进院子,就有能力做出更坏的事情,所以她觉得那人没有恶意。

幼清将信在灯上照了照,里头似乎有张写了字的纸,除此以外并无别的东西……

是谁这么鬼鬼祟祟的给她送信?

“您不打开看看?”绿珠探头指了指信,幼清就拿了裁信刀去裁信,就在这时房门被人砰砰的拍响,大家一愣幼清放了信对绿珠道,“你去看看!”

绿珠把房门一打开,就见封子寒活蹦乱跳的进来:“小丫头,我来了!”他穿了件灰扑扑的短褂,头发乱糟糟的,和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样。

院子里的人是拦不住他了,幼清失笑,问道:“您这是去哪里了,弄成这副样子!”

“你先别管,我有件大事要和你说。”他凑过来,在幼清对面坐下,满脸的郑重!

幼清很少看到他这么认真,不由也认真相待,问道:“什么事?”

058 相问045 出事158 夫君173 生死090 反应018 宋策番外058 相问035 沉淀009 抓周066 表妹074 面对110 截胡083 回绝094 意外012 立场072 百态108 噩耗175 谋算187 回家176 旧人157 穷寇145 圈套009 目的004 离别234 座谈125 有愧183 癫狂117 出阁135 要求159 乔迁133 夫妻017 几年150 生气151 黑手142 被动047 翻脸077 爱情090 反应135 要求174 后福257 目的119 尴尬236 昏睡115 三叔069 名声032 求见109 热闹150 初端003 姑母084 借刀097 落定007 情话083 回绝003 苦熬182 命运208 应对073 鸳鸯175 谋算154 捉鳖102 可能075 大定040 疑惑110 截胡198 生气162 过年243 有孕008 决心223 筹谋007 情话103 改变151 黑手129 推算060 渔翁145 圈套129 推算040 疑惑255 善恶058 相问156 定案050 有因253 面容195 心思060 渔翁003 姑母222 廖氏114 开端153 设瓮188 家人215 生死050 有因029 疼爱154 捉鳖213 争锋235 意外044 对立080 出门012 立场003 苦熬100 劝说
058 相问045 出事158 夫君173 生死090 反应018 宋策番外058 相问035 沉淀009 抓周066 表妹074 面对110 截胡083 回绝094 意外012 立场072 百态108 噩耗175 谋算187 回家176 旧人157 穷寇145 圈套009 目的004 离别234 座谈125 有愧183 癫狂117 出阁135 要求159 乔迁133 夫妻017 几年150 生气151 黑手142 被动047 翻脸077 爱情090 反应135 要求174 后福257 目的119 尴尬236 昏睡115 三叔069 名声032 求见109 热闹150 初端003 姑母084 借刀097 落定007 情话083 回绝003 苦熬182 命运208 应对073 鸳鸯175 谋算154 捉鳖102 可能075 大定040 疑惑110 截胡198 生气162 过年243 有孕008 决心223 筹谋007 情话103 改变151 黑手129 推算060 渔翁145 圈套129 推算040 疑惑255 善恶058 相问156 定案050 有因253 面容195 心思060 渔翁003 姑母222 廖氏114 开端153 设瓮188 家人215 生死050 有因029 疼爱154 捉鳖213 争锋235 意外044 对立080 出门012 立场003 苦熬100 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