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双子星 火箭 通讯

一九六五年,京城地安门大街,衙门办公室门口。

汽车停靠在门口,陈国华跟邱宗岳下车之后,就往里面走去。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钱学森他们几人也跟在身后,而当陈国华走进去之后,却还见到了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他们。

今儿个是物理学家大聚会吗?

来了很多大佬啊,三钱都齐聚一堂,绝对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一幕。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杨振宁这位刚从国外回来没多久的大佬。

“杨教授,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振华研究所的主任,也是北大数学教授陈国华同志.”

邱宗岳拉着陈国华,给杨振宁介绍起了陈国华。

看到杨振宁的时候,陈国华心中还是挺佩服对方的,能够在这个时候回来内地,需要莫大的勇气。

当然,他回来或者不回来,对内地没有多大的影响。

别看杨振宁在物理学家的地位非常牛逼,排在牛顿、爱因斯坦和麦克斯韦这三人后面,名列第四位。

从原时空历史上,一九九九年五月的国际物理会议后的合影,杨振宁直接排在最中间的C位,就可以看出来,他在整个物理学界的地位到底有多么牛逼了。

其在物理学中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三大块,‘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杨-米尔斯’方程。

只不过,这些都是纯理论层面的研究,对现如今的内地来说,真没有多少作用。

或许能够提升内地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地位,但这些都是虚名。

不像钱学森、邓稼先他们这些人,可以帮助到内地完成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核潜艇等方面的科研任务。

也正是因为杨振宁是搞纯理论研究的,所以林登约翰逊他们才会如此放心地让他返回内地。

搞纯理论研究确实如此,就算帮忙带研究生,也就是一两个罢了,带不了多少。

杨振宁在北美搞研究的时候,都是他自己或者一两个人一起合作,并不会有很多人参与。

“杨教授您好,久仰大名。”

陈国华主动伸手,客客气气地微笑着说道。

而对方也是非常热情地跟陈国华握手,夸赞不已。

尽管杨振宁是混物理学界的,但他处在鄙视链的第二层,而陈国华可是处在鄙视链最顶端,并且他自己本身就是顶级数学家。

虽说杨振宁拿到过诺奖,杨-米尔斯方程也是非常牛逼的微分方程,也是原时空历史上,千禧数学七大难题之一。

可是在牛逼都好,物理始终就是不如数学。

只因为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一点足以吊打物理。

“你们都是各领域的顶级学者,接下来的办公室就交给你们了,我们先撤退了.”邱宗岳笑着打趣了一句,然后主动离场。

领导一走,众人就开始闲聊了起来。

不过,陈国华一开口就是跟杨振宁聊起了对方在十一年前提出来的杨-米尔斯理论,也就是量子场论。

对于破解这个数学难题,陈国华非常有兴趣,而且杨振宁是非常牛逼的物理理论学家,加上旁边还有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他们这些物理界大佬。

虽说各自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有句话叫触类旁通,何况,陈国华真的很想把内地的顶尖科技水平,提高一些。

所以这一次的机会,陈国华并不想错过。

于是,这个会议室很快就变成了学术讨论的场地。

纸和笔在陈国华他们手里,很快就被写上了如同被加密的电文一样,上面写满了鬼画符,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

杨振宁、郭永怀、邓稼先他们这些人很快就被陈国华的强大数学能力给震惊到目瞪口呆了。

“陈教授,您的计算能力,是我见过所有的数学家当中,断层第一的存在,您是不用思考一下的吗?”

满脸感慨的杨振宁,心中更加激荡、震撼。

因为陈国华实在是太强了,各种理论、数据,几乎不需要过脑子,信手拈来的样子,太让人感到震撼了。

“杨教授,这没什么,我们还是说回刚才的非弹性散射这个问题.”

陈国华摇摇头,谦虚了一句,然后就把问题给拉了回来。

在杨-米尔斯理论中出现的杨-米尔斯方程是一组数学上未曾考虑到的极有意义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而关于非线性偏微方程,陈国华也是有过研究的,只不过他没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谦虚的说辞,实际上,他在六二年的时候,就已经求证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原时空的历史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可是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由此可见,陈国华在非线性偏微方程这个领域当中,早已经登峰造极。

不止如此,当初在五九年的时候,霍曼德尔此人也跟随埃尔德什留在了北大。

之后霍曼德尔也跟陈国华请教过关于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的难题,由此出了一本《线性偏微分算子》的基础书籍,这本书已经成为北大数学系的教材。

所以,从这些层面,就可以看出来,陈国华在这些领域,确实是非常利害了。

但,求证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论文,陈国华可没有公布出来,直接丢到他的空间戒指里面了。

毕竟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这东西在流体力学当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它是三维空间中的N-S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描述的是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

杨振宁没办法,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谦虚,而他在国外待了很多年,所以一时间还有些不是很习惯。

不过没关系,时间长了就好。

跟杨振宁交流到了晚上,陈国华还是有些意犹未尽。

外面夜色已深,陈国华也只能够暂停交流了。

目送杨振宁离开之后,陈国华找到了邱宗岳,跟对方如是说道:

“领导,我想明天带杨振宁教授去参观一下我们振华研究所,我希望对方能够回我们京城做研究,我们京城在物理方面的基础,实在是太差太差了.”

较真来说,陈国华觉得应该是八十年代之后再邀请杨振宁回来。

可他今天跟对方交流之后,反倒是认为现在就让对方回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原因也挺简单的,内地的物理基础,太落后了。

这不是杨振宁跟陈国华说的,而是后者自己悟出来的道理。

其实不管是物理基础还是数学基础,内地都太差太差了。

陈国华能够做的事情很少,但是请一尊大神回来坐镇,那绝对没有问题。

至于说西伯利亚冷风过境之后,会不会对杨振宁有什么影响,陈国华觉得这属实是有些过了。

杨振宁能够带的学生,一次也就是两三个,撑死了就是四五个,不可能再多了。

就比如陈国华自己,明明在六零年十二月的时候就已经收了白荣根和陈恕行两个学生,结果至今,他们都还没博士毕业。

五年了呀!

当然,也就是陈国华自己太忙碌了,所以才会这样。

“没问题呀,你直接带他去参观就行了,如果你没空的话,我来亲自带他也没问题。”

邱宗岳笑呵呵地直接说道: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其实领导也问过他,只不过他婉拒了……”

“可能是我们这里真的太落后了吧……”

听到这里,陈国华直接摇头道:

“领导,实际情况来说,我们这里根本不落后,杨教授所需要的高尖端科技,我们振华研究所都可以为他提供,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稍微展示一些我们振华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吸引杨振宁教授,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希望他能够帮忙邀请李政道教授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回来……”

二十世纪最牛的物理学家之一,李政道必须有牌面。

此君主要是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和天体物理等领域进行研究。

而这些领域,都是陈国华非常需要的顶级人才。

只不过其作为诺奖大佬,在去年就已经成为北美国家科学院院士了,这个时候想要邀请人家回来内地,只怕是非常非常艰难了。

但有些事儿,事在人为嘛。

何况,对方的根本来就在内地,回来内地这边,也是人之常情。

除了李政道之外,陈国华其实还挺希望陈省身、周炜良他们这些学者能够回来,以及吴健雄等。

从内地走出来的大牛,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北美,人家吸收了那么多科研学者,因此才能够傲立于这颗星球之上。

相比较之下,独自发展起来的莫斯科,不仅能够抗衡北美,并且还能够在航空等诸多领域都超越北美,属实是更加牛逼。

邱宗岳闻言,当然是无比赞同陈国华的提议,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天晚上,陈国华回到了翠花胡同,临睡觉之前,便在生物硬盘上面仔细搜索了一下关于李政道、陈省身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的资料。

结果他自己很快就无语了。

原来杨振宁跟李政道两人早已经决裂了,并且后者在六二年的时候已经加入了北美,不再是中国人了。

“我去,我居然还想让杨振宁教授帮忙说服李政道回国?”

陈国华顿时被自己之前莽撞的话,给无语住了。

现在怎么办?

转眼第二天,陈国华再次找到杨振宁,跟后者继续交流杨米尔斯理论。

但是在中午的时候,邱宗岳却大喜地跑过来,找到陈国华,告知了后者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那就是李政道也来京城了!

шшш▪тт κan▪c○

哦豁,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呀。

如此一来,也不需要杨振宁帮忙了,陈国华就可以亲自出手来说服李政道,希望对方能够回到内地。

至于说湾岛那边?

其实不只是杨振宁,亦或者是陈省身他们这些人,对湾岛那边的话,都是敷衍居多。

吴健雄、李政道、杨振宁等人,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他们的故乡都是江南的长三角一带,而不是湾岛。

“好的领导,那我过两天就见一见李政道教授吧。”

听陈国华这么说,邱宗岳点头问道,“那你什么时候跟杨振宁教授讨论完?到时候我来领他参观一下振华研究所吧.”

“还要两天,这样吧领导,到时候我让老薛领杨教授参观就可以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亲自领他参观也没有问题。”

为了能够说服杨振宁留下来,陈国华也是拼了。

作为物理学界的双子星,不管是李政道还是杨振宁,他们两人在数理方面的成就和天赋都是非常强大的。

时间转眼过去了两天,陈国华终于结束了跟杨振宁的交流。

此次交流对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收益,特别是杨振宁,他算是彻底服气了。

只因为陈国华的数学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还有就是内地这边的计算机,居然有数学建模。

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陈国华更多时候都是依赖于数学建模来解决问题,可真是把杨振宁给震惊得一愣一愣的。

北美那边根本就没有数学建模这东西。

倒不是他们那边的计算机水平太烂,而是他们关于数学建模的技术不行,起步太晚。

原时空历史上,国外是从六十年代开始,关于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术才不断出现,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物、医学、工程等各个领域。

然而,这些都只是粗浅的应用,根本无法应用在高端科研项目当中。

或者已经有了这样的应用,但很难被重视,因为无法解决问题,技术也不够。

正在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还是在原时空的一九八五年的北美及其应用联合会举办的。

而这个时空,北美那边压根儿就没有。

相反,内地这边不仅仅在一九六一年就已经开始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并且也在之后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培养出了不少数理方面的人才。

除此之外,在高端科研领域,更是早已经普及开来了。

也因此,杨振宁得知这些方法之后,才会如此震惊。

毕竟印象中,内地的计算机水平真的很一般。

却是没想到,北美那边居然还不如内地,甚至可以说是落后太多了。

“陈主任,我能参观一下你们振华研究所吗?”

办公室内,陈国华还没开口,杨振宁便提出了要求。

“当然没有问题,走,我带你去”陈国华顿时微笑着说道。

结果杨振宁却是罢了罢手,道:“不敢麻烦你,你还是随便安排一个人带我去逛逛就可以了,特别是有些机密的地方,我可不敢去”

他有些自嘲地说道,陈国华却是大笑:

“杨教授,我们当然是非常相信你的,还希望你不要说这些不利于团结的话,哈哈”

笑话过后,陈国华就喊来薛亚军,让后者帮忙带杨振宁去参观。

薛亚军是副主任,这个级别绝对是足够了,并且也能够显示出振华研究所对杨振宁的重视。

其实最好还是陈国华亲自带对方去参观,只不过对方都这么说了,陈国华当然不好继续坚持。

于是,在薛亚军的带领下,杨振宁开始参观起了振华研究所。

说实话,杨振宁确实是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真的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先进的科研机构。

无处不在的监控设备,还有充当运输机的无人机、机器人实验室等等,全都充满了科幻感。

“薛主任,我能够请问一下,什么叫算法吗?”

经过软件实验室的时候,杨振宁看到正在一排排电脑,还有正在电脑面前忙着敲击键盘的科研人员,顿时忍不住好奇地询问道。

“杨教授,算法的定义我是知道的,应该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不过,更具体一些,我就不知道了。”

听到薛亚军的回答,杨振宁恍然地点点头。

这多多少少有点类似数学建模,却又不完全类似。

只能说振华研究所的科研技术水平之先进,简直闻所未闻。

作为物理学界的诺奖大佬,杨振宁在北美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他当然是参观过不少北美那边的先进科研机构。

然而跟振华研究所相比较,却又是落后了一个时代。

是的,就是落后一个时代!

眼前这些软件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他们都在电脑面前敲击键盘,看他们熟练的操作,完全不需要看键盘,就知道他们有多厉害了。

在北美那边,华润公司出口的电子产品,都已经席卷了整个北美,杨振宁自然也听说过了这件事。

甚至他自己也买了一台进阶版华兴数码单反。

“杨教授,前面就是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实验室了.”

杨振宁一听,顿时摇头道:

“那我不就不去了,航空发动机这东西太高端了.”

其实不是高端,而是太敏感了。

薛亚军闻言,也没有坚持。

只要目的达成就可以了。

另一边,陈国华已经见到了李政道。

后者刚见面的时候,就对陈国华一阵夸赞。

“陈主任,你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那一年我才二十九岁,可是现在看到你,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当年李政道之所以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并且加入哥伦比亚大学,便是因为他已经决定不再跟杨振宁合作了。

早在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合作发表《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时,就因为署名的问题闹过不愉快。

按照国际惯例,论文发表的时候,都是以姓名首字母排序来确定作者署名的先后顺序。

如此一来,那么李政道的名字就会排在杨振宁之前。

可是杨振宁却找到李政道,提出他比李政道年长几岁,希望作者署名的时候能够将他的名字放在前面。

对于这个提议,李政道虽然不愿意接受,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

后来第二次合作发表论文时,李政道说服了杨振宁,按照国际惯例来署名。

但之后,两人就不再合作了。

可是后来,李政道看了杨振宁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他对后者这篇论的出发点持怀疑态度,所以当杨振宁来看他的时候,两人就此展开了讨论。

讨论过后,两人又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论文,并且也恢复了合作关系。

之后,两人就开始合作并且发表了经典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因此获得了第二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分歧也因此逐步扩大,从斯德摩尔的颁奖出场顺序到后来论文的贡献谁大谁小的讨论,两人各执一词,最终两人走向决裂。

“李教授太谦虚了,您可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人物,当年您拿奖的时候,我还在准备高考呢”

陈国华热情地笑着回应说道。

李政道跟杨振宁是在一九五七年拿奖的,那个时候,陈国华确实是还在六十五中读书呢。

“你们都别谦虚了,你们啊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一旁的领导,笑呵呵地说了一句,大家伙顿时大笑了起来。

跟杨振宁差不多,陈国华也跟李政道交流了两三天,之后又安排人带对方参观了振华研究所。

在他们两人离开京城之前,陈国华分别找到了两人,希望他们两人能够回来内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但两人明显十分犹豫,陈国华虽然表示理解,但还是十分诚恳地邀请两人回来。

虽说他们两人都已经加入到了北美,不算是中国人了。

可这个很重要吗?

只要他们乐意回来,陈国华相信,上面肯定不会阻止。

像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这些闻名全世界的大科学家,不管去到任何地方,那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人物。

“杨教授(李教授),不妨考虑一下,十月份我将会在北大召开数学报告会,我希望你们到时候能够来参加一下.”

分别找他们两人谈话的时候,陈国华的说辞,几乎是一致的。

“未来,我将会在数学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解决更多高尖端的问题换句话说,未来,我很有可能会召开更多的数学报告会”

“我是希望杨教授(李教授)你们这样的顶尖人才,能够回来,帮助我们这个民族发展我们的物理基础”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个国家一直都遭受列强的欺负.”

“现如今我们站起来了,但是我们的脊梁骨还没彻底挺直,我希望杨教授(李教授)能够回来助我们一臂之力.”

陈国华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只不过,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并没有当场答应下来。

他们两人的家庭都在北美那边,想要回来,肯定需要跟他们家人讨论一下。

并不是说回来就回来的。

不过,陈国华都非常清楚,他们两人都十分心系祖国,就算现在不回来,按照原时空的历史,他们也都会回来的。

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回北美了,陈国华也转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八月很快就过去了,进入九月份之后,陈国华就去了一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只因为内地第一架人造卫星火箭终于做好升空准备了。

“陈主任您来了,我们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现在就”

刚抵达发射中心,这边的负责人付立庆便带着人来迎接陈国华了。

“付主任,我知道了,麻烦您先带我去通信部,我需要跟通信部的同志确认情况”

陈国华并没有接受对方提议先去接待宴席的事儿,而是直接提出了要去通信部。

火箭发射非常重要,作为负责人之一,陈国华必须要保证所有的技术都通过,也要确保各部门的技术员都很清楚自己在干吗。

其实,就算他不来检查,郭永怀他们这些人也不是吃干饭的。

此前陈国华就已经说过了,必须要确保每次考核都是一百分,就算是偶尔有一两次考了九十九分,那都不行。

因此关于这次卫星发射,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便是邱宗岳也都来过几次。

要知道,在之前,邱宗岳都没有去过西北那边的原子弹实验室,反倒是现在,因为人造卫星,他却是来了一次酒泉中心这边。

“好的,陈主任,请跟我来。”

付立庆闻言十分错愕,但还是没敢多嘴劝说陈国华。

后者的职位比他高,地位更加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主任能够比拟的。

虽说陈国华也是主任,但主任和主任之间,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比如京城王府井街道办的王春梅主任,跟陈国华这个主任,那就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抵达通信部之后,陈国华简单跟他们寒暄几句,然后就要求开始进行测试。

距离火箭发射已经不足一周的时间,那么所有的准备工作其实都已经完成了。

陈国华过来,只不过是再三检查一遍而已。

确定通信部这边没有任何问题之后,陈国华就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陆陆续续地检查了其他部门。

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射角度的选择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从京城出发之前,陈国华就跟钱学森讨论过了,并且也拿出来了好几个方案。

有超算的辅助,加上陈国华、钱学森等人的多次精密计算,同时有数学模型,可以说是考虑得非常全面了。

其次就是确保火箭发射当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天气状况是良好的。

只因为天气条件对火箭发射的安全和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天气情况不佳,例如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将会对火箭发射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进行发射前必须严格检测天气,确保天气条件良好、安全美观。

最后一点就是多次检查火箭各个部件、系统、以及发射设备等,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可以正常运行。

终于时间来到了九月中旬这一天,也是天气预报当中晴空万里的一天。

这一天,不仅仅只是陈国华他们这些科研人员十分紧张,便是远在京城,通过视频通话观看现场直播的领导们,也都有些紧张。

“领导,火箭发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一切准备就绪,现在申请发射,请求批准。”

透过视频通话和电话双频道,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孙家栋,跟京城方面的领导进行申请。

其实陈国华才是真正的项目负责人,只不过他是防空系统的负责人,而不是人造卫星项目的负责人。

搞科研,陈国华自认第一,没人敢认第二。

这是目前内地大部分科研人员的共识,但他对于其他方面的事情,主打一个能躲就躲的原则。

更何况,他也不需要这样的功绩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批准!”

得到批复之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边,就开始准备点火了。

在倒计时之后,点火启动,火箭被点燃,大量的气体从火箭底部窜出,并且火箭也开始升空,脱离里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这枚火箭,表情十分凝重。

尽管这不是酒泉发射中心第一次发射火箭了,却是第一次如此紧张。

只因为这一次发射的火箭是需要把卫星送到近地轨道当中的。

那可是宇宙星空啊。

从古时代开始的嫦娥奔月,到现在要逐步实现探索宇宙星空的奥秘,说不激动,那绝对是假的。

陈国华盯着显示屏,因为上面有火箭升空的视频。

只不过,根据目前的信号,这个视频也只能够维持在万米左右的距离,之后的话,信号就会中断了。

不管也没关系,这不是还有雷达系统嘛,只要能够确保火箭正常推进就可以了。

眼瞅着火箭升入万米高空,肉眼已经很难看清楚了,发射指挥中心处,顿时掌声雷鸣了起来。

尽管还没完全确定火箭已经发射成功,但大家已经压制不住内心的欢喜了。

见大家都那么高兴,陈国华只是笑了笑,估计还要再等几分钟,才能够确定火箭已经进入到轨道当中。

只有进入到近地轨道了,才算是成功发射。

火箭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的过程,大概是十分钟左右,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此,就现在来说,等几分钟之后,估计就可以确定这一点了。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国华想要看到的结果也已经出来了。

在火箭点火之后,只有十秒左右是垂直上升的,之后就会进入一个程序转弯阶段。

火箭发动机上配备的万向支架或矢量发动机会给火箭提供一个偏转力帮助火箭实现程序转弯,程序转弯是为了节省燃料的同时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这一点,振华研究所的软件实验室可谓是劳苦功高。

等火箭发射后约一百七十秒先由爆炸螺栓将助推器与火箭连接机构炸开完成助推器分离,这时火箭距地面高度约七十公里,飞行速度每秒一点二公里。

随后火箭的一二级连接机构也由爆炸螺栓炸开,一级火箭关闭二级火箭点火利用两者之间的速度差完成分离。

一二级火箭分离之约三十秒后火箭飞行高度已达到一百公里,地球大气层对火箭飞行影响已经很小。

在这时,整流罩连接部分的爆炸螺栓会将整流罩像剥花生一样“剥”开,卫星会在二级火箭的推动下继续加速飞行。

等到二级火箭将卫星松软到预定轨道之后,才算完成星箭分离。

星箭分离之后卫星想要正常工作还需要内部电池提供电能,除了极少数使用核电池的卫星之外大部分卫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的。

卫星刚进入轨道时太阳电池板处于折迭状态,如果没能顺利打开太阳能电池板的话前面所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

除此之外,细节方面还包括火箭燃料是否足够、火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各个子系统的零部件能否正常工作等都是影响火箭飞行状态的因素,如果火箭飞行速度和高度达不到的话卫星同样是无法进入预定轨道。

万幸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火箭十分顺利地将卫星送到了位于距离地面三百公里处的近地轨道当中。

尽管这颗卫星的寿命也就是一年左右,但已经足够了。

对于内地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好,火箭已经成功发射,现在启动天地通信系统,务必确保能够跟卫星建立起联系.”

听到陈国华的命令,通信部这边顿时忙碌了起来。

天地通信系统是指空间飞行器与地面指挥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空间飞行器的遥测与遥控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天地话音信息等的传输。

但由于距离关系,通信肯定会有迟滞,何况是首次测试呢?

“主任,我们收到信息了,这是刚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回来的照片”

突然,通信部的好几位通讯员激动地站了起来。

显示器上面显示着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赫然是从三百公里处的东方红卫星传回来的.

陈国华也已经看到了,同样激动不已。

终于是成功了!

整个指挥室再次陷入了狂喜当中,掌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陈国华也跟着鼓掌,并且还勉励了大家再接再厉,务必要盯紧天空的这枚卫星。

接下来几天,陈国华在确定了卫星在太空中的运行一切良好之后,这才返回京城。

“领导,我申请在明年一月份,继续发射第二枚卫星火箭,这一次我们要把卫星发射到位于两千公里的轨道当中.”

中度轨道的卫星,其寿命也就是一两年左右,最好还是同步轨道卫星。

可现如今的技术还做不到啊,只能够一步步来咯。

“没问题!”

领导批准了陈国华的申请。

从近地轨道到中度轨道,然后再到高度的同步轨道,相信内地的火箭发射技术肯定能够做到。

火箭这边告一段落了,陈国华扭头又被轰炸机项目给缠住了,而这个时候已经是九月底了。

十月国庆也即将到来。

临近国庆节,陈国华却是还待在燕山山脉基地里,盯着轰炸机的首飞测试。

各类测试实在太多了,几乎每测试一次,就需要休整几天,以此来确保轰炸机内部的所有零部件都正常。

这天,徐德祥来汇报,说是年初‘感冒’的那架轰炸机已经完成修复了,现在申请进行试飞准备。

陈国华知道这件事之后,便亲自过去查看了一下。

耗时半年才修复完成,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下子使得这架轰炸机的造价直接就翻了一倍。

但不管如何,它毕竟是国内第一架两倍超音速轰炸机,肯定是需要把它给修复好的。

花了一周的时间,陈国华检查完成之后,便批准了试飞准备的申请。

至此,燕山山脉基地这里,便有了两架轰炸机试制机了。

跟之前的战斗机不同,轰炸机并没有准备很多的试制机。

由于前段时间成功发射了卫星,所以轰炸机在首飞测试过程中,也开始使用卫星通信系统了。

虽说天上只有一台卫星,利用卫星来通信,并不现实,可这是测试啊。

近地轨道卫星是九十到一百一十分钟绕地球一圈,所以在京城这边能够联系上卫星的时候,就会进行相关测试。

只有等到未来,朝太空中发射了三颗同步卫星之后,才能够真正实现除两极之外的全球通讯。

而现在来说,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进行测试。

技术就是在这种测试当中,一步一步完善的。

虽说陈国华拿出来的技术十分完备,可还是需要进行测试,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要知道,之前陈国华只是一时没注意,轰炸机在试飞过程中就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感冒’,半年多的时间才修好。

时间飞逝,九月最后一天,忙碌完工作的陈国华,这才终于回到了京城。

第75章 ,红颜祸水第79章 ,学习小组第381章 ,资金动向(求月票)200.第191章 ,每秒一千万次(求月票)108.第105章 ,堂姐妹(求订阅)145.第142章 ,物理研究所二部第268章 ,吵架 耻辱 大仇(求月票)227.第216章 ,女儿和五亿(求月票)第10章 ,小狐狸第337章 ,自毁城墙(求月票)第353章 ,七姐妹和超音速(求月票)141.第138章 ,课程和奖励(求订阅)第336章 ,三位数时代(求月票)102.第100章 ,计算数学(舵主加更)第386章 ,私生子(求月票)第78章 ,元宵节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127.第124章 ,白捡 漂白(求订阅)202.更新说明第17章 ,急眼的大妈142.第139章 ,研究所扩建(求月票)第271章 ,炸裂的营收(求月票)第337章 ,自毁城墙(求月票)第318章 ,两项计划(求月票)225.第214章 ,隐居唐人街179.第173章 ,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47.第47章 ,遭贼了(加更求追读)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第4章 ,抓鱼263.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228.第217章 ,环球旅行第295章 ,项目和计划(求月票)第77章 ,食油和试卷第340章 ,芳心纵火犯(求月票)第362章 ,牺牲和遮羞布(求月票)第262章 ,糟糕事儿125.第122章 ,无力反抗(求月票)158.第154章 ,生病(求订阅)183.第176章 ,执着和忙碌(求月票)225.第214章 ,隐居唐人街第3章 ,财政大权第353章 ,七姐妹和超音速(求月票)第73章 ,相亲?254.第242章 ,计划和办法(求月票)第23章 ,一页纸第22章 ,落户政策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138.第135章 ,为什么要拒绝172.第167章 ,首次交锋245.第234章 ,基因和种猪(求月票)第357章 ,一九七零年五月(求月票)第23章 ,一页纸243.第232章 ,穷途末路(求月票)第277章 ,截胡的前奏(求月票)108.第105章 ,堂姐妹(求订阅)165.第160章 ,露天电影(求订阅)第73章 ,相亲?221.第210章 ,有恃无恐(求月票)186.第179章 ,要不取消报告会吧130.第127章 ,春节与毕业(加更求票)第8章 ,四块四毛四分钱第331章 ,非洲客人(求月票)第256章 ,出走 黑鸟 疫苗和硬盘(求月票)122.第119章 ,教育 出差(求订阅)202.更新说明171.第166章 ,教研结合计划第373章 ,大喜之日(求月票)252.第240章 ,两位客人(求月票)第293章 ,复仇者联盟(求月票)115.第112章 ,经费(求订阅)第362章 ,牺牲和遮羞布(求月票)第84章 ,稿酬和小人书248.第237章 ,监控室和梁思礼(加更)201.第192章 ,对抗全世界(求月票)第273章 ,售罄 棒球 录像机和电子相机112.第109章 ,成绩和奖励(求订阅)198.第189章 ,最年轻的教授(求月票)第336章 ,三位数时代(求月票)238.第227章 ,威胁加恐吓(求月票)第43章 ,借钱(加更求追读)第373章 ,大喜之日(求月票)第88章 ,饭局和转角楼(求订阅)238.第227章 ,威胁加恐吓(求月票)174.第168章 ,出气筒和八叛逆128.第125章 ,备用(求订阅)130.第127章 ,春节与毕业(加更求票)172.第167章 ,首次交锋第8章 ,四块四毛四分钱第73章 ,相亲?172.第167章 ,首次交锋246.第235章 ,四大项目(求月票)157.第153章 ,都在打算盘(求订阅)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第9章 ,说个数133.第130章 ,打发(加更求票)第306章 ,金矿 报告会161.冬至快乐!第56章 ,委屈的陈小月第268章 ,吵架 耻辱 大仇(求月票)
第75章 ,红颜祸水第79章 ,学习小组第381章 ,资金动向(求月票)200.第191章 ,每秒一千万次(求月票)108.第105章 ,堂姐妹(求订阅)145.第142章 ,物理研究所二部第268章 ,吵架 耻辱 大仇(求月票)227.第216章 ,女儿和五亿(求月票)第10章 ,小狐狸第337章 ,自毁城墙(求月票)第353章 ,七姐妹和超音速(求月票)141.第138章 ,课程和奖励(求订阅)第336章 ,三位数时代(求月票)102.第100章 ,计算数学(舵主加更)第386章 ,私生子(求月票)第78章 ,元宵节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127.第124章 ,白捡 漂白(求订阅)202.更新说明第17章 ,急眼的大妈142.第139章 ,研究所扩建(求月票)第271章 ,炸裂的营收(求月票)第337章 ,自毁城墙(求月票)第318章 ,两项计划(求月票)225.第214章 ,隐居唐人街179.第173章 ,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47.第47章 ,遭贼了(加更求追读)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第4章 ,抓鱼263.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228.第217章 ,环球旅行第295章 ,项目和计划(求月票)第77章 ,食油和试卷第340章 ,芳心纵火犯(求月票)第362章 ,牺牲和遮羞布(求月票)第262章 ,糟糕事儿125.第122章 ,无力反抗(求月票)158.第154章 ,生病(求订阅)183.第176章 ,执着和忙碌(求月票)225.第214章 ,隐居唐人街第3章 ,财政大权第353章 ,七姐妹和超音速(求月票)第73章 ,相亲?254.第242章 ,计划和办法(求月票)第23章 ,一页纸第22章 ,落户政策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138.第135章 ,为什么要拒绝172.第167章 ,首次交锋245.第234章 ,基因和种猪(求月票)第357章 ,一九七零年五月(求月票)第23章 ,一页纸243.第232章 ,穷途末路(求月票)第277章 ,截胡的前奏(求月票)108.第105章 ,堂姐妹(求订阅)165.第160章 ,露天电影(求订阅)第73章 ,相亲?221.第210章 ,有恃无恐(求月票)186.第179章 ,要不取消报告会吧130.第127章 ,春节与毕业(加更求票)第8章 ,四块四毛四分钱第331章 ,非洲客人(求月票)第256章 ,出走 黑鸟 疫苗和硬盘(求月票)122.第119章 ,教育 出差(求订阅)202.更新说明171.第166章 ,教研结合计划第373章 ,大喜之日(求月票)252.第240章 ,两位客人(求月票)第293章 ,复仇者联盟(求月票)115.第112章 ,经费(求订阅)第362章 ,牺牲和遮羞布(求月票)第84章 ,稿酬和小人书248.第237章 ,监控室和梁思礼(加更)201.第192章 ,对抗全世界(求月票)第273章 ,售罄 棒球 录像机和电子相机112.第109章 ,成绩和奖励(求订阅)198.第189章 ,最年轻的教授(求月票)第336章 ,三位数时代(求月票)238.第227章 ,威胁加恐吓(求月票)第43章 ,借钱(加更求追读)第373章 ,大喜之日(求月票)第88章 ,饭局和转角楼(求订阅)238.第227章 ,威胁加恐吓(求月票)174.第168章 ,出气筒和八叛逆128.第125章 ,备用(求订阅)130.第127章 ,春节与毕业(加更求票)172.第167章 ,首次交锋第8章 ,四块四毛四分钱第73章 ,相亲?172.第167章 ,首次交锋246.第235章 ,四大项目(求月票)157.第153章 ,都在打算盘(求订阅)176.第170章 ,新仇加旧怨(第三更求月票)第9章 ,说个数133.第130章 ,打发(加更求票)第306章 ,金矿 报告会161.冬至快乐!第56章 ,委屈的陈小月第268章 ,吵架 耻辱 大仇(求月票)